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 ...

  •   外面的天刚亮,姜辰醒来,洗漱完毕,开始准备早饭,今天他打算做葱花卷和鸡蛋灌饼,葱花卷比较简单,先和面,和完醒完面团,就可以开始卷花卷了。

      卷完花卷,上锅蒸的这段时间,姜辰又开始摊鸡蛋饼,煎得金黄的面饼往里面加入鸡蛋,再撒些他调制好的香粉,空气中飘着香味,把姜九都招引过来。

      “大哥,好香啊。”姜九跟着香味寻到厨房。

      姜辰看了一眼姜九,打趣道:“大哥可不香,香的是这些饭菜吧。”姜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嘻嘻,大哥我给你帮忙。”

      “花卷应该蒸好了,去拿出来吧。”

      姜九点点头,走过去掀开蒸笼,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花卷映入眼帘,看着就很美味。

      那边的白粥也煮好了,两个人齐心协力摆盘上桌。姜九看着白白胖胖的花卷,煎得金灿的鸡蛋灌饼,还有黏稠的白粥,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已经迫不及待了,但还是先开口:“大哥吃饭。”

      姜辰点点头:“嗯,吃吧。”得到姜辰的允许,姜九不再忍受,直接把魔爪伸向鸡蛋灌饼,一口压下去,酥脆的饼皮包裹着嫩嫩的鸡蛋,又香又脆,他一口气连吃了两个才停下来。然后转战花卷,白白胖胖的花卷上点缀着葱花,一口咬下去,松软的面团掺杂着咸香的葱花在嘴中散发出来,姜九又一口气吃了三个,最后再喝上一碗白粥,饱得他不想动弹。

      姜辰也吃饱了:“吃好了就把这些收拾一下吧。”

      姜九点点头:“好的大哥,对了大哥,我们今天要做什么。”姜辰缓缓地开口:“没有,先休息两天吧,这段时间你也劳累了不少。”姜九一听,以为姜辰是觉得他帮不上什么忙,急忙开口:“没事的大哥,我不累的,我能帮上忙的。”

      姜辰拍了拍姜九的肩膀:“嗯嗯,大哥知道你帮得上忙,不过大哥最近也累了,我们先休息几天,不着急的。”听到大哥的安慰,姜九才冷静下来:“好的,那大哥先好好休息。”

      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大哥,我可以拿些给牛大哥尝尝吗?”姜九开口。

      姜辰意外地看了姜九一眼,他们什么时候感情那么好了:“嗯去吧。”

      姜九点点头,收拾完碗筷后,拿了几个花卷和鸡蛋灌饼就出门。

      姜辰看着姜九出去后,起身开始做下运动,这具身体也就十八岁左右,因为从小太过劳累,营养又跟不上,导致身子亏空了许多,他要好好养回来。

      “九小子,九小子在家吗?”姜辰刚做完运动,准备回里屋倒碗水喝,就听到门口传来声音,原身一家性格比较内向,按理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好的人家才对,会是谁呢?

      姜辰打开大门,门口站着一个看着四十来岁的妇人,穿着有些旧的棉麻衣裳,手里端着东西:“婶子,我是姜辰,我弟弟出门了,你有什么事情吗?”

      妇人惊喜地道:“哎呀辰小子你伤好了啊,这可真的是老天保佑。”看着姜辰还有些迷糊的样子,解释道:“我是住你隔壁的刘婶,这不前几天刚好去镇上看我女儿,住了几天,到今天才回来。”

      说着,把手里的东西递给姜辰:“这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给你们吃,你要是平时有什么事,就过去找你刘叔,或者找我都行,大家邻居的,不用客气。”

      姜辰接过东西,一看,几张大饼,还有一瓶酱菜,虽然还是有点蒙,但还是礼貌地道谢:“谢谢婶子,婶子要进去坐坐吗,小九应该晚点就回来。”

      “哎哟不用,我就过来看看,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你也赶快进去吧,刚病要好多注意休息。”刘婶摆摆手,转身就离开。

      姜辰拿着食物一脸疑惑,算了,等姜九回来再问问看怎么回事。

      另外一边,刘婶回到家中,大儿子刘诚看到,开口道:“娘,你又拿吃得过去啊。”刘婶点点头:“哎哟这不是看这两个孩子可怜吗,爹刚去世就被赶出来,真是作孽哦。”

      “可不是,那姜家迟早得遭报应,真不是人干的事。”刘诚附和道,想起那天刚搬过来的那两个人,穿得破破烂烂,面瘦枯黄,还没准备站起来,大的又受伤倒下,还好他们注意到,给了些吃的,不然估计没病死,都得饿死。

      “哎你这话,在家说说就成了,可别在外面被人听见了。”刘婶紧张地看了看外面,发现没人才放心下来。

      刘诚了然:“怕什么,你真觉得那姜守真能考上啊?考了那么多年都没考上,再说了,就算考上了也不关我们事。”

      刘诚很不以为然,村里的人就这样,对姜家人很是不齿,但是不敢当面说什么,不就因为他们家出了个读书人,以后会当大官吗?担心后面被寻仇之类的。

      “好了,对了,话说我刚过去,九小子不在,是辰小子开的门,他病好了,我拿东西给他,他还礼貌地跟我道谢呢。”刘婶继续道:“还别说,人精神也不错,看着挺俊一小伙子,不像他们说得那么呆傻的。”

      刘叔边喝水边点头:“好了就好,刘诚啊,你这几天有空的时候再过去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毕竟你们年轻人一起,话容易说些。”

      刘诚点点头:“知道了,爹。”

      此刻是农闲时,大多数庄稼汉基本不用怎么干活,为了省钱,基本每天吃两顿就可以了。早上那顿晚点,晚上那顿早点,然后晚上早早休息,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但是姜辰是现代人,是绝对要吃三餐的,转眼间中午到了,姜辰也走进厨房,准备做午饭。

      把昨天买的大骨头拿出来,炖个胡萝卜玉米汤,炒个白菜,还有糖醋里脊,回锅肉。

      做好摆桌,看了下日头,有点奇怪,姜九还不回来。正念着,大门就被打开了:“好香啊大哥。”

      姜辰看着蹦跶进来的人儿:“我还以为你被什么妖精迷走了呢。”姜九笑笑:“哪有,我跟牛大哥聊天呢,他可喜欢大哥做的食物了,对了我还让牛大哥教我打猎,可惜牛大哥说我还太小了,等我大一点,强壮一点再教我。”

      姜辰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喜欢打猎?”姜九摇摇头:“就是觉得牛大哥这样好厉害,村里没人敢欺负他。”

      姜辰懂了:“以后没事了,有大哥在,不会再有人欺负你的。”看着姜九眼眶开始泛红,有点不知所措:“好了,去洗手来吃饭吧,饭菜都快凉了。”“嗯。”姜九吸吸鼻子,点点头,跑去洗手。

      姜九回来后,两个人上桌吃饭,姜九依旧饿死鬼般的狼吞虎咽,没办法,大哥做得太香了。

      姜辰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刚才隔壁的刘婶过来找你,拿了点饼和腌的酱菜过来。”

      “哦哦。”姜九吃得不乐思蜀:“刘婶一家人可好了,大哥当时昏迷不清楚,我一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刘婶教我怎么照顾大哥,然后又隔三差五的送吃得过来。”

      姜辰听后点点头:“我知道了,汤多喝点,补身体的。”姜九点点头。

      两个人在家待了几天,姜辰觉得自己身体也养得差不多了,得准备赚钱了。

      姜母的簪子典当了五两,那天置办了一些东西,看了病,前前后后花了二两多,现在还剩下二两三百文,他想了一下,又走进厨房。

      姜九一看到姜辰走进厨房,就明白大哥又有做好吃的了,赶紧跟上去帮忙,还能再多蹭几口吃:“大哥,你要做什么。”

      姜辰一看他过来就知道他想干吗:“你属狗的吗?”“嘿嘿。”姜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姜辰一边揉面团一边指导:“那你把我昨晚跑的那黄豆去磨成浆吧。”姜九点点头,拿起那盆浸水的黄豆:“好的,大哥你是要做豆腐吗?”“晚点你就知道了。”

      姜辰继续揉面团,他打算做梅菜锅盔,还有肉夹馍,刚把两样做完,姜九也跑了进来:“大哥,我磨好了。”

      姜辰看了那桶乳白色的浆液,满意地点点头,接过桶,开始动手。

      不一会,一锅白白嫩嫩的豆腐脑就出锅了,还有一锅乳白色的豆浆,看着旁边已经流满口水的姜九,姜辰先盛了一杯豆浆给了他。

      姜九接过来,不等吹冷就急忙忙地往嘴里送:“烫……好好喝啊大哥。”然后再接过姜辰递过来的豆腐脑,梅菜锅盔,肉夹馍,一不小心他又吃撑了。

      姜辰满意地点点头:“嗯,我打算明天开始就去支个早点摊,卖这几样,你觉得怎样?”

      姜九一听,嘴边还剩半个的锅盔来不及下咽,就赶紧开口:“大哥你终于决定了吗?好呀好呀,我一定会努力帮忙的。”

      姜辰转身拿了几个大碗,装了些锅盔和肉夹馍,豆浆还有豆腐脑:“吃好了就过来帮忙拿一下。”

      “哦,大哥你装这些要干什么,是不是要给牛大哥送去。”

      姜辰看了他一眼:“给刘婶送去,感谢下她们这段时间的照顾,牛大哥的那份,要拿的话你自己晚点自己弄,锅里还有。”

      “好的。”姜九点点头。

      两兄弟拿着东西就齐齐走出家门,到隔壁敲门。

      刘婶正准备今天的晚饭,听到敲门声,跑过去开门一看,是隔壁的姜家两兄弟,手里还拿着几个碗,她一闻,不知道是什么咧,怪香的:“辰小子,你们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姜辰把手中的东西递过去:“这段时间很感谢刘婶的照顾,我做了一些不值钱的小食,送一些给你们。”

      刘婶这才看清里面的几样吃食,都是她没见过的,她甚至还看到其中一样带肉:“这可使不得,我们也没帮什么忙,只是随手的,辰小子你们拿回去吃就可以了,这还带着肉,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刘婶你收到下,我还想找你帮忙呢,你这样我也敢开口了。”

      “哎你有什么直接开口就行了。”推拒了几次,想想还是接过来,等下看他开口要帮什么她都尽力给他做好。

      姜辰看她终于接下东西,才开口:“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子我准备在镇上支个摊子卖这些吃食,今天除了想让你们帮我们试试味道,看如何,另外我做食材需要些黄豆和梅干菜,想问下刘婶,哪户人家有出售。”家里的食材不多了,他需要准备一下。

      刘婶一听他要做生意,急忙点点头:“哎哟哪里需要去买,这些婶子家里都有,我这就拿给你,不用钱哈。”

      姜辰摇摇头:“不了婶子,婶子家有多少,我都要,但是钱是一定要照给的,不然我宁愿去跑其他家敲门问。”

      刘婶拗不过他,刚好最近家里种的那些黄豆收割了,准备拿去镇上买,贴补下进项。至于梅干菜,更不值什么钱,因为冬天冷,青菜种不了,家家户户都会在夏至腌制些不值钱的青菜留着冬天吃,他家还有好几大罐:“好吧,辰小子,黄豆你看要多少,婶子按一文钱两斤的价格给你,至于梅干菜,真的是不值钱的,你要多少就拿多少吧。”

      “不行婶子,你看这样行吗,黄豆的话,我三文钱一斤跟你收购,梅干菜的话,也是同样的价格看可以吗。”价格跟镇上买的差不多。

      刘婶还想拒绝,姜辰继续开口:“好了婶子你就不要再推辞了,黄豆的话,先要十斤,梅干菜的话,少一点,六斤吧。一共是四十三文,婶子看数一下。”

      姜辰递出铜板,刘婶接过,也不数就收起来:“好的好的,辰小子你们先回去吧,我这边准备好给你送过去。”

      姜辰点点头,看事情办完,就跟姜九一起离开。

      刘婶转身回到屋中,屋内的刘叔见她进来,开口问:“怎么了,在外面吵吵闹闹的。”“这不辰小子拿了些新鲜吃食过来给我们,说什么改天想去拿去摆摊卖,让我们帮他试试味,还跟我们收购了一些黄豆和梅干菜,还给了我钱呢。”刘婶把铜板放桌子上:“那些东西哪里值这些钱,我都说不要,硬给的。”

      刘叔看了一眼桌上的铜板,缓缓开口:“既然给了,就收下吧,让诚儿去挑些好的给他送过去,年轻人有梦想终归是好事。”

      刘诚点点头:“我知道了爹。”正巧肚子有点饿,随手拿起一个梅菜锅盔扔嘴里,小小一个,两口就吃完,满口咸香,还有肉味:“这个好吃,爹,真好吃,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行了,瞧你个馋眼,赶紧先把东西备好给人家送过去。”刘叔瞪了他一眼,也伸手拿了一个去吃,这能有多好吃,结果一入口,没想到确实美味,这盘生意看来可行。

      姜辰到家没多久,门就被敲,走出来一看,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男子提着两袋东西过来。

      对方看到姜辰疑惑的表情赶紧开口:“哦姜辰,我是刘婶的儿子,我叫刘诚,我娘让我把这些东西送过来。”姜辰了然,点点头:“谢谢了,刘诚,进来喝杯水吧。”

      刘诚突然被这么客气的道谢,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不用了,我先回去了,哦对了,你做的那些吃食好好吃,拿去卖一定能成功的。”

      姜辰也不做多挽留,点点头:“嗯谢谢。”

      姜辰送走刘诚,把东西拿去厨房,拆开一看,成色都是极好的,看得出是被精心挑选过的,而且掂了一下斤两,也比他原本要的,多了些。看来这刘婶一家确实不错,值得相交。

      第二天,卯时未到,姜辰就起来了,毕竟准备支早点摊,得早点起来准备,姜九也是睡眼蒙眬的。

      厨房的烟火气慢慢升起又降下,在姜辰两个人的努力下,终于做好要卖的食物。

      门口的牛车也到了,他昨天跟村口的王大柱谈好了,这几天天一亮过来送他们去集市,一趟十五文。

      “早呀,王爷爷。”姜辰把东西一边搬到牛车上面,一边跟王大柱打招呼:“王爷爷辛苦了,这个是小子做的吃食,不值什么钱,给你尝尝。”

      王大柱也知道他要去集市做营生的事情,也没拒绝,昨天他就吃过了,真的很美味,今天姜辰没给他,他也打算自己到时等他摊着支起来,去买。

      两兄弟搬好东西,坐上牛车,趁着天刚亮,出发去镇上。

      姜辰在之前去镇上的时候就了解过了,西市那边人员流动比较多,而且靠近码头,一到饭点,码头的人都会过来寻食。只要西市头有官府组织的人事在,只要支付一天十文的摊位费,就可以得到一个摊位,有现成的炉灶,特别省事。

      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交过摊位费,把东西搬下来,就跟王大柱道别,王大柱还要继续去赶车接客。

      他们挑的位置是比较里面的,也比较小,没办法,其他的摊子大多数都是常年在的,好位置基本没了。

      兄弟俩把炉子升起来,豆浆跟豆腐脑是现成做好的,锅盔和肉夹馍是做的半成品,这些热乎乎的才酥脆好吃。

      太阳已经完全出来了,街上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其他摊也支起来,逐渐烟火气显现。他们的东西也做好了一部分,香味逐渐向四周扩散,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一个五十左右,身材偏圆润的婶子,盯着摊上的东西开口:“哎老板,你们这卖的是什么,闻着怪香的。”

      姜辰看有人上前问,这可是第一个顾客,成不成就靠这单了:“这些是小子琢磨出的一些新鲜吃食,保证独家一份。”然后一件件地介绍:“这个是梅菜锅盔,五文钱两个,这个呢,是肉夹馍,可以选夹肉或者夹素,肉的十文,素的六文。白色的这个是豆腐脑,三文钱一碗,还有这个是豆浆,一文一杯。”

      众人一听,一片哗然,纷纷小声嘀咕,这也太贵了吧。胖婶听完,直接开口:“哇小老板,看你年纪轻轻,原来是个不懂做生意的,那边一碗肉面,也才八文钱,更不要说这什么豆浆豆腐脑的,估计就是黄豆做的,黄豆才多少钱一斤,不要以为随便起个别人听不懂的名字就可以这么胡乱坑钱。”

      “就是就是。”

      周围附和声一片,姜九在一旁不知所措地看着大哥,这可怎么办?难道第一天就要惨淡收场吗?明明大哥做的食物都超级美味的,这样想着,他有些沮丧又不该如何是好。

      姜辰率先注意到,轻拍了下他肩膀,用眼神示意他冷静,然后笑笑地看着胖婶,不急不慢地开口:“婶子,我保证我们的食物是整个天下独一份的,味道更不用说,贵是有贵的道理,我们用的料都是十足的好。”

      胖婶看了看姜辰,干干净净的脸,即便被质疑也没恼羞成怒,还是带着笑吟吟。又盯着不断散发香味的食物,真的是越闻越香,算了,就是被坑,她也要试试。
      “那给我来两个锅盔,要是不好吃,我肯定到处唱衰你,保证你在这干不下去。”

      姜辰也不恼,依旧笑吟吟地接话:“好嘞,因为婶子今天是我们的第一位顾客,这边再赠送你一杯豆浆。”

      一听有便宜占,原本还不太高兴的人,立刻展开笑容,等接过锅盔,一口咬下去,震惊了一下,居然有肉味,太好了,来不及开口,就急忙把豆浆往嘴里送,浓郁的豆香味,喝起来甜甜的,这里面可放了糖,这糖可就精贵。

      没几口胖婶就吃完了,虽然她还没开口,但是周围人一看她吃得那么香的样子,哪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加上周边多的是在码头上工作的,干苦力货,薪资也多点,对于这点钱,还是舍得下手的。

      胖婶一看,赶紧挤上去,她要再买点给自家男人和孙子尝尝:“诶老板,我先,再给我四个锅盔,两个夹馍,一个肉的,一个素的,还要这个豆腐脑也俩两碗,对了豆浆我也要,这个能打包吗?”

      姜辰点点头:“好的,豆浆的话目前暂时没有可以打包的工具,可以自家拿碗过来打,也可以用我们的碗,之后还回来,但是的话需要先压五文在这个,等拿碗回来换。”

      胖婶点点头:“那我先用这边碗,回头带回来,那个豆腐脑,我要一碗咸的和一碗甜的。”

      “好咧,姜九,收钱。”

      其他人也纷纷上去,比较富足的,选夹馍豆腐脑,没什么钱的,也买杯一文钱的豆浆尝尝鲜,吃过之后的大家,无一不脸上都呈现满足感,太好吃了!

      不到午时,东西就都卖完了,姜辰看了一下后面还排队的人,朝着队伍大喊:“后面的不用再排了,卖光了,明天请早吧。”

      “什么呀这么快就卖过?”

      “老板你多准备一些嘛。”
      没买到的人哀声哉道,买到的人纷纷庆幸,还好他她下手过快,不然可就错过此等美食了。

      摊子前的人逐渐散去,姜九看着干干净净的摊位,惊喜地看着大哥:“大哥,都卖光了!”

      姜辰点点头:“嗯,收拾一下,我们去吃些东西,再回家。”

      两个人吃完饭,又去补充了下食材,在镇上找了家牛车,回村,车在村口停下来,姜九一路抱着竹篮不肯松手,还很警惕地看着一路,生怕别人知道他这一框都是钱,过来抢。

      姜辰看着他那个样子,好笑地摇摇头,没说什么,毕竟还是个孩子。

      终于到家,姜九赶紧关上门,跑回屋子里,才终于松了口气:“大哥,我们快来数数有多少。”他从来没看到那么多铜板,沉甸甸的。

      姜辰点点头,今天大概卖出了六十个梅菜锅盔,二十八个素夹馍,十四个肉夹馍,八十杯豆浆,和四十碗豆腐脑。

      一共是六百五十八文,抛去大概三百文的本,一共尽赚三百十八文,姜九想了一下,要是天天如此的话,一天三百多文,十天就三千文,一个月就大概有九千文,那就是....

      “天哪大哥,这样算下来,一个月能有九两银子呢。”姜九忍不住兴奋地说出口,九两呢,农村人一年也就才挣个三四两顶天了。

      姜辰点点头,还算满意,这样下个月赎簪子的钱有了,即便后续大家新鲜一过,可能就没那么多,但是没关系,他有的是做吃食的方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