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六月日志考古4 ...
-
致意 | 小世界与大生活
岁月潜潜 ,时光昭昭,又是一年。
一直想要写点什么,便干脆趁此机会说几句吧。
预先提醒,文字随思绪所至,词许不达意,见谅。
就当是我给自己的一份仪式感吧。
六月是我的生日月。
磕磕绊绊地走到今天,没什么大的成功,也不至于太过失败。
除了有些面临头秃的风险以外,至少还算全须全尾。
儿时,大概可以称得上全幼儿园最胆小。
有自己的小脾气,却绝对是大人眼中的乖宝宝。
听妈妈说,公开课的时候,老师问小朋友们:“橡胶可以用来做什么呀?”
在一片“轮胎”、“橡皮”、“老师我不知道”之中,我也悄悄举起了手。
终于等到老师点名,我才站起来,煞有其事地回答:“香蕉可以吃。”
这个小乐子,也一并被妈咪记录在了我幼儿园口述创作的“诗词故事集锦”上。
小学,是随了幼儿园里的好朋友一起就近读的。
依然被老师定义为“文静”的我,慢慢开始接触新朋友,也热爱知识的汪洋大海。
然后是初中。
运气还好,成绩不差,有选择的权利,我又一次追随了(另一位)青梅的步伐。
——因为这家中学的食堂,出名的好吃。
在此期间,幸得开明可爱的家庭支持,也折腾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爱好。
画画,断断续续。
书法,半路出家(当然,还完全没到可以出去的程度)。
在家围着小烤箱团团转,也爱尝试各种各样的手工。
甚至因为看了柯南,心血来潮在家里颠球。
——不过,体育和地理大概永远都是我的弱项。
那时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边写作业边看剧,还能一边写小说。
当然,老师和父母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因无非是要保证不能影响到学习。
现在想来,真的不知道那会儿的自己是怎么做到的。
初中三年,偷偷注意着隔壁班的男生。
中学毕业,却没想到一脚踏出了国门。
从没想过,是因为家中不具备这样的资本。
因此机会来的时候,作祟的除了朋友亲人,大概也有虚荣心和“捡趴活”的成分。
那时候想得没那么多、那么深远。
殊不知,与此同时绑定的,其实是我这仅有的一辈子人生。
转折,就在拿着奖学金合约开启留学生涯的那一刻。
后面的日子,大概也就镀上了独属于热带的滤镜。
有赤道阳光加持的亮度,也有潮湿气候氤氲的模糊。
为了生存,就是学。
事事为师,处处可学。
埋头苦干,有外界的要求,也有内在的冲动。
一晃眼,已经毕业。
这是我在这个已经完全不陌生的他乡开启工作模式的第一年。
步入社会,心态似乎贬值得很快。
时常审视自己庸庸碌碌的日常,然后觉得又是一个不过如此。
会对生活妥协,
可还是不想放弃。
就像垂死挣扎的咸鱼,
哪怕翻不过大海,至少翻得过案板。
毕竟,我以为,人生只有一次。
点点滴滴的生活轨迹,层层叠叠地堆砌。
是成长,一步一步,捏出一个我。
一个普普通通、微不足道的我。
也是唯一一个我。
每一个渺小却独特的我、和你,构成了这个世界。
这其中,包括我们人类,包括所有动植物,也包括所有大小事物、自然环境,分子原子。
有山高水远,鞭长莫及,未知、传说、与神秘。
也有近在咫尺却不曾深思,属于每个人、每片叶子、每分每秒来不及捕捉的小故事。
世界很大,很大。
气馁颓然的时候,把自己缩成一粒沙,随风飘扬着朝外望望。
然后再回到自己的时间轴里,拉一个进度条。
还有自己生活里的,那些可爱的人们。
还不可以垮掉。
虽然我的世界很小,很小。
可我绵薄的努力,也许也能带来那么一点点点点点的正面作用。
会是有意义的吧?
如果我昂着头向前走,大概能把自己的生活拓宽那么一点点点点。
会是令人愉悦的吧?
所以我出现在这里,想要更多地去接纳自己,拥抱生活。
认识每一份平凡的独特,也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平凡。
然后,我希望,
如果我可以变成空气,会是轻轻的,流通的,充足的。
会在冬天柔柔生暖,春天徐徐来风,夏天飒飒捎凉,秋天温温透爽。
会带着一丝清浅甜香,会轻快活泼,会新鲜明朗。
感谢所有的相遇,每一个可爱的你。
絮絮叨叨,胡言乱语。
蹭一波小爱豆生日当天的热度,写于我的生日月中。
加油努力,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