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崇门寺 ...
-
“今日便是立秋了”早起扫地的沙弥回道。方丈无明点点头,抬眼望向高台之下,一丝忧虑闪过眼底。“立秋了,要来了。”无明摇头叹气,缓步走下高台,簌簌叶声伴着袈裟一步一响,追随到崇门寺外,无明回头看向他苦心修行之地:崇门寺地处彤山深处,山里此时秋意已侵,点点黄色染上梧桐树梢,旁有松柏终年高耸掩盖,将这百年古寺衬托的愈发出尘。
“罢了,总归是要来的”。
无明捏捏手内佛串,心下笃定,缓步沿路下山。他知道此时按照惯例,徒儿照岚正在山中河边打水。照岚是他二十年前在寺门外捡来的,许是苦主实在无力照拂,连那婴儿襁褓都格外单薄,更别提有什么金锁银镯给孩子做个标记。
这不是无明在寺外收到的第一个婴孩,毕竟山下彼时战火纷乱,时而有人以这种方式托孤。但照岚也有那么一些不同,他并不哭闹,无明用手指逗他,也不出声,只是直直看着,不像是被遗弃无助的孩子。
二十年来照岚没有一日是懈怠的。“你天生属于崇门。”所有师哥见过他都会这样评价。晨钟暮鼓之间,照岚很少说话:练便是练,寺内独门武功招招烂熟于心;念便是念,佛门经书行行铭记在怀。可偏偏无明却与众人想法不同,他见照岚只觉得这孩子似是在与谁斗气一般,眼神始终倔强,在这空门之内,反倒是显得六根不够清净了。
“照岚。”
斑驳树影下,少年眯眼抬头,“师父。”照岚有些诧异,这是师父第一次来河边寻他。“师父,您怎么来了?”
无明一手捏着珠串,一手指指摊在河边的衣物,“洗好了吗?可有时间,陪师父走走?”
“洗好了。再接桶水便可以回去。”照岚慌忙擦手,把卷起的裤脚放下,“师父,您等我一下。”
在师父面前,照岚不敢造次,虽隔着高台也没用轻功跳上去,暗想那可实在是轻浮,便绕弯快步走上石台,笔直站着对无明作揖道,“师父请。”
对自己这个师父,照岚一向是崇敬有加。一方面是无明方丈做主将自己捡了回来,亦师亦父;另一方面,方丈的为人确实值得崇敬,修行虔诚,武功高超,对寺内师兄弟们,也一直以德行教化,只叫他们习武强身健体,不许轻易示人。
师父对自己是有偏爱的。照岚心中一直清楚。他是寺内最小开始习武的,师父说他体质孱弱,需要多练内功固本,早早将本寺独门内功传授给他。这内功并不是所有师兄弟都有机会学习,通常都是在七八岁时通过试练,察看有无慧根才可能得到完整学习的机会。
在寺内众人的艳羡目光下,照岚也展现出来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是个过目不忘的孩子。即使不刻意去记,每每看过的武籍也总能记得个七八分。
“阿弥陀佛,小师弟,师父真是没有选错人。”一诺师兄连连感叹,“我苦修五年才勉强掌握内经三成,你不过修习数月,内力已超过我。师弟,你是天选之人,别枉费师父心血阿!”
是不是天选之人不重要,照岚只怕辜负了师父一番苦心教导。幸而这般偏爱下,他不仅对本寺武功有了心得,更是悄悄琢磨出自己的心法。
“勿以武伤人,勿走火入魔,勿…”
“勿下山。”
师父曾为照岚立下“三勿”,前面两个“勿”照岚可以理解,这第三个他有心想问但看到师父蹙眉沉思,只老实点头承下,没有细究。
“照岚,近来练功有无心得?”
“师父,入夏来弟子跟随烛一师兄学习混元功,惰性未除,疏于练习,还没悟出其中要义。”
“无妨。可以防身即可。”无明突然顿住,指山涧激流问到,“你有没有跟随流水下过山?”
照岚大惊:“没有,师父,弟子从未下过山。”
“明日,你替我下山。记住,你下山后,无论发生任何事,不要展示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