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与君相遇 ...

  •   几个回合下来,双方各有输赢,势均力敌。

      贵妃骄傲的扬起下巴,得意洋洋道:“三郎,如今臣妾也有帮手了。”

      柳杨氏噘着嘴道:“你们都有帮手,我们可惨了!”

      裴杨氏帮腔道:“就是就是,我的老本都要输光了。”

      此时,杨钊道:“那你们玩,我在旁边看着,帮你们记分算账。”

      贵妃把目光投向君荷,君荷放下牌,起身道:“玩的久了,想必陛下和贵妃也渴了,臣去为陛下和贵妃奉茶。”

      内侍们把茶具抬过来,君荷便坐到一边煎茶。

      贵妃十分满意君荷的知情识趣,她回头对杨钊道:“三哥,沈乐师的茶道十分了得,一会儿你也尝尝。”

      “谢贵妃。”杨钊答道,眼睛看向煎茶的君荷,眼睛有着莫名的情绪。

      皇帝说:“你把朕的人遣走了,是想让你哥哥偷偷指点你吧!”

      皇帝看向杨钊:“朕不许,不然算你欺君。”

      杨钊俯身笑道:“臣不敢!陛下的圣谕,臣莫敢不从。”

      皇帝笑眯眯的:“那好,朕便命你伴驾左右,站到我身边来。”

      贵妃娇嗔:“陛下……”

      几个人继续玩,皇帝时常问杨钊如何出牌,他与皇帝细细讲解,听得皇帝惊叹不已:“想不到小小的樗蒲竟然有这么多门道,一点都不比治国简单呢!”

      贵妃道:“陛下,我哥哥也是做过官的。”

      “哦?卿现居何职?”

      杨钊回道:“回陛下,臣曾在四川从军,任新都尉,考课满后便卸职了。”

      “哦,这样啊,不如就让卿暂居金吾卫之职,来往宫禁也方便。”

      杨钊连忙下跪谢恩。

      贵妃道:“谢陛下。”

      此时君荷茶已煎好,她为众人轮流奉上香茶,待奉到杨钊手中时道:“恭贺杨参军荣升。”

      “多谢沈乐师。”杨钊接过茶盏,指尖触及她的手指,细腻柔滑,指尖还透着淡淡的柔粉,像一块上好的羊脂玉,一个男人,竟生的一双如此好看的手,君荷不知他心中所想,松开茶盏便坐下了。

      皇帝抿了一口茶水,赞叹道:“沈卿的手艺又精进了!”

      君荷淡淡一笑:“陛下谬赞了!”

      杨钊喝了一口,顿觉齿颊留香,并无半点苦涩,与他平日所饮完全不同。

      此时皇帝开口问道:“杨卿,滋味如何?”

      “确是好茶,臣谢过陛下。”

      “哈哈哈,既是好茶,那便多饮几杯。”皇帝对君荷道:“沈卿,朕的舅兄第一次来,你可要代朕好好的招待。”

      “是。”君荷答道,她对杨钊道:“杨参军有任何要求尽管提,下官一定尽心竭力。”

      杨钊放下茶盏,恭敬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岂敢置喙,一切由陛下做主就是,臣只需遵从。”

      “好。”皇帝大喝一声:“说得好。”

      天宝四载九月,杨钊任金吾卫曹参军,而君荷也找到了王歆的下落,他做了从五品著作郎。

      宫门

      君荷拿着乐谱经过,远远的就听见了几个人在说话。

      一个人道:“像你这样的人也配与我们称兄道弟?”

      另一个人道:“就是,我们兄弟可都是上过战场的,杨参军恐怕连血都没见过吧!上了战场不会吓得腿软吧!”
      “哈哈哈!”

      “哈哈哈!”

      周围的人也是哈哈大笑,而中间那人长身玉立,面色如常,让人看不出喜怒:“我的确不能与你称兄道弟,毕竟陛下还叫我舅兄呢!”

      “杨昭,你以为自己是贵妃的族兄就了不起了,不过是个市井出身的小人,也配以国舅自居!”

      杨钊冷笑:“我不配,莫非你配。”

      “你……”

      君荷慢慢的走过去,几日见了赶紧行礼:“见过沈校书。”

      君荷回礼,随即对杨钊道:“书简繁重,下官力弱,不知可否请杨参军帮忙?”

      众人看着他手里两卷书,都面面相觑,两本书能又多沉,有机敏的便已猜出是君荷在给杨钊解围,便卖个人情给他:“沈校书文弱,下官理应相助,杨钊,你就去吧!”

      有人还想趁机讨好:“杨钊进宫不久,恐怕不认得路,不如还是让下官来吧!”

      说着就伸出手想拿君荷手里的书卷,谁知另一只手比他还快,先他一步拿走了书卷,他怒道:“杨钊。”

      杨钊对上他的双眼,目光充满阴鸷狠厉,那人被杨钊的眼神吓了一跳,他们刚才骂了他那么久,他都没有露出过这样可怕的眼神。

      君荷越过他们往前走,杨钊也不再理会众人,抬步跟上君荷。

      两人走着走着,君荷就放满了脚步,杨钊明白他这是在等他,连忙上前去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同行。

      两人从宫门穿过御花园,又到弘文馆,一路上君荷都没有侧目看他,也没有回头说话,杨钊也没有先开口,于是,两人就这么一路沉默着。

      直到两人到了弘文馆,君荷也没有开口让杨钊回去,杨钊就跟着他进了弘文馆,唐朝历经四朝,且历代君王皆励精图治,崇尚儒学,自然藏书万卷,弘文馆不过是冰山一角。

      读书人一向爱书,且喜欢互相讨论,因此弘文馆中有不少人正在不时的指着书上低声说话。

      君荷寻得一处桌案,向杨钊指了指,示意他坐下,杨钊依言而坐,待杨钊坐下之后,君荷便开口道:“你在这里等我。”说完也不等他回答便走了。

      杨钊乖乖的坐在案前,目光瞥了瞥左右,大部分都是清秀的文人,有的容貌出众,有的略显平庸,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仪容整洁,通身都是温雅的书卷气,和君荷身上的感觉很像。

      杨钊想起刚才他和君荷走在一起,他比君荷要高大半个头,因此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小巧的耳垂和白皙的颈项,皇帝曾言沈卿如玉,在他看来他比玉还要美!

      杨钊看见君荷拿着书卷回来,赶紧收起思绪,平静的看着他,君荷把其中的一本,不,应该是一摞,放到他面前,杨钊看到那书名《鬼谷子》,他把目光投向君荷,君荷已在他对面坐下,专心的看着自己面前的书,眼皮都没抬一下。

      杨钊翻开《鬼谷子》,《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古书,杨钊虽然识得字,可他自幼不爱读书,因此很多生僻字都不认识,看了半天连第一页还没看完。

      君荷自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暗暗叹气,虽然历史上说杨国忠不学无术,只知道谄媚逢迎,可她以为起码也应该懂得点诗词歌赋,竟没想到却连字都认不全,像他这样,她怎么指望他弄死王鉷。

      君荷平静的起身,去了书架,等她回来,手里便拿着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

      她把书摊在杨钊面前:“我教你。”

      杨钊面带笑容:“多谢沈校书。”

      连君荷也不得不承认,杨钊的确当得起一代权臣的称号,整整十五卷,从部首到重文,一万五百一十六字,她只教一遍,杨钊便能融会贯通,且举一反三,仅仅一个下午,他就学完了,要知道,君荷在有白话文注解的情况下还整整学了两个多月。

      学会了《说文解字》,杨钊就开始认真的看起了《鬼谷子》。

      君荷亦专心的看自己的书,两人直至申时才各自离去。

      护送的脚夫都是杨昭混迹市井结识的三教九流之辈,马嵬驿简陋无趣,成日只能玩些樗蒲斗虫的玩意消遣,这些人便有些焦躁不耐。这一日雨稍稍细了,几个人溜出驿站去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