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9、第119章 ...
-
林武的四个孩子,林兰、林新都对继母简氏没有好感,林语对她则是恐惧居多,在四人中只有她的亲生儿子能感受到她的善意与慈爱。
十四岁的林兰褪去了幼时的天真,已明白继母并不是她以往所表现出来的慈善,而让年幼的亲弟独自一人去乡间守孝,她是无论无何不能同意的。哪怕因此顶撞继母,她也要阻止弟弟离开这个家。
“你......启儿太小,若是他有新哥儿这般大,我也是会要他去的。若是你觉得只新哥儿独自去不妥,你大可和他一起。说起来作为长女,夫君这些年也没少疼你,虽说在乡间守孝是艰苦些,为着你们父亲,也是应该的。”
简氏被林兰噎了一下,心中不畅快,差点将辱骂的话说出口。不过若是能将林兰也打发出去,也是不错的结果。毕竟要将她嫁出去也是三年以后的事了,没得父亲刚过世便给继女寻婆家的道理。
“大姐别说了,母亲,为父守孝本事天理纲常,我愿意。只是大姐弱质女流,体质又弱,还是留在家中为好。”不用深想便可预知简氏的提议不安好心,然而这也是他们做儿女的不能拒绝的。一味的和她硬碰硬,对他们非常不利。想来她针对的只有作为会继承大半家产的他,倒未必会牵连到林兰和林语姐妹两。
“新哥儿。”林兰急了,她还想说些什么,只是被林新拉住了。
*
与林新一同去乡间的还有简氏派来的一位小管事,虽然那人是林家的人,但早已被简氏收买,成了她的走狗。
小管事姓何,是林家的家生子。因心性贪婪凉薄,在林新生母手下并不受重视,甚至被边缘化,差点被排挤出去。倒是后来的简氏进门,他立即投靠了她,如今也混到了一个管事。
“大少爷,便是此处了。”何小管事指着前方的茅屋道。
林新沉默地看着眼前破败的茅屋,这将是他未来三年生活的地方。同意到这里来为林武守孝,他便没有打算这三年内简氏会让他回去。
简氏打的主意他心知肚明,分明是要除了他为她儿子铺路。若是刚来的那会,他可能会因不愿意卷入纷争而主动退让。然而这些年间林兰的关怀与林语的依靠都成了他的牵绊,他可以吃苦,然而他又如何能让从小做为官宦小姐的姐妹两拖入生活的泥潭呢。至少在林家,她们最多不过受些继母的磋磨,万不至于面临生活的窘迫。
将纷繁的念头暂时抛开,林新向茅屋走去。何小管事侧目,他没想到养尊处优惯了的大少爷面对如此简陋的环境居然能面不改色。不过这样正好,省了他多费口舌。
推开门一股发霉腐烂的气味直冲鼻孔,开门的动作扰动了四周的灰尘,在阳光下它们飞舞的身影无所遁形。后退几步,让内外的空气交换,等灰尘都落定后,林新才提步进屋。
屋顶的稻草稀稀拉拉,不用点灯屋内的一切都显现得那么清晰。一张靠墙的木床,一张边角破损的方桌,三把瘸腿的椅子便是这个茅屋整个家当。而屋里面每一件东西,包括墙面,都布满了灰尘。
显然这里是不能马上住人的,林新作为少爷是不可能自己动手,何小管事也不愿意动手,但他名义上是林家的奴仆,不可能放着活让作为少爷的林新来动手。
两人面面相觑后,林新见何小管事完全没有专业素养,直接开口让他请附近的乡亲妇人过来将茅屋修葺一番,再将里面该有的生活物资都补上。不然以林新的意思,要么按他的来,要么何小管事自己上,否则他便要立即掉头回去将这里的事告知简氏,让她来惩戒不听话的奴仆。
何小管事敢怒不敢言,林新还不肯自掏腰包,这个费用还要让他来花。但他没得选择,总不能真让林新回去告状。简氏虽不喜林新,也绝不会坐视继子被奴仆作贝戋而不理,她也是要脸面的。咬牙先忍他,到时候有他好受的。他告诫自己忍耐。
何小管事离开一阵,带回来了几个男女村民。不消半日,茅屋四周和屋顶都补好好了,房间内也打扫干净,木床上铺上了床垫铺盖,桌椅也都补全了,等林新确认一切都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方才再次跨进房中。
何小管家只在乡间呆了一夜,第二日便火急火燎地离开了。自当日起,林新的乡间守孝生活正式开启。
昨日家中,暂且称这个他需要住三年的茅屋为家,已有了基本的生活物资,铺盖、衣服等都是自家带来的,其他用品,包括食物都是临时从乡间购买的,粗糙,但耐用。包括那一大袋粟米,若是真按守孝的标准,能够他吃上一月有余。还有一些鸡子,及附赠的若干野菜。
鸡子这个东西有时候算荤腥,有时候不算。林新不可能真在乡间吃粥喝野菜汤,他还在长身体,必要的营养是不能或缺的,而鸡子是他能提出,坚持后唯一能被接受的食物。
茅屋整个是木板与稻草铺建的,为了防火,灶台便建在了几丈外的的位置。看着石头垒砌半高的灶台,林新木然。他在来这里之前也就会煮个素面,蒸个饭,但前提条件时使用智能电器设备。后来到了这里,他又是林家的大少爷,更加不需要自己动手做饭,故而现下面对纯原始的灶台让他无从下手。
他连生火都做不到。去他的钻木取火,将手搓破皮了,木屑上连一丝火星子都没有。擦了汗,独立后的第一餐,林新就被难在了第一步,彻底放弃了自力更生的想法。
没关系,他身上有银子。在简氏千防万防之下,林新不只将他往日积攒下的银子全部带上了,还收到了林兰的支援。
简氏让林新去乡间的目的原就不是守孝,自然不会让他有备而去。所有的东西,包括送林新去乡间的人都是简氏准备的。准备的半旧不新的铺盖、衣物,约定好每月送粮送物过来,让他不要在操心其他的事。
东西差一点他勉强可以忍耐,但他担心的是简氏会将他落在这里自身自灭。毕竟从林家到这里,他来的时候坐马车都花了半个月的功夫。若是发生了什么事,他身无分文,就是想回去也做不到。
离开茅屋范围,寻了乡间的村长,林新表示要请个妇人为他做饭打扫,包三餐,每月还给一百个大钱。听到包三餐,村长便动心了,毕竟他们乡下人每日只吃两餐,其中能有一餐是干饭就很不错了,这还得是壮劳力。
又听说有一百个大钱,都不用去村里吆喝,他自家儿媳妇就能上。反正林新不过九、十岁,在人眼中还是个孩子,不会闹出难堪的事来。
村长一口应承,明日便让自家儿媳妇去为林新做饭。知晓他还未进夕食,挽留住人,村长吆喝家里的女人赶紧为他做一顿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