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终于回来了 ...

  •   今年的初雪来的格外早,雪飘窗柩,落于枝头,半是惊喜,半是遗憾。

      /西临/

      王城的风吹进听风阁,吹响了檐下的风铎,也吹动了院中白衣少年的衣诀。

      “终于回来了”盛百城低声自语,嘴角含笑。

      不同于听风阁的幽静,瑰延宫不负其名,此时觥筹交错,歌舞升平,极尽瑰丽。

      “王上,公主既有女子之风华,又存男子之英勇,守得疆土长宁,护得百姓长安,公主不世之姿,让我等钦佩不已”

      “公主征战万里守边御敌,有公主如此,是百姓之福”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话间满是对这位公主的赞誉。

      “各位大人谬赞,千俞既生于帝王家,享天下之养,自该担兴亡之责,王室本分罢了。”席下的女子不显山水,连声音也听不出喜怒。

      此话一出,更引得众臣纷纷侧目,好一个王室本分,好一个盛千俞。

      王上看着她,目露赞赏:“吾家有女初长成,为父为君,孤心安矣。”

      众臣附和,正欢笑之际却不知是谁提道“小殿下他日游历回宫,必如长公主般,心系天下,英勇无双”

      话音刚落,一旁弹奏的乐师不小心弹断了琴弦,大殿一下子安静如窖。

      王上变了脸色,大臣们不敢吭声,求助似的看向盛千俞。

      片刻后,盛千俞道:“王弟出宫游历,结交天下英才,他日回宫,必是要比儿臣出色的多”

      大臣们稍稍松了口气,随即不敢多迟疑,纷纷道自己吃醉了酒,出宫回府了。

      刚刚还热闹至极的瑰延宫,霎时冷清下来,偌大的大殿上只有高坐在上的王和慌乱之下跪了一地的舞姬和乐师们。

      盛千俞站起身,缓缓走上前,挡在她脚边的舞姬慌忙跪着让开,好像得罪了她,比得罪了那高高在上的王还可怕。

      盛千俞踏过白玉阶,走至王上身边,拿起一旁的酒壶,为王上斟了一杯酒。

      “儿臣久不在宫内,竟不知,王弟是何时出宫游历的?”

      “罢了,不知也无妨,儿臣累了,先回去休息了”
      说完未等王上批允,盛千俞转身便走了。

      王上看着盛千俞离去的背影出了神,随后屏退了众人,偌大的大殿纷华靡丽,膏粱锦绣。而高坐上的人却孑然一身。

      王上拿起盛千俞鸩的酒,摇晃着站起身,慢悠悠的走到桌案前,举起酒杯遥对明月,把酒缓缓倒在脚边

      “阿俞与你当初一模一样,才能出众,心系众生,可她怕是…怨我呀”

      盛千俞刚出瑰延宫,便有两个着常服的女子跟随其后。

      “公主,我们是回夕云宫吗”其中一着碧色常服的女子青澜问道。

      盛千俞不予置理,另一个着深蓝色常服的女子寒笛心下了然,道:“去听风阁”

      盛千俞刚一进听风阁的院子,便看见他坐在红枫树下的石桌旁,桌上是刚沏好的热茶,尚还冒着热气。

      盛千俞独自上前,青澜寒笛二人退出院落守在门外。

      “阿姐”盛百城在身旁小侍依牧的搀扶下站起身,率先开口。

      盛千俞走到他面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都比阿姐高了”

      盛白城眼中的笑意又加深了几分,他常年呆在听风阁,平日里大多在听书品茶下盲棋,或是亲手在院子里种些草木,性子格外的儒雅,西临多风沙,生得男子魁梧,他却难得的温润如玉,一身雪白衣袍,眉眼秀丽尽是高山流水,倒像是出身江南的公子。

      盛千俞看着相貌与她六分像的盛百城不禁恍然,他们竟已三年未见。小小少年不负岁月,终究是长成了翩翩公子的模样。

      二人落座,依牧为他们倒上茶,恭顺的退下。

      “阿姐,方才瑰延殿内,外务部参议李大人所言,阿姐不必理会”盛百城轻声道。

      “外务部参议?可是那位道你出宫游历的李大人?”
      盛百城含笑示意。

      盛千俞垂眸道“所谓游历,不过是父王把你藏起来搪塞世人的借口,你可怪他?”

      “如若是我站在那个位置,同样的事,我也不会比父王做的好,为人君者,身不由己,阿姐,我明白。”

      盛千俞看着盛百城,一时竟无语凝噎,是啊,他说的没错,为人君者,身不由己;为人臣者命不由己。上天究竟是公平还是不公平呢?她不知道。

      “阿姐日后定让你堂堂正正的走出去”

      良久,盛千俞离开听风阁,往夕云宫方向去。

      依牧回到盛百城身边,为他披上一件白狐裘,柔声道:“殿下,公主回来了,您也不必日日记挂了”

      盛百城温和的笑道:“阿姐的捷报比家书都多”

      片刻,似想到了什么,渐渐敛了笑意“如若不是我眼疾,阿姐也不会如此辛苦,有些凉了,我们回房吧”
      依牧看出了盛百城的落寞,便不发一言,小心搀扶着。

      盛千俞回到夕云宫,与听风阁的幽静雅致不同,夕云宫犹如琼楼玉宇灿然之,与日出云开或是夕阳西下相配均是相得益彰。

      “公主,问书传信来,南荣割了一半江山给东邬,两国正式休战”青澜道。

      “意料之中”盛千俞道。
      “公主可有打算?”

      “静观其变吧”盛千俞走至寝殿门前,说完便随手关门,将青澜隔在了门外。

      /华清殿/

      王上倚靠在软塌上,旁边跪着几个御医,皆是神色凝重。

      “孤的身体,如何”

      御医们皆是噤若寒蝉,似是很为难的样子。

      “若是不说实话,便都拖出去斩了”王上不怒自威,让众人惶恐。

      “王上,您早些年中的寒毒,如今已浸入血液,流通全身,臣等医术不精…王上恕罪”其中看起来最年长得的御医开口回道。说完,身后众多御医又是把头更低了低,齐声道:“王上恕罪”。

      王上神情却毫无波动,闭了闭眼,似是觉得聒噪。

      “你叫什么?”王上手随意指向一位年轻的御医。

      “微臣杜关年”

      “你留下,其他人出去”

      一阵窸窸窣窣声过后,寝殿内只剩下二人。

      王上身边的太监崔路随着御医们,在门口半是威胁半是叮嘱道:“今日之事,不可透露分毫,否则,毁了自己的前程事小,连累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

      寝殿内,王上欲坐起身,杜关年忙站起身上前搀扶,王上捏住他的肩膀,道:“即日起,你负责近身照看孤的身体,御医署事宜,暂且搁下”

      “微臣惶恐,微臣师从林太医,医术也不及林太医,王上万金之躯,臣恐照看不力,不如请林太医…”

      “孤自有打算,你只管听着,另外,一切消息不得外传,尤其是,夕云宫”

      “微臣领命”杜关年行礼叩恩。

      几日后,盛千俞前去华清殿议事,正巧碰上出殿的杜关年,杜关年向盛千俞行了一礼,她刚想发问,太监崔路便来邀她进去,遂作罢。

      进了正殿,王上正在批阅奏则,见她来了便直接赐座。

      “九真刚刚经历天灾,百姓如今食不果腹,孤已下令,从王城临安运送百石粮草到九真,路途遥远,你明日亲自押送,以彰显王室恩泽”

      “是”盛千俞道“儿臣恳请,让阿城与儿臣同行”

      王上手握朱批的手顿住,抬头看着盛千俞。

      “父王,九真一路非苦寒之地,且远不如行军般艰苦,随我运送粮草之人皆为我亲信,阿城多年从不露面示人,绝对不会被人认出”

      “父王,他不能一辈子呆在听风阁”

      王上听完复垂下了眸,只当是应允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