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长安夜雪 ...
-
天启十一年,武帝毙,满城缟素。
是夜,雪花纷纷扬扬,如漫天纸钱飘洒,一时间天人同哀。
此时宵禁已开,街巷间寂静无声,一只黑猫闪着幽绿的眼,自屋檐下窜过,也是无声无息的。
天地俱白,空茫一片。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少年,十一二岁的年纪,稚气尚存。白衣素伞,几乎隐于雪中,唯有伞柄那簇嫣红的平安结,在风雪中微晃,昭示着主人的存在。
少年从宫中出来,沿着朱雀大街前行,经过朱门高檐,经过道旁一盏盏雪白灯笼,携着风雪与孤独,向远方行去。
许是上天也不忍他如此孤寂,道旁一扇朱红大门忽的打开,紫衣貂裘的少女头簪白花,轻巧跃至少年身前,笑道:“阿烨,怎的这时候出宫,想你婉儿姐姐我了?进来暖暖吧,外面多冷啊。”
少年后退半步,与少女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上官小姐。”
“嗳?这才多久啊,你就不认你婉儿姐姐我了?姐姐好伤心啊,要阿烨哄我才好。”上官婉儿拭了一下并不存在的泪水。
“……”少年沉默,避开上官婉儿继续向前。
上官儿急了,张开双臂拦在少年身前:“李玄烨,你不许走!李氏皇族如今只剩你兄姊和你三人。你知不知道你这一走会出多大事!”
李玄烨的脸隐在伞下,声音清冷:“皇兄三日后登基为帝,皇姊封长公主,工部已择定长公主府地址,不日便开工,宫中并不需要我。我已安排影卫扮我样貌以避人耳目,婉儿姐不必担心。”
上官婉儿愣了一下,这小家伙居然说了这么多话,随机反应过来,道:“那你也不许走,武帝的死和你没有关系,你不要一时迷障,信了那和尚的鬼话!”说完,上官婉儿有些懊恼,李玄烨根本没有情感,武帝一直不敢在他面前提这些,她平时也注意着不提,结果今天心急,顺口就说出来了。
她还没想到怎么补救,却看到雪地上滴溅出的两个小小的雪窝,吃惊的看向少年,问:“阿,阿烨,你哭了?”
少年眼眶微红,神色怔怔,任凭泪水在脸上肆虐:“婉儿姐,我不信那个和尚,真的。我只是,接受不了……想出宫放松一下,看看大唐的盛世江山。你就让我任性这一次,好吗?”
上官婉儿是真的惊讶了,她大了少年七岁,可以说,少年是她看着长大的。现在,那个从小就没有情感、不通人间喜乐的小皇子,竟也有了一丝情感,会哭会笑,还会求她了?神明,也会步入这熙熙攘攘红尘世间吗?
看来,武帝的死,对他的影响很大啊,上官婉儿心软了,她轻叹一声:“行了,看在你求我的份上,我同意你走,但你可不许不回来了!记住没?哎对了,你等一下,先别走。”
上官婉儿转身进了院墙里,再出来时,手里捧了件狐裘,毛色如雪。她动作轻缓地为少年披上,眉眼温柔:“还想着下次进宫送你呢,结果你直接出宫了。不过也好,这狐裘你穿着御寒,寒冬腊月的可别冻着自己。要记得我们大家啊。”
“代我向房大人一家问好。”少年说罢便执伞离去。
朱门后,又有一蓝衣貂裘的少女走了出来,与上官婉儿并肩而立,静静的看着那道雪白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婉儿,你不担心他吗?”
“担心。怎么会不担心啊?他才十一岁啊,但担心又有什么用?他十一年来就任性了这一次,我又怎能不满足他呢?如烟。”上官婉儿面上带笑,眼角却泛起晶莹的泪花。
“他一定会回来的。”房如烟只能这样安慰好友。
……
三天后,玄宗李景睿于泰山封禅登基,同一时刻,化名李白的少年登上了庐山,留下了那首《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望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