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红采 ...
-
高恨男看着这支青凤钗,就想起了苏烈。
这世上她最恨的人就是苏烈,这个男人在她十四岁便娶了她,和她拜堂成亲,却又在当天晚上甩下她逃走了。
高恨男本来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作红采。
高红采是冀州城最大豪富高雅贤唯一的千金。高家世代为书香门第,在隋时便是河北名门。高雅贤曾任过博陵郡的郡守,文武双全,但隋亡在即,各地烽烟四起,高雅贤没有野心,所以挂官封印回归故里,在家中闭门读书,教习女儿红采。
红采从小就是冀州城的一朵名花,只要到过冀州的人,就会听到那首关于她的歌谣:“红采妹妹嗯唉哟,长得乖那么嗯唉哟,聪明伶俐嗯唉哟,惹人爱那么嗯唉哟。/正月里来百花开,红采妹妹上学来,每本书都考第一,人人夸她是女秀才。”从这首歌谣,人们可以想象得出高红采的美貌与才华。
高雅贤还有个养子叫苏烈,是他一手带大的孤儿,便当成亲儿子一般,从小便准备让他作自己的女婿。可是这个苏烈专好舞刀弄枪,就是不肯读书,长大以后又总想去建功立业。时值天下大乱,苏烈的一身好武艺正有用处,但高雅贤并不这么想。年青人气盛,喜欢闯荡,乱世之中虽然英雄倍出,但他们并分不出谁是真主,谁是枭雄;若保了一位真主,到时天下太平,倒可以封侯拜相;但若保的是枭雄,说不定到时死无葬身之地。以高雅贤的想法是坐待其变,等到局势明朗之际,再择真主。
苏烈是一头初生的牛犊,浑身是燃烧的火,总是躁动不安,跃跃欲试。
为了栓住这头快要发狂的老虎,高雅贤亲自主婚,把才及笄的女儿红采嫁给了他,苏烈当时只有十六岁,也是个才长大的少年。高雅贤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有了人人惊羡的娇妻,还怕苏烈这个臭小子跑吗?所以在洞房花烛之夕,高雅贤没有防范,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混蛋小子连洞房都没有进,拜完堂后脱下新郎装就跑了,跑得了无踪迹。在他眼里,美人不如江山。
高红采成了被人抛弃的怨妇,一时间冀州城谣言四起:有的说高红采不守妇道,与别人勾搭,气跑了丈夫;有的说苏烈入洞房后才发现高红采不是个姑娘了,所以才会跑;还有的说苏烈本就有心上人,他不喜欢红采,与别的姑娘私奔了……诸此种种,高红采已经没有脸再在冀州住下去了,谁也不知道苏烈出走的真正原因。
高雅贤也被气病了,却又无可奈何。后来听说苏烈投靠了夏王窦建德,他只能摇头叹息。
高红采偷偷地离开了家,跳进了漳河,但她又被人救了起来。救她的人是一个清矍的老尼姑,法号灭情。
灭情师太领着她回到冀州,但此时的冀州已被夏王占据,高家因为有钱,故而被充了公,高雅贤也死在了乱军之中。有人说看到杀死高雅贤的人就是苏烈。冀州高家从此消失了。
灭情师太带高红采离开了冀州城,上了太行山。
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了个叫高红采的女子,而多了个叫高恨男的少年。
****************
这支青凤钗是苏家的信物,也是苏烈送给高家的定情之物。这支钗高恨男已经用不着了,本该远远地丢进漳河里,又有些不舍,这把钗到底可以让她想起与苏烈在一起时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她却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这支钗插进苏烈的咽喉。
听说苏烈早在几年前降了唐,已成为太宗手下最得力的一员将官,被封为左武侯中郎将,现在又拜为扫北大将军,任前部正印先锋官,准备从大元帅李靖出兵漠北,击破屡扰唐境的□□。这一出征,谁也说不好要几年,也许几个月就可以凯旋而归,也许四五年还是一无所获,还也许一去之后再不复返、万古皆枯。
所以,高恨男若要报仇,必须在苏烈出征前。她无法预料苏烈何时班师回朝,也无法预料苏烈是不是会战死疆场,她只希望自己能手刃此仇。可是,当她赶到长安的时候,大军已经出发了,她晚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