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将息 ...
-
我回到家,已然疲惫,一脚踏进合欢堂,有些头晕。正泡茶,抬头见子衿进来。我又低头泡茶,瞧她不说话,我问她:“囡囡,你怎么了?”她眨了眨眼,两滴泪又下来了。她过了许久才说话:“爹爹,阿娘给你留了一封信,在舅舅那里。”我放下茶碗,往奕安院去了。
我还未进去,厌终已经迎出来了,他是静心的哥哥。
“静川,小妹给你写了封信,我不知是何时写的,总之是要给你的。”我的字是“静川”,静心起的,在那之前,我没有字。
他将信递给我的时候,手有些颤,虽不明显,但我看得出来。
吾夫将敛
展信佳,见字如晤。
余知不能久,惟思汝,恐不能及,遂留此书。吾有多言欲对君说,一切无暇。只愿君此生平安顺遂,另娶高门淑女,希望你能看在与吾多年的夫妻情分上,顾念囡囡。如此数年,吾伴汝风风雨雨,岁岁年年。我死后,你可不要忘了我。
静川,我爱你。很多很多年,一直爱着你。今生我们不能相守到老了,下辈子好吗?下辈子我再为你做长寿面吃。
愿汝安好,再续良缘。
妻静心
我没读过什么书,是个睁眼瞎。静心的信里,字不多,虽多是文言文,但我能明白她的意思,只要是重要的文字,她都用了白话来写,从让我照顾好囡囡开始,就都是她的心里话了。我一字一字地读,静心,我虽然没读过书,可还是想把你的信通读下来。在厌终这儿我不敢表现出什么,努力克制住想要破眼眶而出的泪水,那种压抑的感觉,终身难忘啊。抑制鼻息的压迫,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了,肩膀颤抖得厉害,舅兄嫂瞧见此状,微微蹙眉,上前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头:“静川,知道你难过,想哭就哭出来吧,别忍着,忍着反而更不好受。”
她越是这样说,我倒哭不出来了,心头压着的重石更加沉了,我只是爱她,想和她相守到老,仅此而已,可现下我是怎么都做不到了,我做错了什么老天要罚我至此?我甚至还未对她表达过爱意,静心,我以为,你人嫁给了我,这一辈子都是我的,不会再离我而去了。
只可惜再深情的告白,她都听不见了。
耳边没有多余的声音,安静了一会儿就又传来了声音。“将军,皇上身边的刘公公来传旨了!三道圣旨齐下!这可是对咱们沈府天大的恩赏啊,您快去门口接旨吧!”
连厌终他们和我才出生的小女儿都出来迎皇上的旨意。第一道旨意是立我为骠骑大将军,外封锦乡侯。
第二道旨意是我求来的,皇上给了静心一个四品诰命夫人之位。这其实也是我对静心的承诺。
那还是十年前,她嫁给我的第一年,我三月二十的生辰,她为我做了一碗长寿面,味道难言,她却盯着我让我吃完。坐在我身旁一边摇扇子,一边与我说话,风将她耳边的碎发荡起,她穿着湖蓝色的衣裳,像她这个人一样,一眼望到底,我永远我忘不了她那时的美丽。她还怀着囡囡来着,我记得我拉过她的手,对她说:“静心,这辈子我就跟你好好过日子,日后再为你讨一个诰命夫人回来,好吗?”她只是笑啊,我当是她以为我诓骗她,就急忙想向她再保证,她看出我的意思,轻拍了我的手,笑着为我打扇:“你知道的,我不求那些,我要求低,只想你平平安安的就好。”
可是,我是当真了啊,十年了我妻,我答应你的我做到了,你看到了吗?
承诺的人还记得,听承诺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第三道旨意,是让我迎娶公主的。圣旨上写,下月便成亲。我接了圣旨,起身将圣旨给了程忠。刘泗脸上堆满笑容,嘴角快要扬到了耳后根。又向我说了些奉承话,我叫程嵩给了他赏钱,亲自送他。
我的小女儿在风中哭了起来,混杂着风声,令我触身冰凉。我将她接了过来,她太小了,还没有囡囡养的小白狗大。我哄了哄她,她还是止不住地哭。静心,两个女儿都随了你,总是这样爱哭。
我哄着怀中的小女儿,并没有发觉子衿还在我身后站着。一直到舅兄嫂老远喊她:“囡囡,快回来吧,天儿多变,风大。”只要与她亲近的人习惯叫她“囡囡”。子衿对她舅舅和舅母是很尊重很亲近的,这次她没应声,我回头问她:“怎么不与你舅母应答?”她没回答我这个,她道:“爹爹,我不想让你娶别人,我不要继母。”她的语气不是很生气,只是有些难过,有些委屈。我正不知如何回答她,正巧舅兄嫂来了,对她道:“怎么不应我?我当你丢了呢,走,跟舅母回屋。”舅兄嫂又回头对我说:“静川,你既抱着相思,就快进屋吧,孩子还小,受了寒就不好了。”
“相思?”我不曾晓得这个名字。
“忘记告诉你了,这……是小妹闭眼前为小外甥女起的乳名,她说就叫相思。”
我的耳边忽响起她的声音。
“什么?你不爱喝红豆汤啊?”
“那你知道王维笔下的红豆吗?美得像神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