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错误 ...
-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在南城的杏花里有个名人,周围小孩都叫她阿九姑姑。
阿九姑姑约莫二十四五岁,体态修长,鹅蛋脸,杏眼笑唇,本该是观之可亲的面相,可她眼角眉梢仿佛总挂着清愁,显得格外忧郁。
阿九姑姑是土生土长的南城人,说话轻言慢语,脾气也温柔,从不与人脸红;喜欢小孩儿,兜里常揣几颗糖,周围小孩见了她就围上来叫阿九姑姑,她就一边应了一边分糖给他们去吃。
阿九姑姑之所以出名,在于她有个习惯。每天下午,她总会去到城门口待上半天,太阳落山时分才回,风雨无阻。她去那里也没什么事做。城门口守城的士卒,做小买卖的摊贩,这时候跟她搭话她是一概不理的,只盯着直通城门的大路,就这么盯半天。
这天却出了件怪事,都快下午三点了,本该出现在城门口的阿九姑姑却迟迟不见踪影,城门口的摊贩都开始悄悄议论,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要不要叫附近的乡亲去瞧瞧。
这时却有人说,“阿九姑姑应该是去蔷薇弄了。我三叔住那里,前几天不是有部队从前线撤下来么,有个伤兵就安置在他家了。他家素来不肯轻易上街花销的,估摸着他今早买豆腐的时候跟阿九姑姑提了嘴。”
这边阿九确如他所说,找个熟人领路,提着两块豆腐来了蔷薇弄。她听说这批士兵是从荔城方向撤下来的,当初楼辰安参军也说是往荔城去的,或许能听到点消息呢?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书信写好都不知道往哪里寄去。
阿九跟主人家道扰,进得厢房来,只见那士兵头上裹着纱布,脸颊消瘦,只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刺得人疼。
阿九想,他现在也变成这样子了么?以前都是文文弱弱的书生样,和气得紧;转念又想,就是变成这样她也是不怕的,毕竟从小一起长大,他什么糗事她没见过呢?
“听说您是从荔城方向下来的,想问您听说过楼辰安没有?” 她身体前倾,仍旧是轻言慢语,看士兵的眼神亲切又热切。
“荔城近两年就我们团在守,团里倒是没听过这个名字。”
“或者相似读音的名字呢?”
“相似读音的也没有,倒是有个叫刘安的,但他不是南城人,是景城的。”说着,士兵只觉得姑娘的眸子都黯淡了。
但她仍旧是温言细语,“好。那就不打扰您休息了,可千万保重,家里亲人都念着呢。”
“等等,您有什么话要我帮忙带给他么?我是说,万一后面我遇到楼辰安了……”
“万一遇到了,就麻烦您告诉他,不用担心家里,两家老人有我看顾呢。但是要保重身体,阿九在家等他回来,多久都等。”
士兵伤好后就归队了,他想就是因为身后有等着的阿九们,所以他一定要参加战斗!只是不知道,胜利以后,有多少阿九能等回来她的楼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