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尽心尽力 ...
-
李青韵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就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履历平平无奇。刚来医院的时候,由于对医院环境和系统的不熟悉,结结实实是在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同一批入院的还有苏明,一般大的年纪,表现却截然不同。苏明看起来大大咧咧,但是每次最早到科室的人除了值夜班的就是他了,没有一种付出是看不到回报的,时间问题而已。
工作第一年,按照医院的培养计划,李青韵和苏明接着在重点科室转科,在重症监护室上班的时候,帽子口罩手术服一应俱全,就是在这样周全的防护下,仍遮不住李青韵紧锁的眉头。
顶头上级付越是个一丝不苟严以律己的医生,每天满脸失望地看着李青韵和苏明,“还是不够,你们还是不够。”这句话的扎心程度堪比研究生规培期间的死亡三联问,“你几年级了?”、“学什么专业的?”“你导师是谁?”
只要问出这三个问题,不管原来占不占理,原来有多硬气,都要积极认错,态度诚恳告诉他们,导师与我们的胡作非为没有任何关系,并且不承担任何后果。
在李青韵还在想哪里不够的时候,苏明已经能很认真地问了出来,“老师,是我早饭吃的不够吗?我怎么没有脑子反应你说的是什么不够?”说完还指了指李青韵,“我猜她也没听懂。”
李青韵默默地在心里叹了口气,才缓缓开口,“请老师明示。”
付越合上病历,递给旁边的实习生,看着李青韵和苏明,“当医生是个不断内耗的过程,你们要学会自己找能量。”病房的隔断都是玻璃,付越指了指玻璃墙上的影子,“你们看到了什么?”
透过玻璃,苏明看向对面的病床,“对面的监护仪,生命体征平稳。”
付越摇摇头,看向李青韵,“你来说。”
玻璃墙上照应着的李青韵和苏明皆是值完夜班后的憔悴模样,李青韵不想开口,疲惫地摇了摇头。
付越看着他们的样子,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你们的专业并不是重症医学,但是能不能多点热情,不要一副干完活就想跑的样子。”李青韵不语,想起值班室里已经收拾好的包包,虽然已经累得腿打飘,但顿时还是愧意丛生。
查房后李青韵和苏明各占一个位置,坐在电脑前,像个无情的工具人,利落地把医嘱下完,苏明把椅子挪到李青韵旁边,“青韵,转过来让我看看。”
李青韵神色不佳,“看什么?”
“看你青紫的黑眼圈,看你灰白的脸色,青韵,你累吗?”
李青韵将椅子转回去,“让我写完病历我们再讨论,我现在累到没有办法思考。”
“哦哦。”
将近十一点,两个人才完成手头上的事,将自己手里的病人交接给白班,两个人站在玻璃墙面前,李青韵先开口,“苏明,你脸色也有点差。”
苏明抬头,“彼此彼此。”
李青韵十分不解,“付老师今天的什么意思,我没太懂。”
“哪一句?”
“自己找能量那句。”
“我也不太懂,但确实有点累,是不是因为我们太丧了。”
“不懂。”
两个人穿着白大褂直挺挺站在病人床前,白班护士担心两个人夜班上魔怔了,连忙去办公室找付越,“付医生,你们家两个小孩好像鬼上身了,你快去看看,不要吓到病人了。”
付越一时无语,“是我听岔了还是你嘴瓢了?谁鬼上身了?”
“你家两小孩。”
付越连忙赶到监护室,就看到两傻缺杵在那儿,“李青韵,苏明,你们俩站在这儿干什么?”
两个人听到吓了一跳,李青韵满脸疑惑,“付老师,你怎么过来了?”
付越指了指护士,“护士老师担心你俩吓到病人。”
“......”
“不是我说,你俩在干嘛呢?说你俩下班跑得快,你俩就不下班改吓人了?”
“......”
付越白大褂一甩,语气愤愤,“来办公室。”
苏明跟在后面,看了一眼李青韵平静的脸色,默默感慨李青韵强大的心理素质,然后跟着付越忐忑地走近办公室。
付越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桌面上还是一眼看过去让人心烦意乱的英文文献,李青韵看了一眼就感觉开始头疼,望向旁边已经蔫巴的苏明,主动坦白,“付老师,我们没懂你今天说的自己找能量这句话。”
“你们站在那儿是为了找能量?”
苏明乖乖点头,“是。”
付越一时无言,缓了缓才道,“不是这么找能量的,你们俩先回去睡个觉续续命,明天我告诉你们怎么给自己补充能量。”
“好的。”
第2天,查完房付越依照惯例要去找家属谈话交代病情,只是这次没有一个人过去,而是带着苏明和李青韵两个人一起去了。
打开门喊家属之前,付越认真叮嘱,再三交代,“苏明,青韵,待会不要轻易开口,他们看不到病人,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就足以让他们担惊受怕一整天,所以任何话都要依据,不要瞎说八道。”李青韵和苏明神情严肃乖乖点头,拿着病历夹跟在付越身后。
门打开的瞬间,很多原本站在监护室门口,坐在对面休息椅上的家属瞬间蜂拥而至,一时间监护室就像个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的。付越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将李青韵和苏明护在身后,大声喊道,“一个一个来,我叫到哪个病人家属哪位就先过来,每一个病人都会有医生过来交代,不要挤在一起。”
李青韵站在身后,看着两鬓已经有些白发的付越,口罩下是他稳重的样子,正拿着一堆化验单对着家属解释,“这是你家老爷子现在的检查报告,指标好转,后续如果没有什么并发症,稳当稳当就可以转去普通病房。”
家属显然有些着急,“医生,我爸以前在家干什么都不受影响的咧,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啊?”
付越收起手里的一堆报告单,“大哥,当初进来什么样子你们家属心里都有数,现在最难的那一关已经跨过去了,但肯定不能恢复到没生病的状态。”
旁边的妇人拉住还有些激动的家属,连忙朝付越解释,“医生啊,我哥就是太担心了,我爸能恢复到现在这样,我们家里人还是很满意的。”
付越点点头,“家里人生病着急是很能理解的,作为医生我们尽力,作为家属你们尽心,事在人为。”
“是是,医生。”
“那我们就观察后续的情况,其他没什么特殊的。”
“好的好的。”
一场接一场的谈话下来,李青韵彻底改变了对付越的看法,温情理智并存的医生永远值得尊重,付越带着他们边往回走边说着,“今天你们学到啥了?跟我来办公室说说。”
苏明站在付越对面,认真回答,“生病不会只是一个人在生病,治病也不能只是给一个人治病。”
付越来到办公桌前,拿着茶杯缓缓坐下,“怎么说?”
“生病是一家人的事,我们在监护室里面给人治病,也要在监护室外面给人治病。”
付越十分满意,连连点头,“苏明是个当医生的好苗子,观察入微又仁心。”看向旁边的李青韵,“你怎么看?”
李青韵谨慎开口,“谈话也是一门技巧。”
付越点点头,语气不算很失望,“其实很简单,就四个字换位思考。比起你听懂了吗,我讲明白了吗这句话更能让人接受。”
“是。”
付越笑了笑,“我们都会有成为家属的一天,也会有躺在病床上的一天,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和你家人,你就怎么对别人,这就是谈话的技巧。”
李青韵恍然大悟,“付老师,所以能量是病人家属的真诚和期待吗?”
“对啊,比起一个人无望地挣扎,我需要被告知有人在期待,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能量,当然,每个人需要的能量不一样,你们工作的时间越长,活的越久就会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可能明白自己想要找的能量。”
李青韵和苏明连连点头。
“还有,努力是另一种能量,医疗工作不容懈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