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惨烈 ...


  •   在做出投降这个屈辱的决定前,陆临渊不是没有挣扎彷徨过。他知道这个决定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父兄一世英名会因此尽付流水,也许韩子峰说的对,他若还当自己是陆晔霖的儿子,就无权这样做。

      不光是他,所有驻守在这座要塞中的官兵都应该以身殉节,这叫尽忠,也是本分。

      前有父亲和兄长做出的榜样,他只需要战至最后,再北面叩首,道一声“臣尽力矣”,然后一剑割断自己的喉咙,便能成就与他们一样的忠烈之名。

      他的身份,他从小到大所受的言传身教,注定了除此之外,他没有第二条路走。

      城外的楚国人要他死,后方的南安大本营里有人要们死,梁国京都里有人要他死。回头看看,当初他离京时带出来的三千人,已经死得只剩不到十分之一。

      但是这剩下的人,依旧对他马首是瞻,忠诚不减,只等楚军破城那一日,以身殉国,全一个忠义之名。所有人都这样想。这些天以来,虽然每一天都在减员,战死的,饿死的,病死的,军心却依旧坚定如初。

      这份忠诚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是陆临渊曾经最引以为傲的资本,但是现在,将士们越是忠诚,他就越是无法面对他们。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他的内疚锥心刻骨。这一个个赤胆忠心的大好男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而不是被卷进一场针对自己的权力斗争,成为无辜的陪葬。

      所以,陆临渊动摇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见惯了尸山血海的他,已不想再多见哪怕多一个士兵做无谓的牺牲。

      他不愿、不甘、不忍,再让这幸存的几百条人命名为以死殉国,实则稀里糊涂地死在自己人勾心斗角的腌臜算计下。

      奸佞当道,欺上瞒下,为铲除异己,不惜将国土拱手赠敌,他坚守孤城至粮草断绝,作为臣子已尽到本分,但是对于这些忠心耿耿,追随他一条道走到黑的将士们,他却愧疚的无以复加,这条命,要说还能值点用处,那也该为这些生死追随的同袍谋一条生路。

      一人荣辱何足道哉?

      陆临渊站在要塞城墙上,凝目向西南方远眺,那里是南疆十八部腹地。

      二十多日前,陆尘远乔装成医官潜入平安镇,与韩子峰密谋成功突围后,他便混在撤离的百夷族民众中,先随他们回到百夷山寨,然后再绕过玉梁山,秘密返回京城,如此方能避开那些暗中监视的耳目。

      道阻且长,但他相信陆尘远能平安回去。

      这个年幼的弟弟虽然身体孱弱,寡言少语,但是自有一份非常人所能及的坚韧心性。从父兄战死后,他狠下心来克服了缠身多年的怪病便可见一斑。将他带在身边历练的这段时间,他更是发现了他在行军打仗上非同一般天赋,甚至远在自己之上。

      虽觉他未来可期,但作为兄长的陆临渊却不忍在这双稚嫩的肩膀上强加千钧重担。

      他在与陆尘远话别之时已抱定了必死之决心,他不怕自己沉冤不得血,却唯恐这个幼弟看不开放不下,今后一生困顿于复仇之枷锁,不得解脱。所以临别只有聊聊数语:回京后侍奉好母亲,早日来接回临容。设法将南疆之事秉明天子。

      除此之外要做什么,陆临渊多一个字也没有提。他从父兄之死已看破。将奸佞祸国之事奏明天子是臣子最后的本分,只字不提报仇,不提振兴家门,只希望陆尘远做为一个普通人平安喜乐一生,是他爱护幼弟的一片拳拳之心。

      残阳如血,映照边疆的关楼,陆临渊撤走了城墙上所有布防,茕茕孑立,沐在如血残阳中,孤绝的背影依旧站的笔直,他平静地搭挽起弓,用城中最后一支箭簇向楚军射出了投降书。

      高长松大喜过望。他只想过要拿下南平要塞,却做梦都想不到能等来陆临渊的降书,虽然对这个屡次打破他计划的对手恨得牙痒,但在此之前,若有人说陆临渊会向他乞降,只怕他会毫不犹豫地嗤之以:“做梦”二字。

      要塞得手,对手臣服。高长松得意非凡,朝廷的功劳封赏自不必说,征服了这样一个对手,他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他既然接受了对方投降,却面临着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与他交易的梁国内奸显然也料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满打满算陆临渊必死无疑,谁料他走出了投降这步棋。决不能让这个人再回到梁国,只有借高长松之手杀掉他,以绝后患。

      但高长松却并不想这样做。一来他不想落个杀降的骂名,如果连投降之人都要杀,传扬出去,今后他攻城拔寨只会遭遇守将的拼死抵抗,二来他起了爱才之念,想试着将这个人收入麾下。

      高长松是哪位楚国名将,自非平庸之辈。陆临渊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绝境,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有理由相信,这个人会从此恨梁国入骨,若能将他收归己用,绝对会是一把锋利无匹的好刀。尤其是在今后对梁国的战事中,任谁被自己人坑害到这步田地都没有不恨的道理。

      既然起了收归己用之心,高长松对于陆临渊也给予了应有的礼遇。他约束部下,优待俘虏,并且遵照两人约定,释放了一批投降的梁军。

      这批人却并非陆临渊的亲兵,而是驻守南疆的边军。这些人是当时跟随耿英主动出要塞请战的边军,以及钱赟率主力溃逃时依旧在城墙上坚守的士兵,幸存下来的还有两百余人。

      陆临渊看在眼里,心中升起的是前所未有的绝望,这意味着他所求的最后一条生路,都即将断绝。

      楚军如何能够区分他手底下得这几百人哪些是边军?哪些是他的亲兵?

      除非只有一种可能,梁国那边有人将这些边军名字都登记在册呈给了高长松!

      这批人回到梁国,带回了陆临渊投降的消息,同时高长松还大肆昭告:南平要塞从此归楚国所有,梁国名将陆临渊从此效忠楚国。

      消息传开,朝野震惊。

      这一回,从高长松放出消息到军报承上明德帝书房的案头拢共不过十余日,用的是驿站最高级别的八百里加急传书。目的已经达到,陆临渊身败名裂,从此再也不可能成为大将军的人选,消息不但没必要再隐瞒,还要尽早让天子知道。

      陆临渊自此后路断绝。如果不想背弃梁国,要么作为阶下囚被软禁一辈子,或者是等哪一天对方失去耐心时再将他杀掉,要么就只能一死了之。

      但是陆临渊既没有主动表态效忠,也没有求死,这样的态度落在高长松眼里就是还有希望能将其收归急用,所以他时常派人来劝降。

      但这只是高长松的误解而已。陆临渊的拖延只是在想办法,他还有最后一个心愿,就是让手下这三百余士兵回归故里。这是他心里的底线,他要给这些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同袍一个交代。

      但这件事实在不容易达成,因为他已经再无任何谈判的筹码,双方就此陷入僵持,就在陆临渊日复一日身陷绝望,只能向上天祷告,祈求于虚无缥缈的神灵之时,局面却忽然因为一个人到来而有了转机。

      陆临渊成功抓住了这一机会,终于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但他半点都不感谢神明眷顾,因为这背后的代价,让他死后为鬼都不安心,也让侥幸活下来的人多年后都不忍回顾。

      带来转机的这个人是陆临容。

      在最初楚军突袭平安镇时,她便随撤退的队伍一起回到了南平要塞中,后来又随众转移到了南安大本营。陆临容在那里苦候多日,却只等来了陆临渊投敌,陆尘远失踪的消息。少不经事的女孩顿如五雷轰顶,不料这时却有军中人物找来,说可以在交接俘虏时,让她随军前去探望陆临渊。

      陆临容本就不信陆临渊会叛国投降,更是挂怀陆尘远安慰,只想着见与兄长一见,当面问个究竟。时下两军交战后,投降的士兵羁留在敌营其间,如遇允许,可以接受亲友的探视及物资,她毕竟年幼又被保护得太好,嗅不到其中阴谋的气息,便义无反顾地前往了。

      这幕后操纵之人是生怕陆临渊投降不真心,连亲妹妹都给他送去了,免他后顾之忧,考虑不可谓不周到。高长松乐见其成,虽有线报,那个乔装成梁国士兵的小卒便是陆临渊之妹,他也不加阻止。

      如果事情仅止于此,倒也谈不上惨剧,只是让陆临渊更加洞悉卖国之人的丑恶嘴脸,让他的计划更难实现而已。

      但是,陆临容的容貌,即使是乔装改扮,在一众风吹日晒,面目黝黑的大兵们之中,仍是出众到扎眼。也是命中注定的劫数,那几日恰逢楚王派往边境犒赏军功的钦差抵达,而高长松不耐与其多做纠缠,匆匆敷衍后便以巡边名义远远避开了。

      挑起事的端是一个好色之徒,名叫郝友德。此人是高长松麾下,色胆包天,劣迹斑斑却屡犯不改。

      与他狼狈为奸之人叫吕文忠,就是这次奉楚王之命前来犒军的钦差,因为与郝友德同样好色,两人一拍即合,事后为逃追责还想了一出转嫁责任的毒计。

      顾浔听见和叔口中说出“吕文忠”这个名字,心头一跳。三年前那晚,陆尘远病势垂危,强弩之末时,拼着同归于尽的念头也要执意去刺杀的人,便是楚国使臣吕文忠。

      原来仇结自这里。

      回想三年前陆尘远豁出了命不要的那股狠劲,顾浔不用想也知道,陆临容将面临的是何等灭顶之灾。

      郝友德盯上陆临容许久,终于等到高长松不在,当即带着一队人到陆临容独处的帐中,要把她带走献给吕文忠,陆临容拼死反抗,最先惊动的便是邻近的耿英一众梁军。

      这些投降的士兵都被收缴了武器,但一见陆临容受辱,人人都红了眼,拼着被利刃加身,赤手空拳也跟郝友德一队人打了起来。

      消息传到陆临渊耳中时,双方已有数人死伤,郝友德趁乱挟持了陆临容,回去搬救兵了。

      情势危急,他们在帐中甚至听见了远处楚军紧急调动人马的动静。

      战俘暴动,楚国人有足够的理由血洗营房,将他们屠杀殆尽。

      这又是一场阴谋,从陆临容现身军营开始,只要他还活着,阴谋和算计就不会停止,无辜的将士性命还在往里填!

      一路走来,忍辱偷生,不能让这几百条人命折在这里!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放手一搏,为他手底下这三百人拼一条出路。

      他做出了最后的取舍,对不起妹妹,无颜面对母亲,他死后一定会下地狱,也不配留个全尸,就拿他的头颅先赎罪。

      红着眼睛的陆临渊,将心中所有的屈辱、愤怒和不甘都化做力量,成就毕生最后一战。他从赤手空拳,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召集部下,抢夺武器,到与耿英汇合,大部分人都已经追随在他身后。

      陆临渊饶是沦为阶下囚,这些天也佣金手段暗中摸清了楚军营地布防,他让耿英带着这些人一边沿途抢夺武器战马,一边向楚军布放人数最少得西南方向冲杀,那里离昌西古道最近,若能冲出营地,突围希望极大。

      但是,郝友德去搬救兵转瞬即至,再善战之兵,再攻其不备,冲出营地也需一炷香时间,还能拿什么拖延,为他们的逃亡争取时间?

      “拿我的人头去吧!”陆临渊对留在最后的韩子峰冷静地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惨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