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地方监察制度·宋 ...

  •   东方辰本来想背两首盛唐和唐末边塞诗对比,但远离高中语文课堂三年的她脑袋空空,只犹豫了三秒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好了,唐朝大概就说到这儿。接下来我们来看宋朝的地方监察制度。众所周知,宋朝有“三冗”,大家还记不记得有哪三冗?】

      [冗兵冗官冗费。]
      [高中学过的。]
      [初中也学过。]
      [冗兵冗官冗费真是难为我还记得。]

      【是的,大家都答对了,这三冗贯穿北宋,比油污还顽固,大家耳熟能详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都没能清理这“三冗”,反而愈演愈烈,直到南宋末年。其实吧,这“三冗”哪个朝代都少不了,最典型的比如冗费,大家知道这些费用都用在哪里了吗?】

      [军费?这个属于冗兵吧?]
      [宗室吧?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个说法,说是南宋是被宗室拖垮的。]
      [明朝才是被宗室拖垮的。]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坐直身体,细细思考着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然而他不幸地发现,似乎他是造成三冗的开端。

      宋,熙宁四年(1071)。

      王安石叹气,天幕总结得精辟,不过凡事都要一步一步来,他和官家已经从最紧要的部分着手进行改革,相信几年以后,大宋必定能焕然一新。

      明,洪武十四年(1381)。

      什么东西?大明被宗室拖垮?怎么可能?朱元璋不信,大明宗室才多少人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宗室?可以这样说吧,宋朝宗室问题准确来讲可以归于冗官,宋朝宗室待遇挺不错的,长到一定年纪就给官做,比如唐婉的二婚丈夫赵士程,爵位是永嘉郡王,生前曾任武当军承宣使。宗室人越生越多,光领俸禄不干活的人也越多。这种方式和超级出名的明朝养猪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宋朝好歹给个官,明朝就emmmm纯纯吃白饭了。】

      [原来如此!]
      [原来处处都在养猪。]
      [论有一个好姓的重要性,宋朝没办法养赵,明朝可以养猪啊!]

      明,洪武十四年(1381)。

      朱元璋气得踢翻了御案,他大明宗室怎么就吃白饭了?他分封诸子是让他们作为屏障抵御外敌的。

      什么养猪学,这女子说话真难听。天幕中人猖狂,竟如此侮辱大明。天幕也不说清楚,国库养宗室不是很正常吗?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他给儿孙的待遇也不是很高,怎么就养猪了?!

      【大家一个个的都妙语连珠啊,那叫一个精辟,不过考试的时候可不能这样写。不开玩笑了哈,官方说法,冗费有两个原因,一是冗官冗兵,二是高昂的岁市和岁赐。】

      [唉,大怂不愧是大送,那么多钱不会发展发展军事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吗?]
      [没有骨气呗。]
      [重文轻武憋屈死人。]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还想听天幕仔细讲讲形成原因,听后他才好慢慢调整,哪怕不能一蹴而就,也好规避“大送”“大怂”这等侮辱的称呼。

      另外,他难道不想拿回燕云十六州吗?难道后代就那么不中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宋,庆历三年(1043)。

      范仲淹叹气,岁币一事,牵扯甚大,就算天幕嘲讽,也不是轻轻巧巧就能取消的。如果取消岁币,宋辽开战,所耗费的可比岁币所需多多了。更何况,打仗会有牺牲,人命在哪里都是宝贵的。

      【好了好了,大家别气,我已经能比较平淡地学习这些事情了,早都气过了。除了三冗还有两积,积贫积弱,这个考试考形成原因,我就不细讲了。】

      [宋朝蛮神奇的,北宋80%到90%的财政收入都用于养兵,结果那么弱。]
      [守内虚外呗,自己得位不正怕别的武将篡位,边境上就那么一点兵不打败仗才怪,越败越不敢打。]
      [最骚的操作还是那个谁打赢了还倒给别人钱,傻缺,狗屁澶渊之盟。]
      [就那个假造祥瑞去泰山封禅的宋真宗赵恒呗。]
      [就是那个一己之力拉低泰山逼格的宋真宗?]
      [就是那个泰山封禅终结者宋真宗?]
      [是他是他就是他,垃圾赵恒!]
      [就是因为他,以后再也没有皇帝在泰山封禅啦!]

      汉,元狩二年(前121)。

      刘彻不理解,天下怎么会有那么不要脸的皇帝啊!刘彻是有一个泰山封禅梦的,他想等彻底打崩匈奴后再去泰山,向皇天后土全天下宣誓他的功绩。

      但现在,至少此刻刘彻打消了泰山风扇的想法,无他,太降低格调了,那个叫赵恒的什么人呐,怪不得在他之后无帝王去泰山呢,和这种玩意儿并列真是丢人。

      汉,征和二年(前91)。

      泰山发烧友刘彻绷不住了,他的泰山,脏了。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憋红了脸,赵恒是谁?!

      宋,景德五年(1008)。

      朝中是一片诡异的沉默。

      本想借着天书和天幕狠狠造作一场的赵恒气红了眼。

      “妖孽!天幕中人乃是妖孽!唤道人来除妖!”

      【大家怨气都蛮重的哈。确实很神奇,就,宋朝那么有钱,但凡出个像样的皇帝都不至于那么拉胯。】

      [宋神宗还好一些,但太多人拖后腿了,刑不上大夫把文人养坏了。]
      [对外软弱对内强硬呗,把气都撒在女人身上了。]
      [是不是在说司马光?]
      [司马缸砸光的那个司马光?]
      [不好意思打顺了,司马光砸缸]
      [他咋了?]
      [脑子有坑呗,把边军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还给西夏了。]
      [还有一个不大出名的,他担任并州通判的时候,试图用绝市和修建堡垒保护边界地区安宁。]
      [啊这,啊这,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闭关锁国吗?]
      [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不行,好气啊。]
      [啊这,让我先骂两句,我对他还挺有好感来着。]
      [就是说,谁不是呢?]

      宋,嘉佑元年(1056)。

      时任并州通判的司马光脸色煞白,后世人居然是这么看待他的吗?这不是最紧要的,最紧要的是他已经使用绝市和修建堡垒的手段了。

      宋,熙宁四年(1071)。

      退居洛阳的司马光心绪不稳,看着天幕上后人指责自己的话,一阵胸闷气短,难道他错了吗?

      宋,元祐元年(1085)。

      着手废除新法的司马光一愣,手中的茶杯直直落地,摔成了许多瓣。司马光皱眉,天幕来者不善啊,是针对他,还是针对太皇太后呢?

      【观看直播的历史小能手不少啊,不过我先为司马光说句话,他选择还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时宋朝太弱了——但是我还是很想骂人,凭什么凭什么,西夏原本都是我们的,拿回来怎么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一寸山河一寸血,寸寸山河寸寸金,一寸领土不可让,司马光他不知道啊!】

      [主播你瞎说!]
      [不许为司马光洗白!]
      [——啊我的四十米大刀已经伸出去了,误伤友军哈哈哈!]
      [擦汗,我也。]

      周,如意元年(692)。

      武曌皱眉,一寸领土不可让吗?大唐疆域广阔,雉奴还在的时候获得了不少领土,但那些地方偏僻荒芜,离长安太远,不仅不好控制,还没有价值,她原本打算弃掉算了,反倒省了一笔开支。但既然天幕说不可让,那就不可让吧,也许可以给犯官改个流放地,就当废物利用了。

      【废话不多说了,我们来看宋朝地方监察制度,总结了一下,主要包括州县监察制度、提刑按察司制度和巡按制度三个部分。】

      【先来讲州县监察制度,吃一堑长一智,唐朝藩镇割据严重,宋朝就废除了节度使领州郡制度,地方是州、县两级制。与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长官分别称知府、知州、知军、知监。感觉有点复杂?其实这就跟我们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一样。包拯就曾经担任过开封府知府,地位还挺高,省长诶。】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
      [哇,你们怎么会唱歌?]
      [刻入dna的歌曲,我已经唱起来了。]
      [包拯包青天!我的童年!]
      [大家的童年哈哈哈!]

      【也是小辰的童年!我给大家唱两句,就弹幕上那两句,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掌声在哪里?】

      [鼓掌鼓掌鼓掌!]
      [太好听了呜呜呜小辰我爱你!]
      [啪叽啪叽啪叽。]

      宋,嘉佑元年(1056)。

      年末才权知开封府的包拯一脸迷茫,这后世之人对他过于赞誉了,另外什么江湖豪杰来相助,他也不认识名叫王朝马汉的人。

      许多人想去拜访包拯,但一想到他那张冷冰冰的脸就没有了任何冲动。天幕都说了那包拯铁面无私,讨好了估计也没用。

      【谢谢大家,我们接着讲,接下来就可以来说监察主官的人了,这个职位名字为通判,可重要了。凡是主官的负责的事务文书都需要通判和主官共同签押连署才能生效,也就是说。主官想点干什么,通判不同意,那这事儿就落实不下去,可见通判的是职权之高。更重要的是,除了一票否决权外,通判能向朝廷推荐本州官员。这意味着他是你的HR啊,谁不争相讨好他,万一就靠拍马屁升官了?我最熟悉的通判是王安石,他曾经担任过舒州通判,为什么对他比较熟悉呢?当然因为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啦!不过我们是在梳理地方监察制度,可以顺便搞一搞中央监察制度,但变法就算了,等做到变法题的时候再说。变法内容可多了,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完的。】

      [通判这么牛掰的吗?我要穿越了,就去宋朝当通判。]
      [这谁要得罪了通判,至少这一任期会不顺得要命吧。]
      [高中历史选修课本上出现的变法都是重点,一个也少不了]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那时候的人都好厉害,全才,稚嫩的我在历史书上学王安石的变法,在语文书上学王安石的诗,我就可佩服他了。]

      宋,开宝三年(970)。

      被天幕这么一说,赵匡胤也觉得通判的权力过大,但现下通判就是要有这么一个职位,因为他设立通判本来就是为了压制主官。再等几年吧,等他慢慢换掉湖南、荆南那些旧官员就收缩通判的权力。后代子孙太不争气了,不合理的地方就不知道改一改吗?

      宋,熙宁四年(1071)。

      变法正如火如荼进行,听到天幕的话,赵顼和王安石面面相觑,这天幕真会吊人胃口。不过好在天幕目前是有利于变法的,赵顼和王安石都充满了干劲儿。

      【说起提刑按察司制度,就不得不提起大名鼎鼎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啦!我小时候看了那部电视剧,很长一段时间都想做法医,宋慈是我小时候的偶像呢!】

      [法医鼻祖!]
      [我也是小时候看了电视剧才想当法医的,现在已经毕业了。]
      [哇,你好勇,我高考完想报的法医最终还是没敢,胆子小,嘤。]
      [我头一次见到大体老师恶心吐了,特别崩溃,受不了转了专业,现在想想还挺后悔的,如果能坚持一下就好了。]
      [摸摸。]

      宋,淳祐七年(1247)。

      宋慈将刚编纂好的《洗冤录集》拿在手中,心中不曾熄灭的火熊熊燃烧,他的机会来了。

      他猜测电视剧可能是某种杂剧的一种,后世把仵作称为法医,并且不再以仵作为下九流。

      宋慈目光灼灼,不知后世是怎样一个世界,他好想去看看。

      【哇,这位姐妹你好厉害!我小时候的理想太多了,现在一事无成。】

      [别这么说嘛,你超厉害的!]
      [小辰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啊!]
      [你明明会那么多手工!]

      【谢谢大家的安慰和夸奖,嘿嘿,其实我也觉得自己蛮厉害的。】

      [好哇,你骗夸奖?]

      【跑题了,跑题了,我们接着来说宋朝的提刑按察司制度。这个制度是怎么来的呢?这要说到高粱河车神赵光义,至道三年,他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安抚使司、提举常平使司,长官名字取前三或前四个字。比起唐太宗,赵光义这个太宗的水分非常大,但纵观整个宋朝,其实他这个太宗也不是很水,因为大怂能拿得出手的皇帝太少了。】

      [什么太少,主播太仁慈了,那是压根儿没有。]
      [怎么能说没有呢?我们大宋的脊梁赵匡胤不服!]
      [同上。]

      宋,开宝三年(970)。

      赵匡胤又气又怒又喜又忧。

      他被称为大宋的脊梁!

      怪不得,他就说他的子孙没那么窝囊!原来大宋那些垃圾皇帝不是他的后代、是他弟的!他弟当上皇帝也就算了当得那么垃圾!他们大宋丢人丢到了后世!

      既然赵光义当上了皇帝,那么德昭和德芳呢?赵匡胤不敢想,一口气没喘上来晕过去了。

      【宋朝的冗官体现在方方面面,刚刚说的四司长官在职责本身外,兼有监督地方官吏之责,故合称“监司”。也有说监司不包括安抚使司的,记一下就行。大家知道这四司的简称吗?】

      [不知道。]
      [没听过。]
      [小辰快说!]

      【好吧,这些太细致了,既然大家不知道的话,我就跟大家说一下。转运使司简称“漕司”,提点刑狱使司简称“宪司”,安抚使司简称“帅司”,提举常平使司简称“仓司”。提问,四司对应长官简称是什么?提示一下,后缀是臣~】

      [漕臣、宪臣、帅臣、仓臣?]

      【答对啦!我当时背书的时候就觉得那个帅辰真占便宜。】

      [确实确实]
      [长得帅的臣子诶,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清朝之前的人们满脸迷茫,清朝皇帝们经过讨论大多有所明悟。

      “长得帅?汉人中的‘帅’用以形容相貌吗?”

      “这天幕中人来自后世,那么应该是从我们满语中xuwai演化而来的。”

      “xuwai?身材高大挺拔?确实不错,朕喜欢帅的巴图鲁!”

      【最后是巡按制度,它是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核心,主官是巡按使,可以巡视和监察地方官员。这个考纲里没有,大概有个印象就行了。】

      【接下来来说元朝。】

      元,至元十六年(1279)。

      忽必烈忽然来了精神,坐直身体,唤来侍者换来一瓶新酒。天幕好不容易讲到大元,他得好好听听,前面讲汉朝坟墓那个不算。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地方监察制度·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