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刘新月的亲事 ...

  •   “圆月,你去厨房里头,把篮子里的豆子赶紧剥出来,中午要做一碗煮豆子。”刘婆子不耐烦地对着刘圆月说道。

      “还有把盆子里的衣服洗干净,趁得今天太阳好,把衣服晒出去。”

      “鸡圈里的鸡记得喂食,鸡窝里的蛋捡到竹篮里放好,竹篮里要先放些干草垫在里头,免得把蛋磕破了。”

      一早上,家里有这么多事,姜氏带着闺女刘新月往屋里一躲,啥事都不沾手。
      想到这些,刘婆子心里有些不得劲,可她不便朝大儿媳姜氏发作。

      谁让姜氏命好,生下的儿女都人才出众。

      儿子刘有文是刘家最有学问的人,跟着镇上的夫子读书,如今已经是童生了。

      女儿刘新月有着如花似月的容貌,雪白的皮肤,举止大方,笑容爽朗,是镇上长相极为出挑的姑娘,已经与孙家的小儿子定亲了。

      孙家的家底要比刘家富裕一些,日子过得就比刘家舒服,所以新月算是结了一门好亲。

      有着这样的一儿一女,姜氏在家里的腰杆是挺得直直的。

      不像二儿媳米氏,嫁进刘家这么多年,只给二儿子生下了刘圆月这么一个丫头片子。

      还好米氏现在又有了,只希望米氏怀的这一胎争气,能给二儿子生个带把的。

      只是米氏的肚子大了,家里的许多活计都不能做。

      家里的这一摊子事,刘婆子只好吩咐给刘圆月做了。

      早就在厨房里忙碌的刘圆月擦干净手,把杂面窝窝放在灶上蒸,要是耽误了早饭,奶奶又要骂人了。

      她蹲在灶前,一边看着灶里的火,时不时加点柴火,一边剥着豆子,两手都不得闲。

      “新月,你拉着娘进来,到底有什么事呀?娘还想多睡一会儿觉呢”姜氏的声音传来。

      农户人家的屋子少,平日里刘新月和刘圆月就住在一间屋子里,离厨房只有一墙之隔,姜氏在刘新月的屋里,俩母女说着贴心话,声音轻飘飘地传到厨房来。

      “娘,我不想嫁给孙大力了。”这轻柔的声音,正是刘新月。

      好端端地亲事,堂姐她怎么就突然不想嫁了。这事必有古怪,刘圆月悄悄离墙壁近了些。

      孙家的这门亲事,是姜氏花了心思谋来的,姜氏哪能容得刘新月胡闹。

      孙家的孙老头年轻时在县里的兴威镖局里作镖师,年纪大了才从镖局里退下来,俩口子种了几亩地。

      孙家老大孙大壮嫌弃作镖师苦,走镖时常要连着几个月不着家,路上风吹日晒雨淋的,便不肯再作镖师这一行,转头学了厨艺,在镇上买了个铺子卖吃食。

      孙家的二儿子孙大威是练的功夫还不到家,担心走镖时遇到危险躲不过,改学的木匠,现在已经出师了,整套的木制家具都做的出来,手上接的木匠活多着呢。

      孙家老三孙大力倒是子承父业,从小在兴威镖局里作杂役,现在已经升作镖师了,小伙子人也长的壮实,走镖回来后,常往后头的山上跑,逮着山里的野兔、山鸡,就往县里的酒楼里送去。

      在镇上,人人都知道孙家富裕,孙家人能干,哪个不想把闺女嫁进孙家。

      姜氏只说孙大娘的手巧,打着请孙大娘指点刘新月刺绣的幌子,带着刘新月常往孙家跑。

      遇到孙大力从县里回来了,姜氏更是带着刘新月多往孙家跑几趟,这才引得孙大力相中了刘新月。

      只是姜氏深知,自已的女儿向来聪慧,是绝不会胡乱说话的。

      既然新月不想嫁给孙大力,必然是有缘由的。

      “孙大力是难得的好儿郎,你不想嫁他,你又想嫁给哪一个?”姜氏皱着眉头,朝刘新月疑惑地问道:“镇上又有哪家的小伙子比得上他,你不要挑花了眼。”

      刘新月早早想明白了母亲不会轻易答应取消这门亲事,只是她一想到给哥哥送饭时遇到的张玉安,就忍不住脸红了。

      看到刘新月这幅模样,姜氏哪里不知道女儿是少女怀春。

      到底是担心自己的女儿,姜氏细细地向刘新月劝道:“孙家家境殷实,孙家老俩口又疼小儿子,你就踏踏实实地嫁过去,以后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好过,你千万不要打错了主意,错过了这一户好人家,以后可难找到这么好的人嫁了。”

      刘新月握住母亲的手,坚持地说道:“娘,我仔细想过了,我与孙大力并不般配,我想嫁的,是张公子那样有才华的人。”

      “张公子?哪里又跑出来的一个张公子。”姜氏不由得诧异。

      看到母亲这般吃惊,刘新月拍了拍母亲的手,柔声道:“就是哥哥的同窗张玉安,和哥哥一同在夫子那里读书,是个正派人,母亲你也曾听哥哥说起过他。”

      “张玉安谈吐不俗,我嫁给他,日后他若是考中了进士,我也能当官夫人。”

      “就算考不中,平日里张玉安的衣着穿戴都十分精致,身边还跟着两个书童,家中定然是日子好过的,我跟着他,倒也不用吃苦。”

      听着刘新月这么细细的分析,若真如新月所说,那张玉安果然是一个极好的女婿人选。

      姜氏又仔细回想了下,儿子的确曾经说起过这么一位同窗,也提过张玉安出手阔绰,为人大方,请过儿子吃酒。

      只是事关女儿的终身大事,姜氏还是非常谨慎,她轻轻点了点新月的额头,笑道:“张玉安的底细,咱们又不清楚,他未必有你说的这么好。”

      “娘,你若是不信,只问问哥哥,就知道张玉安好不好了。”

      听着母亲的语气有些松动,刘新月知道取消亲事这回事有五成的把握了。

      只等到母亲问过哥哥,母亲必然会明白,嫁给张玉安是一门极好的亲事了。想到这些,刘新月脸又红了几分。

      姜氏还是有一些疑虑:“就算张玉安有你说的那般好,他也不一定会向你提亲呀。”

      刘新月婉转一笑,从荷包里取出一枚白玉云龙佩,笑道:“娘,你看,张玉安送与我的。”

      “胡闹。”姜氏急得倏忽一声站起来,凤目怒瞪,压着怒火厉声说道:“你们的亲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怎么就和他私相授受,这要让外头的人知道了,你的名声就坏了。”

      “娘,你别说的这么难听嘛,这是他给我的谢礼,扯不上什么私相授受。”刘新月笑着解释:“那日我到书院里,把做好的醒神香囊带给哥哥,恰好遇到张玉安也在,我顺手送了一个香囊给他,替哥哥尽一尽同窗之宜。”

      “那香囊闻起来醒目提神,令张玉安看书也专心了许多,他因心里感谢我,才送了这块白玉云龙佩给我作谢礼。”

      听道刘新月这一番话,姜氏这才安下心来,又接过白玉云龙佩来细细端详,只见玉质细腻,色泽莹润,不是粗鄙不堪的配饰。

      一出手就是这样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这个张玉安倒真是个不缺钱花的人。

      姜氏心里又满意了几分,她拉着女儿的手,温声说道:“我的乖女,娘知道你是个心有成算的人,等我问过你哥哥,咱们再来商量你的事。”

      事不宜迟,趁着儿子还没有去书院,姜氏赶紧去和儿子商议。

      果然如刘新月所想的,刘有文一听说新月想嫁与张玉安,极力赞同与孙家退亲,又在姜氏面前,把张玉安怎么一表人才、家中如何有钱等等,零零碎碎说了一大通,说得姜氏的心都一片火热起来,恨不得立刻就将女儿的亲事退了。

      一时之间,灶上的杂面窝窝蒸熟了端出来,一大家子人在堂屋里分着窝窝吃。

      外头的太阳大,刘老头带着俩个儿子,每人手里拿着三个窝窝边吃边走,想着早点出门早点干完活,省得日头晒人。

      刘有文也拿了三个窝窝,朝着学堂走去。

      姜氏心里藏着事,拿了分给她和刘新月的四个窝窝,带着女儿回房吃去,边吃边继续商量如何替女儿退亲。

      就只有米氏、刘圆月母女俩陪着刘婆子在堂屋里吃窝窝。

      想到姜氏一早上不露面,这会儿拿着吃食又跑回屋里去,母女俩个躲起来叽叽咕咕的,刘婆子心里越发不痛快,她板着一张脸默不作声的嚼着窝窝,米氏和刘圆月更是不敢开口说笑。

      “奶,喝口茶。”
      刘圆月倒了一杯水,放在刘婆子的面前,又递了一杯给米氏。

      杂面窝窝吃在嘴里干得很,喝茶润润喉咙才好,刘婆子的脸色这才好起来。

      急着去收拾厨房,刘圆月三口俩下的吃完了俩个窝窝,打算去洗蒸锅。

      米氏拉住了女儿的胳膊,“厨房里洗洗涮涮的事,这会儿不多,留着我来做,等会我再把鸡喂了,顺手就把鸡蛋捡了,你只把衣服洗好了就行。”

      “没事,这点活我一下子就做完了。”刘圆月笑着拍了拍米氏的手,“娘,你还得做些包裹、小儿衣之类,哪里抽得出空干这些事。”

      看着女儿如此体贴自己,米氏面上也带了些笑容。

      一时之间,堂屋里的气氛倒是缓和起来,刘婆子也嘱咐了米氏几句,要米氏多多注意身子。

      刘圆月在厨房里洗着蒸锅,心里揣摩着,也不知姜氏和新月做什么打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