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一章 ...

  •   话说定蛮山东面便是古福地,今密河南西道。福地武功县与真定县西北连绵数百里群山相接,与真定县地势恰恰相反,东北高,西南低。福地古来好读书,多举子,尚进仕,名学不多,达官颇有。武功县地处偏僻,是福地少数崇武贱文之处。据称武功得名,源自后周初年,郑韩王起于草莽,助后周武宗登基,封韩王,封其起兵处为武功县。郑韩王得封王后,自解兵权,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年八十九无疾而终,其子孙世世爵禄不止。武功人由是尚武。孩童自幼习武,太平时节自种稻养田,饱食之余论武比擂,年年武功山设擂给赏。不太平时,多据武功北面梅岭为寇。自中土入福地至广南,需得过梅岭,往往徙官流放,经梅岭如过虎岭,十命少有一命存。
      梅岭北面是奉道,奉道沃野千里,奉江蜿蜒穿行而过。奉道境内号称有千湖,梅岭北面也有不少河泽泊子。要过梅岭,得先渡了大小泊子,才得进山。
      建元七年,各地陆续起兵反转色之时,武功县四乡甲长郭大携家至梅岭荡山落草,县内好事的孩儿们或为成事,或为避兵役、作役,也逃至荡山。平日在梅岭各山间出没,探得哪里有人渡泊过岭,便劫了资财,充作给用。如是几年,随他的人日渐增多,到建元十二年,至不下数百人。
      且说郭大手下有个喽啰,姓张名四,生得矮小,去年跟他兄弟张三一起来投奔郭大。他哥哥张三是条汉子,在北泊常驻,平日劫客杀人最多,深得郭大赏爱。张四平日胆小,不敢拣生意好的地方放哨,只去梅岭东面与祗地交界的白金山,那里不仅没有行客,还是他们弟兄捡“白金”来回之路,十分安全。虽然没什么收入,倚仗他哥哥,日子也过得肥美。
      每月晦日朔日郭大吃斋焚香告上帝,劫财不杀人,开窑不取金。弟兄们也不必到山外捡“白金”。五月三十,白天一天无事,到了夜里,这张四在一株榕上打盹,就等天亮小刀子过来接班。不到戌时,迷糊中听见一声怨叹,将他惊醒,留心听时,又是一声。往常此时此地万是没人经过。他悄悄抬头看时,就见暗里一盏小灯笼自小径那边慢慢移来,忽又一声怨叹。张四面皮手背都起了鸡皮疙瘩,一口气憋在喉头不敢上来。
      灯笼渐近,那火很怪,荧绿荧绿的,挂在半空中,后头衬个巨大的黑影。那黑影又是一声长叹,声音老而糙。
      黑影和灯笼到了树下停了。张四恨不能心都不跳,以免叫它听见了动静。
      “下雨了?”黑影窸窸窣窣了一会儿,冒出一个女人的声音。
      古人说荡山有一种狐精,半公半母,见了男人就化作貌美女子,见了女人就化作俊美男子,采阳又补阴。认为自己即将化为那一口阳气的张四手脚一齐软了。
      “这雨怎么有个骚味?”女人继续说。
      “有人在树头撒尿。”这回却换了个老头的声音。
      张四从树上滚了下来,栽到地上,照着那黑影磕了几十个响头:“大仙饶命,大仙饶命。”

      郭大的规矩,晦日朔日劫财不杀人,开窑不取金。非但如此,要守心斋,不喜不嗔。因此当夜不到子时,郭大见到张四带回寨子的两个人,只是挥了挥手,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
      张四犯难了,老大的手势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从左上往右下挥手,那表示砍了,一个是从左往右平挥,那表示割了,这种摊开手掌往空中挥的姿势从没见过。他请示自己的兄弟张三,张三表示此事应当请示二头目。
      晦日亥时是开窑时辰,二头目此时正在奇谷候窑。奇谷离他们所踞荡山山头有五里远,平日除窑作的几个弟兄,其他人都进不去。张四把那两个人暂押在柴房,想等到次早询问二头目再作打算——开窑见不得血。
      柴房上锁,张四却不敢大意,在柴房外看守那两人一夜。没多久打起盹来,朦胧中听得那女人问那老头:“爹,怎么办?”
      那老头说:“这山头叫匪给占了。”
      张四醒来,留心听时,他们又不说话了。

      六月初一早上,张四见二头目从荡山北面坡上来,一瘸一拐的——二头目瘸得有来历,四年前他背个包袱过梅岭被刚落草的郭大抢了,腿也在那个时候被打折,至于后来怎么当上二头目,据说和他背的那个包袱有直接联系。也就是二头目来了之后,郭大开始做“白金”生意。
      二头目去年去了一年他处,只在每月晦日驾马回来开窑。直到上月初三方才回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