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第三章 续 ...
既都有苏秦张仪的鬼谷之辨,那只能在庞涓孙膑的兵家之事上见真章了。
号角吹响,甲光向日金鳞开。
草原军在西宁城广阔的平地前整齐划一地行进着,前骑兵后步兵,分作两边,间隔约一寻,而藏丹津便位于这一寻之间,缓缓策马走在前面,右侧身后紧随着阿布尔。
此次,他的想法很简单,攻城。以十倍之力,攻城。
他要用最快的方法攻陷西宁,夺取它的粮仓。
因此,他准备了二百五十架长梯。上次的战术是成功的,他差点就突破西宁的城防,只是被年羹尧来了一出烧城,但这次他不会了。因为他这次用的是长梯,长梯烧着不易。但长梯有个不足,不容易固定,尤其对于高耸的城墙,劣势尤为明显,因此攀援之时需要找人固定。但他不缺人力。
藏丹津勒了勒黑骏马,在距离西宁城下六百步时停下,身后队伍亦随着他的动作停止了行进。他向后摆了摆手,吩咐道:“把骆驼牵上来。”
在骆驼身上驼以炮,成十上百,整齐划一。目标瞄准,威力极大。可冲锋,可撤退,适合草原人野战。
“驼城”是准噶尔人战无不胜的秘籍,准噶尔先祖曾用它征战过札萨克图汗部,车臣部,土谢图汗部三部,重创漠北蒙古;而在平定西藏一战中亦曾被运用,险些令康熙帝败北,于三十四年再出兵。
此时“驼城”战术的重现,无疑说明藏丹津已与准噶尔达成某种协议。
虎狼结群,西宁便更不能丢。
城上九架大炮架上,对准城下的三十匹骆驼。
沙场上刮起一股风,带起黄沙阵阵。西北的风凛冽,干燥,凶猛,却吹不散此时两军对阵的紧张,死寂,肃杀。
一触即发之机,西宁的城门开了。
行迩手握着长剑,骑在追风之上,缓缓地驶了出来。
他的身后是一队骐骥骁骑兵。骁骑们头戴铁制虎形面具,披黑铁甲,握锋利红缨枪在手;座下战马皆血色胡马,马头金笼,四蹄束圈,身覆银色铁甲。
城门隆隆打开后,又“轰”地一阖,关上了。
见如此阵势,藏丹津笑问:“年将军这是做甚?”
行迩立于追风之上,笑答:“丹津竭力攻城,我军不敌,是以,主动出击。”
天空飘过一朵云,遮住了烈日,藏丹津不笑了。
他不喜这种意料之外之举。意料之外之举就说明对方有准备,有策略,而他,要万无一失。
两军阵前,两主帅对话。相隔约四百丈,他继续问:“如何主动出击?”
“于乱军之中取敌首。”说完,他便像一支羽箭,离弦即发。左手一勒缰绳,双腿一拍马肚,追风便如风火轮一般向着前方数万大军疾奔而去。
银色盔甲包住了他的两颊,他的神情认真专注且无畏,剑身反射出亮光,他身后的白袍翻飞,阳光从云层中漏出,他的身上开着金光,头上的红缨插枪在风中奔腾飞扬。
主帅已出,骐骥骁骑兵自然誓死追随。二千骁骑铁血使命,得军令如山,将之所指即矛之所向。马蹄奔袭,引得地动如山震。
适时,箭矢从天而降,大炮火力全开。
现城上由李维均负责指挥,这是他与行迩多年的默契。
脚下土地雷动,眼前骁骑来袭,藏丹津却不惊慌,冷静道:“开炮。”
铁骑兵铁血无情,亦是血肉所铸,比不得真正的火器,铁器。
和军点燃导火索,甬道中的空气急剧减少,带动铁柱向后激烈一晃,连带扯着骆驼往后一仰,于是弹丸便“彭--”的一声自甬道而出,炸裂。威力所及之处震落不少骁骑兵。三十根驼炮齐鸣,齐爆破,胡马惊慌,失控,嘶鸣,欲掉转马步,骁骑忙勒住马头,控制失狂的马匹。
维均见局势不利于己方,犀利目光直指那一字排开的骆驼,下令道:“炸了他们的驼炮!”
命令传达,城上九台重型大炮便重新调整方向,目标对准那一根根笔挺向上的驼炮。
实心弹丸投进炮中胸膛,将士拉动引擎,九枚□□自炮口中射出,沿着轨迹达至最高处,然后降落,“轰--隆隆”,“轰--隆隆”,在低空中绽出盛世烟花,漠漠黄沙为它作舞,再后谢幕,黄沙落地,掩埋。
奄奄一息的骆驼被黄沙覆盖着,它们身上压着沉重的大炮,沉物无言,血就这么缓缓地流了出来。
而后又一阵硝烟起,掩盖了血与炮。
没有了骆驼的准噶尔炮,失去了它的意义。
这是驼炮的谢幕。
我昨天并非故意不更新的,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才想起来。驼炮战术运用于准噶尔在历史上是真的,当然这种操作敌不过中原的大炮。为什么草原人会输,炮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虽则草原人善战,但不善制作武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6章 第三章 续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