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寒鸦 ...
-
因清蕙几个是要进献给皇上的良家子,一路上船工佣人们十二万分小心,不敢有丝毫闪失,一切皆以稳妥为上,连船也不敢开快。等抵达京城时,已是初冬时节。
窗外树木萧条,依稀能看到四四方方的规整院落。船行渐缓,终于在通惠河的码头靠岸,数辆红帷马车已在此接应。
清蕙和淑媺素宁几个依次下了船。几乎是下船的那一瞬,清蕙就怀念起了姑苏。江南的初冬虽然寒凉,但微雨薄寒中总还有一味悠闲。京城的风刮在脸上,却是如鞭子一般的硬,饶是披上厚斗篷,也无处躲藏,抽的脸生疼生疼。
一位灰色衣袍的男子迎了上来。
“奴才张德信见过姑娘。姑娘这边请。”
因清蕙几个是民人,他没有以“格格”称呼,仍是按民间风俗唤她们姑娘。
张德信面白无须,声音尖细,在民间虽未曾见过,清蕙也一眼认出是大内宦官,遂颔首致意:“有劳公公了。”
上了车后,鸰儿拿出随身带的铜水壶,清蕙喝了口热水,斜靠在车内一角。一路从秋走到冬,大内似乎近在咫尺了。也不知紫禁城究竟是怎样金碧辉煌、气象万千?宫中的后宫佳丽,天女临凡,又是何等的华贵之姿?
一路都在遐思中,连走了多久也未察觉。
“小姐,马车好像停了。” 鸰儿提醒道。
缓缓下车,举目望去,四下皆是枯黄的树木,夹杂有星星点点松柏暗淡的绿色。日头挂在西边,难免生出衰草斜阳的寂寥之意。远处芦苇萧萧,绵延成一片灰白色,在风中飘摇。只见萧索荒寒的冬色图,不见重楼高阙。
张德信道:“姑娘,南苑到了。”
“南苑?”
“此处不是紫禁城啊?”鸰儿大吃一惊。
“眼下临近年节,宫里头事多,传话出来要姑娘几个先在南苑安置。”
想到一路舟车劳顿,鸰儿忍不住小声说:
“别说皇上的面没见着,这是连紫禁城的边都没摸到啊。”
“哎呦,万岁爷哪里是那么容易见的。满朝文武大员想见万岁爷还得先递牌子呢。”
国朝定制,凡召见、引见等名次,皆用粉牌书名,雁行以进。王、贝勒用红头牌,公以下皆用绿头牌,缮写姓名、籍贯及入仕年岁、出师勋绩诸事,以便上之观览焉。惟紧急事或涉琐细者,则削木牌而绿其首,以满洲字书节略于其上,不时入奏取旨,不下内阁票拟,谓之绿头牌子。
清蕙知张德信此话属实,并无欺瞒,忙奉上备好的碎银子,道:“今日劳烦张公公了。”
张德信遂笑道:“姑娘远道而来,不知这南苑的好处。先帝那时候,一年多则好几个月在此驻跸呢,当今圣上每年也要来此行围狩猎。姑娘大老远过来,难免水土不服,且安心在这儿休养,等明年开春暖和了,自然能见到万岁爷。”
宫中太监多是直隶人氏,一口清脆的官话。清蕙和鸰儿虽长在姑苏,倒也不难听懂。
正说着,见淑媺素宁等几人也到了。
张德信道:“今儿姑娘们奔波了一天,早些歇息吧。明儿罗姑姑再过来。”
“罗姑姑?”
“罗姑姑是从前伺候恪太妃的。知道姑娘几个都是打江南来的,南苑特意安排了罗姑姑过来照顾教导。”
在路上听嬷嬷说起过,恪太妃是先帝的妃子。顺治十三年,宫中遴选良家美女以充掖庭,吏部侍郎石申之女入宫,赐居永寿宫,宫服用汉式。后恪太妃薨逝,身边宫人也分散到其他宫苑伺候了。
南苑北侧小红门内,西南处有处旧衙门行宫,因是前朝旧衙门提督署改建的,宫人又称其为旧宫。旧宫的正殿是皇上驻跸南苑时的理政读书之所,不得擅入。正殿后面有数间古朴安静的院落,几个姑娘便安顿在此。
落日淡金的光晕下,梁上的青绿旋子彩画益发夺目了起来,花卉仙草纹的点点金线花心,勾勒出天家宫苑的繁复精美。一扇扇卐字窗户,在空隙中憧憬着福寿吉祥。宝瓶,蝙蝠,菱花和如意,皆是一团团的锦绣热闹。清蕙见此略感慰藉,虽是离宫别苑,也总还有几分皇家气象。
宫人已提前将房舍打扫收拾出来,内室里地上摆一三足缠枝莲纹铜火盆,衣架盥匝厢奁台灯齐备,又有茶具漱盂诸种零星器物,最里面一张木炕,垂着青缎帐子。外头隔扇分出一小间作丫鬟的睡房。鸰儿见屋中干净无尘,连衾褥都也备好,只将行李细软都安置妥当,主仆二人便准备歇下了。
冬天天黑的早,前一刻还有些余晖,后一刻已是夜色深深。乌鸦归巢,密密麻麻栖在干枝上,在寒风中“啊啊”的叫着。
鸰儿听着鸦啼,皱了皱眉。
“这里怎么这么多乌鸦。”
“乌鸦是满人的神鸟。传说乌鸦救过老汗王的命,是祥瑞之鸟。京中许多地方都有一丈长的杆子,上面是锡盘,供着给乌鸦吃的碎肉。”
进京前,李大人家中的嬷嬷特意讲了京中风俗,每年正月初三和七月初一,坤宁宫中都有立竿大祭。宫前立索伦竿,将剁碎了的猪肉、猪骨置于竿上的圆斗中,便能引乌鸦纷纷前来。
鸰儿一下子喜笑颜开,道:“小姐,如此说来,这里这么多乌鸦,定是好兆头。”
清蕙亦含笑点了点头。
南苑与寻常行宫不同,为行围狩猎,宫室稀疏低矮。入夜后一片寂静,除却寒鸦夜啼,只有屋子里的炭火,时不时“毕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