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冥想空间 ...
-
道道星光之力汇入不白行简体内,日晷的晷针处蔓延出几近透明的白色丝线,将白行简牵引至一个玄妙的境界。
明若元君的注视下,白行简的身影忽然之间就消失不见了。
这是明若元君没有告诉白行简的,窥天石的另一个隐秘。只有与窥天石产生共鸣的修士才能引出这因果丝来,继而到达另一方空间之内,感悟因果之力。
作为合体期境界的大能,又是因果道上的老前辈,明若元君自然能看出,今日之后白行简的心境、修为已然足够可以冲击筑基。
至于比白行简更早进入大圆满境界的祝卿云、宋温仁等人,已经各自闭关冲击筑基境界了。
而白行简本人此时正沉浸在这股玄妙之中。
下一刻,在明若元君眼前,白行简忽然就消失不见了。
明若元君面上虽无甚表情,但眼底深处却有释然之意。
等到这一步,她才算是真正放下。只要千百年后白行简修为上来,便可以放心把太常之位托付与她,一如当年的自己。
临危受命,不可追矣。
在进入冥想空间之后,白行简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所处环境不同,随后睁眼察看。
璀璨星河入目,白行简仿佛骤然飞升一般。
此方空间乃是缩小版的星辰宇宙,白行简脚下踩着的,就是一颗微型星辰,随着白行简的意念在万千星河中穿梭而过。
待的时间长了,白行简察觉到此处每颗星辰之间似乎都相互有所关联,并不是孤立的。
而在遨游片刻星海之后,白行简猛然间看到前方有一个半透明的身影屹立在星辰之间。
凭借本能反应,白行简认出这是明若元君的背影。
正欲上前白行简驾驭着脚下星辰向前飞去,却不想她的身影与明若元君始终有着一定距离,好似怎么也跨不过去似的。
联想到每颗星辰都是有微弱关联之后,白行简将体内因果之力化成丝线,向着面前的星辰延伸而去。这还是她从六翅天蚕身上得到的灵感,因果之力不仅可以附着在灵器上,其本身就能够编织成实体。
只是那时的白行简受修为所限,对因果之力的感悟尚且没有到达这个层次,即使有那个想法,却也没有可以施展的条件。
如今在此方空间便不一样,因果之力不说是随心所欲,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纯白丝线在冥想空间里是透明化的,但白行简明显感觉到自己和明若元君的距离越来越近。
白行简自然能感觉到面前的明若元君不是实体,但在此方空间,明若元君出现便是一个信号,这让白行简不得不去重视。万一错过,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在观星台上,明若元君并不能推演出白行简在内的情况,即使她是合体期大能,但窥天石加上缥缈元尊留下来的东西,足够隔绝大乘期修士窥伺。
毕竟谁也不想冒着神识受损的风险,去窥探一个只有筑基期修为以下才能进入的冥想空间。
天人化生,万物始终……
在触碰到明若元君身影的那一刻,白行简看到面前虚影化为这八个字后,便骤然消散了。
白行简在心中仔细琢磨,又联系起往日明若元君的言行,心里猜测这或许是明若元君自己对因果之道的理解。从明若元君个人的手札去看,这一点并不难猜测。
只是明若元君在教导白行简因果之道时,从不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在白行简身上。虽然因果之道深邃难解,但一味走前人的路是不明智的。
在明若元君之后,白行简又遇见了几个前辈身影,猜测几人都是因果之道的传承者。
“故我之往,不畏余生。”
“不追前世,不求显达。”
“名位双全,因果何修。”
很明显几位前辈对于因果之道的理解侧重点是不同的,而在看到一位前辈身影后,白行简坚定了这个想法。
缥缈元尊,开国宰相。
“虽修此道,莫行吾事。”这是缥缈元尊留给后人的忠告。
在星河之中穿梭这么长时间,白行简有沧海桑田之感,好似一瞬即为百年。
冥想空间里的时间流速和外界有些许不同,本就是缥缈元尊为后人参悟因果道所置,其中奥妙又岂是白行简一日之内可以参悟?
盘坐于星辰大海之间,白行简感觉到此方空间对自己的微微排斥,看来是出去的时候了。
白行简思索间,以因果之力化丝,在此方空间内塑造自己的虚影形象。
这是一种传承,或许在她之后,亦会有后人到此。白行简已然明白明若元君的用意,自然会全了这最后一份圆满。
至于白行简留下的箴言为何,只有后人可以知晓了。
时辰已到,该去筑基了。
不以我始,不为我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