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31章 真直接 ...
-
“咳咳。”
早朝上,换季着凉的李显,轻咳了两声。
敏感的朝臣,登时更静谧了些。
“陛下,储君乃国本,是时候册立储君了。”头铁的敬晖站到中间,公然朗声道。
李显眉头一皱,以余光瞥向身后的韦后。
“是啊,该册立储君了,陛下。”
武三思顺势站到敬晖旁边,借着身高差,冷着眼神,俯视敬晖:
“安乐公主殿下,头脑聪颖灵活……”
“安乐?绝不可能!”
话不出三句,朝堂又爆发激烈争吵。
“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皇太女先例!且安乐殿下她做过什么叫百姓称道的好事?”
“放肆!不给殿下施展才能的机会,殿下能做什么?”
“就是!安乐殿下向来遵守律法,未做任何,更显其本分守纪!”
……
头疼的何止李显,太平、上官、相王,李玦和李隆基,也被吵得头疼皱眉。
吵啊吵的,甚至听不清都在吵什么。
武三思扯着嗓子怒喝道:
“都闭嘴!”
“支持安乐殿下册立储君的,请站到中间!”
“叫陛下看看臣心究竟向谁!”
李玦跟李隆基面面相觑。
“这家伙有病吧?公然让朝臣选边站队?”李隆基终于不满,低声跟李玦耳语道。
再抬眼,竟有近七成朝臣站了出来,李隆基直接惊呆。
“陛下,您瞧瞧!这就是安乐殿下得人心的证据!”武三思嚣张道。
李显瞥见韦后和安乐,都露出了兴奋笑容。
“陛下,您瞧瞧,裹儿深受爱戴呢。”韦后说道。
“可是……”李显不可能答应的,可朝臣这般相逼,他只剩不知所措。
“都安静!”
李显心烦地喊了一声,朝臣立刻听从地静谧下来。
可他又不知说什么。
“陛下,安乐殿下如此受‘爱戴’,是有原因的。”
李玦站了出来,冷着声音说道:
“别无选择之下,百官又能选谁?”
“有对比才能看出差别,请陛下下旨,让卫王入主朝堂。”
“也让百官在有所对比之下,再作出选择。”
闻声,相王脑壳上的怂汗,哗啦啦的淋漓。
“好主意!陛下,请您采纳此提议!”
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站了出来,此折中提议,甚妙。
至少能暂时、不让武三思和安乐得逞。
“好好好!就这么决定了!侍御史拟旨,诏令卫王觐殿,参议常朝。”
李显可算有台阶下了,他赶忙对上官婉儿说道。
武三思冷瞪着李玦,李玦波澜不惊。
……
退朝后,武三思气的在西阁一通打砸。
要不是李玦站出来,安乐或许就顺利……
“三思,何必气成这样。”
此时,上官婉儿走进侧殿,开腔宽慰道。
武三思回头看了她一眼,便快步走到她旁边:
“这个李玦,当初可是你力荐的!你到底……”
“她是个人才,可惜你留不住,怎么不想想,你为什么留不住人才?”
“他本就是耳目!”武三思怒不可遏。
“她本不是耳目,她阿父是相王,却连相王都不曾看一眼,若她是耳目,她更该辅佐相王。”
“是你留不住人,你得责怪你自己。”
上官说话很不客气,直言是他不中用。
“婉儿啊,你帮帮我,帮我想个办法。”
武三思软下话音,从后头搂住她,络腮胡蹭在她颈间,嗅着她迷人的香气。
“不慌,其实是好事。”上官不动声色,握着他的手。
“好事?何意?”武三思疑惑。
“你根枝繁茂,遍布朝野,助安乐表现出色,届时安乐之上位,岂不是更名正言顺?”
“卫王一穷二白,身边只有几位朝臣辅佐,做不出什么成绩的。”
武三思仔细回味着这话,有道理!
“好啊,好!还是你聪明!”
两句话下来,让武三思对上官的魅力,更喜欢的不行。
“婉儿,不愧是才女,啧啧,本王真是太喜欢你了。”
武三思一把将上官转过来,手搂住她后腰,一通亲昵。
上官婉儿温柔着笑容:
“即将是立夏,不如办个立夏宴,宴请亲近你的朝臣。”
“一来放松放松,二来聊聊如何辅佐安乐。”
“好主意!依你的!”
……
李玦牵着武灵,李重俊跟李隆基并肩而行,互相闲聊着些事。
不多时,四人来到书局后院。
“成绩,如今朝堂重内轻外,如何才算是成绩呢。”
李重俊翻阅着面前的书,一边翻一边喃喃思考。
“不急,慢慢想,一起想。”李隆基也在皱眉,这个问题,确实不好想出答案。
“你们慢慢想,我跟宁香出去玩。”
李玦说完,刚想牵着武灵出去约会,就被李重俊拽住。
“阿弟,别走嘛,这里就属你最聪明,你不能走,帮我想想。”
李玦皱眉,紧了紧攥住武灵的手。
“表兄,不如出去问问百姓?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武灵笑着提议间,抬眼环顾天空四周。
“好提议,只是百姓的口碑传入朝内,需要漫长的时间。”
几人叹气一声,顺着武灵的目光,到处环看。
远处,位于南市的通天塔,隔着这么远,都能看见。
“你们看,安乐建的那通天塔,像不像狗笼子?”李玦随口般笑着道。
“哈哈哈!”
几人被逗笑了,李重俊笑着点头道:
“这么一说,还真挺像,哈哈!”
李玦想了一会儿,若朝内不能动,而为民又不算大功绩,就只剩……
战功了。
而且,看着那狗笼子般的通天塔,李玦还有别的想法。
“阿兄,早前我在中书省时,瞧见公牒称,吐蕃几次三番骚扰边境,而陛下意在避战。”
“我觉得出征平乱的话,唐军十成十能赢,不如你作为使相,领些战功回来?”
李重俊陷入沉思,他不懂带兵作战。
但他知道,君王要会的,就是像现在这般,任用人才在自己身边,不需要什么都会。
只是此一去,必然要去很久。
拿下战功,当然是好事,雄振国威,没有比这更大的功绩了。
但前提是眼下在朝内,再站稳些脚跟。
“好提议。”
“不好吧?万一遇到凶险……要不,我陪卫王一起?好歹能互相照看一下。”
“我曾在千骑营当值,对游牧征战那套还算了解。”
李隆基谨慎补充道。
李重俊轻笑,内心有感激,也有感动:
“三郎,若你陪我一起,就更好了。”
李玦一点都不担心征战会出事,因为她知道,唐军出征必大捷。
“那你们商量?我跟宁香……”
“阿弟别走,再帮我多想点。”
“……”
是夜。
即将炎夏,李玦只想好好洗个澡,解放自己的身子。
太热了。
结果太平又召见。
难得的是,上官婉儿来了。
肉眼可见太平的眼神,写满柔情和欢喜。
“李玦,我将礼部的乐器带来了,奏两曲来听听。”
上官婉儿目光投向书案旁,火不思就立靠在那。
“好啊好啊,你从来没奏过给我听呢。”武灵兴高采烈。
李玦本有些不满被上官直呼姓名,也不想奏乐。
但看武灵也想听,果断双标,笑着点头。
奏唱了几首已经排练过的,太平跟上官竟并坐在床边,一脸赏心悦目地连声叫她“再来”。
李玦心想——
我去鬼混的事,太平你给我捅破了。
上官跟武三思鬼混,我都没捅破。
看她俩颇有对食之感,李玦只想助攻一波,启蒙启蒙二人。
想啊想,有了。
民间传说,第一对玉带凤蝶,是由梁山伯与祝英台幻化而成,因此又名梁山伯凤蝶。
梁山伯凤蝶,雌雄同体。
“殿下,大人,知道梁祝吗?”李玦笑着问道。
俩人点点头,太平随意道:
“据悉是晋时的故事,是一出悲剧,祝英台女扮男装,呃……”
“怎么了?”
李玦微笑看着两人,又回头看一眼武灵:
“知道就行,下侄刚好会奏一曲。”
说罢,便开始奏唱:
“西晋迁都成东晋,你却还在我心里,我要怎么还你,应该双飞的约定。”
“还在上演的悲剧,循环不灭的定律,让我只能悄悄,藏着感情。”
“西晋迁都成东晋,你却还在我心里,我要怎么还你,应该双飞的约定。”
“羡慕戏里的自己,有勇气和你一起,戏外只能分离,成为他人的妻。”
……
听完这一曲,太平能听明白这小东西在暗示什么。
只是上官婉儿没有反应。
“来搓牌吧。”
太平站起身,取来牌后,入座茶案旁。
上官似乎一直在走神,出牌出的乱七八糟。
因不知她在想什么,李玦开腔试探道:
“大人,还常去中书省么?”
上官双眼一抬,目光略冷的看着李玦:
“公务在身,当然常去,怎么了?”
“没事。”李玦避开她的冰冷目光。
“武三思要办立夏宴,要不要,邀请你一起?”上官颇有针尖对麦芒的锋利意味。
去挨打么,当然不去。
这女人,不好招惹,李玦只能示弱:
“下官事务繁忙,去不了,谢过大人。”
……
搓了几轮牌,搓的心不在焉,李玦牵着武灵告辞。
脚步很自然地走到木屋舍,入内后,里头已变了模样。
书案换了,床换了,被褥也换了。
还添了放衣物的朱漆木柜。
“看你好像在这里住习惯了,且娘亲常于深夜召见你。”
“所以我自作主张,收拾了一下。”武灵搂着她手臂说道。
“真贴心。”
李玦色眯眯的看向她,这才察觉,她好像长高了。
抬手比了比身高差,武灵的个头,已高过她鼻尖。
“你长高了。”得有一米六了吧。
侧过身来,身子轻轻向前一倾,刚好亲到她额头。
好香……
快点长大吧,这魔爪已快按不住了。
躺到床上,铺整过的床铺,背后一片柔软。
武灵像是很自然般,拉开她的衣带,把白缎解开。
然后不出意外,不帮她把衣带绑好,就这么肌肤相亲地枕在她心口。
脸颊被轻摸着,她好像更喜欢自己这张脸。
“哪天你遇到更好看的,是不是就移情别恋了?”李玦侧过身来,盯着她的小脸看,顺手收整收整衣物。
“说什么呢,我才不会那样,我更喜欢你的脑子。”
武灵本在观察她的心跳,刚观察到她心跳变快、身子越来越滚烫,就失了观察机会。于是倔着微笑,跟她对视。
“是吗,再说说,还喜欢我哪里?”李玦撑起身子,托腮看着她。
“那你先说说,你喜欢我哪里?”
“唔,好看,可爱,聪明,机灵,悟性高,心大,善良……”李玦一口气说了一堆形容词:
“该你了。”
武灵没接这话茬,轻啄一下她的唇,撂下一句“我就喜欢跟你一起睡觉”,便钻到她脸前,将小手伸进她内衬。
嘶,真直接,我又被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