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茶馆开业 ...
-
花序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时代的不断更迭,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路上来来往往的不是人,而是车。
花序城并非如此。每年的花序节,沿着一条宽阔的大路直通山脚,两旁是不断的小商小贩,入目可见的是人们讨价的身影,入耳可听的是人们说笑的声音,花序城好似还保留着它自己独有的风格不变。
花序庙在山中,每年来庙中的人数不胜数。
悄然,离庙几里的街巷里,建了一座茶馆。
这茶馆的主人啊,倒是懒得很。
周边邻坊说,这明老板当时要来开茶馆,众人就不认可,更是因为喜欢诗人晏殊的词,而为其取名为“初心”。
“明老板要开业了?”一位满头银发却精神抖擞的老人问道。
他的手中不停的拉,压,将成型的“面条”放入锅中,等待片刻,用长筷夹出,一根根金黄的油条新鲜出锅,食欲满满。
“嗯,今日巳时开业,你也来喝一杯吧。”明知的身影与这烟火气的地方格格不入,却又相容。
“今日我茶馆开业,在此恭候诸位的到来。”明知提高声音,向着周边街坊的店客们发出邀请。年纪大一些的人们也乐得清闲,笑呵呵的应着。
“大爷,这儿开茶馆儿呀?”刚才埋头“嘶溜”老豆腐的男人抬起头来,满是震惊。
这条街上有餐馆,有早餐店,有小卖铺,虽然离居民住处有小一段距离,但是人们很喜欢来这儿解决一顿。开茶馆?怕不是开玩笑的吧?男人暗自摇了摇头。
隔壁的明知也走入了茶馆,茶馆不大,上下二层,大堂不过一百多平米。
靠近茶馆里处,摆着张案几,明知坐在矮凳上,将纸铺好,提笔写下了今日茶份与茶点。
花序城以花闻名,却并非四季如春,而是每个季节都能看到花海,闻着花香阵阵,是一个放松心情郊游的好城市。
初心茶馆便以花茶为主,若是明知心情好,也会有花酿可点,配着香儒软糯的糕点,岂不乐哉。
大堂里摆着几张桌子,散漫而又随意,二楼比大堂一楼大一倍多,用竹片切成隔间。
却保证了茶客的隐私,也可寻觅一个安静地方,要是喜欢安静茶客,便可在此饮茶赏景,若是想要热闹,一楼大堂可以坐着明知讲故事。
无人知晓,明知从何而来,也从未有人问过,犹如花序城一般,它接受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小街坊坊邻也欣然接受了,明知的到来。
明知起身,抖了抖衣袖,将宣纸拿起,张贴在门外,隔壁忙里偷闲的老大爷凑到纸前,看到写着今日茶份:桃花,樱花。
他的字就如大堂的摆放一般,散漫又随意。
正值桃花将谢,樱花即开的季节,茶馆主打以桃花与樱花为主的茶与糕点,还有些去年明知酿的青梅酒,恰好能喝了。
幸逢此时,若是能有一片花林,坐下与友人小酌两杯,“扑哧扑哧”下落的花瓣,偶尔落入酒杯中,淡淡花香伴随着浓厚的醇香,何不乐乎。
明知轻轻叹了一口气,山中不允许有建筑,要不然就更加完美了,不过这里……明知突然想到了这几个月见到的大爷大妈们,微微一笑,很好了。
巳时已到。
茶馆开业没有花篮,没有剪彩,简简单单的就是昭告周围的坊邻们,大家可以来喝茶了。
这个时候早餐店儿也就基本没有什么人了,其他的小卖铺也安安静静的。
明清秋和明暮雨就站在茶馆门口,迎接着来喝茶的茶客。
茶馆内部,大堂中央就贴着一幅字:
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
若问如今。
也似当时著意深。
众人一看便明了,原来啊,这就是明老板起名的源头啊。
“大爷来啦!里面坐。”明知一拂袖,招呼着做油条的大爷往里走,明清秋也离开了门口,向着后厨走去。
明暮雨白白胖胖,很是招人喜欢,老一辈的人啊,就喜欢看这可亲可亲的孩子。
“华序姐姐,清秋姐姐已经去做茶点了,我就去上茶吧。”明暮雨抽空和明知说,他的眼睛干净澄澈,明知不由得捏了捏他的脸。
“快去吧。快去吧。”明知微微一笑,年轻真好啊,看什么都满心欢喜。
第一天开业,倒是没什么人,恰好也合明知的心意,人少点儿,事儿也少。
她慢悠悠的将茶客引进茶馆,安排好位置,细数一下,也没几人。
没等多久,就闻到了淡淡的花香,花茶沏好了,这花茶,说简单倒也不难,说不简单倒也难,制作却是没有其他茶难,程序不少。
拿到茶的人,闻一闻,尝一尝,有人爱喝,觉得清清淡淡的,不错。
也有人觉得,比其他茶淡,没有味道,不好喝。
明知倒也无所谓,不爱喝的,下次也不必来了,爱喝的,可以经常来。
看着差不多也没什么人来了,明知提笔在纸上写道:花序城。
明清秋也走了出来,说道:“诸位茶客,我们初心茶馆有一特色,凡是每逢上旬中旬下旬中间日子,明老板会给大家讲故事,每到那一天,来茶馆的第一个茶客,会抽取一张纸片,纸片上随机写着人名或物品,有时也会是地点,明老板就会讲述与他们有关的故事。
在二楼的茶客呢,也有独立的小音箱与耳机,也可以听明老板讲故事。
今日正逢开业,我们初心茶馆建在花序城,便以花序城的由来为第一个故事。”
“我是明华序,茶馆老板,花序城故事即将开始。”明知蘸了蘸墨,开始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