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商业规划 ...
-
元佑四年,任右宰相的范纯仁因不赞成过分贬逐新党蔡确,为朔党所攻击而被罢相。职位空缺,新旧党派和不同流派蠢蠢欲动,使出浑身解数欲占此位,以便日后在朝堂上夺得一席之地。在野十年的旧党今朝重回朝堂,制造"车盖亭诗案"将蔡确等新党人彻底清算,北宋朝廷政治越发乖张。
“来来来宋大夫,坐坐坐,数月未见,不知今日又带来什么新品呢?”
宋鼎与樊楼赫居食的药膳合作办的红火,说是现在京中最受欢迎的吃食也不为过。豪门巨室千金之家都会在饭桌备上一道从樊楼外带的药膳,连街口小儿的歌谣都是“宋氏药,口中膳,强筋骨,益长寿。”
每每听到这几句话,我都心里暗笑,庆幸结识了对门住着的那个落榜学子,忽悠他给我编了句童谣,好让我教会日日在巷口打转的几个小毛孩儿,叫他们去城中多唱唱这几句。
小孩子的童谣是当时最廉价又有效的传播方式,不出半月就能妇孺皆知,比大人在店门口吆喝破嗓子还要有用。据传连宫中御膳房都会在皇帝吃食里浇上樊楼新出的紫苏菜油,以保龙体康健。
一向尖酸刻薄势利眼的赫居食见宋鼎的药膳如此受欢迎,恨不得把宋鼎奉为座上宾,日日烧香拜着。
自然,宋鼎这个方案策划者加供应商是赚得盆满钵满,我和大姐姐在店里算账的时候对着不断增长的数目笑的见牙不见眼。
“秋日风起,我带来些凤梨和其他配好的生津止渴润肺药,赫老板先让后厨选些当季清淡的食材一同烹煮,尝过后若满意就把接下来这半个月的供应文书签下,我回去好准备准备。”宋鼎示意我将带来的文书打开,递给对面坐着的圆润男子。
供应文书在当时的商贾合作之间并不常见,通常是口头谈拢,吩咐下人去操办,更何况像宋鼎这样每半个月换药材都要重新签订一次的更是少见,连官府大型漕运都是三月一趟船一签。
因而一开始赫居食并不愿意合作,后来被宋鼎亲自去后厨做出的一道道药膳征服味蕾,才愿意在樊楼里设置一个角落提供药膳。加上我一通广告宣传以及宋鼎前期做善事和为富贵人家提供保健品积累的口碑,使得去樊楼吃药膳的人络绎不绝,赫居食便把药膳设成招牌,甚至将其加入外卖菜式,提供给不愿外出的官宦内宅人家。
“宋大夫的药材我一向是放心的,哪里还用费劲再去煮呢。我这有几道樊楼新来厨娘做的菜品,你看是我设宴招待好还是让外出鬙儿给送至你家妥当些?”
“赫老板的菜自是美味佳肴,只是我们还要回铺子里坐诊,就不麻烦你设宴了,让跑腿的哥儿去办就好。”宋鼎把签好的文书仔细折好收在匣中,对赫居食做个鞠,带着我离去。
清秋时节,秋风凉爽,走在路上的脚步都欢快些许,想来古人的“我言秋日胜春朝”不是虚言。
行至御街,宋鼎在一家无人的铺面前停下,推门走进去。
“近几个月药膳的收入刚好可以盘下这间店面,这里临近御街人流多,做什么生意都能有不错的客流量。昨天官府的审批刚下,还没和你说,想着直接带你来看比较好。”
店铺是个二间单层独立式的布局,店后有房屋作仓库使用,近里门面窗户皆有朱绿装饰的欢门,看得出上任店家是个用心的主。
“这些日子我也有观察规划,心里有经营雏形,但是在这个朝代没什么人做过,没经验可以借鉴,我不太有把握。”我倚在柜台边,望着宋鼎,将我的经商规划娓娓道来。
“把消费人群定位在平民百姓、商贩脚夫身上,走薄利多销道路,整平替那一套,将现代的拼多多模式搬到这里来,开设免费快递服务,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送上门的待遇,从而提升竞争力。前期目标是积累原始资本,打开知名度。”
“中期用资金开连锁店,形成初步的商业集团规模,打造产品特色灌输集团文化,为消费群体提供情绪价值,走中档奢侈品牌道路。最好同时拿下上游制造链、供应链,掌握住完整的产业链。”
“后期需要有官府助力,与他们形成合作,用官方公信力为我们作保障。收购不同行业的不同品牌,给他们提供资金、员工和销售渠道,以此拓展经营方向。必要时候革新制度,使用股份制,无论谁人都可以当投资商,吃红利。如果遇上官府忌惮,先发制人,让出百分之四十九股份,打烟雾弹,剩下的连同股民投资的百分之五十一攥在自己手中,走假性国营道路。”
宋鼎边听边望向门外,陈年的灰尘浮在空中,被光一照便无处遁形。
“前期的快递服务需要投入资金雇佣脚夫,最好是等有一定资金后开一间快递店,为自己的店所用的同时还能给其他商铺提供收费服务,用别人的钱养自家脚夫,经济压力没那么大。”
“我们还要把握整体进度,让时鸣的仕途与我们的商业计划节奏一致,等到需要官府助力能让他帮上一把。”他开口补充道。
二哥哥现今正在叶家读书,叶家的夫子夸他是个有天分的,久而久之被叶家老爷注意,有意培养他,欲收他作门生,助他在两年后的大考一展宏图。
叶家老爷虽不如京中其他官一般威风有实权,但胜在为人谦和不喜张扬,颇有才华而不参加党派争斗,做好自己的工作,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因此京中两党有人想抓住他的把柄让他为自己效力,所以叶大娘子才害怕我落水一案会给叶老爷的仕途声誉带来影响,怕我们一家成为他人棋子用来拿捏或诬陷叶老爷。
二哥哥跟着他一来能锻炼才干,二来不必被党争所扰日后陷入绝境,三是叶老爷在朝中不算出众,门下书生不多,二哥哥能学到更多的为官本领。
“那不如让三哥哥来帮忙,铺子刚开始经营时候单子不会多,让三哥哥去跑腿不会太累着他。我还是觉得这项特色从一开始就具备比较好,日后再来开快递店接洽难免会耗费时间精力。”
我灵机一动,想起跑去城南武馆学武的三哥哥。
城南路远,来回奔波,三哥哥通常一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来都觉得他又长高一些。
十六七岁的少年像漫水的青芽,止不住地抽条。
每回到家,都会给我捎带个他自己做的小玩意,什么竹笛,竹兔子,摆满了我房间的窗台。给二哥哥带的就是几支毛笔和石棋,上回还带了个木书箱。几个兄弟姐妹里他对大姐姐最上心,每样东西都是他自己攒的私房钱买的,胭脂水粉、布匹衣料,爹娘说他没个正形,不好好习武整天想着送什么东西。他听了也笑嘻嘻去爹娘那卖乖,埋怨他们都不挂念自己,一家人说说笑笑,好不温馨。
“说了这么多,你还没告诉我想做什么生意。”宋鼎没有接我的话头,另起一个话题。
“不是告诉你了嘛,拼多多,搞平替。自搬来城中,我一直与路边的小商贩打交道,闲来无事就去每个摊位待一下,和人家聊聊天,偶尔帮忙卖卖货,他们看我是个小孩子也不怎么防着我,慢慢地知道了好几处货源和进货地。
我去看过了,其中的商品不乏媲美贵价物的质量但却被低价买卖,暴殄天物。还有些性能实用外观平平无奇的东西不被人所知,这些都是能当平替的好物。”
我掰着手指给宋鼎讲有哪些看上的好东西,他眯着眼享受着秋日和煦的阳光听我絮絮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