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春芳歇 ...

  •   春光易逝,转眼便是荼靡送香,枇杷映黄。

      白色繁花缀满藤架,清蕙坐在窗前,择一根鱼红丝线,细细将其劈开。丝线二分之一为一绒,十二分一为一丝。只取极细的一丝,掺在已绣好的白色花瓣上,宛若涂上薄薄胭脂,一朵粉白的芍药便跃然于手帕上,娇娆窈窕。春芳已歇,也只有将其绣于丝缎之上,方可时时欣赏,以寄春思。

      清蕙与母亲一样心性随和,并未将周家太太言语放在心上,记在心间的唯有织造府花园的绮丽春花。

      鸰儿掀开绣帘走进来,道:“小姐,太太喊你吃饭去呢。”

      王家并非世代诗礼之家,家中规矩少。父母子女平日亦常在一处用饭。
      桌上已摆好了金银肉、风鱼鸡、汤黄鱼,一大碗黄芽三丝口蘑细汤,又有两碟子米丰糕扁豆糕。

      父亲出去吃酒了,今日只有清蕙和弟弟陪母亲一起吃饭。

      “你今天都学了什么文章?”母亲问弟弟。

      “还是《尔雅》”

      “学到哪一篇了?给我讲讲。”清蕙问。

      “就是释草篇,木……木谓之华……”弟弟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未说出所以然来,不耐烦道,“问这么多做甚么,我吃完了。”

      弟弟出去后,母亲轻轻摇了摇头,道:“唉,你弟弟在读书上真是不及你。连你爹都说,若你是个儿子,将来就能指望你考个功名了。”

      清蕙想起幼时,姐弟俩曾在一处读书,弟弟怎么背也背不下来的文章,她只需几遍就可背熟,连师傅也夸过‘聪慧好学’。只是年岁大了些后,弟弟去了塾师的教馆中求学,清蕙却因是女儿,读书非女子分内之事,只得以针黹纺织为念。

      吃过晚饭后,清蕙回房去,吩咐鸰儿:“把娘前几日吩咐我做的一鹭连科绣屏准备好,明日去姨妈家贺乔迁之喜。”

      绣屏以“莲”和“鹭”寓意学子一路高中。缎面上一只轻盈的白鹭,丝线绣出的羽毛洁白雅致,白鹭旁一株莲花,舒卷有致,清气可掬。

      翌日一早,娘叫婆子雇了一乘绿呢小轿,收拾妥当后坐轿前往姨妈家。

      这姨妈其实是表姨,因隔了两层,清蕙平日见得也不多,姨妈家迁到城东后,母女俩还是第一次过去。

      路上,母亲看着清蕙,忽然道:“你也是大姑娘了,这次去你姨妈家,切记要举止端庄,不可失礼。”

      从母亲不同寻常的笑容和语气中,清蕙隐隐捕捉到了其中含义——表姨也是两姨亲,表姨家的弟弟只比她小一岁。

      清蕙想到这里,耳畔嗡了一下,努力梳理自己混乱的思绪。

      姨妈家沿水而筑,粉墙黛瓦。厅旁天井中,两株石榴盆景开得正艳,绿云般的叶子上浓点几枝红晕,一簇簇明丽如火。

      见到了姨妈,清蕙行礼如仪。姨妈见清蕙温柔秀美,十分喜欢。寒暄后姨妈便引清蕙母女至后院喝茶歇息。姨妈和母亲此刻相谈甚欢,一时无暇顾及清蕙,恐招待不周,遂吩咐丫鬟请家中小姐们出来,陪清蕙去后院看景。

      姨妈家虽不大,但临水而居,也有二分景致可以一观。清蕙跟在表姐身侧,忽然听到有读书声传来。

      转过身去,隔着月亮门,见一少年在庭中读书,中等身材,一身道袍,头戴软巾。他手持书卷,摇头晃脑道: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吟咏三遍后,他阖上书,背诵道:“子城西北隅……雉堞……蓁莽……”

      他只得看了看书页,又背诵道: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

      还是记不住,他摇头,又看了一眼,道:“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

      清蕙已领悟了母亲带她来的意图,一来让姨妈见见她,二来母亲也可以相看表弟。而她却是不能与表弟私会的。她与表弟只在小时见过,纵是姨表亲,长大后也有男女之大防。她未多停留,听完这一段,仍由表姐领着她看金鱼去了。

      离开后,清蕙闷闷不乐,悄悄对鸰儿说:“真是个呆子。‘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我听都听会了,他还背不下来。别说举人了,考个秀才都难,这表弟真是与我那亲弟弟一般模样。莫非是因为他像弟弟,娘才中意他?”

      母亲还不知情,只笑吟吟看向清蕙,道:“清蕙,你觉得姨妈家如何?你的表姐表妹可好?”

      清蕙低头不语。

      “我和你爹爹以为,你这姨妈虽是表姨妈,与咱们家也算是知根知底。”

      清蕙眉心微蹙,问:“娘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母亲以为清蕙是“女大不中留”,遂笑吟吟道:“‘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我和你爹爹都不是古板之人,所以今日才特意带了你去……”

      “《礼》贵男女之际,《诗》着《关雎》之义。说起这女诫,书中说卑弱第一,夫妇第二,叔妹第七。‘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还要排在‘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的前头。若夫君不贤,小姑子再好也无用。”

      母亲怔住了。

      她脸色一沉:“看来,你是对这桩亲事不满意。”

      清蕙不语。良久,垂首道:“婚姻大事自然是由父母做主。只是娘既然问起来,心中所想,我也不敢隐瞒。”

      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响,爹爹的回来打破了清蕙和母亲之间的沉默与尴尬。

      “清蕙,你先回房去,我有要紧事要与你娘商量。”爹爹道。

      清蕙只得退下,却见父亲手中攥着一红帖子。

      “爹,这红纸帖子是……”

      父亲见瞒不住清蕙,只得向母亲据实说:“这是今天媒婆送来的,想为清蕙和宋家二公子做媒。”

      “这宋家可是大户,前朝时家中数位进士,还出过尚书呢。现在也是名门富户,家中婢妾成群,好端端的,和咱们结什么亲?”

      “那媒婆说,二公子乃是庶出。”

      “这样的门第,庶出也得找个差不多的人家。常言道无谎不成媒,依我看,一定有什么蹊跷。”母亲说。

      “我也觉得这事有蹊跷,已经托了人去宋宅中打探一二,咱们就在家等消息吧。”

      心中已搅成乱麻,惶惶不安着,待打探消息的人传信回来,清蕙更觉头顶响起炸雷。

      二公子虽是庶出,但生母颇受宠爱,自幼养成了轻狂暴虐习性。还未成亲,房中已莫名死了三个丫头。宋家不愿声张,只赔钱了事。奈何此事还是传了出去,门当户对的人家都不愿将女儿嫁给二公子,宋家只得找了媒婆四处相看小家闺女。

      不是呆子就是登徒子,怎生如此命苦。清蕙偎在母亲身边,央求道:
      “娘,我不嫁人了,我要一辈子在家中服侍双亲。”

      “胡闹!”母亲呵斥道。

      “我要效仿岭南女子,自梳不嫁。”

      “你又是哪里看的邪书,在这里胡说八道。你且出去看看,那些终身不嫁的女子,哪个有好下场?还不是到老了叫族人敲骨吸髓,走了以后灵前连个供奉的人都没有,一辈子受罪不说,百年后当鬼都是孤魂野鬼。你以后在家好好收收性子,我和你爹自会给你安排好亲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春芳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