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第 103 章 ...

  •   当日,帝渚回到将军府向众将士宣告圣旨的急迫性,明日清晨就举府搬离,到定安扎根落户,处理匪乱,保卫边界安宁。
      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道圣旨的真正意思,定安离皇城具有千里之远,又地势偏远,土地荒野。
      这说是去镇守边界,安置民乱,但其实就是把人死死锁在了那里,离得山高水远的,与皇城再无半分干系。
      众将士们听完后最初个个如傻如痴,不敢相信他们回皇城还不足两年就要再度远走他乡,等他们再明白过来这道旨意的意思后,不难理解将士们就纷纷闹腾开了。
      唯独帝渚身边的几名亲信心腹沉目不言,恭手静待。
      昨晚帝渚回来就给他们把这事说了,他们当时知道后的反应比起他们只重不轻,纵使心里再是不愿不甘。
      可帝渚十分坚持,他们也无权置反将军的决定,只能乖顺的依从。
      帝渚明日就要远赴安定的消息并没有在民间引起纷争,是因为皇帝强制压着不让消息过早流传出去,想让这件事逐渐被凤歌的百姓们接受,免得引起民间争论纷纷,动荡国家的基石。
      自然,帝渺也是不知道的。
      帝渚也不忍心再看一次帝渺扯着她的衣袖痛声哀求她别抛弃自己远走。
      何况这一走也许再不回京,帝渺又是作为人质被放在皇帝眼下看管,皇帝绝不会准她离开皇城一步,她们两姐妹这辈子许就再无相见的缘分了。
      帝渚自认为自己做事天不愧地不愧,对得起世间的任何人,却唯独对她的亲妹妹愧疚有加,且无法弥补。
      当夜,内力大失还未彻底恢复的帝渚让三娘扶着她偷偷躲到了公主府的屋檐上看望帝渺,想在临走之前好好的再看她一眼以作永别。
      翻墙这种事,一回生两回熟。
      快临十五,这夜的月亮又圆又亮,银银若盘,帝渺与柳园这对小夫妻贪玩又活泼,竟是避过了下人们的监管,裹着厚厚的披风在自家后院里赏月。
      她一边抱着热烘烘的小暖炉一边缩在躺椅里啃零嘴甜食,小日子过得好不安逸,浑然不知她的亲阿姐即将奔赴远方,此生都难见一面。
      小小的院中,柳园坐在帝渺身边,正任劳任怨的给不喜欢吃果皮的帝渺仔细的剥着葡萄,而帝渚这个娇惯了的帝姬就只负责吃。
      她仰头望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手里还不得闲,抓起柳园刚剥好放在盘中的果肉往嘴里塞,吃了没两口忽然拿着吃了一半的葡萄碎碎念叨:“哎呀,阿姐最喜欢吃葡萄了,我好久没见过阿姐了,柳枝啊,咱们明天去给阿姐送葡萄吧!”
      好脾性的柳园忙着给她剥皮倒茶,闻言也不做反驳,只笑着应好。
      殊不知就在他们斜方不远处的墙头上,一黑一红靠着高冠树木的遮挡在墙头坐看了他们许久。
      帝渚只是内力缺失,耳觉仍是灵敏,帝渺两人的对话一字不漏的听进耳里,不禁心口发软,险些犯了冲动。
      她深深望着那亲亲热热的一对小夫妻好一会儿,确认把两人的面目五官死死刻进了心里后,她不忍的转过脸,对着旁边的三娘摆了摆手。
      三娘会意,把帝渚小心扶起带着她从墙头一跃而下,两人的身影在银银月色下很快沉归与黑暗里。
      翌日清晨,天际未明,帝渚就领着三百亲兵卫,数驾马车浩浩荡荡的出了城门。
      随行的人员不多,除了她的三名亲信外,就多了一个姜涞与落雪。
      不错,落雪就是她向皇帝请求赐下的另外一人。
      因为将军府与城郊外的八百将士需要有信得过,有威信的人代她管理,帝渚欲从林川等人挑两个留下,亦作为她留在皇城的耳目。
      但让哪两个人留下呢?帝渚还尚未决定好,昨晚入夜时分在春冬与霍燕就结伴来到主院,主动请辞留守皇城。
      帝渚问他们理由,在春冬先说道:“将军,定安虽是偏远,但百姓淳朴,边界安宁,你用不着属下再为你出谋划策了,皇城却不同,人心多如牦牛,将军走后,这后方自然不能让将军忧虑才是。”
      说着他停了一下,大概也觉得这个理由还不够说服帝渚,索性开诚布公,爽快坦白。
      “属下想要留下的原因是欲为将军护好后方不假,但也因这么多年属下追着那个人追累了,以前是同在屋檐下日日瞧着舍不得,如今既有了这个机会,就想趁此好好的冷静冷静。”
      然后霍燕说道:“将军,属下没什么舍得舍不得,只想在此处专心练武,学文识书,做一个强者保国卫家,等到有朝一日属下不负君心成为真正的好将士,好武兵,属下才敢来投奔将军,方不负将军这些年的辛苦栽培!”
      听完两人说的话,帝渚无话可问,沉默半刻便颔首应允。
      于是今早启程,帝渚身边的心腹将士只剩下三娘,林川,宴几同三人。
      少了几年过来堪比为伴为亲的在春冬与霍燕两人,三人的情绪都不太好,尤其是往常满口皆是浪言浪语的林川,一路下来少见的一个字没有说过,活像被拔了舌头的哑巴。
      大清早的初阳未起,天色昏暗,寒霜悬挂枝头时,乌泱泱的一群人悉悉索索的出了城门。
      郊外广阔荒凉,唯能听见细索踏地的马蹄声,坐在马车里的帝渚掀开帘子往后看了眼,但见天幕阴沉的能滴出水,高高雄伟的城门伫立在沉沉黑幕下岿然如山。
      这偌大辽阔的皇城城郊,除了守门的士兵便只听寒旗啸西风,再无一人为这群即将赴重远走的将士们送行,这一幕着实凄清到了极点。
      纵使有人来送行又如何呢?
      来的人若是假意假情,便显得可笑虚伪,来得若是有心人,除了徒增不舍与伤悲再无他物,倒不如不见尚且不至于难忍别离。
      况且帝渚也没期望谁能来给她们送行,只想再好好的看一看这才会一年不到的家乡外貌,免得多年后突然回想起时却忘得一干二净,实在可悲。
      其实她对这陌生的皇城没有多少感情,放心不下的唯有一人罢了。
      家何处不是家呢?有心念之人在的地方才算家,可惜天不随人愿,地不留人根。
      心念此处,帝渚长叹一口气,便放下了帘子。
      她低头看见正懒洋洋靠在她腿上睡觉的松子,好歹舒心了些,伸手摸了摸松子的头后就闭眼摒除杂念,开始专心打坐。
      同时,高巍峨峨的城楼上,有抹淡黄的削瘦影子站在厚重的城柱后,一直默默目送着城下的一群浩然的乌泱人马逐渐往远处飘去,越远越小,越小越淡。
      最终化成了一点融入深海的水墨,消失在了起伏的地平线里。
      几日后,皇宫忽然放出消息,皇帝的心爱男宠与大内总管姜涞接连病逝。
      众人听后却毫不关心,照旧如故,终归这偌大的皇宫没了谁都是一样。
      定安是一个不大的州县,地势起伏较大,山岭多重,四季气候分明,土地肥沃,本该适合人们长居生活。
      因地处偏远之地,人口较少,官吏长史的管理制度不佳,百姓们的生活困苦难尽,后又多有暴徒四处占山为窝,各自占据经商外出的重要山道,抢钱又夺人,令百姓们惧怕不已,竟是青天白日的都不敢经过。
      百姓们上告府衙却连连不能根治,便愈发导致定安混乱,民不聊生。
      定安的百姓们本就因猖獗的匪寇,无用的官吏,日日过的胆战心惊,叫苦不迭,恰好今年又逢收成不好,寒冬即刻来临,这便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解决了!
      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定安生生饿死了数百人,一时间民怨四起,动静越闹越大,官吏们解决不了只好上报天听,请求朝廷派来支援。
      于是帝渚就被封为定安的州牧派来了。
      半个月后,运来万斤赈灾粮食的三百亲兵卫军队日夜兼程的赶达到了定安,迎接他们的是整个定安上下的全部城主县令。
      听闻今日晚些军队就会抵达,一干官吏们老早就等候在了城门外翘首以待,紧张又期待,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这来的人可是天下闻名的铁战神,凤歌的神话,举一无二的承平侯呢!这种人物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能在有生之年见一面!
      当他们远远瞧见有长长的车马人龙往这里靠近时,所有人身子都在不住的颤抖,险些控制不住激动之情,纷纷冲上前去争相迎接这种大人物。
      当人龙车马停在他们面前后,第一辆车马就走出了位华贵的玄衣女子,气质冷冽如冰玉,无疑这便是那显赫尊贵的大将军了!
      人们正看的暗自赞叹此人的风华无双时,又见一只雄伟高大的金纹黑豹跟随下车!
      他们所有的激动兴奋立刻烟消云散,唯剩深惧忧怕,苍白着脸连连往后退,只恨自己不能当场转头就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第 10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