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不会的。”李简为太子殿下剪去案上烛花,但其实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可堪指役政事、执掌一方的李大监了:“世子怎会怪您?”
      他的手开始抖、也再写不出漂亮批文了。

      可他还守在东宫,也只是想守着太子殿下,连带着十几年前那桩旧事。
      毕竟有些事儿,只能藏在人心里,如使最后记着的人也死了,那才真担得起一句“不见天日”。

      “我常想起那天晚上,姨……皇贵妃坐在廊下,桌边放着一碟葡萄。”薛敬颐单手扶着额,声音轻得像雪:“我那时身子又不好,太医不许用凉物。”
      “皇贵妃就对孤说,她不告诉母后,叫孤偷偷尝一颗……就一颗。”

      “后来皇后娘娘还是知道了……连陛下都知道了。那葡萄与您用的药药性相冲,您在榻上躺了小半月才起来。”李简接道。

      “是。”薛敬颐无声笑了笑:“孤也实未料到,那就是曾与皇贵妃的最后一面。”
      话一至此,李简便是想接,也不可再言语了,只得抿着嘴一言不发。

      薛敬颐却如不在意般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母后上了年纪,竟也心慈手软了,待孤百年……”
      李简听了慌忙跪下:“殿下,万勿说这些丧气话!”

      “孤……”薛敬颐咳了两声,便连喘气都不顺畅了。他将目光投向远处,长睫微颤:“孤早知父皇已命内务府备下寿枋。”

      既身已如飞絮,命早浮于秋萍,寻常人的生死忌讳,于他而言也不过是轻飘飘一句话。
      说了,少活不了他的;不说,也多活不过命数。

      李简哑口难言,他那泛着老年人特有青紫色的薄薄嘴唇微微打着颤,仓惶间要去握薛敬颐的手,书房的门却突然被人推开了。
      皇后独自走进来,脸上失了一贯温温和和的笑意,冷得像结了冰碴子:“是颐儿罚他抄的书?”

      “是,给母后请安。”薛敬颐起身见礼,中庭的门却旋然关上。
      皇后神情淡淡:“无非是小孩子之间拌嘴,哪劳动得你罚他抄书?”

      “煜阳侯不舍得罚他,”薛敬颐拾起一本折子:“便叫孤来,否则老三手下那些言官哪有那么好答对?”
      皇后见他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不由郁气,猛地咳了起来。一时间母子两个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相对着短促地又咳又喘,吓得李简慌忙借取水的由头躲了出去。

      人都走空了,皇后终于又开了口:“非是本宫要插手政事,只是你罚他这样重,万一吃凉,落个好歹怎么办?”
      “母后,”薛敬颐目光仍胶在文书上:“儿子也算久病成医——他底子不错,这点小打小闹实伤不了他什么。”

      皇后目光闪动:“颐儿,我当初是如何与你说的?”
      她叹了口气,语态谆谆:“他是你弟弟,有我与你姨母这层关系在,他就算你半个至亲,往后就是你的倚仗、你的亲臣……”

      “也或可是下一个太子?”薛敬颐面色如漱冰雪,目光又如岩刻般冷硬。他声音很轻,却饱含着奚嘲与讥讽:“太子之位,孤可坐得,他亦可坐得,总归都是兰家的血脉。”

      “为了兰家的太子之位,外祖与母后真是好筹谋,竟连死人的旧账都肯翻一翻……”
      “午夜梦回,都不怕皇贵妃来向她的亲阿姐、亲父兄索命吗?!”

      “住口!”皇后面色阴晴不定,好似青鬼一般冷淡,浑身却发着抖:“住口、住口!”
      “我所造孽,都是为了谁?”

      她疾步上前,一把扫翻了薛敬颐书桌上叠得山一般的折子。她那手指干枯却又有力,狠命一掐薛敬颐的衣领,又俯了身下去:“当年那个孩子若是生下来,被一口药毒死的就该是你!”
      “只要后位上坐得是兰氏女,你外祖就什么都不在意!……我问过太医,她那孩子诞下来,应该是个健健康康的小皇子,那我呢!”

      皇后双手扶着薛敬颐的脸颊,望进他的眼眸——那双眼如冻湖,竟一丝波澜也无,冷冰冰地映着她近乎癫狂的脸:“就因为生了你这么个药罐子,我就活该被当做弃掉的卒子么?!”

      那冻湖倏忽碎了。
      薛敬颐看着她,仿佛冻湖的裂纹里流出了滚烫的水,冲垮了山川与村庄,连带着一点稀薄的人烟与生气,都一道散去了。

      皇后慢慢撒开手,失魂落魄地往后退了两步:“……颐儿不要放在心上,母后……方才也是一时说的气话。”
      薛敬颐“嗯”了一声,腰背挺直地坐在桌案后,神情亦不辨喜怒——他一向谦和恭谨,很少摆捏太子的架子,所以也没人见过他发怒。

      皇后站在陛阶下,凝神看着她这个儿子。虽然他按照她心愿活到了可丰衍子嗣的年纪,可他的病却越来越重,无论是送去的女婢、还是遴选的妃妾,通通再无动静。
      不知是身子不行了,还是只是不愿。

      她需要一个孩子,所以孙子也好、侄子也罢……好在薛敬颐倒了,还有薛敬放。
      她的好妹妹还给她留下一个孩子,真是死了也不忘帮衬姐姐。

      母子二人短暂闹掰,不欢而散,李简觑着皇后娘娘凤驾离开,才敢进来。
      他家殿下独自坐在一地狼藉的书折中,纤长的手指抵着额头,疲惫地闭着眼休憩。

      李简轻手轻脚地从地上往起捡折子,上了年纪,他弯腰抬手都很慢、很慢,却听薛敬颐叹道:“坐一会儿吧大监,孤想跟你说会儿话。”
      李简坐在小墩子上,显得有些滑稽。殿下小时候就坐在这个小墩子上,他老了,也坐在这小墩子上。

      他听见殿下悠悠开口:“我想他好,可又不知道什么才叫好。母后要给他的,的确是泼天的富贵和万万人之上的尊荣,可他会不会更愿意做山间自由的鸟雀?”
      “自在顺遂地过完这一生,或是被人当做争利的棋子权倾天下、孤心离德地死去……什么叫做好?”
      “大监,我竟看不懂了。”

      “殿下啊。”李简哀哀地叹了口气:“哪会有十全十美的事呵。”
      “钱权名利,世人没有不爱的;老奴知道您被这樊笼困了二十三年,所以不想叫世子未来也受掣肘于他人,可是若世子觉得这是件好事呢?”
      “男儿要建功立业,这世上什么样的功业能比得上立国治疆之业?”

      薛敬颐猝然大笑起来:“是了……我口口声声为他好,可又从未问过他的意愿。”
      “大监,烦请你给他那个弟弟送些补品去,千万不可落下顽疾。一则是替阿宁积德,二则……来日阿宁若更爱笼外世界,就换他来替阿宁。”
      “也算他的造化。”

      这的确是最不至于引起圣上猜忌的人选——十多年了,陛下身边美人来来往往如流水,早记不清荣荫家族勋光的皇贵妃是何模样了,哪怕眉眼颦笑偶有熟悉之感,也只会晃一晃神,再被周全从容岔过去。

      十多年了,圣人老了。
      谁都不年轻了。

      “老三怎么还没到?”薛敬颐睁开眼,瞥了一眼旁边的沙漏:“再迟些过来,阿宁的书都快抄完了。”
      李简皱了皱眉,去殿门口逮了个小太监低声问询。那殿门欠着,闪进来一阵凉风,薛敬颐咳嗽起来之前,李简就急忙退了回来掩好门:“殿下,三殿下已经闯至偏殿门口了。”

      “嗯。”薛敬颐随便挑了一本折子,窝得更舒服些:“任他去吧。”

      *

      江简宁认罚归认罚,这书抄得着实不快,半个时辰过去,才慢慢吞吞抄了不到一遍。他正掂量着落笔,却听殿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随即有人好似跌了个跟头。
      三皇子薛敬邺往门头口一站,举止大刀阔斧得:“太子哥哥怪罪下来,我自去请罪,贱婢还不快滚!”

      外头看着的小宫女太监们立刻一窝蜂地滚了,好似求之不得一般。可薛敬邺却没注意这事,他扭回头与江简宁四目相对,一抖大氅,像模像样地踏进殿来:“世子,别来无恙啊。”

      无恙的世子当即就咳了两声给他瞧瞧。

      薛敬邺踱步过来,拾起一张江简宁抄写完的纸打量,字不算好看,但一笔一划工工整整,足以看出落笔之人的老实厚道。
      他把纸拍回桌案上:“小猫儿急了还会咬人呢,你那孽畜弟弟又说了什么,竟叫你都发脾气给他也捅下去了?”

      江简宁暗地里勾了勾唇——你说好不好笑,明明江疾是被害的那个,可世人却都觉得他才是那个有苦衷的。
      他也不急于解释,只抿着唇一言不发。

      薛敬邺一早接到这消息本不想管,可身边一谋士却进言说:有先头两次,他与煜阳侯江家之间的关系已岌岌可危,饱受外人诟病,若能趁此机会做个体贤下士的样子,既能显出他大度、又能消弭隔阂;况且太子一向谅解兄弟,定然不会苛责与他。
      这样一本万利的好事,薛敬邺觉得实在不能错过,于是他紧忙过了来,要在世人面前表演一出救贤的大戏。

      可惜贤并不急他来救,殿内虽然不热乎,但绒皮毯子与热茶却是不缺的;但他一来敞着门,冷风往里灌,又劳江简宁往狐裘里缩了缩避风。

      可薛敬邺哪里注意这些,他往江简宁对面一坐,自己给自己倒了茶:“你还没来东宫呢,他就管你这些……要不去本王那儿。”
      他冲江简宁眨眨眼:“我不拘你这些,你若嫌你弟弟碍事,本王帮你把他做了,叫他再不能碍你的眼。”

      江简宁心想那怎么成呢,我要杀他哪轮得到你动刀子?再者一个要染指帝位的皇子,真以为随了外家军营里带出来的痞气就能成事,像什么样子?
      他皱了皱眉:“三殿下慎言,这件事的确是我做错在前,太子殿下罚臣也是应当。”

      “谢过三殿下的好心,不过劳烦殿下出去把门带上,”江简宁轻声道:“今日若是受了风,难保我父亲又去找国公爷的麻烦。”

      薛敬邺这才想起外祖曾好言告诫过他离这小子远点……不过他人都已经在这儿了,哪有回头的道理,当下讪讪地咳了一声。

      他突然意识到若是真有旁人这么撅他面子,他早把人脑袋也撅了;可当这个人是江简宁,他就又觉得可以再忍一忍。
      琢磨一下,八成是因为江简宁性情温和又生的好看,连和他说话都让人忍不住要放慢语速。

      薛敬邺觉得自己都快忍成王八了,他好言好气地道:“本王都来了,就断然没有再叫你在这儿抄书的理由,你且跟本王去见大哥,本王给你求求情。”
      谁知江简宁比他更王八,他那手指尖都是白森森的,还捏着笔一丝不苟地抄那破经,慢吞吞驳他道:“臣不去。”

      薛敬邺气结——他没想到会这样叫人驳面子,不过转念一想,今日江简宁能驳他的面子,来日等他登祚东宫,就也能为他驳别人的面子。
      这一想,那口气一下就顺溜了,薛敬邺喜滋滋地缠着他:“本王这人讲得是有怨报怨。所以你这事,我是觉得没什么错,还觉得你把他折腾轻了呢,所以这书你抄点就算了,要么拿回家去抄,在这儿——”

      他正滔滔不绝,英气的眉目有几分张扬,却突然听有人用手指扣了扣门,李简那老脸像一贯似的垂着:“三殿下既然来东宫到访,怎不先去给殿下问安?殿下可是十分惦记您呢。”

      不管背地里薛敬邺如何将太子之位视为囊中之物,但碍于他这个大哥除了民心就剩民心,表面上也不得不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恭顺模样。
      薛敬邺背着手:“牵挂朋友,一时失礼,这就过去给大哥问安。”
      他侧过脸,拿眼神示意江简宁:“……”

      江简宁却假装眼瞎,正儿八经给李简行了个礼:“见过大监。”
      李简揣着手看了他一会儿,半晌从嗓子里哼唧出一声:“嗯,世子也一并过来吧。”

      薛敬邺一听他这口风,就知道他那太子大哥又一次妥协了——总是这样,他那大哥虽被人敬着,但谁的话管用、谁的面子大,他也是知道分寸、心里有数的。
      江简宁跟在后面,看着薛敬邺那得意洋洋的背影,心里翻了个白眼。

      真不知把宝压在他身上的朝臣看中他什么——只看中他娘家的兵权么?可陛下能给也能夺,如今有新贵们瓜分蚕食,林家又能猖狂到几时?
      只可惜了太子,天不假年,若他命再好一点、长一点,哪又容得下这妖魔鬼怪来作祟。

      *

      这一路上风虽冷,可一进书房又觉得热气轰面。薛敬邺皱着眉,叫人把大氅摘了,江简宁规规矩矩立在他身边,倒显得分外乖巧。
      薛敬邺惯常是一句不太真心的问安,薛敬颐随便应对了两句,就抬头看向江简宁:“知道哪错了?”

      江简宁跪下:“知道,做事留了把柄令人诟病,牵连殿下……”
      薛敬颐气得差点咳起来,他一拍桌子,哆哆嗦嗦指着江简宁:“这算什么知道!你、你!”

      李简一边帮薛敬颐顺气,一边用眼神暗示他,江简宁迟钝地看了一会,终于意识到太子问的是什么。
      心慈手软者难成大事,他以为太子知道的,怎么又这样问?
      他立刻从善如流道:“戕害手足,薄待兄弟,枉称人兄、难担人子。”

      薛敬颐这时才缓回来气,半晌不说话。薛敬邺上看看下看看,站出来打圆场:“想必世子也是一时糊涂,再说那江……”
      李简提醒:“江疾。”
      “那江疾难道就没错吗?”薛敬邺道:“据我所知,世子可没逼他跳什么湖,他这样莽撞一跳,难道就不是在将兄弟置于不义吗?殿下怎么不问一句他居心为何!”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薛敬颐不赞同地看着薛敬邺:“先生是怎么教你的?”
      薛敬邺憋了一口气,这里人多眼杂,他不好与这病秧子呛声,只好自己先咽了这个委屈。

      可他突然就觉得有人牵了牵他衣角。
      一低头,却是江简宁正偷偷拽他,防着他与兄长犟嘴。

      薛敬邺瞬间便觉得熨帖——反正他也不能犟声,那么知道他今日没白来这一趟,也能算件好事。
      薛敬邺往后退了一步,权当做示弱。

      薛敬颐却又道:“孤今日罚你是想你明白,有些事不可一味锱铢必较、挟冤记仇。人而在世,该放下还是放下,免遭忧惧、免生厄念。”

      江简宁心下冷笑——什么叫放下。人这一生,若是真有那么多的放下,人间不早如极乐登仙世界一般了?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江简宁不爱听太子唱经,太子和皇后常年礼佛,总是将人心想得太善。
      须知人间横行的多是魍魉鬼魅,好人早就魂归西方了,哪里还有人间容他的地方?

      江简宁心里是这么一想,嘴上说得却是谨记教诲的漂亮话。太子不知是看出来也没,开口说乏了,叫他将未抄完的书带回去再抄。
      哪日抄完了,再回来东宫上读。

      李简送两位出去,薛敬邺目的已然达到,当然不愿再留沾这东宫的病气,自己纵马离开了。李简和江简宁慢慢走,见煜阳侯府的车架就等在外面,马车外面还坐着一个小子,瘦瘦小小的,脸颊凹陷,与旁边滋润的侍从看着就十分不同。

      可看这磕碜小子,李简却觉得有点面善,于是便多问了一句。
      世子看了一眼那小子,笑道:“是家里新买的小厮,叫吴玉……可惜宫里职位特殊,不能赠与公公了。”

      “世子这是哪儿的话,宫里又不是什么好差事,老奴就是问一句罢了。”
      李简最后看了一眼吴玉,便扭头回东宫去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 3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