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9、!正文结局一(又名林岚独居记)?关于宋代繁复衣饰文献 ...

  •   林岚出府后直接搬进了妙喜阁后院,老太太送的宅子虽好但不知其实情,哪里比得上早已准备好的房间舒适。派去看房的雪娘很快就回来了,端着一个木盒模样瞧着十分激动。“老太太当真是为了娘子好”雪娘脸颊都透着红,眼睛明亮:“娘子原来置办的那处宅子之前我已是不错,如今再瞧是比不过老太太送的这个了。那宅院干净不说,摆设齐全一水儿的黄花梨木。院中看门的仆人小厮全家身契都在这了,虽比不上原先府里那些做事老道。可我仔细看过,也都是规矩齐整的。又旁敲侧击问过,他们直言是房妈妈数年前就亲自挑选教导过得,以后只听娘子话儿。老太太对您这样好,不知要省娘子多少事了”林岚满脸的惊喜感动,眼神里满是笑意抚摸着那木盒:“老太太,一直都是极好的。”月末,林观特意来妙喜阁以陶景安即将临盆、严家琐事繁多严老夫人忙碌为由请林岚进府主持家事。林岚推脱不掉才带着贴身几人去了林府,陶景安面色红润正坐在花园石凳上耍赖。“又赖皮了,大娘子今日走了多久”林观笑着向前握住陶景安的手,侧身耐心地问向身旁的丫鬟。“禀主君,晨起至今儿,数十步是有的”“胡说,从卧室到这怎么也要有一二百步了”陶景安微微抿唇不服地反驳道,随后眨眨眼讪笑地看向林观和林岚:“姑母,官人,我刚刚说错了,起码已经五六百步了。”林观挑眉?看着陶景安,脸上明晃晃地透漏着不信两个字。这些日子陶景安身子更重了,各种水肿不适让她不断地想逃避走路一事。平时林观盯着陪着劝着才能勉强多走几步,可最近他公务繁忙常常深夜才回。林寻又与陶景安男女之别,遇事怕是不能及时做主。林岚也是考虑到这,才同意进府。“许是无聊了,安儿才想坐下歇歇”林岚故作不懂地为陶景安开脱:“你这么严肃可别吓到她,我陪着安儿说说话一会会多走几步的”“姑母说的是”陶景安见状立刻倒向林岚:“官人去忙吧,有姑母在我定会听话的。”“你啊,真听话才好”林观本想伸手刮刮陶景安鼻尖,又考虑到林岚这个长辈在侧,最后只拍了拍陶景安的手:“姑母受累了”“无碍,去忙吧”“是”四月中旬陶景安生下一女,小名桃桃。林岚又在府中住了一月,五月末坚持出府回了妙喜阁。而另一边,墨兰忧心林岚独居应找个合适的护院,寻了好些日子才托长嫂找到一户合适的人家。那男人是早几年边疆退下来的兵儿,姓尹,成亲后夫妻恩爱目前只得一女。如今女儿生了病用光了积蓄,他们夫妻想为女儿治病只能签身契。之前许多人家也看中男人一家,可男人只签十年不应死契才作罢。“十年也好,只要他调教出些能用的人就可”林岚笑着抚了抚女儿鬓边的海棠花钗:“若非为了爱女,他也是从战场厮杀出来的,自有傲骨。能帮扶一把就帮一下吧,各取所需罢了。”“娘说的是”六月初,林岚搬进老太太准备的宅院。尹护院也提前数日带着妻女搬进倒房内,林岚将调教护院的职责给了他。又称他女儿年幼需要照顾准其妻待女儿好转后再入府伺候,尹护院对此十分感恩。林岚又通过柳氏介绍的牙人买了几名调教好的丫鬟婆子进府,如此府内人手才算补齐。林岚搬进新家后常常不愿早起,有时柳氏带着女儿来请安时她才刚刚睡醒。对此雪娘说了数回皆无果,林岚甚至还搬出自己一套理论来说服雪娘:“我在府里二十余年,如今终于能躲个清闲,自然要多歇歇儿。”雪娘虽依旧眉头紧锁,但终于未曾再说着什么。墨兰每月要么去妙喜阁要么来院里与林岚相聚,母女两相见的次数比之前林岚在盛家时的确频繁了不少。偶尔王若弗空闲时也去妙喜阁与林岚闲聊,两人彻底脱离妻妾之别后关系亲近了一点。重阳节时盛紘称与同僚有约,未同盛家人出游用膳。故老太太邀请林岚与王若弗长柏长枫等人,一同登高赏菊。此后几十年盛紘总有两三次节日有事不在或提前离开,每每盛家其他人便邀请林岚一同用膳,此事大概也成为盛家公开的秘密默契。年底林观又请林岚进府过年,一家合乐。次年二月林峰上京谈起自己欲去江南走一遭,林岚闻言十分心动。她生于北方长于北方,不曾见过江南水乡的婉转多情,如今有机会出去走一走自然是十分乐意。二月末,林岚带着雪娘和春华春喜随林峰一同去江南。墨兰长枫几人和几个兰特意等在城边送行,王若弗虽未出现,但也派了心腹嬷嬷过去。林岚神态飞扬,是以前在盛家未曾出现过的模样儿。
      【正文结局得好几章,一直写到林岚去世】
      ?
      北宋衣服文献
      一是禁止胡服常用的质料,徽宗政和七年,下诏禁止使用“毡笠”。但又未完全“妇女出入乘骑,在路披毛褐以御风尘者,不在禁限。”

      ?太宗端拱二年,诏“其销金、泥金、真珠装缀衣服,除命妇许服外,余人并禁。”该是宋代史料记载中的第一次禁止平民服饰用金。其后真宗、仁宗两朝,曾多次诏令禁止服饰用金,不仅服金者要被处罚,制造者也要论罪。

      然而禁令的成效并不大,“销金等物,未尽禁止”。且徽宗时期服金的奢侈之风又起“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僧侈,未合古制。”及至南宋,绍兴年间,“下至齐民,稍稍有力者无不竟以销金为饰。”“京师主庶,迩来渐事奢侈,衣服器玩,多镕金为饰,虽累加条约,终未禁止。”

      ?除禁止服金外,珍珠,宋时称为“真珠”,因为采集不易,只有命妇被允许使用。太宗端拱二年,与销金服饰一起被禁止。仁宗景佑三年,又诏令“非命妇之家,毋得以真珠装缀首饰、衣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须巾)、抹子之类。”

      ?除此之外,“有甚于翠毛者,如龟筒、玳瑁、鹿胎是也。玳瑁出于南海,龟则山泽之间皆有之,取其壳为龟筒,与玳瑁同为器用。人争采捕,掘地以为坎,倒植坎中,生伐其肉。至于鹿胎,抑又甚焉。残二物之命以为一冠之饰,其用至微,其害甚酷。”

      此后,这四种动物被禁止采捕使用。然而禁令却只能起到一时之效,及至南宋绍兴年间,“士庶家竞以胎鹿皮制妇人冠,山民采捕胎鹿无遗。时去宣和未远,妇人服饰犹集翠羽为之,近服妖也。”

      以上可见,两宋时期服饰侈靡之风可谓屡禁不止,一旦禁令稍松,奢靡风尚又流行开来。所以清雅风其实多见于中高级官员家中,富户平民依旧衣着奢靡。

      ??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颜色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唐代始禁黄色,自此以后,黄色称为贵色,宋承袭唐制,也以黄色为贵。又因宋为火德,红色亦为贵色。因此,官员和平民男子被禁止穿着红、黄二色。除红、黄两色外,宋代关于平民服饰色彩的限制,已有所松弛,主要体现在对黑、紫二色的禁止与复许。

      但《燕翼诒谋录》记载;“中兴之后,驻跸南方,贵贱皆衣黝紫,反以赤紫为御爱紫,亦无敢以为衫袍者,独妇人以为衫尔。

      宋代有关服饰款式的禁令多与胡服有关。“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禁士庶效契丹服”等,都是针对胡服款式的禁令。

      其他有关服饰款式的政策,则基本为对奢僭之风的禁止。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僭拟乘與服用,谓以龙为饰,……各徒二年。以日月星辰为服用之饰者,杖一百。以上工匠罪各如之,并许人告”。

      龙与日月星辰,都是皇帝专属的纹样,百官与平民自然是要被禁用的。仁宗景祐三年,诏令“仍毋得为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者。”不仅不能以龙为饰,类似龙的纹样同样不能使用。

      真宗大中祥符屯年,“又禁民间服皂缬衣。”禁止平民穿着印染的服饰。徽宗政和二年,“令开封府申严其禁,客旅不许兴贩缬板。”又禁止贩卖夹缬的模板。可见在宋代,印花服饰属于应当被禁止的“侈靡之风”

      而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却言:“政和、宣和间,妖言至多。织文与鄉帛,有遍地桃”可见又失败了

      【所以除了胡服和龙纹日月星辰外,其余颜色和珍珠等皆不曾真正禁止。所以会按照不限制来写,此后林岚衣服也会出现某些繁复织金印花工艺或者紫色衣服珍珠首饰等等。不要无理由说我哦,宋代富户人家也多彩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9章 !正文结局一(又名林岚独居记)?关于宋代繁复衣饰文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