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993年5月X日 ...

  •   长治火车站。
      太原到商丘的火车还未进站,站台上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人。几乎清一色山西河南两地的农民,个个皮肤粗糙黝黑,又干又瘦。却个个精壮结实,每个人都带着不止一个大大小小的包袱。
      小霞和姑姥姥也混在其中。两人中间几个大大小小的包袱袋子垒在一起,里面是姑姥姥这次老家之行的收获以及小霞此次远行的行李。大城市的人回乡下老家,小米玉米糁这些自家种植的粮食一定是要带的,虽然体积不大,却沉得像几大块儿石头。好在舅舅开着农用车把他们从村里一直送到车站广场,少了这一段的折腾和辛苦,但后面更长的旅程,完全要靠这个上个月才过了十七岁生日的农村女孩儿单薄瘦削的肩膀了。
      姥姥又一次叮嘱小霞:“车来了,只管挤你的,你先上,上去就行,不用管我。”小霞听话地点点头,显得有些紧张。
      长时间的焦灼等待和翘首期盼下,长长的绿色车体终于出现。站台上的人们随之骚动起来,扛着背着蒯着沉重的大包小包,大声呼亲唤友,紧贴着列车门紧张地移动。
      列车刚停稳,车门还未打开,利索的年轻人便从敞开的窗口连扒带蹦地往里钻。成功拱进去后,贴着头皮的脏乱长发下,黑瘦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兴奋和喜悦,又赶紧接应行李和同伴。
      每个车门都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车门一旦打开,便像掘开了一个口子,人们开闸般一拥而上。车门太高太窄,同时往上挤,反而谁都难上去,即便每个人都使出浑身气力,近在咫尺的车门却让人感觉像天边一样遥不可及。
      即便是成功上车的人,马上就发现,车厢里包括过道儿都已挤满了人。车上已无立锥之地,外面的人还在徒劳地往上挤。列车员一看快要发车,使劲想把挂在门上的几个人拽下来或者推下去。那几个人像铁钳子一样死攥着门把不松手。列车即将发车的哨声响起,列车员急了,又拼命往里硬拽或硬顶那几个人,终于在车辆缓缓启动时,把车门紧贴着身子艰难地关上。
      被丢在站台上的人们目瞪口呆地望着列车慢慢启动,张着大嘴,一脸的惊恐和迷茫。一些人心有不甘地跟着列车跑,列车越行越快,这些人终于停下来,眼睁睁地望着列车弃他们而去。
      有幸扒上火车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老弱和妇女们被无情淘汰下来。刚开始,小霞扛着最重的行李也一头扎进了人堆儿中,感觉像一下子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在巨浪中瞬间失去了平衡。由于个小单薄,被压在最底下,白天霎时变成了黑夜。她像狂风巨浪中的一叶小舟,肆意颠簸着,飘摇着,有种随时都要沉没的感觉。粮食和行李,像几座大山一般压在身上,又被无数个强有力的胳膊肘和手掌推搡挤压着,有种随时都要被按趴在地上的感觉。
      小霞感觉自己像漏底的船儿一样直往下沉,除了眼前的黑暗和恍惚,更让害怕的,是与姥姥的失散。这个念头一起,立马让她感到毛骨悚然。这是她第一次到郑州那个遥远陌生的大城市去,没有姥姥,她将寸步难行。尽管姥姥一再让她只管往前挤,而一旦感觉不到姥姥,她开始害怕了。不由自主地就想退身回来。这又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就像逆水行舟一样。
      姥姥在人群的最外一层,架着胳膊,只是做出往前挤的动作,因为怕被沸腾的人群挤倒或推倒,随时做着往后退的准备。头发凌乱地盖着脸的小霞挤出人群,左右四顾,叫了一声:“姥姥!”姥姥无奈地摇摇头,说:“算了,算了,等等看吧。”
      站台上的人们似乎刚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惊魂未定地呼唤寻找着亲友和同伴。然后,情绪低落地分散开,仿佛累得虚脱一般,就地坐下。或盯着地上残缺的灰砖发呆,或低声窃语。火车已经走的连影儿都不见,没人告诉他们怎么办,他们只好本能地在原地傻等。所有念头就是坐车,只要有车来,就要想办法上去。这是两省之间唯一一条铁路,只要是这条路上的列车,都能把他们拉到河南去。
      几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人觉得饿,即便饿,也没有买吃的地方,大多都带着干粮,饿了拿出来啃一点儿。站台上陆陆续续又有扛着大包小包的人来,他们是坐长治北到新乡这趟车的人。这个时节,正是河南卖熟的时候,在山西的河南人,都要在这两天集中赶回老家去抢收麦子,使得这条连接两个省会唯一的快捷交通方式,更加不堪重负。
      列车进站后,又是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抢登大战。好在这趟车从长治北发,几乎就是始发车,总算把站台上的人都装了进去。
      由于天气炎热,又经过一阵大体力支出和身心极度紧张,个个精疲力竭。即便窗户高高扳起,凉热混在一起的劲风吹进来,每个人脸上依旧是大汗淋漓,甚至泉涌般流淌。几乎每个人身上和行李都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把几个城里人呛得直皱眉头。
      小霞总算是抢到一个座位,让给姥姥坐,自己则依偎着姥姥,坐在行李上。车厢里绝大部分都是刚上来的人,列车缓缓启动后,都长舒口气,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
      与太原到商丘那趟车快车不同,这是一趟慢车,不论大小,逢战必停。列车下一站是高平,又挤得连鸟儿都飞不进来。列车启动后,依旧有许多人没能上来,焦灼而绝望地朝车厢里张望。车厢里的人抱着膀子趴在窗户上,居高临下,静静地报以怜悯的目光,就像他们在长治站,被列车上的人投过来的目光一样。
      短途车不仅速度慢得像头蜗牛,还不时地要为快车让路。临时停车十几甚至几十分钟再正常不过。列车走走停停,像被一头懒牛拉动的一般。无聊与疲惫,再加上车体有节奏地轻晃,车轨又咣当咣当发出比拟催眠曲的响声,大多数人都困倦地闭上眼睛,或真睡或假寐。姥姥斜靠着靠背,也一阵一阵地打着盹儿。
      经过一个不知名的小站时,车体的晃动又一次把她晃醒。朝窗外望了望,打点起精神,问小霞:“你饿不饿?”
      小霞说:“不饿。”姥姥又问:“渴不渴?”
      小霞舔了一下干燥的嘴唇,说:“不渴。”又问姥姥:“你饿不饿?阿把饼拿出来给你吃吧?阿妈烙的,还煮的鸡蛋。”
      姥姥说:“我也不饿,就是有点渴。”小霞问:“去哪儿弄点儿水?“
      姥姥前后看了看拥挤的过道,说:”算了。”沉默了一会儿,小霞小声问:”阿去怎给阿姨看柜台哩?“
      姥姥说:“就那样看呗,坐到柜台后面。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也晒不着,人来了,你给人家拿拿东西,收收钱就行了。”小霞问:“阿姨卖的甚呀?”
      姥姥说:“电子产品。”小霞说:“阿不懂啊。“
      姥姥说:“慢慢学呗。你啥文化?”小霞迟疑了一下,说:“小学。”
      姥姥问:“咋上个小学就不上了?”小霞啊了一声。
      姥姥安慰说:“慢慢学吧。人勤快点儿,没有啥学不会的。”小霞又问:“柜台在哪儿哩?”
      姥姥说:“在商场。”小霞问:“商场在哪儿哩?”
      姥姥说:“在郑州火车站,出了站就看到了。“
      小霞问:“商场叫甚?”姥姥说:“中州商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993年5月X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