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
-
这一年丁祎十八岁,正是可以自傲地宣称“我是成年人”并在任何可能的情形下随时强调这一点的年龄。她在这一年里进入一所离家极远的大学——原本按照她的成绩,选择一所本地学校更有可能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一些,但她几乎想都没想,就在志愿表上填涂了看起来最远的学校,并且毫不犹豫地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一栏上打了勾。
哪里都好,只要能够尽量远一些。
别误会,丁祎小朋友本身并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家庭问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不过是基于一个年轻人——年满十八岁,正在尽一切努力彰显自己独立意识的年轻人——那种毫无来由的想要“展翅高飞”的理想主义罢了。
这种想法显然也有某种遗传因素或是家庭教育在其中发挥作用,因为做父亲的在看到那张志愿表后,发表的唯一看法是“很好,这些地方我都没去过,我和你妈妈会借着看你的机会好好游览一下的。当然,差旅和住宿餐饮费我们会自己解决。”
丁祎有些神秘地冲家人笑了一下,没有把心里的小小计划说出来。
按照和父亲的“君子协定”,家里人只为她提供四年的学费和最初三个月的生活费,其他的所有开销就由“已经是成年人”的丁祎自行解决,丁祎的小小计划则是,要在毕业的时候,除了生活费之外,也要把父母预支的学费赚回来——现在则还要加上父母来看望她的差旅费,出于一种迫不及待要证明自己独立能力的心理,她找出种种理由(天气太热,火车一定会很挤、学校附近这种时候一定很难找到住处)来要求独自去学校报到,但多少还是有点小小的内疚,父亲暂且不论,母亲会不会产生一种“不被孩子需要”的沮丧心情呢?
总而言之,怀着一点点的内疚和更多的期待,她拉着行李上了火车,接着火车转汽车、汽车转公交、公交转小巴,最后终于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边发现她那看起来更像是个大工地的学校。
“新校区,没办法。”校门口负责接待的师兄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概今天他已经被无数学生和家长抱怨轰炸过无数遍了:“好消息是宿舍楼也是新修的,比老校区的条件要好得多哦!”
半信半疑地领到宿舍钥匙,走到一间怎么看都像是住家公寓而非学生宿舍的大楼前,丁祎才难以置信地惊呼出声:“这也太好了些吧?学校在想些什么,要把学生宿舍修成这种样子?”“啊……抱歉,并不是所有人都住在这样的地方,学生宿舍不够用了,所以一部分学生会被分到这里的空房间,而你恰好是最后一个来报到的……”
很好。丁祎想,这个世界永远都会让你有无限的惊喜。你想当医生,偏偏被调剂到营销管理专业;你想打工赚钱,偏偏学校在一个偏僻到堪比西伯利亚的地方;你想多交朋友,偏偏宿舍被分在了这种地方。
这个时候,丁祎还不知道,生活的玄妙之处,才刚刚向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