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军训 ...
-
早晨,两人有些沉默地吃了一顿早饭。
收拾了碗筷,先出门的陈宁道:“徐超,我去学校了。今天星期五,学校要是没事,晚上我还回来。要是不回来,我会提前给你打电话的。你……那个……我走了。”
“走吧,路上慢点儿!”
陈宁换好鞋,临出门前回头看了一眼,那台崭新的笔记本还在茶几上扔着。
当晚,学校组织观看“迎新晚会”,陈宁住在了宿舍。
这是他第一次过集体生活。晚上躺在床上和来自天南地北的舍友们“夜聊”,这种感觉既陌生又新奇。
在正式军训前,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帮助新生了解学校,比如参观校史馆和艺术博物馆,观看话剧,举办新生赤足运动会,召集优秀学生代表演讲……校园活动一个接一个,一直持续到军训开始。
陈宁学校的军训确实艰苦,怪不得名声在外。
除了站军姿、迈正步、走队列……这些常规项目外,还有军体拳、野营拉练、定向越野、实弹射击等。自从军训开始,宿舍晚上的夜聊时间都短了很多。白天累极了,晚上几乎一沾枕头就能睡着。
9月4号晚上,陈宁接到了闻钟的电话。她被人大新闻学专业录取,下周一开学。她给陈宁打电话,是想和他一起去陪徐嘉言报道。
“陈宁,你明天有空吗?”闻钟问。
“明天周末,有空。”
“你们军训还休周末啊?”
“对,我们学校军训时间长,二十多天,每年军训都休周末的。”
“那你明天肯定去送嘉言吧?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去?”
“当然可以,等我打电话问一下徐超时间,一会儿短信告诉你。”
“周末休息,你没在家住吗?”
“没有……军训太累了,回去还要坐将近一个小时的地铁,就没回去。”
闻钟笑:“好,那说好了,明天咱们一块儿过去。”
“好,明天见。”
“Byebye。”
挂掉电话,蒋学舟好奇地问陈宁:“谁啊?”
“我同学。”
“女同学?高中的?听着不像北航那个啊!”
“这是另外一个高中同学,人大的。”
蒋学舟佩服地点点头:“真牛!我昨天在网上查了一下,陈宁,你们高中今年光是考上咱们学校和徐超学校的就有28个。我天!这个比例也太惊人了!你知道吗?现在有个新词形容类似你们母校这样的学校——超级中学。你是从超级中学出来的啊!以后,我们的关系网和你的关系网不能比啊!”
不待陈宁开口,躺在床上玩电脑的杨晓航来了一句:“你可真闲啊!你们高中有几个考到咱们学校和徐超学校的?”
蒋学舟无奈又骄傲地道:“就我一个!我们城市小,全市也就我一个!”又很迅速地回问杨晓航:“你们学校有几个?”
“四、五个吧。”
蒋学舟嗤笑一声:“也不怎么样嘛!”转而接着问陈宁:“你们班是不是全体985?多少保送的,多少自己考上的?你们班最差的那个考到哪儿了?还有,你们班那个徐超是北京户口吗?他不会是‘高考移民’吧?他的模样怎么看也不像能考上咱们隔壁的人啊!”
“我靠!上个学还要看模样啊?小个,你过来看看,看看我这张脸配不配和你这个全市高考状元同读一所学校!”程硕打趣道。
蒋学舟把程硕伸到他眼前的脸推开:“没说你,离我远点儿!”
陈宁在上铺一边看书一边听程硕和蒋学舟斗嘴。枕边的手机几次拿起来又放下去。
明天是徐嘉言入学报道的日子,也不知道东西都收拾好没有……
“陈宁,你这是要干嘛?出去啊?”杨晓航问道。
程硕和蒋学舟也一脸疑惑:“这么晚了,你去哪儿?”
陈宁快速换好衣服:“你们早点儿睡吧,我想起来还有点儿事,今晚得回去住。”
陈宁到家时,时间已经很晚了。他拿钥匙开了门,意外地看到顾清岚也在。
徐嘉言听到门响,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直到看陈宁和顾清岚打招呼,这才急急忙忙从沙发上站起来,手忙脚乱地去收拾餐桌上的空啤酒瓶,“怎么回来的,还有地铁吗?不是说今晚不回来了?”
“没有地铁了,我打车回来的。怕你明天漏拿东西,回来帮你收拾收拾。”
顾清岚看了看表,说时间不早了,他和徐嘉言一个学校,明天也要入学报道,跟陈宁打过招呼后,便要回去了。
陈宁看看桌上那堆酒瓶,把刚脱掉的鞋又穿上:“我送送你。”
“不用了,陈宁,我又不是第一次来。”顾清岚道。
陈宁揽了揽顾清岚的肩膀,“没事,这么晚了,你又喝了酒,我把你送上出租车。”
陈宁送走顾清岚后,回到家,客厅的空调和电视已经关了,所有的窗户大开,餐桌上的空酒瓶和烟蒂、烟灰都没了踪影。徐嘉言正在满目狼藉的厨房收拾这几天用过的碗盘。
“太晚了,明天早晨我弄吧!”陈宁换上拖鞋,走进客厅,看到一周前放在茶几上的电脑还在那个地方,丝毫没有被挪动过的迹象。
徐嘉言讪讪地从厨房出来,“是不是太乱了?明天我收拾。不是说今晚要在操场拉歌,不回来了?什么时候结束的?”
“唱了大概一个多小时,不到九点就结束了。在宿舍呆了会儿,也没什么事,就回来了。”
两人很早之前商量过大学期间是否住宿的问题。他们现在住的这套房子离学校不算近,坐地铁需要将近一个小时。尽管住这里可以省下住宿费,但考虑再三,陈宁还是决定住宿舍。不过,他和徐嘉言说好了,两人周末都回来住。
但因为笔记本电脑的事,陈宁上周五的早晨回了学校,一直到现在才回来。原本今晚,他也不想回来的。回来了,也不知道和徐嘉言说什么好……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明天准备几点去学校?刚才闻钟给我打电话,她也想一块儿去。还有徐叔,定下时间了,也得告诉他一声。”
“东西不多,没什么好收拾的。时间你看着定吧,几点都可以。”
“那就十点吧,办完手续,正好中午,咱们请闻钟吃顿饭。你不说她和她小姨一家去了你店里好几次,从你那儿买了不少东西吗?算是谢谢她。”
“好……陈宁,你这几天在学校……如果无聊……算了,累不累?在操场站了一天,洗洗睡吧!”
徐嘉言入学后,很快也开始了军训生活。不过,他们学校军训时间很短,且中间没让休周末。徐嘉言军训结束时,陈宁学校的军训才刚过去三分之二。
九月中旬的北京,一早一晚虽凉爽,但白天的气温,却一直高达三十几度。每天,军训场上都有同学因为中暑、胸闷、晕倒等各种原因下场休息。蒋学舟统计了一下,中途退场的学生男女比例为6:4。固然,作为工科学校,参加军训的男生本就比女生多,但男生的体质如此之差,还是大大出乎蒋学舟的预料。他提醒道:“晓航、陈宁,你们两个可要坚持住啊!千万别被人给扶下去!我刚查了,明天还是33度。”
“你还是担心你自己吧!长得跟个豆芽菜似的,别明天太阳一晒,抽成豆干了。”杨晓航呛声道。
军训第14天,午后先是艳阳高照,一阵风吹过,天色很快变暗,接着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幸运的是,老天爷动静虽不小,雨却下得不大,而且,雨后的天气变得异常凉爽。这让在大太阳下被训了十几天的同学们终于缓了一口气。
不知是不是被这一热一凉刺激到了,周五一早,陈宁就觉得脑袋昏昏沉沉的。程硕看他状态不对,劝他去场边休息一下。陈宁摇了摇头。到中午,连性子懒散的杨晓航也关心地询问了他两句。
蒋学舟听到后,问陈宁:“怎么了?中暑了?我跟你说,要是不舒服别硬撑啊,晕倒最难看了。”
陈宁保证:“放心吧,肯定站得直直的。”
又坚持了一下午,回宿舍时,陈宁觉得他的脚步都是飘的。
“陈宁!陈宁!”
“嗯?”
“我操!你脸怎么这么红?”程硕用手摸摸陈宁的额头,问杨晓航:“有温度计吗?陈宁好像发烧了。”
杨晓航从床上下来看了看陈宁,道:“他这不用试,一看温度就不低,直接送医院吧。”
正在吃泡面的蒋学舟一脸不可思议:“不用吧!发烧吃退烧药就好了,送什么医院啊?太小题大做了吧!再说,北京的医院是普通人能去的吗?去一趟,没个千儿八百出不来。你们看陈宁的条件,开学到现在连个电脑都没买,每天只能在床上翻他那几本书,他像是能去得起医院的人吗?”
程硕和杨晓航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程硕问杨晓航:“怎么办?你说吧。你爸妈不是医生吗?”
杨晓航哪里知道该怎么办。他父母是医生不假,可他不是。
“你们都吃饭了吗?”陈宁刚被叫醒,还有些迷糊。
“你能说话啊?吓我们一跳!我和晓航去食堂吃过了。看你睡着了,刚才也没叫你。陈宁,你脸特别红,应该是发烧了。你觉得怎么样,用不用我们送你去医院?”程硕关心道。
“不用了,我叫我同学过来。你和晓航也累了一天了,赶紧歇会儿吧。”
“是让徐超过来吧?徐超要是没空,我和晓航陪你去看医生。大家在一个宿舍住着,你别和我们客气。”
陈宁感激地和程硕道过谢,用手摸摸额头,也摸不出什么,只感觉全身上下一样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