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摘赦令 ...

  •   第四十六章
      妫玺到北郊承德楼附近的时候,只看见了道路两旁插满的盖天旗,还有严阵以待的千牛卫,元献帝一行还没有来。
      打着哈欠的阿瑟委屈巴巴的缩在一旁连啃了四个包子,吃了三碗茶,甚至打了一个盹,直到巳时,才看到迎风飘扬的黄龙旗缓缓朝她们靠近,文武百官簇拥着元献帝的车架从御道上浩浩荡荡而来。
      妫玺今日着了一身青色劲装,看起来不但十分的英姿飒爽,而且还十分的格格不入。
      因为是皇家祭祀,所有人都着白色的祭祀之服,七分的威严还带着三分的庄重,一群人远远的走过来,场面颇为的壮观。
      阿瑟又头疼的瞅了一眼妫玺,一副能随时冲上去与人大战三百回合的装束与架势,知道的晓得她是来参加金秋祭祀,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来砸场子。
      偏偏那人还坦然地在一旁活动着筋骨,左右两边甩了甩脑袋,估计正筹划着如何一拳干倒一个贵女,顺利的摘下金鸡嘴里的红幡子。
      一行人终于缓缓地走到了城德楼附近,一些见惯大场面的肱骨权臣,都目不斜视的从妫玺身边走了过去,而一些年纪小的贵女们,却频频好奇的看了过来,掩嘴低声交谈着。
      “九公主。”
      妫玺闻声看了去,正瞧见朱承逸浅笑的看着他。
      他今日也穿着白色的祭祀服,不同的是旁人的衣服是浮白暗淡,而他的却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珠光,再加之衣襟与袖口处镶绣着金色的丝线,儒雅中不失华贵,俊逸里又带着雍容。
      妫玺漫不经心的冲他点了点头。
      身边经过的几个贵女却都拿着帕子羞红了脸,直到走远了才敢回头状似无意的看了一眼朱承逸。
      朱承逸看着妫玺的一身劲装,却忍不住笑了。
      她要是按常理出牌就不是她了。
      纵观今日来摘赦令的贵女们,恐怕只有她一人是正经百八的为了摘赦令而来。
      “公主走到我旁边吧,人多,莫要跟丢了。”
      说罢伸手将她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周围的人她大都不认识,所以对他这一举动她也并未反抗,而是乖乖地站到了他的身侧,同他一起缓缓朝前走去。
      阿瑟见状也小心的跟在了她的身边。
      终于到了祭坛,着絺冕礼服的元献帝这才从驾撵上被人搀扶下来。
      元献帝走到祭坛旁,居高临下的看着垂首的众人,他的目光在一身青衣的妫玺身上停留了一瞬,又划了过去。
      片刻,元献帝威严的声音响起。
      “维大殷贞元二十年秋,十月五日,大殷元献皇帝朱玧,谨陈祭礼。朕生后世,钦承祖训,嗣守殷邦,风调雨顺,国泰安康。今金秋又至,弗克躬祀,敬遣百官,恭陈牲帛,祗告殿廷,仰惟圣神,护佑我大殷,造福我百姓,丰亨豫大,岁丰年稔。予祗承天序,谨用祭告!惟神昭见,足我邦家!尚飨!”
      众人皆跪地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祠部侍郎与膳部侍郎将祭祀器皿与祭品牺牲恭敬地放到了祭坛之上,元献帝除酒祭、上香、叩首外,还进行了狸沉之祭,采用望祭之礼,祭祀了天下名川大山,以保大殷海晏河清、盛世太平。
      一套祭祀流程下来,已接近午时,元献帝这才带着众人登上了承德楼。
      等了一上午,终于等到了摘赦令,妫玺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膀,跃跃欲试的看着离她五百米远的鸡竿。
      承德楼下一共竖了十三根鸡竿,这个“十三”意喻着大殷国土内的十三道。
      每根鸡竿上都如朱承逸所言,独立着一只金鸡,每只金鸡的嘴上都挂着一个红幡子。
      而第一个跑到鸡竿下的人,就可以用放在一旁的长杆轻挑金鸡嘴上挂着对的红幡,红幡子就会顺着与承德楼相连的红锦线缓缓地滑到元献帝跟前,届时再由内侍官宣读这份赦令诏书。
      敬贞皇太后站在元献帝的左手边,孝文穆皇后在他的右手边,再下首是朱承逸,然后依次是朱博远,朱宇宸,以及朱祁章,杨致远统领着百官站在元献帝的正后方。
      一众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承德楼下正准备摘赦令的贵女们身上。
      一身青衣的妫玺在女眷中显得十分扎眼。
      敬贞皇太后皱着眉说道:“那青衣女子可是南昭的九公主?”
      王善立刻躬身答道:“回太皇太后,正是。”
      敬贞皇太后冷哼道:“她奉旨入京也有一年多了吧?还这般没规没矩!”
      元献帝转头对着她说道:“太后莫要生气了,回头儿臣九拨两个教养嬷嬷去四方馆,也是时候该给她立立规矩了。”
      朱承逸伸手轻轻拽了拽皇后的袖子。
      孝文穆皇后知道她这个儿子,三天两头往四方馆跑,明面儿上不说,心底是认准了这个王妃。只得帮衬道:“臣妾宫里头有两个从太傅府带回来的老人儿,陛下与太后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可打发她们去教导九公主。”
      孝文穆皇后的父亲是前礼部尚书秦睿,秦尚书威望素著,经纶满腹,学富五车,只有一个嫡出的女儿叫秦霜,也就是现在的孝文穆皇后,她在秦尚书的教导之下,更是知书达礼,秀外慧中。
      当时还是三皇子的朱玧,为了求娶秦尚书之女,也是颇费了些周章与心思。
      元献帝与敬贞太后听了皇后的话,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朱承逸又悄悄拉了拉母后的袖摆,表示谢意,孝文穆皇后回头嗔了他一眼。
      承德楼下,挥黄旗的小太监急红了眼看着眼前的妫玺。
      他只有一挥手中的黄色小旌旗就是摘赦令开始的信号,可是……
      可是按照往年的规矩都是慧静公主朱晚宁去完成摘赦令的。
      原来,摘赦令说是由十几个贵女一同竞跑,谁先跑到鸡竿之下,谁才有摘赦令的资格,可实际上朱晚宁自及笄后每年都会参加,哪个贵女会这么没有眼力见去跟公主争这个高下?
      而且今日的祭祀本就是由皇族主持,摘敕仪式由朱晚宁来完成也是再合适不过。
      可是在往年都毫无悬念的事,在今年就不好说了。
      拿着黄旗的小太监又苦大仇深的看了一眼势在必得的妫玺,欲哭无泪。
      这些闺女们都穿着祭祀的礼服,里三层外三层的不说,还都长袖大摆,哪个能跑的快?
      再看看妫玺,一身劲装,从她活动的身姿来看,也是个练家子的,这让慧静公主如何跑的过她?
      可不管他怎么纠结,他也不敢误了这摘赦令的吉时。
      只见黄旗挥动,十几位女眷就开跑起来。
      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十几人中只有妫玺与朱晚宁是朝鸡竿跑去,而另外的人却是朝着妫玺跑。
      以郑国公之女郑依依为首,都卯足了劲想要替朱晚宁压制住疾速奔跑的妫玺。
      郑依依与另一个贵女左右夹击,眼看就要抓着妫玺,却被她轻轻一个避让,轻巧的躲了过去,但郑依依却收势不及,朝着另一边那个贵女身上倒了过去,两人都摔倒在地。
      户部尚书之女廖清然眼见妫玺已超过了朱晚宁,更是加紧迈开了步子,追的气喘吁吁才堪堪看到妫玺后背。
      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闭眼朝前跃起,一个纵身从背后将妫玺带倒,将她半压在了身下。
      妫玺被廖清然扑倒在地,刚准备起身,却发现双腿被她紧紧抱住,无法动弹。
      妫玺翻身在她上首处看着她,冷冷道:“放手!”
      廖清然却抱得更紧,眼看朱晚宁已经超过了她们,妫玺干脆的抽出一只腿,朝廖清然一脚蹬了过去。
      廖清然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吃痛的松开了手,妫玺一个骨碌又爬起身,朝朱晚宁跑去。
      妫玺身后的贵女们又前赴后继的朝她涌去,都被她干脆利落的一拳一脚一手肘的放倒。
      从承德楼上望去,场面十分混乱。
      “成何体统!成何体统!”敬贞太后气的脸色发白,除了成何体统,已说不出别的话来。
      一众大臣更是将头埋的低低的,看都不敢朝楼下看一眼。
      朱承逸却十分紧张的瞪大双眼看着楼下的妫玺,生怕她有什么闪失。
      妫玺又将一个贵女打趴在地,抬头一看,朱晚宁离鸡竿还有几步之遥,她心下一急,对着被打趴的贵女说了一句:“得罪了。”
      抬脚就踩上了她的背,以她为垫脚石,飞身朝朱晚宁越了过去。
      朱晚宁在快要到达鸡竿旁的一瞬间,后脑勺突然被一个重物一击,扑身摔到在地,身体被一个人压的严严实实。
      妫玺赶紧手脚并用的从她身上向鸡竿一旁的竹竿爬去。
      朱晚宁刚刚准备起身爬起来,就被妫玺一把又给按了回去。
      妫玺在伸手去够竿子的时候,又抬脚踩了朱晚宁的头一脚,借了一把力终于将竿子握在了手中。
      她满心欢喜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连身上的泥都顾不上擦,就将手中的竹竿高高的举起,还朝承德楼上拼命挥舞了几下,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太后看了她一眼,又仿佛被什么烫着了一般,立刻闭上了眼睛。
      朱承逸看着倒了一地的贵女,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拿着黄旗的小太监更是恨不得自己能够消失在原地,他泪眼婆娑的又挥舞了几下小旗,咬牙道:“南昭九公主胜!”
      妫玺缓缓松了一口气,又朝着承德楼灿烂一笑。
      正午的阳光从城楼上倾泻而下,妫玺看不清高处的人,朱承逸却将她看的请清楚楚。
      她拿着竹竿,毫不犹豫的朝写着甘宁道的鸡竿走了过去,轻轻地将挂在金鸡嘴边的红幡子一挑,红幡就沿着红锦索滑到了承德楼上。
      宣读诏书的内侍将红幡子拿到手中,展开,朗声念道:“天生民而立之君,君立则当为民矣,臣子亦是。甘宁道豫州刺史孟子州,虽惹民声抱怨,但为人赤忱忠义,与民更始,夜兴夙寐,殚精竭虑,可赦之,复官临川郡太守,布告内外,咸使闻之!”
      宣读赦罪诏书的内侍话音刚落,妫玺有些傻眼的立在了原地。
      元献帝与杨致远面色齐刷刷一变。
      不同的是,前者是阴郁,后者是惶恐。
      “大人!”
      “进!”
      来人将一张书信递到了苏煜的案几上,又缓缓地退了出去。
      侍奉在他身侧的时来善解人意的替他打开了书信,缓缓念道:“安。”
      然后又没了下文。
      苏煜抬头看了一眼时来,时来笑道:“今日九公主可是干了件大事呢!”
      苏煜的眼神由询问转向了犀利。
      时来接收到他的眼神警告,立刻拿着书信接着读道:“摘赦令,拔头筹。”
      闻言,苏煜的眼神突然又从犀利变为了柔和。
      再等一等,他马上就能回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