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桃花流水 ...

  •   贞香没有和润福说起绿柳与柳公子的事,毕竟这是绿柳的私事。但她印象里的柳望峻,倒真是不像能说出这样话的人。又或许是望峻几次来小院,贞香心中会意了他的心思,如今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她与绿柳同命相怜,怕她成为笼中鸟,心中却也希望她能得遇良人。
      润福此时已经酣睡,晚饭间他饮了几杯,此刻在席榻上四仰,贞香摇摇头,宠溺地笑笑。
      似画工这般良人,世间绝无仅有了吧。
      柳府家宴日。
      开城柳府是兵判大人在开城的旧居别业,柳大人入仕前柳家祖上就已经是当地大户了。为官入仕后他在都城汉阳也置了产业,那边才是真正的柳府大宅。
      今晚虽说是家宴之名,但是还请了相熟的门亲故旧,只因过几日柳老爷举家要往汉阳去了。秋日正是兵部最为繁忙的时期,柳大人无暇两地往返。虽说夫人总是故土难离,这次说什么也要将她接去了。
      大公子的休沐即将结束,要去京中赴任,二公子望峻也大了,需得先去京中结交些权贵公子才好,世家大族的交游圈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未来的官运仕途。
      更何况,柳崇峻在朝中渐渐积攒了些名望,正是仕途晋升的好时机,柳老爷自然要先去打点一番。
      “老爷,洪大人和公子到了。”金管家上堂通报。
      “洪府女眷是否也一起到了?”
      “回夫人,一同到府了。此刻正在门口落轿。”
      柳夫人起身准备前去相迎。从官阶来看,柳家自是高他一头的,本不必出门迎接。只是柳夫人此刻惦记的,正是那随行而来的崔家锦书小姐。
      日前柳夫人忙着替崇峻操心,拜托了洪夫人留意哪家小姐可配她家公子,没想到热心的洪夫人还真就让儿媳去请了她自家妹妹来。虽说年岁小些,但自幼知书达理,祖上也曾历任朝堂,若成了也算一桩良配。
      两位夫人互相见了礼,又递了个眼色,接着两个小辈也上前行礼,柳夫人扶起锦琪,又去扶锦书,端详着她,自是满心怀喜。
      “你真是好福气啊,锦琪和你们俊昊这般好,真是令人羡慕啊。”
      “您的福气更好,两位公子那么孝顺体贴,他日娶妻,府上更热闹了。”
      两人手拉着手,一边寒暄一边朝偏厅走去。
      自打锦书进门见了礼,便跟在堂姐身侧,柳夫人的目光却一直追着她。
      女眷与男宾并不在一处,男宾那边由崇峻带着望峻在招呼,客人并不算多,崇峻走出厅堂,向门外张望。
      柳夫人安顿了洪夫人一家女眷后,特地来找崇峻,看他正巧站在门外,将他拉到一旁。
      “你在此处愣什么神,今日切不可再任性了。洪家俊昊的媳妇儿来了,还带了她娘家堂妹,不是张扬的女子,我见了好生欢喜,你也定会喜欢的。”
      “母亲,您这……我其实……”
      “不要再多说了,随我去偏厅与洪家夫人见礼。”
      崇峻此时还未能将自己的心意表达给母亲听,家宴日惹她雷霆之怒实在有失体面。更何况,他还未见到绿柳。
      百花坊门前,马车早已就位,绿柳和几个乐伎在侍女的陪伴下款款走来。越到今日,绿柳心中愈发忐忑,一会儿若见了,该如何面对那柳家公子呢。
      思绪烦乱,连跟着她的小侍女都发现了端倪,“小姐,您今天不舒服吗?”
      绿柳并未应她,仍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马车脚程极快,不多时便到了柳府门前。
      “少爷,百花坊的马车到了。”门人追上崇峻,凑在他耳边说。
      “母亲,我去去就来。”
      “崇峻啊,你这孩子……”柳夫人几乎要大喊出来,而他还是头也不回地往门口去了。
      打头下车的,正是她。一袭青衣罩身,衬得她面若桃花,连门人都不禁多看了几眼。
      “你来了。”他开门见山。
      其他乐伎随后下车,见到面前站着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立刻整理裙摆行礼,发现他似乎是在对绿柳说话,都挤在一起掩面窃窃私语。
      “公子安好。”绿柳得体回应。
      “你带她们先去安置。”他指挥着门人,门人会意,引了众人进府。
      “姑娘请留步。我先向您赔礼,那日在百花坊中,我与弟弟唐突冲撞了姑娘,还请勿怪。”他也对她说着敬语。
      “公子言重了。”她没想到他竟是要说这个。
      “上次家宴日我所说的话,是出自真心,不知姑娘作何打算?那日与你牵扯的人是……”他恨不得将自己心中所想全部倾泻出来,说话间不自觉地靠近她。
      此刻的她,轻松躲过他的靠近,很理智地知道,需要和他保持距离。
      “公子请自重,您是世家贵公子,此刻又是在您的府邸……”
      “我只是……”他欲言又止。
      “公子,我该去为晚宴的演出做准备了,她们还在等我。”绿柳的心怦怦地几乎要跳出胸膛。
      他,还记得那日所说的话。他说的人,是什么意思?
      这两人,明明想要探得对方心意,真到了见面的时候,却都胆怯起来。
      他怕她心有所属,她怕他假意虚情。

      晚宴开始,因是家宴,门亲故旧们也不是外人,男女合席。
      崇峻、望峻和洪俊昊三人坐了在一处,俊昊非要坐在两人中间,他知道母亲今日带崔家小妹来的意图。
      他们对面坐着的,正是崔家姊妹。
      锦书拘着半日,许是之前被柳夫人盯着久了,有些不自在,此刻总算松快些。
      酒宴上自然少不了寒暄客气,一番畅饮后,席间人自可说些小话。
      “我说崇峻啊,崔家小妹来你家做客,你也不去打个招呼。”俊昊打趣道。
      “方才饮了两杯你便要醉了是不是?真要叫你媳妇来管管了。”崇峻倒也不客气,他自幼和俊昊一起长大,两人情如手足,日常交往甚是随意。
      旁边的望峻听到这里,注意到了坐在崔锦琪旁边的少女锦书。她正凑近堂姐,似是撒娇的模样。
      在柳大人的示意之下,金管家将一众乐伎带到。琴声响起,众人的目光都朝向这边。
      崇峻目不转睛地看向绿柳。她不似其他人的千娇百媚,举手投足拨动的是他的心弦。
      “大哥,母亲叫咱们过去。”望峻隔着俊昊推了推他,示意母亲让他们去女席那边敬酒。
      自这拨弦之声响起,锦书也似被定在原地,“那位弹琴的姑娘,好生面熟啊。”
      “别胡说了,你怎么会认识这种人呢。”锦琪嗔怪道。
      她心中暗想,定是在何处见过的,又实在想不起是什么时候。
      自徐少爷去四艺馆寻人,她对弹琴的女子便会稍加留意,甚至自己还去了四叔的琴行,让泰叔教她弹琴。
      想到这儿,她脑海中又浮现出贞香的身影,溪边一行,少女向贞香袒露心事,怎料她恰好就是徐少爷要找的人呢。
      “对,是她!”一想到端午溪边,她忽然想起,这位弹琴的女子,正是那日与她站在一处和徐少爷见礼的三人之一。
      此时崇峻和望峻走了过来,俊昊站在了锦琪的身侧,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你们俩别愣着了,这是俊昊媳妇儿的自家妹妹;锦书啊,这个是我方才说起的崇峻,这是弟弟望峻,说起来,望峻与你年岁相仿。”
      锦书从思绪中抽离出来,应承着长辈略显尴尬的介绍。
      “你们年轻人自坐在一处不妨事,一家人不要拘礼。”柳夫人满意地说出“一家人”的时候,向着洪夫人使了个眼色。
      这样的局面反而让几个年轻人拘束了起来。
      望峻率先打破了尴尬的气氛:“我是癸未年冬月出生,你呢?”
      “我是腊月。”锦书应声道。
      “如此巧了,锦书就比望峻小了一个月,比崇峻小了整三岁。”俊昊抢先道。
      众人在席间有的没的说着话,谈笑间,琴曲奏罢再弹一曲,眼见宴席终了,乐伎们顺着指引,陆续退下。
      锦书找了借口追上了她们,“姑娘,可还记得我?”
      绿柳一惊,此处高门宴席,怎会有自己的熟人,也一时想不起。
      这时,崇峻也来了,锦书以为他是来寻自己,还未解释,便发现他似乎是来寻这青衣姑娘的。
      “你们,认识?”锦书和崇峻几乎同时说出口。
      “姐姐可还记得,端午那日的溪边,我与徐少爷他们一道?”
      “原来是您,一面之缘,有劳您惦记,向您行礼了。”即使她年长于她,地位阶级的不同也让她早已习惯了求全。
      “柳公子也认识这位姐姐?”她望向他,似乎能看出些端倪。
      “我……认识的,绿柳姑娘,是我的朋友。”他没有遮掩,毕竟母亲的心思并不是他的本意,他更无惧在一个小丫头面前袒露心思。
      “端午溪边一别,我在四艺馆还未等来徐少爷……和他夫人。姐姐可曾见过他们?”
      “我倒是见过的。”
      “当真?姐姐若是再见得他们,请向他们问好,我在四艺馆等他们。”
      “一定。”
      锦书心满意足,即使从她口中获知了一点点信息,就像见到了他们一样欣喜。
      “那姐姐与柳公子叙话,我先走了,堂姐定是在找我了。”双方匆匆答礼,锦书轻快地跑回宴席去了。
      绿柳将要转身离开,柳公子将她挡在身前。
      “公子,你……这是干什么?请你自重。”
      “你明知我心意,为何不愿回应,我只想听你答复。”他眼眸中渗透出的期待,即将要晕染到她的心里了。
      “公子,与妓馆女子谈情,您莫不是在开玩笑。”
      “你何必自贬身价。我便钟情于你,也信你洁身自爱。”不知崇峻何处来的信心,也许有的人,是可以看穿别人心的。
      “我可为你……”她打断了他的话,抬起眼眸正视他。
      “公子,我既知你有情,又能怎样。这世间,就算落花流水皆有情意,也只能相伴一时一刻。你我出身悬殊,即使脱了贱籍之身又如何相配,这会辱没了您的家声啊。”
      “皆有情……你的意思是,你愿意?”崇峻倒是会从这些话里找出关键。
      “公子,我必须要走了,门外的马车可不等人。”
      “明日,我自会去寻你。请你等我。”他没有再纠缠她,放她离开。
      世间情,最怕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此刻听到“有情”二字,崇峻更是不会放手了。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润福的画虽然得了四艺馆画署的青睐,但是贞香曾经说过,作画是润福心之所向,他的画不是货物,不仅仅是用来交易的。润福感激贞香如此懂他。
      他仍是随心作画,并没有熬夜量产,毕竟这些时日,贞香都是与他同床共枕的。如果说,这世间有什么能够胜过作画,那就只有贞香了。
      可那幅留在百花坊的画,一直是他的心事。其他所售的画,在坊间售卖,但大多未在市面传播。凡是得了日月山人画的主儿,都恨不得将它珍藏起来,自然不会拿去招摇。
      唯有那幅《妓坊争风》,此刻正挂在百花坊大堂,不知怎得,那妈妈也就信了润福,仿佛这幅画真就能值一百五十两。
      近日偶有所得,也尽是贞香的身影。外人未曾见过的闺房中的贞香,是他的独家宝藏。这幅“画”,他曾“画”过的。
      只画过一次,便魂牵梦萦。
      人人谓画虎画皮难画骨。他檀园能画得了山间猛虎,能画得了世井风俗皮相,却未必能将人的肌骨画到三分。
      世间唯有润福能够办到了吧。
      自从那日向贞香下聘求亲,他心中开始盘算要再作几幅画,可还得了百花坊欠债,再加上丹青画铺的营生,何时能带着贞香去他那山中日月堂。
      一幅新的画作完成,墨迹未干。润福举起画纸自我欣赏一番,落下一行小字与落款,将它晾在一旁,便去前面的店面找贞香了。
      贞香此刻正在柜台里发呆。她以为自从父亲狠心地将她卖入月桂坊,她便丧失了爱人与共情的能力。但遇到和自己同命相怜的可怜人,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许是润福走进她是生命,如今又找到了母亲,她的心变得柔软。
      她在担心绿柳。
      “贞香,今日你有什么心事吗?”润福看出贞香心神不安,凑上前问道。
      “画工,我在担心绿柳,她今日去高门府邸弹琴……”她直白又适可而止。
      “贞香不用担心,绿柳聪慧有分寸,她可以应付的。”润福宽慰她。
      “说的也是。她可以应付的……”贞香反过来倒笑自己庸人自扰,她也发现了自己的变化。原来身边的人,也会成为自己的牵挂。也许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她心中已将绿柳当成了妹妹。
      “贞香,你若不放心,我明日去瞧瞧便是。”
      “我可不愿画工再涉足那百花坊了。”她笑着,挽起他的臂膀。“世间如我这般幸运的人,太少了吧。”
      忽然门外街市一阵嘈杂,润福让贞香留在店内,自己外出看看。
      “老者,何事如此热闹啊?”
      “年轻人,听闻是清国乾隆帝亲书“东藩绳美”四字匾额,送给咱们朝鲜,此刻正布告天下,让咱们老百姓也沾沾喜气呢。”
      “这咱们能沾到什么光啊?”润福疑惑不解。
      “年轻人,这你就不懂了,这是朝廷在鼓励我们与清国往来呢,前代的反清浪潮过去咯。”这些事润福在申府时倒是听过的,英祖及前代大王都因着明王朝的旧制,所以反清意识明显,本代大王却是极亲近清国的。
      老者接着补充道,“听说啊,以后这贸易互通就更方便些了。”
      润福若有所思,老者见他没有搭话,悻悻地离开,继续往人群中走去。
      润福将听来的消息回去转告贞香,贞香并不在意,打趣道:“画工难不成也想去凑这热闹?”
      “贞香可还记得,邻居阿婆家的儿子,正是走南闯北的货郎,前些日子,他不正是跟着商队去了清国吗?”
      “正是正是,那大哥还托阿婆转赠了清国带回的发簪给我呢。”
      “我想,若是……若是让他将我的画带去清国,以‘日月山人’的名号,走出朝鲜,也算慰藉父亲和家族了。”
      “画工,今日我们便去请邻居大哥帮忙。”她似乎总是支持他的任何决定。

      黄昏时,两人敲响了邻居小院的门。
      “老人家,您在家吗?”润福喊道。
      “是谁来了?太柱啊,你快去看看。”阿婆在院内吩咐道。
      “哦?是您来了,请问有什么事吗?”名唤太柱的邻家大哥客气地向他们鞠躬,他一直觉得这对小院里的夫妻不是凡人,和在土里刨食的乡下庄户人家完全不同,自然恭敬了几分。
      “大哥,我们来叨扰了。”润福弯腰向他致意,身后的贞香也浅浅行礼。
      阿婆此时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哎呀是你们来了,快请到屋里来吧。”
      “阿婆,我想向您讨个做鞋子的样子,来打扰您了。上次那荷包,他甚是喜欢。”贞香说完有些害羞,老人亲热地将她拉进房中。
      市井中的男人鞋子大多宽大,贞香早就想为润福做一双合脚的,他的脚尺码不大,难得能买到合适的鞋子,脚与新鞋子的磨合期,也将润福折磨得够呛。他是要在外奔走的。
      “我今日与你母亲见了面,她在那小丫头的陪伴下,能出门走走哩。”
      “多谢您送了那么些菜过来,母亲常常感激着您呢。”
      “这不算什么,不要在意,自己家种的菜不值什么钱啊。”说着,她翻找着鞋样,“这个,这个是女人的鞋样,这个是男人的鞋样,你都拿去用。”乡下淳朴的民风在阿婆身上尽现,接过鞋样贞香感激地握住她再次道谢。
      此时,润福正在院中与那大哥攀谈,两人在矮桌边坐下。
      “大哥,我有一事拜托,不知您什么时候再出发去清国。”
      “今日商队里的大哥特意来打了招呼,说再置办些咱们本地的特产,不日就要再动身了。您有何事,尽管说来。”他豪爽亲热,应是承袭了母亲的性情。
      “此番想麻烦大哥,在前往清国时,将我的画的拙作带去,看能否换些银两。这沿途自然也要给大哥些茶水钱的。”
      “你这说什么话,这事自然好办,我跟着商队出发,缺不了饭食。”他狡黠地向他使个眼色,表示自能跟着商队讨些便宜的。
      “你将你的文书……书画?拿来便是。”他没识得几个大字,甚至都还不知道书法绘画是否有些更高雅的叫法。
      “另外,还有一事相求。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此次清国之行,还请您留意何处有山川秀美适宜居住的地方,可在此舆图上标注一二,感激不尽。”润福从怀中取出一张舆图,这是他日前在集市上买的。
      这份舆图,主要绘制了朝鲜王朝的疆土,也有部分与清国接壤之处的地形,由南而北的路线应是全备的。他虽善丹青,但舆图的规制他并不了解,对比了几份舆图才确准。
      “您,这是打算?离开此地?”邻家大哥心中有疑。
      “不瞒您说,这是先父遗愿,想选择一处好地方安置,小子不肖,至今还未能实现。只好拜托大哥。”他并没有说实话,经历许多之后,他和贞香远走遁世的梦想最好不要示人。
      “既然如此,你大可放心,咱们商队每到一处都会找当地的向导,这舆图我定给你标好。”
      “还请大哥先为我保密,此事未定,夫人尚且不知。”
      “好,好。你心中有盘算,我保密就是。”
      贞香和润福此番前来,都得到了想要的,各自向主人行礼后,她挽着他,回家去了。
      我便将未来一一画好蓝图,你只等做我的新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桃花流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