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姜喜的前世今生 ...

  •   我母亲,是四寓街的教书先生,教人弹琴唱曲的先生。
      我父亲是一个烟鬼,准确的说,曾经是一个烟鬼。
      现在是白家的当家主人。

      自小,我就看着母亲被我的亲生父亲逼着出去卖艺赚钱,供他抽那两口香膏。

      她一开始是不愿意的,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出去卖艺都不会被当作是好人家的,她教导我时总说,无论外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出身,我们都要自己顾及自己,要活得有尊严。
      但是外出教人弹唱,供不起父亲越来越大的烟瘾。
      当她一看到父亲每次犯瘾就虚脱无力,像被困在牢中小兽的样子,终于还是放下了她所说的“尊严”,带着我出去卖艺,同那些男人周旋。

      卖艺的钱真的比教书的挣的多的多,这让父亲抽得起香膏,也让我能继续在家读书。

      在外,母亲让我装作不会说话的小丫鬟。她借着从前在老戏班学来的唱戏底子,把戏演到了生活里。
      我们外出一直很谨慎,住的地方向来鱼龙混杂,每每出门都从酒楼老板指点的隔壁街道小路迂回而过,然后从后门进到放杂物的仓库,仓库连着老板藏好酒的地窖,我们会在地窖里换了衣服再出来。再出来,我们就是家道中落的小姐,和被好心的小姐收养的孤女丫鬟。老板是知道我们底细的,他答应对此缄默,不仅是因为他对我母亲所说的,会让他的酒楼起死回生很感兴趣,也是因为母亲在他答应的前一晚,跪求了他。

      家道中落、迫不得已,带着被抛弃的孤女:心地善良,容貌出众,外出卖艺,气质淡雅。母亲说不上是多么让人惊艳的美人,只是远远看着眉眼清秀,虽不施脂粉,但总能于一群普通人中被一眼抓住。常着一身素雅颜色的宽摆旗袍,唯一的饰品便是手上一个素圈玉镯。美人只是坐在席前,除去弹琴技艺不谈,光是素手拨弄琴弦样子便得许多酒楼小开喜欢、追捧,每去一次便能得许多赏钱。

      有时我自己都常常觉得,如果母亲不是生活在弄春巷,如果她不是我母亲。在街上碰见我肯定也会觉得,这是某个大户人家教出来的、知书达理的小姐。

      而这些见过闺秀的小开呢?不晓得他们。或许是图个新鲜劲儿吧。

      他们对于母亲是“家道中落的小姐”身份深信不疑。

      这日,一个小开拿着用漂亮锦盒装着的珠链,摆在我母亲琴案旁边。一边上下打量着她,一边挑着眼睛,故作低沉,隐晦的对她说:“如果今晚你愿意去元隆酒店二楼,单给我唱曲,那这个就归你了。”

      听到这句话,母亲澄澈的眸子不消片刻便充满了泪水,什么都没说,怔怔的看着那个小开,复又低头垂眸,伸出手,盖上了那个锦盒。说了句“我原以为王先生,会跟他们不一样的。”起身,鞠了个躬,转身扯着我就走了。
      在我们走出房门不久,有几个人便围着他说了些什么。

      我不明白,但是也没有立即问出声。
      因为母亲从来不让我在人前说话,让我装哑巴。

      走开几米,要下楼时我就偷偷回头,看着那个男人并没动身拦着,也未曾走。隐约还听见他喊说什么:“都怪你们!出的什么荒唐主意,我原可不是······”

      等到走远了,到人少的巷口,我才敢开口问母亲:“母亲。”
      “诶?”
      “那个东西是不是足够让我们好久不用再出来了,为什么母亲不要呢?”
      母亲蹲下身,点了点我的鼻子,笑着说:“过两日,我的小喜儿就明白了,总之事不是直言不讳的挑明就好的,相比之下多些耐性,没什么不好。”

      牵起我的手,接过琴,对我说:“走,咱去烟馆接你父亲去”

      记忆里烟馆的摆设总是看不清的,不过无论是门外还是门内,地上还是炕上,都躺满了人。歪歪的互相倚靠,嘴里吞云吐雾的。眼睛从来都不曾睁开,或是半眯着。像是睡死过去的猫儿狗儿,独独不像个人。

      母亲每天从酒楼回来,都要带我来烟馆找父亲,带他回家吃口热汤。
      父亲一般只在廊下,偶尔母亲带回来了一些名贵的打赏,父亲才会偶尔进烟馆里面,有床榻的地方,躺着。

      今日,自然是在廊下。

      母亲看着廊下昏沉的男人,抬起手轻轻推了推他,唤道:“长生,长生,回去了,家里做了汤面呢。”每到这时,在一群人中如鱼得水的母亲,就显得那么小心翼翼,那么拘谨。

      男人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皱眉看着钻进眼睛里的阳光,还有眼前明眸皓齿,温温柔柔唤着自己的女人,搓搓手,略带讨好的笑着说:“招娣,你来了啊,嘿嘿”嘴边流出涎水,自用灰色的袄子,想抬起手蹭,奈何像没骨头一样,就是抬不起来。

      招娣毫不嫌弃的用白色的帕子,替长生擦着嘴角。

      叫我:“小喜儿。”我心领神会,推着父亲的后背,拉扯着他的臂膀,好让母亲可以蹲下身,让手臂可以搭在她身上,方便扶起父亲。

      “小喜儿又长高了许多,回家父亲给你买糖吃。”
      “可是我不想吃糖···”
      “嗯?那你想要什么?”
      我抬头,看着父亲温和的面庞,低下头也看着我,好像从前一样。试探性的说:
      “父亲,我想让你教我看的那篇,你还没讲完的文章,可以么?”
      父亲似是在回想什么,笑着低头回道:“好,乖。”摸了摸我的头,母亲看着父亲这般,唇角也微微上扬,看向父亲的眸子里是满满的温柔。
      那一年冬天,是我记忆里,父亲“染病”之后难得的温情。所以现在多快乐,后来就有多难过。

      如果父亲一直是这样的该有多好。
      母亲前两天被烫伤的脚还没好全呢。
      说起这事,只因那日,母亲没能拿回酬劳续上父亲的香膏,父亲便将桌子掀翻,刚放上去的热茶水烫伤了母亲脚背。冬天在屋里,母亲为了省棉袜,只穿了寻常的缎鞋,所以就烫伤了整个脚面。

      我太小了,看着母亲一瘸一拐的扶起有气无力的父亲,他站起来,能把母亲整个人半包裹住。因为父亲虽然瘦,身量却很高大。我讨厌自己,怎么长得不像父亲一样那么高高大大,如此瘦小,能帮母亲的总是很少。

      要是父亲可以体贴体贴母亲,让她不去酒楼,他出去教书该多好。以前虽然家里也很清贫,但是母亲总是眉目含笑的,由内而外的开心。不似现在,她的笑容不那么让我觉得真切了。

      父亲以前确实是个很好的教书先生,从不让母亲抛头露面,即使他最好的同学来拜访,也几乎不让她出面接待,像画本子里的“金屋藏娇”;且那时每日下学回来都会带着我或学书或放风筝,他从不觉得累。不过自从去年父亲开始进出烟馆的那天起,即算是我也明白,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对我也再也没有了教书的耐心。对母亲的变化之大尤甚。

      父亲的烟瘾,从一周一犯变成现在的一天一犯,每次他都要发几个哈欠。然后看到母亲在一边,他就总是一个巴掌或一个拳头,有时候就直接是一脚,恶狠狠的质问她“你这般模样,怎么还不出去卖啊!难道要我去烟馆又被人嫌弃没钱打出来吗?”

      “你为什么还不去死。”
      “败坏我读书人的门风”
      “你该是天生卖艺卖腿的吧?”
      “你不然就走!在我眼前晃得我厌烦心乱!”
      “不如你就去卖铺子吧?给我换两口□□抽抽,行吗招娣?”
      原还有些父亲之前共同上学的学生叔叔愿意偶尔接济我们,后来发现钱都给父亲买膏,就不再来了。

      父亲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过分。
      前天,甚至直接把刚出锅的汤面浇在了母亲的后背上,逼她出去卖艺。
      他每次动手打母亲,母亲都隐忍不发,默默承受。我哭着给她上药,哭的嗓子都哑了。母亲每次都会劝我说:“你父亲,抽了香膏就好了,他不一直这样的。还记得你更小一点儿的时候,你父亲认真教你识三字经,百家姓的时候么?”

      母亲又开始盯着墙上的风筝,呆呆的说:
      “我以前也不识字,是长生教我我才会的”
      “我之前做汤面,他次次都会说好吃”
      “长生,还总喜欢给我们小喜儿扎好看的风筝呢,看这满墙的风筝,都是你父亲为了你做的呀”
      “长生喜欢我弹琴,觉得我弹得好所以他才叫我出去给别人弹,弹久了,我们小喜儿也能像那些大户人家姑娘一样去上女子学校了,在家跟着你父亲学,还应该跟那些洋先生多学一些······你父亲是都明白的,都知道的。”

      “长生,是最心疼,喜欢我的了…”

      说到最后,我总分不清,母亲是在劝我还是在劝自己。

      被打骂、去酒楼挣钱、去烟馆,再被打再去酒楼再去烟馆…
      如果不是后来遇见了白先生,我以为,我这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一辈子,可以就这样过去了。
      如果没有白先生的话。

      母亲说的果然对,那天的小开后来果然没有再提起过酒店的事,但是送的东西却更多了。母亲几次没有收,后来送的多了,就照单全收了。

      一日,小开醉酒,哭着对我母亲说家里不让他娶一个卖艺女,可他是真心喜欢母亲,哭的那叫一个死去活来,惊天动地。
      不知道的以为死了娘的。
      门外聚集了几个人,但没人敢进来拉开这个家里有些势力的小开。母亲并不应承他的话,对他说“你喝多了,司棋少爷,我叫你的人进来送你回家吧。”

      小开死死拉着母亲不放手,我也上前想帮着拉开他,可实在是拉不开。母亲就开始喊服务员,可也没人搭理。老板不知是忙活去了还是当缩头乌龟,酒楼这么大竟没人敢应承。

      喊了许久不见,母亲叫我赶紧走,叫我去找老板。我意识到可以将他硬拉过来这件事,赶忙跑出门,没成想迎面就撞上了一个西装革履的先生。
      没敢细看长相,但穿西装,起码是个有钱的吧。

      不说话,直接跪在地上,抱着这人的腿,“啊啊”的喊着。

      母亲慌乱的拿起手帕掩面而泣,对这位先生说自己与小开并不相识,就是个被叫过来唱曲的,没成想这小开喝多了便胡搅蛮缠撒酒疯,全然不顾其他。

      先生看着这“男人扯着女子衣服,鼻涕眼泪都往人身上蹭”的荒唐一幕,先是拉起我,紧跟着上前就控住小开的手,对着小开的脸左右开弓。开始他虽不敌醉酒人的蛮力,西装有些禁锢着,也挨了几下;但毕竟也是喝多的人,不过抵抗片刻,这小开便一屁股坐死在地上,怎么也起不来了。

      接着这人便让先生左右随行的人架了出去,并体贴的扶起倒地的母亲,母亲脱力受了惊吓,背负起来以后,一时没站住,就靠着这先生了。这先生本想推开母亲,可等他低头看向母亲时,我看着先生肉眼可见的停住了推开母亲的动作,愣住了。

      在扶起母亲后,这位先生没有放开母亲的手,反而是神在在的问了一句:“小徕,我找了你很久,你这是去哪儿了?”

      “先生。。。先生!”母亲推开这位先生的手,本想把手从对方手中抽出,一次竟没成功,只得又叫了他两声:“先生,我叫姜招娣。”兀然松开了,母亲收回了手,对着他本想行礼,看着眼前人穿着西式的衣服,改成了鞠躬。

      “先生 ,我的小丫鬟冒犯到你了,对不起。”
      先生上前制止住了母亲的动作,伸手想扶住她的胳膊,被身旁的小厮拦住了动作,便说:“姜小姐,不必如此。”
      “今日你们受了这些惊吓,我让四全送你们回去,以防万一吧。”
      没等母亲应声,被叫做四全的人颔首说:“好的先生。”
      母亲转身看了看紧紧抱着琴,眼眶还在泛红的我,没有出声拒绝。

      待四全将我们送到了巷子口,母亲又带着我向他们鞠躬。本欲转身就走,四全出声拦道:“姜小姐,今日那闹事的小开我们先生是认识的,我们先生嘱咐我,代他向您道歉,如果以后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先生原因继续为您提供帮助,这是我们先生的名片。”
      母亲看着递过来的名片,没有直接伸手接过,而对四全说:“今天的事,最后还是你们家先生出手相助才没把事闹得太大,功过相抵,并没有先生还相欠我什么的说法。”
      母亲颔首道:“今日之事,还是多谢了。”
      四全继续说:“那姜小姐,如果您不收名片,那请您收下这袋钱,在家休养几天也是好的。总该让我回去有个交代,我们做人奴仆的也不容易。何况,我看您的琴弦也断了,不如有时间便来我们先生的公馆,府上正好有一个匠人,懂得修缮乐器的技巧,可以免费替您修补。”
      母亲没有说话,也没有接过钱袋。我看得着急,直接上前,接过了钱袋,对四全鞠了个大躬,跑开几步远,低头倔强的没有理会母亲呼唤的声音。
      “小喜,不许胡闹!”

      “如此看来,我也要谢谢这个小姑娘能让我回去交差呢。姜小姐,再回,少爷还在酒楼等我接他呢。”
      母亲似是妥协般出声道:“多谢四全小哥。”
      “您记着我们先生的好就成!”
      ······

      汽车轰隆的开走了,我偷偷打开了钱袋,想看里面有多少钱,不想翻出了一张纸
      :“白--学--礼,白公馆,传真号······”
      母亲也走近,说:“这种事不许再有下次了,不然不许你学书。”
      “为什么啊母亲?我们现在明明很需要····”
      “住嘴!”
      我委屈的撇了撇嘴。母亲很少对我这样声严厉色的。
      “唉···小喜,不是所有的钱,我们都能接得住的。今日这位,看着并不是个简单的人。”

      我有些不明白,似懂非懂。

      “如果有人不是你能把控的住的,就不要随意去招惹,引火上身。”
      “母亲,这里有整整十二块大洋欸~”
      母亲看着我开心的样子,无奈摸了摸我的头,莞尔一笑说:“走,咱们回家。”
      “嗯嗯。”

      这就是我们第一次碰见白先生的样子。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姜喜的前世今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