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5、第 115 章 ...
-
人事调整已经结束,新朝的国号年号也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拖了。
殷华清把国号定为“正”,说什么中正,意为得当、不偏不倚、正直。在《周易》里面,中正还有适得其所、恰如其分之意。
宁真逸怀疑殷华清想不出好国号,原本想拿“中”作为国号,又觉得一个落后的封建王朝不配跟那个伟大的国家同名,才改成了正。
不管怎么说,可算是有国号了。
至于年号,殷华清表示正朝废除年号,就以今年为元年,一年一年加上去好了。否则换一个皇帝改一次年号,皇帝在位期间,遇上个大事也要改年号,那计数的时候也太麻烦了。(殷华清表示:这是在给学生减负。)
再然后,第一版的大正律也出来了,被称作《大正宪法》。
《大正宪法》上写的内容,既要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需求,又需要兼顾未来发展,并没有写很细节的法条,只写了原则性的、绝不允许违背的律法。
除了《大正宪法》以外,还有其他律法,譬如说让宁真逸十分满意的《大正婚姻法》,里面明文规定了:无论男女,以十八岁为成年,未满十八不得成婚,提前成婚者,此婚姻不受法律保护,直到夫妻双方均年满十八岁;大正婚姻,遵循一夫一妻制,无论是何身份地位,男子皆不得纳妾、包养外室,女子亦不得畜养男宠,违者一经发现,每纳一个妾/外室/男宠,罚当众打二十大板,由当地县衙执行;废弃旧的七出之条,不允许男子休妻,男方家属无权替男子休妻;夫妻和离,需在夫妻二人都同意的前提之下方可生效,夫妻双方有一人不同意和离,则此婚姻仍然继续;非婚生子没有继承权……等等。
看到《婚姻法》,满朝文武又炸了!从来没听说这么荒唐的法条。他们还打算催皇帝选秀呢,结果皇帝来了这么一出,还“无论是何身份地位均不可纳妾”,那还选什么秀?
有臣子问殷华清,如今满朝文武,每家都有那么几个妾室,又要如何安置?
结果殷华清回答说:已经纳了的妾室可以不必离家,但若妾室自己要走,夫家不得阻拦,以后也不许再纳妾。
臣子们自然不满意,跟殷华清理论。然而殷华清说,男子好色,乃是乱家之源;官员好色,就会因女色误事;皇帝好色,就会因女色误国。说到底都是男人管不住自己惹来的祸事。
说到这里,还拿前前朝昏王(天启朝那个好色昏君,被昭太/祖定了个谥号叫昏王)的事情举例,说都是昏王宠信贵妃,才有了贵妃乱政之祸,他要是老老实实守着素有贤名的皇后过日子,哪里有那么多破事!?
最后,殷华清还质问众臣,是不是恨不得自己沉迷女色,他们才好浑水摸鱼贪赃枉法?
满朝文武被皇帝噎得说不出话,昏王的例子太过典型,他们拿谁来反驳皇帝,都不够有力。似乎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不怎么好女色的偏多一些。即使他们有妃嫔,也不怎么注重女色,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拿来处理朝政了。
还有臣子不甘心,他想拿自家美貌女儿来争权夺利来着,在朝堂上叭叭什么皇家最重要的是子嗣,要多生几个皇子,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
殷华清被他说得莫名其妙:“朕已经有三个儿子了。”
结果那个脑子不清醒的,竟然接话说什么万一现在已有的皇子不贤,那总得有小的顶上。
殷华清当场脸就黑了,问那个傻子:“你觉得朕哪个儿子不好?”
那傻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呆立当场,支支吾吾不敢说话了。皇帝三个儿子,最大的才四岁,最小的还未满一岁,哪里看得出好与不好?
殷华清冷哼一声,说:“朕从未听说,判断一个皇帝贤明与否,是看他生了几个儿子的。至于皇子们,自有朕与皇后管教,轮不到你们操心。”
满朝文武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于是《婚姻法》就这么定下来了。
下朝以后,宁真逸高高兴兴地跑去安王府接妹妹。安王见了宁真逸,才恍然意识到:这个久病无宠,从来没见过的小妾,她很有可能是在装病。
谁家病人气色这么好!
宁真琦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新朝建立起来之后,她就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现在她大哥一来,她就领着四个陪嫁丫鬟,搬上自己的嫁妆,光明正大地一路走到了安王府的大门。安王府没有正经女主人,没人有资格阻拦她,聚在一起眼睁睁看着她走了。
见到等在马车边的大哥,宁真琦心中一酸,扑进了自家大哥怀里,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安王:喂,不要哭得好像本王虐待你了似的好不好?
宁真逸看着一脸不满的安王,幽幽地说:“舍妹少时常常想要四处行走,游历名山大川。只是恰逢选秀,只好先入京一趟。殿选前一天称病,就是不想入宫之意,谁知……”说完,十分幽怨地看着安王。
安王这下终于想起来自己当时非要让人家姑娘入宫,打的是什么主意,不由得心虚了一下。他咳了一声,道:“不管怎么说,如今宁姑娘也算是自由了。本王祝宁姑娘早日觅得佳婿啊。”
宁真逸不由得在心中冷笑:这厮还有闲心想这个?遂幸灾乐祸地开了口:“多谢安王吉言,不过下官觉得,安王还是先好好考虑考虑,该让谁做正妻比较好。”
呵呵,这家伙离开皇宫的时候,有十七个妃嫔,如今真琦跟自己走了,他后院里还有十六个女人。可是现在,根据婚姻法,妾室不受法律承认,非婚生子没有继承权。
那十六个女人,大部分是为了荣华富贵入的宫,现在皇帝变王爷,皇妃变小妾,自然不可能和当初一样的富贵。
然而前朝的贵族、官员基本都失势了,即使她们改嫁,大部分人也很难找到比安王更好的选项,甚至有些原本就出身低微的,想改嫁个普通小官都找不到,如今必然会争那个正妻之位。就算少数人当初是被迫入宫,以后想要自行离开改嫁,这个人数也不会太多。最后留在安王后院里的,至少也有十个人以上。
安王府的后院,接下来可有得闹腾呢!
显然安王也想到了这一出,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以前他的孩子都是皇子,哪怕不得宠,成年后也是个王爷,可以开府别居,各分一份产业过自己的日子。现在非婚生子没有继承权,那正妻以外的人,生再多孩子,都没有财产可以领。那群女人为了这个正妻之位,还不知道要怎么斗呢!
*
宁真逸将妹妹领回了家,一家人是怎样为了妹妹/姐姐脱离苦海而欢庆不已,暂且不提。
这边殷华清下了朝回了后殿,皇后身边的宫女都特别乖觉,行了礼就退开了。皇帝白天都在前殿批折子,今天一下朝就来了后殿,肯定是有正事要交代,她们可不敢在这听,若是有什么要她们办的事情,事后娘娘会安排的。
卓语然准备在大正全境开设女子学院,教她们认字,教她们读书,教她们学手艺。另外,她还要开一个女医学院,除了专门学习妇科、儿科的女医以外,也培养普通大夫(但是只收女学生)。
殷华清以后打算再在朝中设立一个卫生部,取保卫生命之意,到时候让宁真逸做部长,所有女子生育、幼儿成长、疾病预防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归他管。
到时候,卫生部必然会需要大批女医,女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反正宁真逸那厮芯子里是女子,带女医不会有隔阂。身子又是男子,满朝文武不会拿他的性别说事。
真是太妙了。
现在,最让殷华清担心的,是他的孪生妹妹。
殷韶敏自从正德太子去世以后,一直在为他守孝。如今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正需要人手之时,自家妹妹却拒绝了自己的干活儿邀请,一心蹲在公主府中给正德太子守孝!
自家妹妹年轻漂亮,如今身份也高,想要什么样的漂亮男孩儿找不到?何必苦苦为已故之人守着?他就怕自家妹妹成天闷在府中闷出什么心理疾病来,古代可没有心理医生。
但是看妹妹那样子,恐怕至少孝期没结束之前,都不肯出门了。
唉……愁啊!
卓语然看殷华清那么发愁,提议让她来想办法。
殷华清十分诧异,追问她有什么办法?
卓语然笑道:“她这样成天闷在府中,一味地沉溺在夫君去世的悲伤之中,肯定会出问题的。我到时候去她府里哄她出来,去慈育院逛逛。让她看看一大堆孤苦无依,需要人帮助的孩子,再让她看看我这个做嫂子的,是如何忙得团团转的。我看她到时候好不好意思让我自己忙活不帮忙。”
殷华清听完,觉得这办法不错,十分感慨地拍着她的手道:“幸好有你,辛苦你了。”
卓语然傲娇地一抬下巴:“知道就好,对我好点。”
一时间,殿中气氛温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