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五) ...

  •   神侯府的排场相比六分半堂要小的多。来的只是老鱼(苏察哈尔鱼玄姬)和小余(余大目),是戚少商曾经共事过的熟人。

      老鱼一见戚少商,就笑呵呵地说:“戚兄弟……这回该改称戚楼主了,今非昔比,今非昔比啊,不过怎么说咱也算是老熟人,见面就不必咱行大礼了吧,你别见怪,咱也长话短说:听闻戚楼主近来对研读经卷有兴趣,这本《华严经》是前唐古早译本,版本稀有,本是神侯的典藏,希望戚楼主你收下,我们也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诸葛先生费心了,不知先生还有什么话要交待?”

      “先生倒是没什么其他交待,这份礼本来也是大公子着我们送来的。大公子说这本《华严经》本来也是戚楼主在六月飞霜小筑时曾借读过的,上面还留着戚楼主的笔记,戚楼主既然喜欢不妨就送过来给了戚楼主。”

      难得地,杨无邪看见戚少商皱了一下眉。

      他蹙眉沉默了片刻,终又舒眉,自嘲地笑了笑说:“戚某驽钝,总也参不透这些佛法,心中不清不静,为俗世功名利禄所困,也难怪大捕头要烦这个心思。也罢,想来戚某留过笔迹的经书,人家不想留着,我就不辞收下了。”

      嗅到这言语中异样的气息,杨无邪把话题岔开道:“待一会红楼就要设宴,二位官爷不如留下一起用过晚膳再走?”

      老鱼看看戚少商这脸色,马上拱手道:“敬谢楼主和总管,但我们还有事在身就先告辞了。”

      “有何要事,二位如此匆忙,莫非有大案发生?”自觉失言,回过神来,戚少商已恢复自若风度。

      小余接话道:“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崇文院秘阁死了个看管的小太监,这种事在宫中也会时常发生,不过因为这小太监死相蹊跷,颇让人费解,所以刑部刚这案子的卷宗送交给神侯府,大捕头让我们二人前去看看。”

      崇文院是宫廷藏书院,与官家扯上关系的地方出点事总是容易让六扇门大动干戈,尤其是蹊跷诡秘或者棘手的案子,刑部多爱推给神侯府办理。

      他还想再说点什么,见老鱼向他使了个眼色,就没有继续说下去。若在以前,小余常在茶余酒后向戚少商谈起案情来,不经意就会把整个的细节都倒出来。但如今戚少商已非公门中人,有些事,不管利害关系如何,都不合适再向他说起。

      此后,风雨楼新任署理总楼主收到的这两份贺礼成了东京武林足足一个月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传闻四大名捕之首与“九现神龙”有隙果然不假,楼主上任这等飞黄腾达的事情,人家却送一本经书来,含沙射影地暗示让人早早退出江湖遁入空门。有人说那本经书中必有什么玄妙,没准是本武功秘籍,甚至有人推测那是消失已久的《山字经》。不过,更多的人对六分半堂的贺礼更感兴趣。有人说六分半堂雷纯堂主送桃木剑就是抛了根桃花枝,是有与风雨楼再次联姻结盟之意。有人推测雷小姐与戚少商曾有一段旧情,因戚少商风流成性而分道扬镳,雷小姐由爱生恨,送柄断裂的桃木剑显然是意有所指。甚至还有人把那段前缘旧情编得有模有样的。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当事人都并没有出来解释什么。江湖闲话皆浮云,岿然不动它自散,越要搅和越麻烦。这个道理似乎大家都心知肚明。

      当然,别有用心的制造流言则另当别论。

      事实的真相,局外人自难分明,局内人又有几人解其真意。

      入夜。夜已深。

      处于红线边缘上的栖月阁此时却是难得一份幽静。

      这不仅因为这间雅阁处在红线之末,不比红、蓝二线中段的繁华地带,更因为今夜有两名客人分别包了楼上西面一片四间相邻的上等包厢。

      这四间包厢屋内置设都颇淡雅,幽静。中间两间包厢只由一扇屏风相隔。

      灯火依依,屏风上透映出隔壁厢中透过来的一剪侧影。

      而此刻这边屋内还空无一人。

      屏风那边的影子静静地,一动不动,似乎在等着屋这边的客人。

      他等到了。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接着是开门的声音。

      一个瘦瘦高高的儒生走了进来。他脸色略显苍白冷峻,头发有些稀疏,但面容依然看得出俊朗,甚至可以看出他笑起来一定是很无邪,很无欺,让人心情舒畅的。

      他当然就是金风细雨楼总管杨无邪。

      他进了门,就依着屏风坐下。

      那边的人影依旧是静静地,连头都没抬,只是幽幽的声音传了过来:“杨先生,你来晚了。”

      杨无邪道:“确实是我迟到,今夜楼里设宴,众兄弟难得兴致很高,无法早离席,让路兄久等,在下这厢赔礼了。”

      屏风上的侧影微微一震。

      仿佛回到十几年前,他还是那个刚被破格提拔上来,被堂中老人们看不起的少年堂主;他还是那个不名一文,在青楼门口摆摊的测字先生。

      ——坐在屏风那一侧的,正是六分半堂的大堂主,“低首神龙”狄飞惊。

      狄路,本是狄飞惊的原名。那时两人偶然在一次六分半堂与迷天盟械斗中相遇,杨无邪尚未入金风细雨楼,原是无辜被卷入,却误打误撞救了狄飞惊一次,而后又在迷天盟的追杀中被后者所救。那时狄飞惊随口说了声“姓路”,杨无邪就这样叫他“路兄”叫了多年。

      似乎都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沉默好一会,狄飞惊开口说道:“新楼主上任,看来是如鱼得水,也很让人满意了。”

      “……我们曾约定过,这个时候不谈帮务。”

      “那……我们,还能谈什么?”

      杨无邪顿时有些无语。——他们已经到了无话可谈的地步了么?

      “我们确实已经很久没有能这样坐下来聊一聊了。”他叹了口气。

      “自从总堂主死的那一刻起,我没想到我们还能再像这样相见。”

      “我也没想到,公子死后,我还能这样来见你。”

      “我曾希望,你在白愁飞为乱的时候就此远离京城,退出这是非之地。”又是一阵沉默,狄飞惊也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何尝不希望,你能在雷损死后退出六分半堂。”

      “我跟你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都是承了人的恩,欠了人的情,就要瘁尽一生的心血来偿还。”

      ——知遇之恩,知己之情,自古以来都是谋士鞠躬尽瘁的死穴。

      “如果当初,知道风雨楼和六分半堂会如此敌对……”有意无意的喃喃自语,话却只能说到一半。

      “后悔了吗?”

      “不。只是遗憾。你还记得我们当年的约定吗?”

      “记得。——今生今世,只许你死在我手上,若不幸令你命丧他人之手,我必为你报仇。”

      “承君一诺,死而后已。”

      “它是否还有效?”

      “当然。你今天约我见面,不会是仅仅为了再提旧约吧?”

      “……今日所来奉剑的那位姑娘,是何身份?”杨无邪干脆地直接问。

      “不谈帮务,杨先生自己却忘了。”

      “非关帮务,这只是个人好奇的问题。我觉得她……竟有几分像年轻时候的你。”

      “……”屏风那边似乎楞了一下,片刻之后,才道:“若想找她,可去小甜水巷‘翠歌楼’寻。”

      说完,人影一晃,留下一句“霜寒露重,君自珍重”,再看去已是人去屋空。

      杨无邪坐在空空荡荡的阁中,独自思索。

      狄飞惊从来不会在二人的私会中透露帮务的信息,若有透露,绝不是因为不小心,或者徇了私情,而是透露的信息并无利用价值,或者对六分半堂只有利而无害。

      那么这个信息,是否需要去探查一下呢?

      还是先静观其变?

      算了,这个问题还是留给明天的戚楼主决定,今天的我,就在这舒适的房间里享受难得的一晚清静吧。

      杨无邪一手支颐,眯上眼,想到刚才那人被他那番问话呛住的一刻,嘴角竟挑出一丝微笑。

      就在此刻,金风细雨楼中,一抹微笑也刚刚浮上戚楼主的嘴角。

      ——他正翻开那本《华严经》。纸上的笔迹挥洒清隽,乍一看去却有几分像是戚少商的笔迹。

      (可是我这个人根本没有看书随手写批注这样的好习惯呀。)

      经书中圈圈点点,随处批注,大多是寥寥的几个字,只言片语,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好在戚少商以前读多了无情批注过的卷宗,已很熟悉他措辞的文法思路,多看几遍,就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一部经书上,记载的其实是京师乃至周边地区官方掌握的对于各方各派一些绝密/不能公开的可利用情报。

      墨色仍新,想必又是无情昨夜连夜不寐,秉烛完成的。

      夜已深沉。

      月影无声。

      不知今夜小楼中是否又是一灯长明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