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不仅是楚砚廷,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满脸惊讶。
      尤其是随着那姑娘走近,露出一张姣好的容貌后。
      真就,人不可貌相。

      林宝意把水缸稳稳地放上板车。

      陈根生在旁边介绍道,“这是宝意,天生力气大,别看她瘦巴,一天可是能拿十公分哩!也是咱大队文化水平最高的,我让她来和你们介绍介绍咱大队的情况。”

      林宝意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你们好,我叫林宝意。”
      四个知青三男一女,林宝意的目光落在那个最显眼的男同志身上。

      他和其他人穿得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件军绿色大衣。只是别人穿着显得鼓鼓囊囊,人缩成一团,他却一点儿也不显臃肿,腰挺得直直的,跟棵小白杨似的。
      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打个旋儿地从挺拔的鼻梁往下掉。

      也许是雪花从他那张清隽的脸上落下时的姿势,也许是他那一身与旁人格外不同的气质,林宝意突然就觉得哪里有些痒痒的。

      楚砚廷站在她斜对面,察觉到打量的视线,便转头看过去。
      正正好对上林宝意那双格外灵动的大眼睛。
      对方红着脸,对他抿了抿唇,唇边酒窝若隐若现。和刚才那个抱着大水缸如履平地的形象,像是两个人。

      人到齐就出发了。

      路上林宝意开始介绍。
      春风大队是离公社最近的一个大队,共有二百一十八户人家,大队下有十个生产小队,知青们都被分到知青院所在的三队。

      队里不怎么搞那些运动,人人都奔着种好地过好日子使劲。
      上工时间是六点到十一点,下午两点到六点。上工前会分配任务,然后自己找记分员登记。
      春风大队工分比其他大队的值钱,一个工分能有五分钱。
      每人分两分的自留地,想养猪也可以去队里申请,交了年猪剩下的就可以自留。

      除了地里的生产任务外,还有两项集体经济。
      一个是鱼塘,养殖出来的鱼供应给县里的水产公司和食品厂。
      一个是梨树林,早些年开了荒山集资买的果苗,现在每年收成不错,食品厂和供销社都会收。
      这俩不仅能给社员们分钱,家家户户也能分到东西。

      说着话的功夫,春风大队就到了。
      一路上看到的房子土坯的多,楚砚廷以为所谓的知青院也就是这样的空房子。没想到小院看着还不错,院墙竟然是青砖的。

      “来喜!来喜!”牛车停在知青院门口,陈根生朝里面喊。

      很快大门从里面打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从里面哒哒跑出来,“爸、宝意姐。”
      这是大队长的小儿子,提前过来帮着烧炕烧热水的。

      知青院最早是地主家的房子,土改后充公,跟着大锅饭时期被用作队里的大食堂,后来大锅饭取消食堂解散,这里也就荒废了下来。

      接到安置知青要求后,队里也没别的空屋子,大队长就想起了这房子,安排人修葺房屋和盘炕。

      楚砚廷他们提着自己的东西下车,林宝意也把大缸抬了下去,径直搬进了院子里。

      陈来喜很热心,上前帮着女知青拿东西,他普通话说得不算好,夹杂着乡音:“哥哥姐姐们快进屋,有热水。”

      进了院子,盖了一层雪,什么都看不出来,只能说,这院子还挺大的。往前十多米,是正屋,旁边一左一右是两间挺大的屋子。

      一行人往正屋去,刚一进门,里面的热气扑面而来,人瞬间舒坦了。

      正屋是当做饭堂和厨房用的,一边是灶台,一边摆着桌子椅子还有橱柜。

      灶台还是大锅饭时期留下来的,一共有四个灶眼,不过这会子只有一个灶眼上放着陶制大锅。

      旁边的桌上堆了碗筷盘子和其他做饭的家伙什,都不是新的,还有缺口,也不知道是从哪匀过来的。唯一一样新的是砧板上放着的一把刀。

      唯一的那个姑娘,爸爸是食堂大师傅,从小也是泡在厨房长大的,这会子就小声嘟囔了一句:“这怎么用!”

      陈根生也没解释的意思,只领他们上两个屋里看。
      虽然已经简单打扫过,但因为长期没住人,一进去还是闻到一股子霉味。

      房间的一半都是炕,大通铺。已经烧热了,上面已经铺了一层秸秆。炕上还摆了张炕桌,对面是光秃的墙壁,只进门的地方摆了一个放洗漱用品的架子。

      还是那姑娘,她是南方人,进屋一打量,绷不住,哭了:“这怎么住!”
      她一身都是簇新的,腕上一块梅花牌女表,只看一眼就知道家里养得娇气。

      陈根生面色就有些不好了。
      要知道公社给的安置经费并不多,这知青院能修成现在这样,队里都是贴了钱的。

      但看着比自己老儿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姑娘,到底没忍心,只是说:“乡下条件就是这样,和城里比不了。你们都克服克服。”

      那姑娘是憋了一路,这会子情绪有些失控,也不理人,光是哭。

      这里只有林宝意一个女的,她上前,安慰了两句:“我看你自己带了被褥,我帮你一起铺。你看看,他们还得三个人挤一起呢,你可是一人一间屋子,比他们好多了,是吧?”
      还是抽抽搭搭的。

      陈根生沉声道:“你们是来给农村添砖加瓦的,可不是来享福的。”
      他一向不爱在队里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可不代表他不会。
      这话有些重,话里还有些指责思想不端正的意思,大家都不好意思接。

      楚砚廷也没有,他只想赶紧把东西放了,能休息会儿。坐了几天火车了,实在没心思跟着折腾。

      前面在公社接话的那个男知青又站了出来:“大队长说得对,她也是想家了心里难受,您别见怪。”

      陈根生本来就不打算计较,就是想压压他们的脾气。顺着台阶下:“咱们这条件艰苦,大家要有思想准备。既然来了,就要排除万难,拿出两万五千里的意志来。”

      楚砚廷一路上已经一次次降低期望值了,来都来了,过去的生活是别想了。
      转移话题道:“大队长,我们能先把东西归置了吗?”

      陈根生又恢复了笑脸:“来喜,等下你带小楚知青他们过去。宝意,你就在这儿帮她。”
      说着他又交代了几句,说得差不多了,这才拍拍手走人。

      林宝意帮着那个短发姑娘收拾,这姑娘行李是真多,鼓鼓囊囊三个大包裹。

      这会子也反应过来也有些不好意思,她一张圆圆的脸,两颊肉乎乎的,刚擦了泪,眼眶还是红的。

      见她笨拙地套被套,林宝意上前,说:“你先把罩子铺好,然后捏着被角,放到罩子四个角。”

      圆脸姑娘脸微红,“我,我来之前和我姆妈学了的,就,嗝。”她说这话,打了个嗝,顿时脸色爆红。

      林宝意觉得她还挺可爱的,安抚说:“没事,喝口水儿就好了。”

      她没直接帮人家套,耐心地教着。
      圆脸姑娘看着有些娇气,但不会的就会问,也没让林宝意动手帮她。

      另一边,楚砚廷他们到了东屋。
      男孩子嘛,一个个都没有那么讲究,也不管好不好的,都赶紧收拾吧。

      炕中间是最舒服的,炕头热,炕梢则是比较凉的。
      楚砚廷被分到了炕梢。

      他也没睡过炕,压根不知道这些。别人都铺好床了,就他,曾经的楚二爷哪会干家务。卡在套被子上,怎么抖落都是缩成一团的。
      最后还是来喜看不下去了,过去帮着套的。

      他刚把床铺好,院子里就响起叫吃饭的声音。
      这个时节是油水最足的时候。满满一大盆的酸菜炖豆腐,上头还飘着几颗油渣,配上高粱馒头,别提多香了。

      知青专列为了多装些知青,把餐车都取消了。楚砚廷一路上都是吃的干粮,现在看到这热气腾腾的,也是真饿了。

      楚砚廷还是第一次这样对着盆吃饭,感觉还挺新奇的。
      吃了一口馒头,他一顿,瞬间瞳孔放大,那张清冷的脸也生动起来。下一秒,就猛地咳了起来。

      送饭来的队长媳妇桂花婶一边拍他后背,一边说,“快,喝口汤!哎哟我天,这是多饿啊,孩子啊,慢点吃。别急,我带的多,你们几个小身板都能管饱!”

      看着这一幕的林宝意忍俊不禁,她倒是看出来了,这位好看得过头的知青怕是第一次吃这种馒头,噎嗓子了吧?

      楚砚廷顺好气,桂花婶还热情地教他:
      “娃,把馒头泡汤里蘸着吃,香着呢。”她朝着楚砚廷碗里打了一勺菜,豆腐多酸菜少还有油渣那种。

      楚砚廷原来在家还有点小洁癖,最不喜欢吃饭时别人碰他的碗。
      但现在,他尽量让自己习惯这种朴素的善意。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

      笑了笑,说,“谢谢婶子。”
      桂花婶笑出牙花:“嗳,多俊的孩子呐!来来来,都吃。一个个这么小就离开家了,当爹妈的不得心疼死。”

      “婶,我们是来支援老乡建设的,爸妈都支持!苦不苦想想两万五。”
      其中有个戴眼镜的男知青嘴里还含着馒头呢,就一脸正色地背语录。
      桂花婶愣了一下,夸了句:“有志气!”

      桂花婶虽然没什么文化,可她男人是大队长,时不时就得去公社开会学习,回来后也会和她说外面的事。
      “对农民来说,粮食就是最重要的。咱队没有那么多事,家家户户都奔着种好地提高收获使劲。用你们的话说,咱把地种好完成生产任务,这就算做好国家的螺丝钉了。这个话是这样说吧?”

      刚才那个眼镜知青对桂花婶竖起大拇指:“婶儿,你说得对,你觉悟真高。”

      还觉悟高呢,这就是让自己这群人以后好好干活,别光整那些没用的。
      楚砚廷垂着眼,心里对即将到来的插队生活再提高一个难度等级。

      饭后,林宝意跟着桂花婶一起走了,知青们都在正屋坐着。

      还是刚才那个年纪最大的男知青,轻咳一声,说:“我叫孟文,山东人,今年二十,高中毕业。咱们既然分到一个生产队插队,就证明大伙儿是有缘分的。不如大家也做个自我介绍怎么样?”

      “张红兵,也是山东人,十七岁,高二生。”这是那个戴眼镜的。
      “田蜜,沪市人,十六岁,高一生。”这是刚才那个短发小姑娘。
      “楚砚廷,京市人,十八岁,高中没毕业。”

      孟文继续说:“好,那咱们就认识了。接下来,我建议咱们选一个队长,然后把做饭那些活都分一分。”
      他是主动站出来的,看着也颇具领导气质,大伙儿都选了他。

      孟文顺水推舟:“那我提议,咱们吃大锅饭怎么样?会做饭的同志们轮流做,不会做饭的轮流挑水担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