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介绍 ...

  •   李亭林默不作声的把手抽出来,用湿巾擦了擦。
      “哥,你嫌弃我?”苏月琰挑着眉问道。
      “没有,不是嫌弃你,是嫌弃油。”
      “哦~,油怎么了,它带有我嘴唇的温度。”
      李亭林被噎了一下,抬眼看着他,“说这话容易油腻啊,小苏同学。”
      苏月琰摇摇头,给李亭林夹了一片土豆,说:“不会,我说就不会,毕竟我是清爽型的。”
      李老师暗道,错了少年,你是憨憨型的。

      苏月琰想,既然李老师说放下了,是不是可以多挖挖他的罗曼史?
      他捏着嗓子,甜甜的喊:“哥哥。”
      李亭林感觉心跳漏了一拍,又以比之前快的速度跳起来,他低头搅着碗里的酱,“嗯?”
      “我可以八卦你吗?”接着又找补道:“你知道,这人,他都有好奇心,你说是吧。”
      “你对自己的定位挺准的。”李亭林带有笑意的说。
      苏月琰眼睛瞪的圆圆的,问:“什么?好奇心吗?”
      李亭林白皙的手指挠挠他的下巴,“不是,心智不成熟。”
      苏月琰:“……”
      “小孩子才这么问,成年人都是套话的。”
      苏月琰不以为意的说:“我本来就是小孩子。”他转转眼珠,“跟你不用拐弯抹角。”
      李亭林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倒是没觉得孩子脾性有什么不好,长大是要付出代价的,他希望对方的纯真能多在生活之重下保持久一点。
      “你想问什么?”
      苏月琰没有立即回答,空了几十秒。
      “就…你在遇到他之前,有没有…”苏月琰支支吾吾的说。
      撒着娇要八卦的是他,迟疑含糊的也是他,李亭林无奈的笑着,“没有。”
      或许是高中生活压力太大,心态失衡,总想找个人倾吐自己的烦闷与情绪,好巧不巧的就和那个人有了瓜葛。青春期荷尔蒙萌动,剃头扁担一头热,就无知无畏的表达,信件展现他年少滚烫的心,但也灼伤了自己。
      勇气是有限的,有的人一生可能就只勇敢一次,无论是献给事业,自由还是爱情。他有过一腔孤勇,败了就没有第二次。
      苏月琰“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
      走出火锅店,李亭林的手机响了。他拿出一看,是高中好友。
      “李老师,下午有时间没,可否赏脸陪在下一聚?”
      苏月琰感觉到身边人的目光,停下脚步,问:“怎么了?”
      “跟我去见一个朋友,愿意吗?”
      苏月琰拉着他的手,眼底纯净真诚,“我怎么可能不愿意。”
      表面淡定,心里都沸腾了。见朋友啊,啊啊啊啊,说明什么,自己要被正式介绍给他身边的人了。

      咖啡厅里暖气很足,蛋糕的甜香充斥在空气中,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小角落的三人远离喧闹的人群,不起眼却很安全。苏月琰尽量在旁边保持沉默,言多必失,他可不想给李老师的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
      归南是李亭林高中为数不多的朋友,同为文科生,两人志趣相投,都爱读书练字,大学所学专业分别为历史和文学,文史哲终归是一体的,领域的部分重叠使得他们并没有因不同校而断了联系。
      他们聊着各自在教课时遇到的趣事,苏月琰听得津津有味。
      李亭林笑着说:“你说回咱们市教高中历史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会去母校。”
      归南摆着手,“不不不,绝对不行,和以前的老师做同事,算了吧,我才不要遭那罪。”
      苏月琰看到他满脸拒绝的样子,觉得很逗,不由得笑了出来,声音吸引到对方,归南看向他。
      之前两人进来时,他怕直直的盯着对方看不礼貌,就象征性的打了个招呼,这会儿才敢正大光明的打量,阳光干净,学生气十足。
      苏月琰被看的有些不自在,硬着头皮转移话题,“老师,你平时工作忙吗?”
      归南自然的收回目光,划开手机,让他们看,吐槽道:“这么多微信群,不得安生啊,我有时候看到群消息的提醒,心就沉了,生怕他们@我。”
      “你还记不记得,我们还上学的时候,有段时间是用校讯通的,消息直接发家长手机上。”李亭林说。
      归南听罢,点头表示记得,“那比这省事多了。这一个群里那么多人,人多嘴杂,不是事儿也能说成事儿,要是碰到那种死纠缠不放的家长,我都想直接把人踢出去。”
      大学老师打交道最多就是学生,学生家长在他们的工作中很难遇到,李亭林也给不出有建设性的处理意见,就问:“现在学生怎么样,好带吗?”
      “毕竟是重点高中,学生的自律性强,而且现在竞争激烈,想上好学校也不容易,他们都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方向。”
      “那可比我那时候强多了。”苏月琰插了一句。
      李亭林不喜欢听他这么说,皱了一下眉,“没有,你那时候很好。”
      归南看着俩人之间的粉红泡泡,揶揄道,“哎呦,我还在这儿呢。”
      李亭林别过头清清嗓子,说:“说起来这微信群,我倒是想起来一件事。”
      归南:“……”

      中文系今年开了一门选修课,是课本剧改编。期末作业是选择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改编成剧本。有同学在初中教材上没有找到想改编的,就去找老师问,可不可以选择高中教材。老师当时说,可以,但最好是初中的。
      于是,全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改编高中课文。但是交作业的前一天,老师又说必须是初中课文,写高中的需要重新改编,换回初中课文。
      那些要重新写的学生闹翻了,在班级群里刷屏,班长和学委以及个别同学都找老师沟通,能不能不要再改,否则他们就要通宵。这几位同学想要邀请老师入群,大家直接与老师交流,也想让老师听听同学们的诉求,辗转代为转达总归是不太方便。
      归南问出了苏月琰心中的问题,“这位老师入群了吗?”
      李亭林摇摇头,说:“无论学生如何说,老师都没有入群。”
      “怕被攻击吧,毕竟是他事先没有通知清楚。一旦进去就直面所有学生,不好收场。”归南猜测。
      苏月琰的学生身份使他更关注的是学生作业问题怎么解决的,“那三分之一学生重新写了吗?”
      李亭林叹了一声气,“是,都改了。”语气里满是无奈。
      “这也太不知变通了吧。”归南感叹道。
      或许这位老师有自己的考量,可受苦的终究是学生。后来李亭林在布置作业时都会写一个Word,各项标准都写清楚,再三检查之后才会发给学委。
      苏月琰想到每学期结束都有期末评教,给老师评分的话,同学们一般都不看内容直接全优,可若是哪位老师实在是。。。过分的话,学生不会手下留情。
      他问:“会影响评教的吧?”
      “有这个可能,我听说有个学生在建议栏写:希望老师今后表达清晰,不要随意更改。”
      苏月琰说:“我本科时,有个老师评教结果不理想,还问过学生,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让我们予以指正。”
      那位老师做事态度认真,科研能力强,但讲课水平就一般了。上课总是在念PPT,而且PPT上有很多废话,是教材最基本的知识,或者是百度上大家都能查到的东西。这些是学生自己学就可以的,课堂上根本学不到深层的,说难听点,要你何用?
      再加上学生的发言本是个人见解,经常性遭到老师否定,甚至还会有刺耳的话语,这样的课堂氛围简直是对他们的折磨。
      归南问:“你们有人提建议吗?”
      “老师进了班级群,说想听反馈,但没人理,又说了一次,还是没人,不过后来有人私聊他提了几点。”苏月琰回答。
      当时老师在群里询问,语气诚恳,没有人接话的群显得尴尬异常。而苏月琰一个平日在群里潜水的小透明也不想冒然发声,就跟班长说要不要动员一下,让大家随便说几句,给老师一个台阶下。
      未曾想,班长怼了一句:“怎么,你觉得他很可怜?”
      苏月琰默默点开对话框,申请加了老师为好友。
      他和班级其他同学一样不喜欢那位老师,可是老师身上的认真又让他很佩服,只不过是认真用错了地方,不知道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课堂反而变成了“认真的敷衍”。

      三人从咖啡厅出来的时候,天色已晚。归南和他们告别后便先走了。他们在夜色中手牵手,准备溜达着回家。
      苏月琰感叹道:“老师也不好当啊,别人只能看见他们的寒暑假。”
      李亭林把手揣进苏月琰的口袋里,笑了笑,“各行业都不容易,你熬夜的时候肯定会想,啊,统计真难!”
      他“啊”的语气像极了平时学生考试周抓狂的样子,和平时的从容反差很大,苏月琰想,李老师真可爱,想亲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