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37 ...
-
中秋去后只四日,便听说瑞王前去拜见老师纪清平,在纪府中却糟人暗算,险些丢了命。
“可有受伤?”月染亦然紧张得忘了形。
“手臂被刺了一剑,没什么大碍,不过……”灵歌想了一瞬道,“听府里的丫头说,那日并没有什么刺客……”
月染眉头拧了下,不觉间唇上已留下一排深红的齿痕。
她依然担心,依然放不下。那夜,就隔着一方桌子,却好似站在了天涯尽头。如若再重回,她还会躲开他吗?
秋意已甚,时不时的一股寒气袭来,仿佛比那三九天还要冷上几分。诸王回京自然不是小事,就连深居宫中也能感到暗涌着的波澜,只怕稍不留神,那波澜便成了足以颠覆大冶的惊滔骇浪。
听说,京城中增了兵卫,各个城门都禁了严。
月染记得两年前先皇正病重,那时也是如今这副场景。但此次瑞王的反映却大出意料。
“王府那边传出话来,说瑞王握有皇上的把柄,所以这次才敢进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月染听到这消息时,正剪着窗前那枝梅花,一不小心手竟刺出血来。把柄!她顿时一个寒颤,半晌才回过神来,“我……去见见皇上。”
平日里的这个时辰,景煦通常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不过今日只内侍说他在翦风殿。
去往翦风殿要途经浣溪复廊。记得多年前他们两兄弟曾站在这廊上同赏日落,如今却闹得手足相残的地部。
“小姐……”
忽听灵歌唤了声,月染回过神来,却见灵歌表情有异。她微愕,顺着灵歌的双眼望去,一水相隔的廊道上却站着一人,蓝青色的金蟒朝袍,那蟒的双眼也不知是用什么绣成放着幽蓝幽蓝的光,神圣而又威严。
月染微颤了下眉,停下脚步来微微福了一福,道了声“瑞王爷万安”。
廊上的人没着声,立在东风中怔怔地望着这边,双眼已经冻结了。
月染平了身子,亦转身继续顺着廊走过。他站了多久,她不清楚,只知道如此一遇,却已形同陌路。那一夜她躲开他,其实她心里已做了决定。
风好似息了,翦风殿隐在苍柏之中,隐隐地露出飞檐翘角。穿过林子,便是殿门。月染依然保持着步子,即便刚才有事搅乱了思绪,她依然记得来此的目的。
“月染。”林子里这时却传来个声音。
她惊了一瞬,抬眼一看,却是多时未见的纪清平。近半年来,他似乎老了许多,头发已见花白,曾经的风流倜傥却再找不到踪影。她上前鞠了一礼,只听他浅应了一声,讷了片刻,又道:“灵歌,去林子外站站,我有几句话跟小姐说。”
灵歌微微迟疑,见月染点头示意才悠悠地走远。
父女俩虽有隙,但毕竟血浓于水,半年后再见,却早已释然。
“瑞王所说的把柄女儿知道是指的什么。”她开口道,“定是先皇长兴帝的遗旨。”
纪清平蓦然抬起眼。月染吸了口气,将那时僼州时景霄跟她所述的都说了遍。
纪清平浅叹了一声,待了半晌才道:“回去吧,你若去找皇上只会让他更添烦恼。已走到这一步,哪儿还有什么法子解决。”
“为何?”她问道。
“因为那份真正的圣旨上写的并不是瑞王所想。”纪清平答道。
两年前,先帝驾崩前便给了他一份副本,本期望朝中若有变,他能拿出这第二道圣旨来稳定朝局,但先帝料到了朝中之乱,却没料到他纪清平竟辜负了他的托付。
又是九月天气。
月染常会想,去年九月间是何样的光景,前年九月又是如何……而如今宫内宫外却都只顾着讨论一件事。
“瑞王竟离京了。”
对,瑞王离京了。就像他进京时一样,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昂地从京城最大的正德门而去。因为皇上下了旨,任何人不得阻拦,违者军法处置。
“这朝廷的事儿真让人摸不透,前些日子见京城大量增兵,还以为这诸王是有进无出了。但没想到只不过几日竟变了形势,皇上禁独独放了瑞王一人,莫非皇上是怕了瑞王?”
“可不是,听说瑞王在离京前几日去见了皇上,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反正皇上便下了旨,不但不追究瑞王私充军队私造兵器之罪,将瑞王放出了京。听说瑞王私下里也扩充军队,私造兵器。只怕这一放,便是放虎归山。”
月染只听着灵歌将不知哪儿听来的话讲得会声会色,心里却暗暗叹了起来。
前日,她见过景煦。那时正是午后,灵歌已跑得没影儿了,她刚睡醒,便见他站在院门外,孤落落的一个人,就连十双也没跟着。
“刚去了太后那儿,顺道过来看看你。”他依然站在门边,没有进来。
月染记得太后殿与这儿并不顺道。
她没多问,心里已料到太后说的无非就是一些责怪痛骂的言语。这偌大的宫中,也许只有她知道他为何那样做。日头正好,她让宫女在坝子里置了一张榻一道屏。他放心地躺下,没片刻便睡着了,直到十双匆匆找来,他才醒转过来。
十双说,景煦经好些日子没睡过安稳觉了。先前与太后大吵了一场,刚才太医院传了话,说太后气病了。景煦一听,便急急忙忙地跟着十双离开了。
月染正神游,却见一个宫女慌张地跑了进来,开口便道:“郡主……太……太后到殿门外了。”
月染一颤,想来自从去年进宫,还只见过她一次,便是因静妃那事儿。如今看宫女的惊惶样子,定不会是再像上次一样客客气气。
正如所料,还未来得及施礼问安,太后伸手一掌扇在了月染脸上。
那一巴掌并不怎么痛,月染微抬了下眼,平视着太后。她似乎也老了些,那脸上的皱纹再怎么抹脂擦粉也未能掩住一丝,特别是那气得跳动着的眼角。
“你跟皇上说了什么?竟教他放走了逆贼。”太后破口大嚷道。
她是太后,穿着华贵锦服,要怎样的心情才会做出如此有失身份的举动。月染忽然觉得自己是欠她的,这一巴掌她应当受。
庆昌三年初冬,梅枝叶落,已见点点花苞。未落的残叶上被霜覆了一层,煞白煞白的,乍一看倒很像下了场雪。但是今年却注定是个暖冬,不会下雪。
景煦常来与她下棋,他精于棋术,自然清楚对弈最重的是先机。
为政之道却也如此,然,僼州之事,朝廷却已失了先机。若两年前朝廷不收回贺南城外的驻军,一举攻下贺南,也许如今僼州的局势不会失控。若几月前朝廷不放走回京的瑞王,也许如今他不会得寸进尺得将僼州之界扩了又扩。
狂风忽起,落了一树的芳华,瓢泼般的大雨一下便是半月。
早已蓄积了大量势力的僼州盘踞在大冶之北。
九月后,朝廷大量削藩,冶南的季王、陈王、翰王,冶西的汀王、平王因势力弱小都已被削去了爵位,死的死,贬的贬。对于此事,月染觉得太过仓促,前次便跟景煦提过,但后来被太后知晓了,将她大骂了一顿,还差点以干政入罪。
“有我在一日,定没人可动你半分。”景煦只撂出这样的话来,便保住了她的命。于是,她再不提政事,只在闲余时陪他下下棋。
但今日他却心不在焉,下错了好几步,将她占了上峰。
景煦回过神来才见棋势已定,不由得蹙了下眉,又笑道:“今日且让你一局,再来。”
皇上,今日你已经连输三局了。”月染应道。
景煦微愣,刚平复的眉头又拧了起来,只听他低喃了声,“真是我操之过急吗?”
月染抬起眼来,想开口,却终究什么话也没说出。正如太后所说,即便她真是好心,也难以让人觉得她没目的,所以与其多说,不如沉默。
年近了,月染见园中的梅花开得艳丽,便选了几枝插在瓶中,又找来剪子将花枝修了一修。
正好见灵歌从外跑进来,便道:“灵歌,帮我拉着这边的梅枝。”
灵歌立在门边,没着声。月染不由得抬起头来,“怎么了?”
灵歌拂着门扇向里迈了一步,咽了半晌才道:“小姐,瑞王起兵了。”
月染身子一颤,不经意中剪子刺进了掌心,血滴顿时染红了梅瓣。
庆昌三年冬,瑞王景霄以“卫国安民,以清君侧”之名,联合诸王起兵南下。自此,大冶开始了为时三年的“庆昌之役”。瑞王集中迅速攻下童关在内的外围诸城,并以守代攻,将南上讨伐的朝廷大军引入僼州,时值腊月,北边下了场大雪,将南军困于将城之外,天寒地冻,粮草不足。
听说将城一战,南军就冻死的也十有二三。
此战终究是南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