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重回上京 ...


  •   敏帝元年,大赦天下,皇恩覆及北疆流放的边民,新帝仁爱,脱其贱籍,分配至九州各郡,为其安家置业。

      敏帝即位后的第二件事,便是替两年前因通敌被囚禁于青州的东平王沉冤昭雪,追封其女昭余为后,百姓皆赞皇家公正,赞敏帝重义,女子羡慕东平王女得君王独爱,男子纷纷提笔拿剑参加科考欲侍明君。

      有人问,为何是追封?

      有人小声答,“东平王女已死,自然是追封。”

      有个上了年纪的苍老声音叹道,“东平王女,昭余郡主,不过两年时光,上京百姓便将她忘尽了......"

      茶楼气氛一时变得古怪起来,一个书生打扮的瘦高男子拍案而起,“什么东平王女,那是尊贵的昭余郡主,如今她冤情已平,新帝已追回她的郡主封号,诸位如此谨慎,是当真不记得郡主,还是心里有鬼?!”

      锦朝坐在二楼阁台上,闻言不禁循着声音看向男子,只一眼便转头继续添酒,一杯金茎露下肚,喉咙口烧的有些热。

      那书生操着一口南方口音,见无人答他,底气更足了些,继续道,“或许在座诸位,便有人当年在那郡主府前砸过一坛酒,添过一把火!”

      锦朝皱眉。

      不服气的上京人此刻再也坐不住,便要上前理论,“你个青州来的外乡人,不要血口喷人!”

      高瘦书生显然是酒气上头,上下打量那上京人一番,冷笑道,“看你打扮也是读书人,我不同你说。在座定有上京商贾人士,昭余郡主的恩惠小到流民百姓,大到上京商铺,谁没吃过郡主铺子里舍的一顿吃食,谁没因郡主上奏的赋税改良法少交商税?郡主府被烧之时,除府内侍卫无人来救,那火从白昼烧到黑夜,烧的天都红了,诸位在何处?!”

      那上京人出于本能想要反驳,字字入脑后又哑口无言,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半晌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原是来茶楼听曲,自那几人论到东平王时,茶楼上的琴师便停下琴声,锦朝只觉压抑无趣,眼神移向窗户外,正对面是个卖纸鸢的小铺子,铺子前几个富户小姐在仔细挑着,小姐们讨论了许久也没决定带走哪只纸鸢。

      铺子后面是座阔气的府邸,府外柱子上的红漆还未干透,几个小厮架着梯子费劲地把一块牌匾挂上去,上面五个金字,“昭余郡主府”。

      便是高瘦书生口中的那位郡主的府邸了。

      铺子前的小姐们已经选好了中意的纸鸢,站在中间那个服饰华丽的小姐选了只色彩浅淡,样子却栩栩如生的蜻蜓,锦朝盯着那只纸鸢,莫名的情绪涌上来。

      她自益州来上京已有些日子了。

      也许是因为益州乡土比起上京更有人情味,这两年她的日子过得越发安逸起来,鲜少想起原先在上京发生的事情。于益州之时,她终日呆在药王谷,像这般热闹的街市再也没去过。在她记忆深处,小时候大概也是拥有过这么一只纸鸢的,也是蜻蜓样式,她画的纹样,哥哥们替她做的风筝。

      那是三位常同她玩耍的哥哥,一个英气勃发,一个安静恬淡,还有一个傻里傻气。

      傻里傻气的哥哥从不掺和女孩子家的东西,那个英气勃发的哥哥差人用金线绣了图案,被性子安静的哥哥斥责铺张奢侈,第二天尽数改成了普通的彩色棉线。

      她喜欢极了那只纸鸢,追在那英气勃发的哥哥后面求他带自己出去放风筝,哥哥从不干脆地答应她,只是逗她,“你撒个娇,我便带你出去。”

      她毫不含糊的拽着哥哥的手,声音也压得奶声奶气,摇着哥哥的手臂说,“太子哥哥,太子哥哥你就带我出去嘛!”

      太子笑得心满意足,却还是歉疚地摸着她的头说,“昭余,太子哥哥今日实在是有事,改天带你出去好不好?”

      昭余一向将分寸拿捏的得当,虽撇嘴以示不满,却还是乖巧地点头。

      宫里人皆道,昭余郡主心悦太子李恒敏。

      彼时太子李恒敏是只羽翼未满的雏鹰,虽登上太子之位,可身边还有个同母所出的弟弟李恒英,李恒敏擅文,李恒英善武,李恒敏为太子,只因其为嫡长子。

      昭余追李恒敏追的紧,得空便往太子府跑,昭余背靠东平王,东平王是九州最大的异姓王,太子与东平王女联姻,不仅成就一桩良缘,还能稳固九州江山。

      百姓都希望昭余嫁给太子李恒敏,可昭余便不想。

      放纸鸢这件事,昭余被李恒敏拒绝了许多次,却丝毫没有心灰的意思,太子李恒敏昔日同她形影不离,只是正式上朝听政后才变得忙碌起来,她总是理解他的。

      那日李恒敏去议事厅议政后,昭余闷的发慌,便带着侍女荷之出门逛街,路上突然下了雨,昭余馋城东的烤栗子,荷之拿着昭余的伞,被她差去采买栗子。昭余就近站到马路牙子上,蹭着街边卖米线铺子的伞遮雨,她垂下头盯着纸鸢上的五彩棉线发呆,几天前这只纸鸢还有着金闪,现在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纸鸢了。

      太子总爱将华丽的东西塞给她,像是只有金线才能衬托她未来太子妃的身份似的。

      明明金线更为贵重,在昭余看来,却远不如眼前的五彩棉线来得生动。

      上京的雨总是下的绵长,一旦有雨水落下来没七八个时辰便停不下来,昭余出门从不带钱,荷包全给侍女荷之拿在了手上,身后米线铺子不时飘来汤汁鲜美的味道,昭余吸了吸鼻子,一边纠结要不要边吃米线边等荷之,一边想着若是现在吃了,晚上回太子府吃不下东西又得被训斥。

      太子他们一向不准她在街边小摊吃东西的。

      况且自己还没带荷包。

      正当她这么安慰着自己时,有人上来替她付了一碗米线的钱,看着她吃完,陪着她等到了侍女,然后领她回了家。

      临别前她分了那人半包炒栗子,那人很开心。

      直到那拿着蜻蜓纸鸢的小姐消失在视线里,锦朝才将目光收回来。这次来到上京,她有意去寻过那卖米线店铺子,却再未找到过。

      茶楼里,高瘦书生还在同一众人辩论,山柳不知何时溜到她身边,已经自顾自地喝上了小酒,见锦朝终于注意到自己,开口道,“这茶楼你日日都来,难不成真是来听这百姓如何看待昭余郡主的?”

      锦朝瞥他一眼,冷淡道,“我在看那座府。”

      山柳顺着锦朝的目光看去,郡主府的牌匾已经重新挂上,牌匾和柱子上的油漆味隔着一条街都能飘到茶楼里,那两个挂完牌匾从梯子上下来的小厮被呛得连咳几声,嘴里似乎抱怨了句什么。山柳心下了然,正欲开口说话,边听锦朝继续道,“几月前连院墙的木檐都如黑炭一般,今日便换了模样,哪里看得出以前的痕迹。”

      “好像真有什么人会重新住进去一样。”

      山柳叹了口气,道,“你......”

      “走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