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程风的确不是这里的孩子,是四年前由村委会担保从县城福利院领回来给老年丧子的程家强两口子养老的。
      说起程家两口子命是真的苦,踏踏实实一辈子靠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和十几只羊好不容易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却在四年前的一天两儿子全没了,淹死的,就在离村十多里地的水库。
      据当时看水库的人说,小的是趁大的不注意偷么从围栏钻进去的,等老大回头看见想阻拦时已经晚了,水库里的水深加上刚入夏温差大,小的下去没游几下就开始扑腾的往下沉,估计是腿抽筋了。老大是为了救小的才下去的,最后也没能上来。
      死的那年老大二十二,上个月才定完亲就等来年挑个好日子娶媳妇进门了,小的更可怜,刚八岁,八岁的娃娃都还没机会去大山外面看看。
      一天,俩孩子全没了,内心多强大的人也遭不住,更何况是孩子的母亲,李月娥就是那天疯的。其实,程家强不是没想过一起走了算了,孩子没了日子也就没了盼头,所以,安葬完孩子回来后程家强就把准备好的药拿了出来,他跟李月娥一人一瓶,喝之前还特意留了张纸条放在堂屋桌上,让村里人不管是谁发现都麻烦人家把他跟李月娥一起葬在孩子们旁边。
      可能是天意吧,最后没死成竟是因为几天都没说过一句话,不是哭就是笑的李月娥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李月娥说,“天冷了,孩子们没衣服穿。”正是这句前言不搭后语的疯话,直接打消了程家强寻死的念头。可不是咋的,程家强想,过年过节总得有个人去孩子坟头烧点纸钱添件衣裳什么的,要是他也走了,俩娃娃不就成了没人问的孤魂野鬼。
      程家强不忍心让孩子们魂无所依,所以才打消了那个念头一口气撑到了现在。
      程风是半年之后被领回来的,来的时候已经六岁了。
      腰子沟的冬天实在是冷,那会儿路还没修,泥土路本来就不平加上前两天又刚下了一场雪,整个路面儿都是压出来深深浅浅的车辙子印,硬邦邦的,根本跑不起来车。所以,一大早就出发接人直到下午才回来。
      车好不容易开到程家强门口,车门打开人还没从车上下来,就被等在程家强门口的乡里乡亲们围住了。大家等了一天,早就迫不及待了,探着身子往车里瞅,都想瞧瞧这个被带回来的小“外来户”长啥模样。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外来户’长相实在一言难尽,刚一露面儿直接给大家惊着了。
      秃脑瓢,破花袄又脏又小整整漏了半截腰,上面的棉花也是,一块儿一块儿的狗啃了似的。裤子更别提了,薄不说,两边波棱盖儿一边一个巴掌大的窟窿,不保暖不抗风,单纯遮羞用,不过,倒是不短,拖着地连鞋都省了。
      ‘外来户’又黑又瘦,下来光脚站在地上,六岁的娃娃个头看上去还没村长家四岁的小孙女高。
      “哎呀妈呀,这娃娃可太丑了,脸蛋子皴得跟枣树皮似的。”
      “可不是咋的,啥福利院能给娃儿造这德行,泥一道儿,土一道儿的不知道还以为土坷垃成精了。”
      “就是说呢,我们家刚出圈的猪崽儿都比这耐人。”
      被人这么多人围着观摩‘小外来户’也不怵,脏兮兮的小腰板挺的倍儿直,昂着脑袋,眼珠子咕噜咕噜转着听人说话。有鼻涕出来,抬起胳膊往两边一蹭,袖口厚厚的鼻嘎就又添了一层,锃亮,太阳一照直反光。
      “你说的不对,‘黑猴崽儿’可比猪强,猪又笨又懒没出息,我才不是猪。”‘小外来户’用刚蹭完鼻涕的手指着程家二婶,一本正经的纠正。
      “哟,屁大点萝卜长的东西嗓门还挺亮。”程家二婶被他没大没小的指着也不生气,反倒笑的更欢了,“那你以后就叫黑猴崽儿。”
      “我本来就叫黑猴崽儿,我爷给我起的,我爷说贱名好养活,说孙悟空就是猴儿,猴儿长大了就是齐天大圣。”黑猴儿不修边幅但气场挺足,眼睛亮堂堂的看着人表情骄傲的不行。
      所以,程风最开始不记得自己名字是有原因的,人本名就叫黑猴崽儿,程风是后来的。
      没人好奇“小外来户”嘴里的爷爷是谁,但同时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孩子肯定不是村长所说是从“福利院”领回来的这么简单。因为福利院的孩子再怎么着至少外表看上去都该是干干净净的,不会这么的...“脏”。
      程风实在是太“脏”了,尤其举手投足间还透着一种未经教化的莽撞,可也正是因为这份生机与野性并存的莽撞,才让这个不起眼的‘外来户。’日后摇身成了腰子沟名副其实的“齐山大圣。”
      其实,最开始程家强是没想把人留下的,倒不是嫌模样丑不好看,主要是这孩子一看就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
      初来乍到被这老些人围着人愣是不怵,谁说啥他都有的接,说不爱听了还能跟人呛呛人两句。六岁的娃娃不知道害怕,不是傻就是愣!
      很明显,程风属于后者。
      程家强瞅着眼前这个脖子梗的鼻孔都快上天的黑豆丁,无奈摇了摇头。他怕自己教不好,回头给村里人添麻烦。
      “留下吧,回去好好捯饬捯饬,这孩子根儿不坏。”
      说话的是跟村长一道儿去的老人,腰子沟属他辈分最大,九十岁的人了一点不糊涂,村里谁家遇着难处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都去他那里坐坐,老人家明事理,但凡他出面解决的事儿没人不服,所以,村里几代人不管大小都尊他一声老祖。后来“程风”的名字也是他给取的,说程风乘风,好风凭借力,势必入青云。
      程家强没上过学不懂名字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含义,最终让他下定决心把人留下是老祖后面跟的那句“好养活。”好养活对于年过半百的程家强来说太重要了,用他那话说他自己都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凭着那点念想一口气撑到现在,家里还有时不时犯病的疯婆娘照顾,精力早就散了。
      事实证明老祖没看走眼,抛开淘气这点不讲在生活方面程风确实好养活。
      吃饭不用叫,起床不用喊,咸菜条子配大馒头连吃好几天也不挑,渴了,院里葫芦瓢晃两下拔凉的水仰脖就往里灌。
      好养活还皮实,稀饭糙糠没给人养坏愣是给撑出来个铁胃铜肠,除了刚来腰子沟那会儿摸不清情况跑山上打出溜滑掉冰窟窿里冻感冒发了两天烧外,再没见人生过病。就连那次发烧也是,一分钱药都没吃,单靠程家强两碗艾汤就给灌好了。
      程风的优点还体现在适应能力上,比如人没来之前程家强不管多忙中午都得抽空跑回去一趟,给李月娥做饭、喂药。程家强在建筑队干大工,周边几个村子来回跑不定今天就上哪儿去了,赶上道儿远的来回两钟头就没了,可自从程风来了他就在没这么跑过,因为程风把他的活儿全给干了。
      小孩儿不会做饭但架不住脸皮厚,每天一到饭点往门口一站,专盯烟囱看,看到哪家正呼呼往外冒烟完二话不说肩膀扛着嘴就奔人家去了,去了自己吃还不算,走的时候还不忘给他那疯妈带一份儿。
      程风这个外来户刚来没几天把整个腰子沟都吃遍了。
      不过饭不白吃,没事儿帮人放放羊或上山捡些柴给人送去,小孩心眼儿活,嘴又甜,没谁会为添双筷子的事儿给孩子脸色看。
      程家强对这个后来的孩子没什么可说的,尤其过了最开始的适应阶段后对他时不时创造出的“惊喜”也习惯了。
      与生俱来的野调子没招儿。
      不过程风淘归淘但不祸害人,是个挺讲道理的皮娃娃。只是很显然,这个“人”里边并不包括程富贵且他跟程富贵的仇早在程风来腰子沟第二天就结下了。
      起因是程富贵短了程风两颗糖。
      事情是这样的,程风来程家强第二天,李月娥不知怎的突然犯病了,程风刚来程富贵怕吓着孩子就从兜里掏出一块钱来让他去村头小卖店买袋酱油,买完剩下的钱让他想吃啥就买点啥。程风拿上钱乐不颠儿的就跑出去了,谁曾想刚出去没几分钟李月娥这边才要安抚好,就听见外头孩子哭了。
      小卖店就是程富贵家开的,是腰子沟唯一一家开门做买卖的“生意人”,也没卖啥复杂东西就些日常用品,油盐酱醋糖,在有就是些哄孩子玩儿的三无小零嘴。
      别看是买卖人,但程富贵可不实诚,属于不占便宜就吃亏的主。去他那里买东西短斤少两常见的事儿,根儿里带的,没办法。村里人也都知道他这毛病,但念在乡里乡亲的份上加上又没多少钱,一般就都算了,见了面该打招呼还怎么打招呼,面儿过去就得。
      但程风不行,小孩儿来钱本身就不容易,花一分都心疼的不行更别说钱花出去还没换来对等的东西了,不干仗才怪。
      程风都快走到家了才发现给的糖数目不对,折回去找人理论时刚好碰到下学回家吃饭的程佳俊。也不知道俩人怎么就动起手来了,反正等大人听着动静出来程佳俊正捂着嘴搁那儿哭呢,血渍呼啦的糊一脸瞧着还挺渗人,一问才知道牙被打掉一颗。
      打架打掉一颗牙听起来挺严重的,可十岁的孩子被六岁的娃娃打掉一颗牙多少就显得有点窝囊了,何况小孩子打架各有各的理,别说还是程富贵短人家糖在前,所以这事儿最后就没闹起来,不了了之了。
      倒是程风,一战成名,从此立了棍儿成了腰子沟的孩子王,“程大王”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程富贵是新仇加旧恨,这次肯定不会像上回那么算了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