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错综复杂 ...
-
此次审问,王铭老老实实回答先前问过的所有问题:“我没有私下制作鹤顶红。那天夜里,我整理好账簿,正打算关店门回家,忽然有个人出现,他黑布蒙面,拿刀架在我脖子上要挟我,并把那些红信石塞在地窖的药柜里。之后你们搜查,查出这些红信石,把我抓入狱中。”
“他拿我家人威胁我,让我指认大皇子。若我供出事实,他们则——”王铭支支吾吾,微侧过头,不敢直视唐政的眼睛,“他们则杀了我家人!我实在是无可奈何啊。我只是一个小人物,连大皇子的面都没见过,哪敢随便指认大皇子啊!这……这分明是在要草民的命啊!”
“京中长治久安,禁军日日巡视皇城,谁敢在天子脚下杀人?”唐政目光凌厉,声音狠厉,直接戳破王铭的谎言,“再者,为何谈及你家人时犹犹豫豫,若真是他要挟你,何必顾虑这么多,直接说出来,本官自会替你主持公道。我看你是做了什么不得了的勾当,有了把柄握在别人手中。此事又事关你家人,一时不知如何替他们开脱,这才犹豫不决,不知如何说吧!”
唐政不再问,看似相信,难知心中考量。他另问:“可还记得那蒙面人样貌?”
“当时夜色昏黑,借着烛光,草民只能看其清眉目。但草民学过医,可以辨认他的眉骨。”
“画像如何?”
“可。”
于是唐政让人拿过樵夫的画像,当时为了让三皇子祁曜辨认,特意寻画师将樵夫面容画了下来,如今倒得一用。
王铭频频点头,激动不已:“是他,的确是他!”
审问结束后,唐政等人下令:派两队分别抓捕王家人与樵夫。王铭所言看似句句为真,实则全凭一张嘴,黑的也能抹成白的,仍有一定的不可信度。他指认樵夫未必是真,幕后者当真会留下如此易识破的把柄?
不过既有了嫌疑,便公事公办抓来问话。至于王铭,他既指认其长子,干脆抓其全部家人来问话,看看到底是家人安危受威胁,还是把柄落人手中。
池珩领命去抓捕王家人,而石成浩主动领命去抓樵夫。于是二人分开,各自行动。
石成浩领着侍卫去茶楼时,四处搜查,又问及店小二,得知樵夫早已离开,不知失散在何处。当下寻找无望,他决定回到樵夫家,守株待兔。
在樵夫家等了许久,迟迟不见樵夫归,石成浩反等来衙役的通知:“大人,樵夫已抓捕归案,众位大人让您回大理寺商讨事宜。”
石成浩瞪眼,恍惚道:“好。”
原来是池珩见石成浩久久未归,特请命去协助石成浩,问及邻舍樵夫可能去的地方,最终在街边一小铺处发现樵夫。见其正与人鬼鬼祟祟在讨论些什么,而两人环顾四周见无人,又悄悄离开去无人处密谋,池珩正好一网打尽。
石成浩笑而不语。
商讨过后,池珩回去寝房,朔风道明原由后,计策的前因后果终于水落石出,至于那交代上去的说辞,不过是随机应变之下的应付之语。
当时问及樵夫无果,于是樵夫得放。实则池珩暗中押下樵夫,让朔风假扮樵夫现在众人眼前,禾望暗中监督,给他人以假象。于是,朔风在去到纸条中谈及之处,那接应之人欲杀朔风,反为朔风所压制。于是这接应之人落网。
最后池珩随意编了个合理的由头上去。
乐苒给牢中之人送饭,因是临时之意,王家妇女与次子同关一间,长子王广独处一间,三人分开来。她依次送饭,最后是樵夫和接应之人,后者名风。
樵夫沉默不已。他缩在墙角,心绪混乱,丝毫没有食欲。他不明白为何风会在这儿。这段时间,大理寺以放人之名,实则私自扣押他,关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时常去撬他的嘴,询问信息。过程他毫无印象,他不知池珩用了什么手段,亦不知池珩究竟问出什么。
如今再见天日,他又回了牢房,偏巧遇见狱卒押着风经过他的牢房。而风则冷冷瞧他一眼,完全是看背叛者的冷漠神色。
乐苒再回到王广牢房收碗时,发现他缩在角落里并未用餐,食物几乎完好无损地立在牢门前,筷子整整齐齐摆放,偏移了原来位置。
乐苒公事公办收碗,不多问一声。牢狱中规定用膳时间,若过了时间,犯人未用餐也要收回。饿一顿死不了人,不饿也不知道求人。
等人走后,王广微挪动身体,盯着深黄色的稻草之下若隐若现的老鼠尸体,陷入沉思中。方才他在思考自身处境,冷落膳食,任由它散发着饭菜的油香。老鼠自暗处吱吱现身,循着香味凑到饭菜旁慢慢吃了一小口,竟翻着浅灰色毛茸茸的肚皮死了。
他于惊愕中藏起老鼠尸体,将饭菜复归原位,一声不吭。
乐苒提着饭菜走在昏暗的长廊上,“噔噔”的声音回响。她低头盯着饭盒中原封不动的食物,嘴角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