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促膝长谈 ...

  •   彪子自从得到了那台白色收音机后就像是着魔了一样,就连吃饭睡觉也要抱着那台收音机。

      姜彤对于他这样的行为真的是无语吐槽。

      但是想想到那张帅的惨绝人寰的脸,就觉得,唉,沙雕帅哥,没脑子就没脑子吧。

      毕竟脸看得过去就行。

      人们对于长得漂亮的人总是会多有几分包容心的。

      姜彤对于彪子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作为东北的经典剧目,二人转对于彪子有着非常持久的浓厚的吸引力,这些天待在家里,他听遍了各种各样的二人转剧目,还能跟着依依呀呀的哼唱起来,手里打着节拍,嘴里哼着调子,关键是他这节奏拿的还挺准的。

      极度接地气的二人转,和彪子那张极度长相洋气的欧式脸庞,成了一种鲜明生动的对比。

      这一种突兀的违和感中,偏偏又带有一丝奇妙的和谐感,就好像是在披萨里面加了菠萝,尽管这种东西在意大利人看来简直是罪大恶极,但是在于第一次尝到他的人却觉得味道很好。

      但是,姜彤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

      对于彪子而言,不仅是纸盒子以及收音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他对小鸡炖蘑菇也非常的热哎。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邻居刘大娘送来的那一串榛菇说起。

      作为以物产丰饶而著称的东北,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野生菌,其中榛菇就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

      刘大娘和姜彤家是邻居,两家人虽然住的不怎么近,但是感情却是很好的。

      姜彤回来的那天太晚了,所以说刘大娘并没有过来走动。
      从镇子上回来的第二天,刘大娘拎了一大串野蘑菇,还有几只自家养的土鸡过来。

      就是从山野里面采摘的最美味和绿色的野生榛菇,用草绳穿着的,长长的一大串,大概有着两三斤左右的量,如果泡发了,应该能收获满满的一大盆。

      在东北有一道经典的的菜叫做小鸡炖蘑菇,用的就是榛菇。

      榛蘑在种类上属于真菌植物门真菌蜜环菌的子实体。

      一直以滑嫩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在欧美日一些发达国家列更是被为一类食品。

      在姜彤从前工作生活的上海榛菇的价格也不便宜。

      人类的乡愁有一种就是流淌在舌尖上的,而对于姜彤而言,东北的小鸡炖蘑菇就是她在上海生活工作时候的舌尖上的乡愁。

      在吃着那些重油重辣的快餐的无数个日常里,她曾无记得想念家乡的小鸡炖蘑菇,自己家散养的走地鸡,配上鲜美的蘑菇以及大把的手工粉条,也不用加什么食品添加剂也不需要过多的调味料来调味,就那么一炖,用最简单的方法做出来,就可以让人胃口大开,吃上三碗饭。

      就一道菜,姜彤几乎是从小吃到大,而死去的奶奶做小鸡炖蘑菇手的手艺也非常好。

      姜彤谢过了邻居刘大娘的好意,同时也送给她了一些自己从上海带回来的东西,然后收下了她送来的土鸡和蘑菇。

      吃午饭的时候,姜彤就做了这道小鸡炖蘑菇。

      这些天见证了彪子惊人的放量后,所以她准备的小鸡炖蘑菇也是满满的一大盆。

      “怎么样?你觉得我做的这菜,味道还好吧?”姜彤虽然是询问的语气,但是话语中的自豪和得意,却是显而易见的。

      她这一手出色的厨艺,可是跟着奶奶从小耳濡目染的学到的,哪里还能差得了。

      一条条宽粉吸满了蘑菇和鸡汤,集鲜美与鲜嫩于一身,彪子在吃到第一口宽粉的时候,就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真的,我半点不说谎,这真的是我吃过最好的小鸡炖蘑菇,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的菜。”彪子信誓旦旦,两眼都在放光。

      下一刻仿佛是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给姜彤看,以表明他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而不是无地放失。

      然后彪子就就着小鸡炖蘑菇,吃空了电饭煲三分之二的饭。

      要知道姜彤家用的煮饭的电饭煲,可不是那种一个人或者是两口之家的小型电饭煲,而是足足的五六口之家用的中型电饭煲。

      在农村都有过年杀年猪的习惯,到时候可是要邀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过来家里吃饭的,平日里也会有各种亲友聚会都是在自己家招待,所以农村的厨具,都是要中型的或者是大型的。

      那种微型的小家电,在乡野人家,尤其是讲求个简单实用的爷爷奶奶他们那辈人看来,就是华而不实的,价格贵不说,容量还少。

      所以当初李姜彤提出要给家里买一只新的电饭煲的时候,奶奶就特地说要买一只大份量的,过这样过年或者是办事儿的时候,也能用上。

      于是姜彤特地选了一只五六人的三代之家用的中型电饭煲。

      看着彪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姜彤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就像是喂猪。

      看把这个孩子给饿的。

      “你的食量一直这么多吗?”姜彤问彪子,真的她很好奇这个问题。

      “没有啊,”彪子很真诚的摇摇头“就算是再来一份,我也是吃得下的,不过我平时都吃不饱,嗯,确切的来说我就是没吃饱过。”

      这话说得又真诚,又有几分心酸,差点叫人忍不住伤然泪下。

      唉,彪子过去究竟是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过着什么样的糟心日子啊?

      吃完饭后,都不需要姜彤开口,彪子就主动承包了洗碗和打扫厨房的事情。

      “你别觉得今天这道小鸡炖蘑菇就是多么的人间美味一般,比这味道更好的鸡炖蘑菇我都吃过的。”还美美得意的说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来。

      “我说最好吃的味道最地道的小鸡炖蘑菇,这鸡还得是用野鸡,小时候管的不森严,而且林子里面野鸡也很多,那时候我爷爷就常常上山打野鸡,回来用晒干的蘑菇一炖,再撒上一把宽粉,真的,味道那叫一个绝了。”姜彤回忆起小时候的时光。

      可惜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心流,那个曾经拎着猎枪漫山遍野跑,每次打猎总是满载而归的爷爷,那个曾经做得一手好饭,厨艺被十里八乡称赞的奶奶,如今都已经长眠于地下,与姜彤阴阳两隔。

      回想起这一些事情,姜彤其实是有一点后悔的。

      她大学毕业后,就总想着多赚一点钱,给爷爷奶奶更好的生活条件,要出人头地,要让爷爷奶奶长脸,可是都还没有等她如愿以偿,爷爷奶奶就已经与世长辞。

      姜彤有些伤感的对彪子说起自己心中的遗憾和愁怅。

      “别的孩子都在记挂着父母,但是父母这个概念在我生命中是不存在的,我是被我爷爷奶奶捡来的,他们之于我而言就是父母的角色。”姜彤讲起自己的身世。

      “我曾经总以为时间还很多,生命还很漫长,我还有很多的光阴可以陪伴他们,孝敬他们,可是事实真的很残酷,子欲养而亲不待。”姜彤说着,泪水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

      “我没办法理解你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感觉,因为我的生命中并没有经历过这一种血脉至亲的离别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母很早就已经离开我,至于我的爷爷奶奶是谁,这些我根本没有任何记忆。”

      彪子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但是生活不就是这样吗?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不就是你们人类自古以来都说的嘛?”彪子说道。

      “什么叫你们人类,说的好像你不是人一样?”姜彤有些无语,你要说这彪子是安慰人吧,他也的确是安慰人,但是就这话吧,听来怎么都觉得有些怪怪的。

      “嗯,我忽然想起一个事情,我上次的那出二人座还没听完,我今天他们还要复播,我回去继续听了。”彪子生硬的调准了话锋,匆匆忙离开了房间,就好像是有什么人在背后追他一样。

      姜彤说这话的时候不会知道自己一语成谶。

      她打开了客厅里的电视,决定先看一会儿新闻。

      新闻里照样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一本正经的文案,极度官方的腔调,仿佛国外都是动荡和不安,而这片土地上则处处都是幸福的所在。

      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被美化的,同一件事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能就是两种群截然不同的印象,这一点,作为一个曾经的广告工作者,姜彤非常的清楚。

      要不然互联网上很火的一个词“信息茧房”又是从何而来呢?

      有时候人们以为隔着的是一道防火墙,其实隔开的是两个世界。

      看完《新闻联播》之后,姜彤又随便找了一个无脑的狗血偶像剧看了起来。

      看电视不嗑瓜子,这样的生活是没有仪式感的,姜彤找出了之前去集市上买的炒葵花籽装了一大份出来,一边肯定是边嗑瓜子。

      嗯,真的化身吃瓜群众。

      也不知过了多久,彪子进来了。

      “二人转我听完了,哎,房间里待的无聊,我看到你开着电视就决定过来。”彪子自来熟的说道,然后顺手抓了一把瓜子。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姜彤在说话,然后彪子呢就是磕着瓜子,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彪子的精神头实在好得很,都快12点了,一点睡意都没有,而且看电视看的还津津有味,大有能熬个通宵的趋势。

      姜彤熬不过他,于是把遥控器给他,然后自己回房间睡觉了。

      后等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姜彤就看到了惊天的一幕。

      那一个诡异而又恐怖的场景,差点没将姜彤吓晕过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