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地方监察制度·元 ...

  •   【元朝中央掌监察的机构还是那个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御使台分两部分,分别是负责纠察百官殿中司和作为朝廷的耳目行刺举之事的察院。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原本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州、道有一点点相似,都是后来才演变为常设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元朝的疆域太大了!这么说大家可能感受不到对比,我给大家看一下各朝疆域地图。】

      一听地图,各个朝代都沸腾了。

      各朝各代的皇帝重臣、刀笔吏、写官、史官、过目不忘的人、写字快的人都提起精神,飞快地各就各位。

      舆图啊,就算不细致也很珍贵,更何况是天幕披露的,那么多人都能看,不要白不要。

      随着东方辰笔尖滑动,一张又一张地图在平板上显示出来。

      舆图向来是军事重宝,只有极少人能看到,更何况对于古人来讲这神乎奇迹的电子地图,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屏住了呼吸。

      【我用的地图是社科院主办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幅图是咱们的大公鸡,大家都很熟悉,一秒跳过。】

      满怀期待的人只觉得眼睛一花就翻到了下一张,正要开口大骂,就见一幅浅黄色地图呈现在面前,上书“原始社会遗址图”。

      【这个是原始社会的,非常全面,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的遗址都有,除了大家熟悉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原始社会遗址遍布全国,无论是西北还是东北,无论是南方还是中原,甚至海南和湾湾都有。】

      嬴政和刘彻看着南越那块地一片火热,北边也很广袤,西边地方也不小,海外的岛屿也想拿到手……

      无数的人为了这张闻所未闻的地图而倾倒,许多奴隶黔首百姓从愚昧中短暂地抬起头,原来天地如此广阔。

      【这个是夏时期,看左上角这张小图,我给大家放大一下,夏时期的部落都集中在安邑、帝丘附近,也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内,狭义上的中原地区。】

      约公元前2070年。

      禹目光灼灼地看着地图中的那条大河,不受外物所动,连天幕一出现就准备起来的祭祀都顾不上了,更别提东方辰的话。

      【这个是商时期,和夏相比主要范围有所扩大,不过中心区域还是在狭义范围上的中原地区。下一张是西周各封国,姬姓诸侯国多在中原肥沃土地上,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周朝就七个封国呢,还疑惑杞人忧天的杞国是不是瞎编的,后来偶然知道是《列子》里面的就更疑惑了。】

      [列子凌虚御风嘛,可能真的是瞎编的。]
      [小辰知道列子不知道杞国?]
      [小辰的学习之路真神奇。]
      [杞人忧天不是假的!一个小国,天降陨石,两次!搁我也忧啊。]
      [这就是论谣言怎么生成的?]

      东方辰没看弹幕,专心致志翻地图,【这张是春秋争霸,这张是战国称雄,战国灭国战打到最后就剩齐楚燕韩赵魏秦了。】

      周。

      周朝天子,尤其是西周的,秉住了呼吸。他们无法想象大周会经历那些丢人的事件,这几张地图给了他们实感,一争霸一称雄,从这种变化可以看出周天子的权力地位一直在下降,最后的亡国之君债台高筑也不足为奇。

      可是该心痛还是心痛啊,后面朝代的地方监察制度看起来很好用,但他们不能用啊!

      【这个是秦,大家看秦朝北边的疆域和当时的长城完全重合了。】

      嬴政皱紧了眉头,大秦的疆域只占了东南沿海的一小块,看着极为碍眼。

      【然后是汉,这张地图是西汉时期的,比秦朝多了一个西域都护府,大家看到玉门关和阳关了吗?就在这里哦,再往里面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这个狭窄的通道就是河西走廊啦。】

      刘彻骄傲地扬起了头,不愧是他。

      【东汉和西汉大差不差,行政区划有小小的调整,最主要的是西域乌孙的独立,西域都护府变成了西域长史府。】

      西汉的皇帝们很看不顺眼汉前面的那个东字,周分为东西周,他们大汉怎么也步入后尘裂成两半了?听了几遍都令人不舒服。

      【接下来是三国鼎立,除了凉州北地郡这里羌胡南下,基本就是东汉分三瓣。】

      汉,建安五年(200)。

      这时候的人非常疑惑,大汉还没亡呢。魏蜀吴,这三国是哪里来的呢?

      荀彧心想:魏应是主公,蜀、先前主播说蜀本应为汉,那么建立蜀的不是刘表就是刘备,他更偏向于刘备。吴,以现在的局势他推测不出来。

      孙策拉着周瑜:“公瑾,你说那吴国是不是我们建的呀?”

      周瑜笑得温润:“肯定是我们。”

      【然后是两晋的,这是西晋,著名的司马氏摘桃嘛,就是把三国拼起来了。东晋北边是前秦,南边是东晋,没什么好说的。】

      魏,黄初元年(220)。

      曹丕闻言瞬间冷脸,司马氏摘桃,这里有几个司马氏?又摘的谁的桃呢?

      【接下来的是五胡十六国的图,五胡乱中华说的就是这时候嘛,这么多国家乱糟糟的。朝代更迭太快了,这张是宋魏对峙、这张是齐魏对峙,然后东西魏和梁对峙,之后是陈齐周,啊,终于到隋朝了。】

      这个时期之前的人都惊呆了,那么大一个国家,怎么会分成这么多小块,战国时期都没怎么混乱。

      五胡乱中华,中原人安能幸活?晋末之人慌乱无措,他们该怎么办?

      【隋朝比汉朝小了不少,但和南北朝时期相比看着顺眼多了。】

      隋,开皇二十年(600)。

      杨坚看到大隋的地图翘了翘嘴角,又想起东方辰说大隋二世而亡就忍不住怒火,“杨勇那逆子来了没?”

      【唐朝,唐朝武德充沛,疆域在唐高宗时达到最大,就是这张地图啦。后来突厥反叛,其他地方也各有缩展,安史之乱前的开元盛世的地图,看起来也不错对吧?然后是安史之乱后的,我们的西域啊,就这么丢了。下一张是方镇图,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大概就是这样,全国被分成了将近五十个镇。】

      东方辰叹气,她看了一眼弹幕,和她猜的一样全是骂唐玄宗的。

      唐,贞观十年(636)。

      李世民眼中闪过星光,这就是他们的大唐啊。大唐的疆域好广,那个高宗不错。

      又想到了主播所说的安史之乱,心头一梗,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寸山河一寸金,他们积攒的家业全被那个败家子唐玄宗给败光了!

      周,如意元年(692)。

      武曌叹气,罢了罢了,这次她不会再丢领土了。

      【下一张地图的名字叫做《五代十国时期分国图》,也乱糟糟的。】

      五代十国以前的人想不到又是一个混乱的朝代,尤其是处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之间的隋唐。
      隋炀帝统治下的人还好,反正他们现在活的也不比战乱的时期要强多少,生活在隋文帝和唐朝的人都惊呆了。五胡乱中华让汉人减少了三分之二,差一点就亡国灭种,再来一次还得了?
      唐末更是人心惶惶,底层的百姓也许不懂政治,但他们是最聪明的人,懂得趋利避害让自己活的更好些。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战争快要来了。

      【北宋时期,宋、西夏、辽。就怎么说呢,在宋朝一千多年前的秦朝都比宋朝地方大。真不是我嫌弃,唉。】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领土比宋朝大的大秦皇帝嬴政:……并不想和宋朝进行对比。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感觉非常丢脸,除了乱世,别人的朝代疆域都大大的,就他们和东晋有的一拼。

      西夏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党项人有异心?赵匡胤叹气,大一统真的很难。

      【南宋,大家看吧,首都杭州,西夏没变,辽变金了。这张也是南宋时期的,最大的变化在于蒙古,蒙古的地盘一点点扩大,灭金灭西夏灭南宋,南宋的地盘一点一点缩小,小皇帝跳崖的时候连雷州那个边边都没了。】

      [太可怜了]
      [那小皇帝是太|祖血脉吧?]
      [可见赵光义是真的不行。]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没想到他们已经够南了,还出来个更南的南宋,主播说他们大宋后面的皇帝都不争气,他也信了,但没想到能这么不争气呀!

      他以为那一寸山河一寸金仅仅适用于那个叫司马光的臣子,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骂的是整个大宋。

      赵匡胤又想晕,好在太医及时施针将他稳住了。

      “赵光义快到了吧?将他拦住,朕暂时不想见到他——把他看住了,别让他跑了!”

      【蒙古扩大到最后就变成元朝了嘛,咱们先跳过元,来看明朝。明朝也不小,东北和西藏都握在手里,可惜西域不在。这一张是堡宗之后的,怎么说呢,唯余叹息吧。】

      元朝皇帝正翘首以盼,听到主播这么说很是失望。但他们大元的疆域是最大的,放在最后看才有对比性,他们理解,他们能理解。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面无表情,他不大想和元朝放在一起,元朝疆域有多大他当然知道,尽管有几个罕国没有直接被中央控制,面积也比大明大,放在一起对比过于强烈,太没面子。

      朱元璋听到元明不是前后脚,还没悄悄松一口气,就见大明疆域少了一圈,不由得皱起眉头。

      秦,始皇帝元年(前221)。

      嬴政脸黑得像他的冕服,后世凡大一统朝代都比大秦疆域广阔,这一认知令刚灭六国的嬴政极度不爽。

      大秦臣子也大气不敢吭一声,陛下的心情不好,他们的心情也没好到哪儿去。

      【清也挺大,和我们现在非常像,除了河北是直隶外,其他名字都不带换的,可惜边境这么多的领土都没了。】

      清朝的皇帝们有的昂首挺胸,疆域能比得上他们大清的屈指可数;有的皇帝皱眉沉思,他们为了安抚蒙古各部花费了多大心思,后世居然没有保住那块地方。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康熙最先冷静下来,这么大的地方守不住也是罪过,后代的皇帝们是怎么搞的,听天幕的意思是他们被洋人欺负得很厉害。

      索额图眼尖地看到了地图右上角“中俄尼布楚条约待议地区”几个小字,本就皱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最后看元朝的,是不是很震撼?不管是西藏还是西域,东北还是蒙古都在元朝疆域范围内。看这边小图,北至北冰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看一次震撼一次]
      [是我没文化,一声卧槽走天下]
      [如果这些地方还都是我们的就好了,国土面积第一,听起来多霸气]
      [不止国土面积啊,那边好多煤好多石油!]

      元朝之前的帝王将相们都瞠目结舌,东方辰这么一问,都不由自主的点起头来。这么大的领土究竟是怎么打下来的?光靠行省制度就能将那么多边边角角管理好?

      周,如意元年(692)。

      被这个问题困扰最严重的要数武曌,不放弃疆土但不代表能把疆土严密控制在手中。元朝的行省制度那么好用吗?看起来就是换了个名字,感觉内核和大周差不多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地方监察制度·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