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直觉 ...
-
吃过早饭,于红便换好衣服开车去上班,今天和平时不同,她晚了十分钟出门。
A市的早高峰是打工人的天敌,于红怎么也没想到这短短的十分钟,竟会让她完完整整地迟到30分钟。
郑岩没有骂她,因为他知道,于红和丈夫几个月就见那么一次,睡过头,在所难免。可其他人,并不认为迟到30分钟是一件可以被轻易饶恕的错误。
所以他们在背后议论郑岩的不公,也在背后议论于红之所以能得到郑岩的特权,全是因为她是郑岩的前女友。
对于这样的流言蜚语,于红和郑岩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毕竟,于红的确是郑岩的前女友,而郑岩也的确给她开了许多人情上的“绿灯”。
早晨的例会结束以后,于红便和在她办公室等候多时的警官陈辰,就周伟的故意伤人案展开了讨论。
一般情况下,一个案件到了检察院,检察官只有7天的时间对这个案件展开审查。今天,已经是于红收到周伟故意伤人案的第五天了。
陈辰有一些着急了,所以他亲自到检察院来了解周伟案的进度。他并不急于逮捕周伟,他所着急的事和于红所着急的事情一样。
那就是,如何证明周伟和这个案子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想法,并不来自于红对周伟的保护和包庇,也不来自于陈辰对周伟的同情与信任。
这个目前看起来,和当下已有证据背道而驰的想法,来源于一个遵循法律,遵循科学的原因,那就是,周伟根本没有一个伤害被害人的动机。
试想一下,一个思维清晰,行为正常又有自制能力的成年人,怎么可能有意图有计划地去伤害另外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周伟自首后,陈辰不止一次去了案发现场,可他每发现一个线索,就会进一步坐实周伟是犯罪嫌疑人的事实。
周伟没有自首以前,警方在案发现场一共发现了56枚指纹,鉴于本案的案发现场是一家老式杂货店,警方对从店里提取出来的指纹格外重视。
除去因残缺而无法识别的指纹,从56枚指纹里,只有21枚相对完整的指纹被提取了出来。
警方把这21枚指纹送去数据库里对比后发现,这21枚指纹来源于4位已知人士,和1位未知人士。
这4位已知人士,分别是本案的受害人张国富,杂货店伙计文超,杂货店的常客秦丽,和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周伟。
起初,警方认为,周伟只是刚好路过,又刚好走进张国富店里买了一些东西,所以留下了自己指纹的顾客。
而杂货店的伙计文超,有着伤害张国富的重大嫌疑和重大动机。
经过一番走访调查后,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和推论是正确的。
文超和张国富之间有矛盾,而且,他们俩人之间的矛盾是长期矛盾。
文超的手有残疾,附近能接受他去打工的工厂都不要他,为了养活自己,他只能在张国富的杂货店打工。
张国富从来不会按时给文超发工资,有时甚至干脆就不发工资。文超没有办法的时候,就会报警,派出所的民警出面后,文超才能拿回自己的工资。
久而久之,他俩就成了,你不报警,我不发工资的雇员和雇主。
依照这种人物关系来看,文超是最有理由伤害张国富的人。
抓住这条线索,警方随即对文超展开全面调查。但在调查后,警方却意外发现,这位唯一有作案动机的嫌疑人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文超这条线索断了,警方又把调查方向转到了张国富本人身上。
警方还没来得及完全查清张国富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就接到了有人自首的消息。
周伟归案后,十分配合。他不仅承认了自己伤害张国富的犯罪事实,还将整个作案过程详详细细,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警方。
因为张国富重伤还在医院昏迷不醒,所以,一时半会儿,警方没有办法辨别周伟话里的真伪。
但,周伟的自首让这个案子有了新的侦查方向。
为了坐实周伟的犯罪事实,陈辰和他的团队带着A市最权威的痕迹学专家,第二次去到了案发现场。
很快,痕迹学专家就在杂货店仓库的窗户上,发现了不合理的灰尘减少痕迹。顺着这些痕迹,他们很快地找到了,杂货店仓库窗户下的草坪上,有还未消失脚印。
他们把脚印提取回鉴定科,又将周伟的脚印提取出来做对比。两个脚印完全吻合, 这和周伟交代的,他是从杂货店仓库的窗户爬进杂货店的说法,也完全吻合。
陈辰第三次去到案发现场的时候,就他一个人,他谁也没有带。
他记得,周伟在交代作案过程的时候说过,他用刀刺伤了张国富以后,拿了好几瓶价值几百块的红酒才走的。
而陈辰第三次到案发现场时,的确发现库房放红酒的纸箱里,少了几瓶红酒。
可他也记得,在之前的现场勘察报告里写着:财务和货物均未发现丢失。
难道,是侦查部门的同事太过粗心,连缺了几瓶红酒都没发现?不,一定不是。这次办案的,都是刑侦部门的老警察,他们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但,现场已经被警方封锁,而且这里24小时都有警员守着。如果拿走红酒是周伟在警方封锁现场后做的手脚,那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陈辰没想通,但他把仓库里缺红酒的事告诉给了负责现场取证的同事。等负责现场取证的同事把这一证据补充在卷宗里后,周伟的犯罪嫌疑人身份,就被进一步坐实了。
而陈辰对周伟究竟是不是真正凶手的怀疑,就是从这突然出现的脚印和突然消失的红酒上来的……
“于红姐,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我并没有在现场找到新的证据,来证明我们的推论不说,还补充了一条将犯罪嫌疑人指向周伟的证据。”
陈辰对自己有一些上火,他坐在于红对面,不自觉地拍了拍办公桌。
陈辰拍桌子声音有些响,但于红并没有因此觉得陈辰是一个粗鲁的人。
陈辰很生气,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能为了自己主观臆断的推论,从而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事实。
于红的心里也很着急,事实上,批准逮捕周伟的文书已经写好储存在了检察院的办案系统里,可,于红就是不愿意把它送去盖章。
“陈队长!”于红突然叫住了陈辰,“不是还有一枚指纹没有确定来源吗?你说我们,可以不可以从这里入手,争取更多的侦查时间?”
陈辰摇了摇头,他长叹一口气道:“可能性很小,毕竟周伟是自首的!而且……杂货店本就人来人往,就算有无数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在店里留下无数枚指纹,我想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于红想了想,她自然是知道陈辰话里的道理,但她还是不愿放弃任何的希望。
“或许……”忍了很久,于红还是把那个自己在内心反复否定的方法给说了出来。
“我去求求主任,让他多给我们一天的时间……”
“红姐,只是多一天的话,我们能做什么?”陈辰疑惑地看着于红,他实在想象不出,仅用一天的时间,能改变些什么。
“我想再提讯周伟一次!”
“什么?”
见于红一脸正经的模样,陈辰知道,她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向自己提出了这个方法。
很快,陈辰的疑惑得到了于红的回答:“既然,我们都怀疑真正的凶手不是周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再周伟的身上找突破口呢?”
于红从座位上起身,她走向窗边,看着窗外肆意散落在地面上的阳光,继续解释道:“如果周伟没有伤害过张国富,那么,即使他做最充分的准备,也不能避免他话语里的漏洞。
只要,我们有耐心,用大量长时间的谈话来瓦解他的防备,找出他话里的漏洞。那么,我们就应该可以知道,究竟,他是不是那个伤害张国富的凶手。”
“红姐……”陈辰想知道,为什么在周伟的案子上,一向以沉稳著名的于红,会愿意和他一起冒险。“如果……我们的直觉是错的,周伟真的是凶手,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平时,陈辰都是一个人抓着自己脑海里对案子的直觉,跟一些看似荒诞的事实死磕到底。
现在……多了一个“并肩作战”的“队友”,陈辰竟然有些畏首畏尾。他一个人“疯”被上司惩罚,被事实打脸没关系。让他带着别人一起“疯”,万一他错了,岂不是害了别人吗?
于红怎么也没想到,素来拥有刑警大队“疯狗”队长美称陈辰,竟然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判断来。
“如果我们真的错了,那就加倍努力,争取为国家为人民,好好治治周伟的恶劣行为。
然后,再多抓几个十恶不赦之徒,为A时的安全和稳定,增砖添瓦。只要我们对自己问心无愧,对法律问心无愧,对人民问心无愧,对接受法律制裁的人问心无愧,就行了,不是吗?”
于红的豁达和勇敢感染了陈辰,也就是于红几句话的功夫,就让“疯狗”陈辰,回归了他的本色!
“红姐说得对!只要是问心无愧,慢一点儿,错一次又何妨!”
陈辰拧开手里矿泉水瓶的瓶盖,咕噜咕噜给自己灌了一整瓶冰水。
“那……红姐,我不打扰你办案了!我先回警队提前安排第二次提讯的事,你加油,到时候,我在提讯室等你!”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送走陈辰后,于红并没有闲下来。她去了一趟卫生间,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准备好自己的勇气后,于红果断地敲响了郑岩办公室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