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3章 ...
-
姜辰跟姜九两个人回到家中,关上门,姜九忍不住再次哭出声:“呜呜呜.......太好了,娘的东西拿回来了,大哥你好厉害。”
姜辰摸了摸他的头:“准备一下,我们去趟镇上。”“嗯?”姜九疑惑的转头看向姜辰,连哭都忘记了:“去镇上,干嘛?”
“买东西。”“可是.......”姜九忍不住开口:“家里已经一分钱都没有了。”语气中难掩的难过,已经没钱可以给大哥买药了,怎么办?
姜辰摇摇头:“没事,我有办法。”
大山村的人如果要上镇上的话,会去村头找王大柱,他赶牛车带你上去,一趟一人只需要两文钱,当然要凑多几个人才出发,回来也一样。有急事也可以只拉你一个人,但是价格自然得贵些。
平时村民有事需要去镇上,都会三三两两的结伴前行,也好有个照应。
但是这个时间,且不说车走了没,他们现在也没有一分钱可以支付车费。没钱也有没钱的做法,这边徒步走到镇上,也大概一个时辰。
姜辰只好拉着姜九,徒步走到镇上去,一分钱能难倒英雄好汉,真是太难了,他一定要赶紧搞钱!
清溪镇,姜辰抬头看着前面石碑上的大字,简直想大喊:他终于到了! 这副身体本来就还病着,今天就早上出门前吃得那么一碗清汤寡水的面,又走了那么长一段路,体力早就消耗没了。
就连健康的姜九,也都快熬不住了,站着喘气:“大哥,我们要去哪里?”
“当铺。”姜辰丢下两个字,继续往前走,姜九赶紧跟上:“去当铺干嘛呀大哥?”
姜辰没再回到姜九的问题,两个人转了一圈,找到了一家当铺,走进去。
店老板看到有人进来,抬头看眼前两个男子,穿着赶紧,大的头上还包扎着,小的跟在大的旁边,畏畏缩缩的,看来又是一个败家的,拿家里的什么东西来典当,他最看不上这种人了。
姜辰看了眼老板,对对方的态度视若无睹,笑着迎上去:“老板,我想典当这样东西,价格是怎么算的呢。”说着,递出一直放在怀里的木盒,那个是早上从姜老太那边拿回来的,姜母的玉簪。
姜九显然也明白过来,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东西,震惊道:“大哥,你在干什么?这个是娘的遗物,我们好不容易拿回来的,不可以这样做的。”
听到这句话,老板内心冷哼了一声,果然是个败家的,连遗物都当,真是作孽。虽然同情那个小少年,但是生意归生意,老板伸手接过木盒,打开一看,是一个成色不错的玉簪,可惜雕工差了点:“活当一个月,五两银子,死当的话,可以给你十二两。”
姜辰听到这个价格,换算了一下,现在一户人家一年的开销,像大山村的人,多的是农户,一年也大概赚个三两顶天了,还得是很勤劳的人,趁着农闲,多去打散工才有的。
这样一看,这个簪子也是蛮值钱的:“嗯好,那老板,我要活当,一个月。”听到这两个字,原本不正眼看人的老板也忍不住抬头看了眼姜辰:“活当的话,延一天开始计算,利息翻倍,超一个月没来赎的话,则当票失效,物品归店铺。”
姜辰点了点头:“嗯,明白,那麻烦掌柜的给我开张收据。”当铺老板看了他一眼,拿着东西转身到屋里面:“你们在这等会。”
看着老板离开,姜九忍不住开口:“大哥,不可以,这个不可以典当的,这个是娘留下来的。”
姜辰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示意他冷静:“如今我们哥俩身上分钱没有,连下顿饭都不知所在。”姜辰边说,边观察姜九的反应,看着姜九冷静下来,又开始沮丧的样子,忍不住声音放低:“我们先跟老板典当下,换些银钱,好过接下来的生活,你放心,我一个月后一定会把簪子赎回来,你信大哥。”
姜九听完姜辰的一番话,冷静了下来,也明白大哥说的,是对的:“嗯嗯,我相信大哥一定可以的。”
两兄弟刚说完话,掌柜的也走了出来,递给了姜辰一张当票和五两碎银。姜辰接过银子,先打开当票仔细看了一下,跟繁体字相似,还好看的懂,不然等下跟个文盲似的就惨了。
没想到这个动作,让掌柜的忍不住高看了他一眼,这年头,能识字的农家人,也是很不错的。
姜辰看完当票的内容,确认无误之后,点点头,把当票收起来,对老板道谢:“嗯嗯多谢掌柜的,我们一个月后见。”店掌柜点点头,姜辰带着姜九走出铺子。
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走,我们先去吃点东西。”他快要饿死了。
姜辰带着姜九,找了一处人比较多的面摊跟前:“老板,这个怎么卖。”面摊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共同经营的,摊前正在煮馄饨的妇人看了两人一眼,开口道:“带肉浇头的八文,素的四文。”
姜九一听,觉得好贵,隔壁的包子摊,肉包子三文一个,素包子两文三个,馒头一文一个。四文钱他们可以买四个馒头,拳头大的馒头他跟大哥一人两个足够了。
刚想摇头不要,姜辰就先开口了:“嗯好,那来两碗荤的。”同时递过钱给老板,快的姜九都来不及拒绝,看着对方已经收钱,只好跟着大哥找了个位置坐下,刚坐下,就急忙开口:“大哥怎么点两碗,这太贵了,你还病着需要补补,我不饿的,不用吃的。”
姜辰看着眼前虽然心疼花钱但也考虑他的身体的弟弟,心头一暖,这或许就是有家人的感觉吧,跟他前世孤单一个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