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湘夫人 ...

  •   谢湘君第一次见到梁飞燕是在北齐王宫的宣阳殿。
      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上午,却依然冷的刺骨。北齐的冬天滴水成冰,谢湘君是南方人,如何能受得了,可即便如此她仍是在殿外足足候了一个时辰才被宣进殿内。

      彼时她的腿脚早已冻的麻木,却不敢表露半分不满。她是南蜀的公主,曾经也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如今被送来北齐和亲,只为讨好北齐王接受他们卑微的求和。
      谢湘君来的那日,王宫只开了一道侧门,既没有礼官也没有仪仗队,贴身丫鬟柳儿为她不平,她反要温言相劝,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梁飞燕不是北齐王,而是北齐王的王后,也是北齐真正的掌权者。

      谢湘君每一步都迈的谨慎,她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是整个南蜀的命运,可那时的她又如何知道仅凭区区一个公主身份,又如何背负的起一个走向衰亡的国家。
      “南蜀沅霞公主谢湘君参见王后娘娘!”谢湘君行过大礼,跪下身去。宣阳殿没点暖笼,刺骨的寒凉瞬间透过衣服袭向双腿。
      这一跪便又是一盏茶,谢湘君努力让自己不去回想蜀宫里的温吞暖意。在蜀宫,连廊上的纱幔都是悠闲自得的,不似这里,一砖一瓦都带着冷硬和尖锐。

      “湘君这个名字可是取自《楚辞》。”
      终听得端坐于上位的那人说了话,那声音清悦威严,直震心扉。
      谢湘君恭敬道:“回王后娘娘,是。”
      “早听闻你父王醉心诗词歌舞,看来不假,难怪守着如此富饶之地还能颓败至此。”没有不屑和嘲讽,只是平淡的陈述事实。
      谢湘君低着头,默默握紧缩在宽大衣袖中的手,地砖凉的吓人,她已浑然不觉。

      “抬起头来!”
      手脚早已麻木,谢湘君默默咬牙,慢慢抬起头来。梁飞燕一身白色水云缎龙凤刺绣锦袍,领口袖口分别滚着两道水貂毛,束发成冠,一副男子打扮,飞眉入鬓,双目神朗,英气俊秀,周身气派威势便连男子都不及。
      这跟谢湘君的所有想象都完全不同。

      “今年多大了?”
      惊讶令谢湘君默了一默才答道:“明年二月初六就十九了。”说完又是一阵心痛,她也有深闺梦里人,两小无猜时也曾拉着手指许下一生之盟。
      她以为她会得偿所愿,与心爱之人长相厮守,每日吟诗作对,烹酒煮茶,互相依偎看日升月落。她曾因为公主身份受尽荣宠,如今也因公主身份尝尽无奈。
      这么想着,便再也绷不住眼眶一酸。

      那个时候,谢湘君想梁飞燕若是因此降罪于她,她也无话可说,但梁飞燕并没有,而是似乎有所触动道:“十九,这个年纪在北齐也不算小了,想来你父王母后很宠爱你。”
      若非如此,公主不会到这个年纪还不嫁人。
      谢湘君只是静静的垂着头,没有应声。
      “下去吧。”最后梁飞燕轻轻摆了摆手:“明日会有人去教你规矩。”

      “娘娘,您要留下她啊?!”郑喜过来搀扶梁飞燕起身,弓着身子细声细气的说道。
      梁飞燕把手搭上郑喜的胳膊:“怎么?!”
      “恕老奴多嘴,这个公主一看就是外柔内刚的性子,恐怕……”郑喜说到一半就觉得冷汗顺着额角流了下来。
      “瞧奴才这张嘴!”郑喜将梁飞燕的手恭敬放下,左右开弓扇起自己嘴巴来,梁飞燕不发话,他便不敢停手,直扇了自己二十多个大嘴巴,嘴里都发木了,弥漫着铁锈的腥味。

      梁飞燕方才幽幽道:“行了。”
      郑喜赶忙跪下磕头谢恩:“谢娘娘宽宥之恩!奴才这回长记性了!”

      谢湘君回到她住的地方时,已经有人在收拾东西了,领头的管事太监过来给她请安:“小人隋进,奉王后娘娘旨意前来侍奉殿下,娘娘给您指了落云台,请您即刻移驾!”
      谢湘君颔首:“有劳隋公公了!”她虽然被送来北齐,但没行娶嫁之仪,不曾见过北齐王,亦没有封号。
      她是父皇母后的掌上明珠,南蜀的无价之宝,因此才被送来北齐和亲以显诚意,却不想在这里被视若无物。

      直到入夜十分才收拾妥当,落云台不是宫殿只是一处小苑,但也不算苛待,收拾的干净利落,也安静,比谢湘君想的要好。
      屋里点了炉子,但还是冷。白日在宣阳殿外受的寒气一直没驱,此刻谢湘君裹着被子坐在床榻上,柳儿给她打了热水泡脚,又拿着烫过热水的布巾给她敷膝盖和腿,寒意才慢慢的散出去。
      柳儿红着眼轻声道:“殿下,奴婢让他们再给加个炭盆?!”
      谢湘君摸摸她的头发:“不必了,咱们得学会适应。”她想着白日宣阳殿里也未点炉子,可见北齐人对寒冬早就习以为常。就连王室贵人都不畏寒,不畏苦,南蜀如何能是对手,表露软弱的一面,只会让人更加轻视。

      这一夜自是难捱,天光初晓时谢湘君仍未入眠,柳儿服侍她起身的时候被她的指尖凉的一跳:“殿下,您的手怎么这般凉!”说罢心疼的拉住谢湘君的手裹进自己怀里。

      早膳是北齐人的惯例,咸奶茶,油茶汤各一例,羊奶糕,牛肉条,奶饽饽,胡麻饼各一例,另有一例小菜拼盘。
      谢湘君素来锦衣玉食,如何吃得惯这些北齐膳食,可吃不惯又如何呢?!她掰了一块奶饽饽就着小菜慢慢吃了几口,时间一长,餐品就凉了,侍奉的大丫鬟除了柳儿还有宫里指派来的素琴,见她不吃了就让人把早膳撤了。

      谢湘君漱过口,隋进便来报说教习姑姑到了,谢湘君便去正厅听教。
      教习姑姑是个三十岁上下的利索女子,穿着椴青绸袄,不卑不亢,见了谢湘君行了个礼:“奴婢孙曼香奉王后娘娘之命前来教导殿下北齐王宫里的规矩,殿下以后可以叫奴婢孙姑姑。”
      谢湘君点头致意:“有劳孙姑姑了!”
      孙曼香:“殿下出身南蜀王室想必深知宫里的规矩,但北齐宫规跟南蜀多有不同,以后还请殿下以北齐王宫的规矩为准。”
      谢湘君:“自当如此。”

      孙曼香:“北齐江氏自开国以来到今上已是第六代君王,王上身体不太好,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养。宫里和前朝的事基本都是王后处理,所以请殿下务必记住,在北齐王后代表着绝对权威。”
      谢湘君早有听闻,在北齐真正的掌权者不是北齐王江湛而是王后梁飞燕,梁飞燕出身将门,父亲梁瀚章是北齐的兵马大元帅,哥哥梁文信统领禁军,领北齐都城防务。

      “在宫里无诏不得面见王上,王后日理万机无事也不必前去请安。宫里除了王后娘娘还有莫妃和荣妃,叶妃三位娘娘,此外还有胡夫人和鸢夫人两位夫人,都是宫里的老人,殿下日后若是见了还需恭敬些。”
      “此外宫里还有一位贵人,是西鹘部的阿兰达公主,公主不是妃嫔是侍奉王后娘娘的人,殿下若是见了公主也不可冒犯。”
      谢湘君:“谢孙姑姑提点。”
      教习完毕,谢湘君让柳儿取了一只织锦荷包送给孙曼香,里面是一包分量十足的金瓜子。孙曼香笑着收了:“殿下只要恪守宫规,北齐王宫的日子不会难过。”

      梁飞燕在圣旨上盖上帝印,吩咐郑喜道:“去宣旨吧!”
      郑喜得了教训再不敢多言,恭敬的领了圣旨,去落云台了。

      “真不打了?!”殿下,一身精甲的高大武将正是北齐王后梁飞燕的哥哥,禁军统领梁文信。
      梁飞燕将帝印放回宝盒:“今年不打了。”
      “也好,连着几年争战,将士们也都有些疲惫了,军饷这半年也亏空的厉害,正好南蜀的进贡可以补过来!”梁文信笑着摸了摸身侧的剑柄,心里觉得南蜀王简直愚蠢之极。
      梁飞燕轻叹一声,露出一抹担忧之色:“今冬王上的身体比往年还难过。”
      梁文信嗤笑道:“我听说那位孙道长进言说是因为王都杀伐之气过重?!”孙道长是先王太后请来的得道方士,专为体弱多病的北齐王祈福炼丹的。
      梁飞燕点点头,她虽然不信这些,但也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在先王太后去世之后仍将这位孙道长留在了宫中。

      “你难道信了?!”梁文信觉得好笑,他们出身将门,从未信过命理玄学,只信自己手里的刀剑和手下的精兵。
      梁飞燕:“战事停一停也好,若是王上为此能宽宽心也算值得了。”
      梁文信闷声道:“这些年来他何曾管过政事?不都是你为他操劳,还白白担着干政的骂名!”
      梁飞燕闻言脸色一沉:“本宫不希望在任何场合听见这样的话!别忘了梁家的荣宠都是王上给的,希望你们谨言慎行,莫要授人把柄!”
      梁文信虽不服气,仍旧道:“臣遵旨!”

      郑喜带着圣旨直奔落云台,谢湘君知道了忙领着院子里的人恭敬跪在院中等着宣旨。
      郑喜因为先前得了教训,此刻不敢拿乔,恭恭敬敬的宣读圣旨:“南蜀沅霞公主才貌双全,品性温良,册为夫人,封号湘。”
      “谢湘君领旨谢恩!”谢湘君恭敬的从郑喜手中接过圣旨。
      郑喜陪笑道:“您如今封了夫人,就是奴才的主子了!”
      谢湘君唤了柳儿一声,柳儿心中再不情愿也只得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封恭恭敬敬的递出去,郑喜假意推脱两下便放进袖中。
      “谢湘夫人赏!”
      谢湘君有礼道:“湘君初来乍到,还望公公多多提点照拂!”
      郑喜笑道:“夫人言重了,在这宫里只要侍奉好王上,王后,万事皆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湘夫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