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友谊赛(上) ...
-
岩队教练一般周四周五才会来,但这周六就要举行比赛了,所以教练今天出现他们也不以为奇。
教练胳膊下夹着花名册,他腿脚不便,走起路来不太利索。
“周一啦,确定好都谁去了吗?”教练问。
寸头:“女生庄非云,王好,李雯,李思琪,翟茗。男生是林安元,李洲,周子豪,赵佑。还差一个。”
教练有些惊异的抬头,温和一笑,“没了?这么不积极。”瞧着整队的人,“以前是报名的多,都得排到下一学期。你们这可不行啊。”
教练先拿点名册对了人,然后和往常一样训练。
……
李洲正卡在两点之间不上不下,双手错开扒住岩点。看不见脚的情况下缓慢移着,想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状态。
手上的点就在眼前,肌肉酸痛,李洲有点想把下巴放上去。
教练在下面提醒他,“脚换个方向。”
李洲依照他的话,把脚前后对调。身体稳住了,他下一步动作也得以实施。
等他到顶下来,教练对他补充说,“手点要是个斜的摩擦点,就把手和脚错开,同手同脚不’开门’了吗。”
李洲听到指点,下意识点头应许,表示自己记住了。
教练满意的回过头察看其他人。
其实他对李洲印象还挺深的。他每周只会来一两次,出的线很多都是李洲率先登顶。
李洲学东西也很快,有些技巧演示一遍或者在底下一说他就能明白。
原先还好奇问过他是不是有点基础,然后被李洲告知之前是田径队的。
这次比赛,他对李洲抱有很高的期望。
每次设了新线路,李洲都很踊跃,总是最先尝试。只是为了早完成早休息。譬如现在,站在一旁歇着,满脸不易察觉的悠闲自在。
队长看他在一旁休息了好一会儿,问他,“你上去了?”
“上去了。”
“两条线都上去了?”
“是啊。”
“豁!行啊。”寸头感叹一句,然后让他去大二男生那边,“你爬那个试试。”
李洲依言过去,问赵佑哪些点,等到他们休息的间隙李洲上去。
起点是一个贝壳样式的造型点,一点起。
李洲刚才在下面,看他们有的把手放一前一后稳住起的,有的背靠岩壁起。
甚至还有的,助跑几步,“哐”的一声拍到起点,然后迅速站起。
不过起点上面有个小扣点,角度掌握不好的容易撞上。
李洲觉得他要是用助跑这招,很可能直接享年十七。
他选择稳妥一点,侧身面对岩壁,手用抬的姿势在贝壳左右使力。
造型分两层,上一层纵向下斜。
李洲双脚踩在上面,然后没等李洲站起来摸点,就失衡掉了下来。
他又换了别的姿势,起步还是如此。
老师说过,点在头以上最好使劲,在胸前就一般,在胯骨处主要是平衡自己,想要利用它上去基本是徒劳无功。
现在手点差不多和脚一个位置,还有点像一个动漫人物,李洲在岩点上累中作乐的想。
又掉了下来。
李洲背对大家,犹豫了两秒钟,决定最后一次。
这回他左脚踩中间,右脚点踩。垂下的脚稍微平衡了下重心,他能稳在岩点上了!
缓缓起身,不敢抬头,凭刚才的记忆去够点。
“再往上一点。”
“一点一点……哎!“
李洲摸到捏点,迅速捏住,双手用力在同一点上。
右脚尝试踩下一个点,才将将碰上。
李洲一米七八,比例好,腿绝对不短。奈何柔韧性没跟上,而下一个点远且高。
这距离其实也不能说远,虽然是在岩壁上,但是对李洲来说还是轻而易举。
主要是高,大概和肋骨平行了。李洲看着都感觉腿会抽筋。
那岩点是个偏大的指洞,他把右脚跟勉强卡进洞里,两腿就打弯站不直。
底下的人也说让他换重心,手点改捏为推诸如此类帮助的话。他也知道该这样,但是现在他的腿真的使不上劲。
好好的帅哥现在有点狼狈。
试了好几次线,又僵持了这么久,李洲体力耗尽。
他选择下来歇一会。
一队人精力耗尽,今天训练也到了尾声。
老师犹豫了下,选择从大一里又挑了个人,组成比赛队伍。
结束了,林安元招呼他,“走啊,换鞋去。”
李洲凝视岩壁,跟他说,“我再试一下。”
李洲右腿尽力折到最里,左手反着抓,骤然使劲,推着身体向右。
身体离岩壁近,右手从上方划了半圈,抓住下一个点。那是个反提点——扣点反安。
根据这个距离一只手握应该靠边,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依靠手部的力量。
然而李洲太过心急,握在了中部,只能依靠手指的力量捏。
没能拽住整个身体,李洲侧向下摔去。
掉下来时小腿胫骨磕到一块摩擦点。
“哎!”林安元着急上前,掀开他的裤腿查看。
他一直在后面站着,李洲的情况尽收眼底。
“还行,没啥事儿,过两天就好了。”一块拇指大的擦伤出现在腿上,已经破皮渗血了。
训练过程总会和器材岩点接触,擦伤血泡是常有的事。
确实不是很严重,李洲缓过骤然掉下来的劲就没什么事了。
林安元:“走吧,我上回的药还剩点,一会回宿舍拿给你。”
李洲:“行,谢谢。”
“那叫声爹吧!”林安元不客气道。
“嗷!”没防备的被李洲一拳锤在肩上。
林安元龇牙咧嘴独自揉着,顾及他是伤员,暂且不计较。
生活有了挑战,日子就过得极快,五天时间转瞬而逝。
时至周六。
比赛当天天气有些阴,而且到十月下旬了,温度早不如初。
本来因气温下降穿上的秋裤又被林安元脱了下来。李洲看他冻得直哆嗦,提醒道:“你去馆里待会儿?可能没那么快来。”
“我去了,”声音里一股哀怨,“馆被锁上了。”
哦对,李洲恍然想起,昨天没训练,老师带着不比赛的人改线路去了。
李洲:“那你要不钻木取个火。”
“······你是不是就会说风凉话。”林安元抱着膀子抖腿。
“没有,”李洲否认。
“我还会落井下石。”
他俩正斗嘴的时候,有人来了。
不是其他学校的队员,只两个人,周教练和秦择闻。
身形劲瘦挺拔,站在后面也异常惹眼。
李洲看见他,下意识摩挲拇指指骨。
他们岩队的老师见到好友,登时高兴不已,笑眯眯地向他们介绍,“周正华,省队教练。你们应该还记得吧。”
众人:“记得记得。”
老师:“这位是他的学生,很厉害,从小拿过不少奖。你们可以认识认识。”秦择闻大概是听过很多夸奖的话,这种情况从容应对。
老师看这一队人,说:“这次比赛他们也全程在,都认真一点。”
其他学校的队员陆续抵达,队长们相互都认识。
等人到齐便转移到了馆里,有人热身有人闲聊。
林安元手搭在李洲肩上,等他看过来朝横杠一扬下巴,示意他一起去热身。
李洲把腿抬上横杠,就听见林安元小声嘀咕,“我有点紧张。”
“紧张什么?”
“没想到省教练也会来啊!”林安元和他咬牙,“拿不到名次会挨骂吗?”
“不会的,老师人很好。”
“我说队长。”
李洲费劲地换了条腿,“大不了退队。”
“你说什么?”林安元吃惊。
“只要退的快,就骂不着你。”
“···我和队长一个专业,他寝室在我对面。”
李洲放下腿,活动了一下,然后说:“那就转个专业?”
李洲:“只要转的快——”
林安元:“就骂不着我。”
孺子可教,李洲欣慰地看着他。
学校的室外岩壁只有一块,没有正式比赛那么规范。所以在难度攀岩,速度攀岩和攀石中,只比速度和攀石。计分倒是和以前一样,相乘确定成绩。
分成男女两队同时比赛,女生先在室内,男生去室外。
一个不透明的纸壳箱里,抓阄决定对手。
虽然说是友谊赛,不用在意那么多,但他们还是不想和自己学校的抽到一队。
李洲打开纸条一看——
“14”
寸头:“大家都拿完了吧?数字相同的是对手,从小到大依次比。”
众人拿着纸条自动分组,同样拿14号的人如其名,孙阔。
李洲心想,行,只要不是本校的就行。
他并不紧张,倒不是因为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恰恰是因为没有练习,反倒无所谓了。
比赛前几天,队长跟他们说,“咱们主要靠难度和攀石,每天练的也是这个。老师不是很擅长速度这项,我也不会什么,教不了你们。到时候比速度的话,大家尽力而为就行。”
诚如队长说的。他们从纳新到现在,只在室外岩壁训练过一回。
李洲抱着走个过场的心态,在后方逍遥自在,和其他人格格不入。
林安元:“第三组。”
过了一会儿。
林安元:“第四组。”
李洲看他认真盯着正在比赛的人,瞥了一眼他手上的纸条——
数字15。
李洲:“······”最后一组你着什么急,再说着急也没用啊!
槽多无口,李洲正无语。
林安元:“第五组了!”
李洲:“你报数呢?”
林安元摆摆手,“有些激动而已。”
“激动?你不紧张了?”
林安元不屑一哼,“社会上的事儿少打听。”
李洲:“······”
每组比赛都很短暂,几分钟的时间就能结束。上一组开始了,下一组就要穿护具准备。
李洲没逍遥太久,轮到他了。
脱离队伍去穿护具,反而距老师他们近了,隐隐约约能听到他们的说话声。
李洲抬眼望去,正好和秦择闻视线对上——
心里一颤。
秦择闻眉毛一挑,也很诧异。随即对他说:“加油。”
突然的声音引起旁边老师们的注意,李洲被看得扭过了头,秦择闻倒是自然。
差不多的年纪,他在队伍里等着比赛,他在场外充当评委。
李洲摸好岩点,专注而认真。等待着开始的铃声响起。
叮——
伴随着起始的响铃,李洲迅速向上窜。
适才在下面等着的时候,李洲就在观察岩点。看着其他人的努力和失误,脑子里构思好了自己要攀爬时的路线。
一个点接着下一个点,刚才构思的路线容不得细想。
手脚交错又配合无缝,李洲又快又稳的到了仰角处。
其他选手到这处都减缓了攀爬的速度,李洲也不例外。
因为仰角近乎九十度,与地面相平行。
李洲脚尖反钩住岩点,主要用上肢的力量前行。
快爬过这个仰角时,李洲尝试用脚踩一块较高的岩点再向上,能把身体由横到竖立起来,更方便触摸下一个点。
只是岩点太靠前,李洲脚刚碰上,腿好像就抽筋似的乍然一痛。
没踩上。
他们在室外比赛,不止场下,还有路过围观的同学。
眼前画面骤然改变,有人随他的失误而失声惊呼。
现在李洲整个身体只靠两只手吊着,身体小幅度晃动。
那个岩点刚才贴在岩壁上都没踩到,何况现在。
要是从新贴近岩壁,可能会用一点时间,但对手快上来了!
李洲当机立断,在岩壁上拉了个引体。
小臂蓦地发力,血管都清晰明显,身体像一只正舒展的鸟。
“砰!”
沉闷的一声,昭示李洲率先登顶。
从木台上下来,和林安元擦身而过时,两人在身侧悄悄击掌。
成功对接!
林安元是最后一场,除了他们组所有人都比完了。结束以后心态变轻松,不约而同的关注着最后一场比赛——
林安元深吸了几口气,走在岩壁前。
他们队没有在速度攀岩上系统练过,对这方面的接触乏善可陈。
李洲在平常训练时动态很好,俗称敢跳。
靠着一些动态和硬拉上去的蛮力,李洲胜出。
而林安元——
李洲从没看见他这么猛过。
动作矫健敏捷,每一次出手都蕴含着爆发性的力量。
攀登的飞快,人也灵活。
一路顶风猛进,拿下了胜利。
没怎么训练却成绩斐然。
底下人看完了全程,反应如出一辙的惊讶。
紧接着爆发一阵喝彩,是对对手由衷的赞叹。
在他之前,有人登顶也会得到欢呼。但是没人像他一样收获的这么热烈。
李洲没看所有人的具体时间,但他直觉林安元是最快登顶的。
林安元被放下来还有点发懵。风一刮,冷气从衣服下摆窜过去,他打了个哆嗦。
同队的其他人围着林安元庆贺。
李洲鼓掌时透过欢呼讨论的人群,看见同教练老师们站在一起的秦择闻。
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老师眉飞色舞,询问秦择闻时他也积极回应,看起来聊的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