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到目前为止,我大概能搞清楚的就是,我需要修复一个时间轴上的故障,而修复这个故障的方式呢应该就是让我以李瑾佳这个身份重新过一遍高中,这个样子未来和过去就可以衔接上啦。而我呢,必须和七年前一样,每天上课,学习,拿到合适的gpa,和同学们互相认识,了解,然后毕业。等到这一切都结束,我就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去了。
看似十分合理又简单,但我真的觉得到处都是陷阱啊。先不说现在的我怎么可能表现的和七年前的我一模一样,光是能让我融入这个环境,并且辅助我通关的最重要的基础人物那是一个都没给我啊。且不说爸爸妈妈和我的家人们给予我的陪伴和指导对于我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光是没人给我的卡里打钱,不出几天我就得饿死在这个世界。而且我要是在这边呆三年,那我原来的世界怎么算?我算是死了?消失了?还是把时间停滞在原地了?一想到这些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
我趁着同学们还在陆续回到教室的空隙,又躲进了走廊尽头的小阳台,想着给我爸爸再打一个电话。我安慰着自己,说不定只是因为早上时间太紧张了,妈妈来不及接我的电话呢。更何况我妈妈那个性格,说不定又是把手机落在家里了。我拨通了爸爸的电话,但结果并没有改变。其实这个结果我不是不知道,只是我还是想试试,想看看会不会有一个奇迹发生。
没有奇迹发生,那之后的事情就只能靠我自己了。
第三节课下课后就是午休时间了。
我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我都是和褚瑶一起吃饭的,因为我们只认识对方。但其实这种状况也没有持续多久,我们就分开和各自新交的朋友一起吃饭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和褚瑶最后会走到形同陌路这一步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人们都说性格互补的人适合做朋友,就连许多小说故事里也是这么写的。两个朋友总是互相在各自擅长的地方照顾着对方。我和褚瑶的性格也是天差地别。她是一个安静的女生,不爱说话,也不太关心其他人的事情。她喜欢旅游,喜欢摄影,高二时还加入了学校的摄影社团。这样恬静的性格给她本就清新可人的面庞增加了更多的气质,所以从小到大追她的人,男男女女都不少。以前的她其实是很依赖我的,我干什么她就干什么,她干什么就希望我也能陪着她。我们就这样互相陪伴了很多年。上初中的时候周末去她家找她玩,她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我到处逛。她虽然高,但是却很瘦,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摇摇晃晃,抱着她那一只手就能环过来的腰感到十分的心惊胆颤。一条路骑过去,总会留下不少我和她的尖叫。那时候,光是这样就已经觉得很开心了。
可事实证明,性格相差过大的两个人最终还是走不到一起去的。我们总以为就算上了大学,我们还能在一个学校里,就像小学,像初中,像高中一样。但我们并没有。她去了加州,而我去了美国中部的一个小城市。我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就连在微信上聊天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就算放假回国约好了一起出去吃饭,到最后真正活跃在餐桌上的也只剩下盘子里食物发出的腾腾向上升起的热气。她就坐在我的对面,可我却无法透过热气看清楚她的脸。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朋友圈最终让我们成为了相顾无言的陌生人。
其实,如果再来一次,结局应该还是一样的吧。
第三节课还没有结束,我就收到了褚瑶发给我一起去食堂的消息。在我那个世界,iPhone都不知道出到第几代了,现在用着手里的iPhone6真的觉得屏幕太小了,打字的时候弄得我老是按错键。还没等下课,我就已经把我的东西收拾得差不多了。不光是因为知道食堂总是人满为患,我也是真的饿了。从昨天到今天,我什么东西都没吃。也不知道为什么之前都不觉得饿,现在差不多冷静下来了,只觉得肚子里空空的十分难受。
我记得七年前刚开学的时候妈妈给我的饭卡里充了一千块钱,但现在的我饭卡里到底有没有钱我一点也不确定。但好在我微信里有五千左右的余额,实在不行就让褚瑶帮我买单,我再从微信里转给她好了。还好,我的饭卡里确实还有一千的余额,够我吃上一段时间了。等我和褚瑶都打好了饭回到座位上,我告诉她今天晚自习的时候找个理由来我们班上一趟,我会在我们班门口等她。因为…因为我们班有一个大帅哥,鼻子很高,眼眶深邃,让她记得一定要来看。
说这话时我真的快忍不住要笑了。其实我们班真的有一个鼻子很高眼眶深邃的男生。他有着一头羊毛卷,因为长得太像雕塑被我们喊了三年的“那个希腊雕刻”。当然,是在他自己认可这个名称之后。高三申请大学的时候,因为我们俩都填写了柳英凤作为我们的担保人还申请了同一所大学,在柳英凤认证完他的信息后,我打电话给他让他记得在他的申请系统里去掉柳英凤的名字,这样我才可以让柳英凤继续认证我的信息。我给他一字一句地解释了十多分钟如何操作这件事,快挂电话时他给我来了一句,“那个,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你是谁啊。”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褚瑶看着我,眯着一只眼睛问:“有那么帅吗?至于嘛你。”
“你看了就知道了。”
但我并不是要带褚瑶去见那个希腊雕刻(对不起),我是要带褚瑶去见柳英凤。
我们每天早上有三节课,第二节课下课后是做早操的时间,第三节课下课后就是吃午餐的时间。午休时间有一个小时,接下来就是下午的两节课。等下午的课结束之后我们会有将近3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可以选择去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去参加老师们的课后辅导,可以回寝室小睡一会儿,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这个时间里解决自己的晚餐。7点钟开始进入晚自习时间,晚自习持续两个小时。9点下课之后一天的学习生活也就结束了,也就可以回到寝室休息了。
新入校的学生们还是很乐于去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的,但毕竟我已经在望鹤高中混了三年了,参加这些社团只能让我心力交瘁。所以下午放学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教室,趁着下午的阳光正好,照进教室,照在我的课桌上,波光粼粼的,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可我还没在课桌上趴一会儿,一阵心悸的感觉就向我袭来。
教室的黑板靠近门的那一边挂着一个长方形的布告栏。社团招新,校园活动或者各种昭示的海报都可以贴在这个布告栏上。所以这个布告栏常年都是花花绿绿的。每次放学回到教室我也喜欢在这个布告栏前站着看一会儿,反正时间多,我也没事儿干。
今天回教室的时候我也站在那看了会儿。有一个海报特别奇怪,和其他颜色鲜艳标题硕大的海报相比,它显得特别的素雅。只是一张白色的A4纸,最上方用黑色的写着“Ms.Devi wants you!”,字被黑色的笔框了起来,勉强能看出来是个标题。中间空出了好大一块,只在快靠近纸张底部的地方画了一座山。应该是一座火山,因为山的顶部画着又像是火又像是雾气一样的东西。最奇怪的是话这个海报的人用蓝色的水性笔在山体上画了很多条斜线。难道是想表示这座山是蓝色的?
什么山是蓝色的啊,奇奇怪怪的,总不能是冰山吧。
除了一个标题和一幅画,这个海报上就只剩下大片的白色了。
然而这些都不是让我感到奇怪的。我真正觉得诡异的是标题里的Ms. Devi。
Ms. Devi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事实上,她正是我高二地理课的老师,而她也正好是2016年的春天才正式入职到望鹤高中的。而现在不过才是2015年的夏末。我之前没有注意到这点是因为我已经认识Ms. Devi很久了,她的名字会出现在校园里对于我而言再理所应当不过了,所以我并没有感到过多的惊讶。事实上,公告栏上许多活动的负责老师我都认得,大多数也都曾教过我,所以看到谁的名字我都不会惊讶。
我还记得Ms. Devi第一天给我们上课的时候看起来有些紧张。她说她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教书,她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喜欢她,也能够喜欢她的教学方式。她反复地告诉我们这是她的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希望我们能够及时提出,也希望我们能够包容她,多给她一些机会。所以我非常确定,Ms. Devi的名字不可能出现在这个时候的校园里。
重名的可能也非常小,虽然我不一定认识校园里所有的老师,但我知道我们学校一共只有两位印度老师,一个就是Ms. Devi。另一位是我高三的数学老师,是一位男老师。
我猛地一下从我的座位上站起来,前桌正在埋案钻研数学作业的秦伊伊被吓了一跳,一脸惊恐地问我:“你干嘛?”
我赶紧向她道歉,然后快步向布告栏。那张在一种妖艳的海报中素得不能再素的白纸还摇摇晃晃地挂在墙上。我把它撕了下来,拿回座位准备认真研究一番。
我仔细地看了看那幅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根线一根线地扫描了一遍。但这幅画很简略,简略到有些难看的地步。难道这个山真的就只是一个装饰吗?可是为什么是蓝色的山呢?这也太少见了吧。山顶上那一团火一样的东西又是什么意思?又是冰山又是火山的。
冰岛?我心中突然闪过了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有多了解地理。高二地理课有一项小组作业就是每个小组都必须选一个国家进行调查,然后上台向大家展示我们的调查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小组选的国家就是冰岛。而我之所以会觉得这幅画画的是冰岛,是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这个被称为冰封之岛的土地上有着那么多的火山,所以人们又会称呼它为冰与火之国。
如果真的是像我分析的这样,那么这份海报是在特别向我一个人传递信息。那一定就是我昨晚见到的那个女生了,因为座位离得近,不管有什么小组活动我们总是在一组。她来找我了。我又把海报翻过来看了看,果然再右下角看到了两行小字。第一行写着“8:30pm”,第二行是一个地址:望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