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都过去了 ...
-
翌日,盛千俞带着二百人马押送粮草,于临安城楼下集结,待清点后,整军齐发。
世人皆感叹王恩浩荡,百姓欢送十里。
“殿下,临安城外竟有一片桂花林,您闻到桂花香了吗”依牧撩开马车帘,眼角眉梢都是笑意,连语气也变得欢快了些。
盛百城闻言只是浅浅的笑。
路途行过半日,一路人马停下修整,依牧也小心搀扶盛百城下马车走动。
盛千俞走到他们身边,寒笛递给依牧一壶水,依牧接过并道了谢。
“此行还习惯吗,身体可有不适?”盛千俞关心道。
“都好,有依牧在,阿姐不过太挂心我。”
“那便好”盛千俞看向依牧,后者向她俏皮一笑,倒是很有趣的丫头。
“公主”青澜来到盛千俞跟前,把一个小小的信筒呈上。
盛千俞接过信筒,打开看过之后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皱,便收起了信。
“阿姐,可是出了什么事?”
“无妨,不是什么大事”盛千俞宽慰道,随后又道:“依牧虽细致,但是宫外不比王宫内周全,须得有个会武功的守在你身边,这段时间,就让青澜跟着你,她是我的心腹,可以放心”
盛百城淡然一笑,点头应道:“好”。
一行人又休息了片刻,便接着赶路。
三日后,到了九真城下,九真太守亲自出城迎接,盛千俞让寒笛与官兵对接清点粮草,进城后,做成稀粥和干粮分发给百姓。
车马入城后,盛千俞拿着一个白色的帷帽走到盛百城的马车下,一步踏上马车,撩开车帘,笑道:“阿城,和阿姐一起为百姓施粥吧”。
二人来到知府门前的施粥蓬,盛千俞走到装着满满当当的馒头的盆前,拿起一个馒头,放到盛百城的手里,扶着他的手肘,把他拉到自己站的位置,而自己往后退了两步。
盛百城有些试探性的把拿着馒头的手往前递了递,随即便感觉到有人拿走了自己手里的馒头,又听到一声软软糯糯的:“谢谢阿兄”
面前的女人抱着约么四五岁大的孩子,又一齐向盛百城鞠了一躬,道:“多谢公子”
盛百城藏在帷帽下的睫毛轻颤,嘴角也不自觉的勾起一抹笑。
盛千俞又在旁边看了一会,召来青澜,嘱咐道:“我去别处看看,你在这里守着。”
“是”青澜颔首道。
盛千俞带着寒笛驾马往九真城外的驻军营去,县令和林玄将军已在那等候。
“主将”林玄见到盛千俞急忙上前行礼。
“林将军请起”盛千俞下马后微微俯身单手虚扶。“此次九真天灾,多亏你及时领兵救九真于危难,否则不知有多少生灵涂炭,是我该谢你”
“保护百姓是王军使命,末将始终谨记”林玄站起身“主将,林辞昨日派一小兵传信,东邬在银月城下集结数万军马日日演练,大有攻城之象”
“刚收了一半南荣便急不可耐的直逼西临,果真狼子野心”寒笛愤愤道。
“银月如今有多少兵马”盛千俞问道。
寒笛略微想了下,答道:“公主,上次与宣威国一战大捷,宣威国的兵力皆归属边关城池,银月也是其中之一,如今银月驻防兵力约有六万”
“回城之后即刻上书为银水求援四万轻骑,东邬士气正猛,不可不做万全准备”
“是”寒笛颔首。
“师父,师父”远远地,只听见一声声略显稚嫩的男声传来。随着声音渐渐清晰,中军帐的帘栊被人从外面掀开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探进头来,眼神扫过帐中几人,看见盛千俞时眸子亮出光彩,边又叫了一声“师父”边跑到盛千俞跟前,颔首将右手放至心口,单膝跪地行了一礼。
“寅棋”盛千俞笑着抬手拍了拍少年的头“军营驻地肆意喧哗,你是舒坦久了想领罚?”
被唤作寅棋的少年站起身,故作愁状,道:“师父,怎么刚一见面你就要罚我呀”
见状寒笛等人皆面露笑意。
“对了师父,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你早就知道我在这儿吗”寅棋不解道。
“方才林将军道有一小兵从银水传信来,我便猜到是你了”
“小兵?我,我现在是小兵,可我日后可是要当大将军的”寅棋说道‘大将军’时一脸骄傲,仿佛他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了。
此话一出寒笛等人再也忍不住,众人皆是啼笑皆非。
“好~那我们未来的寅大将军,今日想领什么罚呀”盛千俞闻言故意逗他。
“啊~师父真要罚我呀”寅棋脸都皱成了一团。
“那是自然”盛千俞故作正态,凝眉思考了一下,道“不过念在你传信有功,便罚你随我回九真城内为百姓施粥吧”
寅棋闻言眉头立刻舒展开来,随即掩盖不住笑意,道:“寅棋领罚!”
盛千俞众人走出营帐,寒笛和寅棋伴在身侧,与林玄等人作别。
三人驾马回到城内,盛百城这边刚刚结束,可盛千俞回来却未见到盛百城,寒笛下马打听了一番,道:“公主,殿下往城内去了,有青澜陪着”
“有青澜在,想必不会出事”盛千俞听到青澜也陪着,才稍稍放下心来。
盛百城三人行过大街,路过一片废墟的房屋,依稀能看出曾经的繁荣。
“嗖…”一柄利箭划破长空向三人袭来,青澜眼疾手快,当即挥剑将箭断成两半,利箭仿佛一下子没了生命般掉落在雪地上。
青澜拔箭相护,警惕的看着四周,却不再有动静。
突然,依牧看着旁边的石柱下,小声惊呼:“啊,那帘子下面有人”,说完便拉着盛百城往后退。
青澜宽慰道“别慌,可能是遇难的灾民”
青澜走过去用剑尖挑起地上的帘子,露出一个年轻女子的脸,面色惨白,且脸颊带血。
她用力将帘子全部掀开,发现女子的衣服上竟都是血污,手里还紧握着一把短刀。
依牧是从小在宫里的丫头,没见过这种惨状的人,吓得惊慌的疾步后退。
盛百城也微皱着眉,慢慢的摸索着朝前走,依牧见状顾不上害怕,上前搀扶着。
青澜摸了摸女子的颈脉,竟还有微弱的心跳。她瞧着女子的穿着不像西临人士,便回道:“殿下,废墟之中有一女子,尚有一丝气息,但穿着不似西临人,满身血污且手握兵刃,极有可能是奸细”
“若是奸细,带回去岂不是引狼入室”依牧的声音依旧在微微发颤“可若放任不理,这极寒之下,她必死无疑”
“带回去吧,若真是奸细,也应交由阿姐处置”盛百城道。
“是”青澜颔首,而后将她背到一个破旧的推车上,将身上的大氅披风仔细盖在她身上,慢慢推着她往回走。
到了知府门口,天已隐隐暗了,门口的守卫过来帮青澜推车,青澜一边喘着气一边道:“快将她背进去再找个大夫”转头对盛百城道:“公子,您先进去,我去回禀公主”
不消片刻,盛千俞和寒笛到了女子所在的客房,正有大夫在里面给她看伤。
片刻后,大夫走出来,对着盛千俞作了一揖,道:“公主,此人肩上有箭毒,性命危矣”
“是无药可解?”盛千俞问道。
“并非无药可解,要想清毒,老臣一剂药方便可,只是此毒甚烈,其解药也凶猛无比,一旦服下,生死由命”
“尽力即可,你且去开药方吧”
大夫退下,盛千俞转而看着盛百城,他静静的坐在那里,周身都泛着清冷。
盛千俞走过去倒了杯热茶放到盛百城手里,道:“我今日带回一人,他年纪比你小,性子活泼,这几日便让他跟着你”
盛百城握紧了茶杯,感受着茶的温度侵染着冰凉的指尖,温声道:“只要他不觉无趣便好”。
有侍女将煮好的药端进来,向盛千俞请示过之后便去小心的喂给床上的女子,一碗药喝完,原本一动不动如尸体般的人突然紧握双拳,双腿微曲,身体也难受的微微颤抖,大汗淋漓,手指紧攥着床单,咬着牙,闷声隐忍。
“此药服下便会让人疼痛难忍,挺过去的就活,挺不过去的也大有人在”大夫在一旁解释到。
即使她在极力压抑自己不让自己嚎叫,但是轻微的闷哼声依然那样清晰。传进盛百城的耳朵里,他脑中回想的确是当初那个雪天,被一碗莲子汤毒瞎双眼,疼的痛苦嚎叫了一夜却无人来救的自己。
盛百城藏在袖口下的手紧握着拳头,指尖泛白。不想却突然被一双温暖的手覆上,他突然从回忆中剥离,这双手好像在告诉他—
痛苦的尽头是希望。
盛百城缓缓抬起头,盛千俞俯下身与他平视,即便他看不见,但是他的眼睛依旧明亮。
“都过去了”
盛千俞揉揉他的头,如春风般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