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二十八,金童玉“女” ...
中元节当日,一早就飘起了萧瑟的细雨,风凉意寂,总算是有了些许秋意。
即便如此,长乐寺一年一度的盂兰节法会依旧举行得有声有色,盛大无比,而晚年笃信佛教的老太后也同往年一样,带着太子与安王一道驾临。
之所以不带其他皇孙随行,倒不是因为她老人家偏心,而是她不愿太过阵仗,惊得整个长乐寺都无心做法会,只顾来迎接皇族大驾了。由于太子与安王之母早亡,才务必要带上他们哥俩,一起去为亡灵祈福。
只是今日,安王的玉辇锦帐之中,多了一个明眸皓齿的岄墨,身上披着与安王一样的黄缎滚银边披风,腰间坠着安王最爱的美玉,偎在安王的身边,睁大琥珀色的双眼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着,只因初次来到向往已久的长乐寺,见到什么都觉得亲切有趣。长乐寺的僧人这么多,当初娘亲又是怎么寻到爹爹的呢?
而年少的安王则一改以往的沉默清冷,满面都是淡淡的春风笑意,还时不时地俯头与身边的小人儿低声耳语,直至下辇入殿,手还一直紧握在一起,让前来跪拜迎驾的民众与僧人还以为这孩子是哪位女扮男装的小公主,抑或是安王殿下即将迎娶的小王妃,心下都觉得恍若一对金童玉女,甚为般配哪。
太子见皇弟竟已如此明目张胆,毫不避讳,免不了又是浓眉紧锁,但碍于皇祖母在场,到底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皇家奉上珠玉金翠饰就的供盆,之后便是净坛、开坛、拜忏……一路相安无事,只是那拜忏时的诵经声令岄墨有点昏昏欲睡,真不明白二哥怎么会喜欢这种声音,还天天跑去寺里听……
好在一直有僧人在一旁煎茶奉茶,安王便让一位法号禅茶的白衣僧人表演“茶百戏”给岄墨看。只见那僧人手持茶匙,轻捋衣袖,凝神在茶汤上轻拂几下,那汤纹水脉就在袅袅云烟之中幻化成了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时而似牡丹绽放,富贵花开,时而似水中云帆,驶过千重万壑山,其余虫鱼鸟兽,花草树木,不一而足,都似信手掂来,却每每看得岄墨发出一声又一声的惊叹。
一抬眼,看见那禅茶正对他微微一笑,年轻的面容,沉静的眼,恍然间,还以为遇见了年轻时候的爹爹,竟怔怔地有些出神。
拢在袖中的手突然被安王攥紧,待收回神思,安王已冷着脸挥退了禅茶,又命人唤来一位擅长木雕的僧人,用一截水曲柳,不出半炷香的功夫,就照着安王与岄墨的模样雕出了两个相依相偎的小人儿,惟妙惟肖,看得岄墨爱不释手,心中却依旧惦念着那个神似爹爹的禅茶,可惜直到晚上烧法船、放河灯,都没能再见着他……
比起那热闹非凡的长乐寺,宫里的玉章阁则冷清了许多。
常清驿立于廊檐之下,神思恍惚地望着纷飞的细雨,还有苍茫的天地,低声问身边并立的太保:“岄墨与安王之事……太保就只想袖手旁观了吗?”
太保低叹一声道:“我也仔细问过岄墨,是他自己愿意跟安王在一起,谁也没有逼他,倘若当真是两厢情愿,那也只能顺其自然了啊。”他身上的那块螭龙玉佩,可是安王三岁起就随身佩带的东西。
“……顺其自然?他年幼无知,不谙世事,怎能任他顺其自然?!再这样下去,倘若将来陛下追究起来……您又让他该如何自保?”再说之前还一直念念不忘那个叫阿篱的女孩,怎么可能转眼就跟安王两厢情愿?!
太保非但不愁,反而还低笑着拍了拍常清驿的肩,“小常啊,你终究还是太年轻,不懂得揣摩陛下的心意。我问你,陛下虽让岄墨做了皇子伴读,却从不指明他到底是哪位皇子的伴读,这,又是何意?”
常清驿一怔,半晌没有回过神来,太保便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然后转身离去,只留他一人锁眉独思。
或许,岄墨真的不再需要他了罢,即使曾经在他怀里哭着说害怕常先生再也不管他了……
☆≈※≈☆
七月过后,秋意渐浓,萧瑟之中却迎来宫中最热闹的时节——中秋拜月、三秋尝新、太后寿诞、重阳辞青……一场又一场的宫宴,一次比一次歌舞升平,让皇宫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岄墨闲暇之余,就时常泡在内教坊里看那些乐工与伶人排练歌舞,跟着哼唱着记熟了,回去就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弹奏出来。如今他已度过最艰难的初学期,能独自奏出一些简单的曲子,在玉浅明的精心调养下,那被琴弦磨出薄茧的指尖也已经光洁如初,抚起琴来虽称不上是行云流水,但也算得心应手了。
久而久之,哪位乐工奏错了音,哪位伶人唱错了词或迈错了步,他都能辨得分明,身为教习琴师的玉浅明就趁机偷闲在一旁浅酌,让爱徒手持着藤条替他去监察纠错,当然不会像其他教习师傅那样鞭打藤策,而是谁错了,就拿藤条戳一戳,提醒提醒就罢了。
于是纠错也不再像是纠错,而成了一种找茬的游戏,他那股嘴嘟嘟的认真劲儿,总给大家平添了不少乐趣,都不像宫人那样称他为“姜公子”,而唤作“岄公子”,甚至还在私底下戏称他为“月浅明”。
每逢宫宴之时,众皇子当着父皇的面,依旧是一个比一个规整,彬彬有礼,谨言慎行,唯有被宠坏了的小公主墨晚与尚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子墨柟,一如平时的活泼好动,有次还不顾旁人的阻拦,擅自离席去追逐在殿前献艺的舞伶,伸出小手企图扯住那些五彩飘渺的飞袖与缀着铃铛的臂环,惊得舞伶们嘎然而止,慌忙跪倒在地,生怕踩到了小殿下。
玄帝沉着脸正欲叱责,老太后就忙为宝贝皇孙开脱,说这叫“心怀天下,与民同乐”,还命人过去将小殿下们抱过来,一边搂上一个,赐他们与自己同坐。
但墨柟没坐上一会儿,就又不安分了,趁皇祖母专心看歌舞时溜开,绕过众皇兄径自跑到岄墨身边,扯住岄墨的衣袖小声说:“岄墨,这里不好玩,咱们待会出去玩吧。”
“我才不要跟你玩。”岄墨却一改平日的百依百顺,看着那些舞伶兀自皱起了小眉头,“你知不知道她们为了这支舞练了多少遍?有的还挨过不少鞭子呢,好不容易盼到今日献舞,你还跑过去捣乱,害她们跳不好回去又得挨罚,你……你知道挨鞭子有多疼吗?!”其实他也不知道,反正肯定比挨手板要疼!
墨柟头一次见岄墨对他生气,忙皱起小脸,摇着岄墨的衣袖可怜兮兮地说:“柟儿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捣乱了,岄墨不要不跟柟儿玩……”
岄墨心一软,很快就不再耿耿于怀,又跟墨柟和好如初了。之后墨柟还当真听话,没有再捣乱了,看到小公主墨晚捣乱的时候,还嘟起小嘴义正辞严地地指责皇姐说:“你……你知道挨鞭子有多疼吗?!”
宫宴行至酒酣意浓之时,群臣便不必拘礼端坐于席间,可离席出殿迈入御花园去欣赏宫中夜景,也就在此时,方能闻见“天下第一琴师”玉浅明的一曲琴音,时而如巍巍高山,令人仰止,时而似那浩浩江河,汹涌于心,更有那春暖花开,莺啼婉转,冬雪风卷,如蝶舞翩迁……令闻者无不痴迷神往,曲毕仍觉余音绕耳,衣锦留香。
只有岄墨知道,这样的琴音,远不及玉师傅私下的功力。他常说琴不能用于演艺,只能奏给两种人听——自己,与知音。而他如今每宴一曲,也只是信手抚过而已。
年幼的墨柟也不懂欣赏这种大雅妙音,拉着岄墨在御花园中四处寻找好玩的地方,见有人手里摇着一把玉骨银绢的折扇,令看惯了纨扇的他甚为稀奇,就非要过去仔细瞧瞧,还伸手去扯那人的衣裳。
那人侧转头来,是一张俊美得近乎妖魅的脸,在灯火辉映之下微眯起双眼看了看墨柟,转而又瞧向岄墨,尔后粲然一笑,犹如千树万树桃花开,“好久不见了,岄墨。”
某蝶滴存稿要用完鸟,卡文滴某蝶很纠结~很纠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二十八,金童玉“女”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