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第75章 真假七美图 ...


  •   【075】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贫道佩服!陛下真真目光如炬。不错,适才贫道的确与诸位大人有些大相径庭的看法。只是,不便在英明无比的圣上,与各位博学多才的大人们面前卖弄而已。”思无邪谦虚回道。
      “哦,看来你我眼光相近,英雄所见略同啊!”自己终究高出凡人一等,并与国师齐肩,我皇甚是开心,端起茶盏嘻嘻品茗,神色愉悦轻松。

      “圣上尊前,贫道岂敢称雄,不敢轻断妄言,仅仅就事论事罢了。”国师继续示弱道。他是个早已洞悉世事,看轻名利,淡泊生死的修道高人,自然能做到但遇凡事皆可从容不迫。
      “嗯,朕想听听道长对于此图的不同评鉴,此时没有多余旁人,请国师不妨直言相告。”皇上起身谦和聆听,手捻五柳长髯,面露坦诚微笑,一派贤德皇帝、英明君主的,雍容大度。

      “其实,陛下早已洞察明晰,那贫道就斗胆说说。这《七美图》的真迹应是在数十年前,由东岂国的前任丞相——陌是道人,亲笔所绘。那陌是道人,曾为原中焉国的五大奇人之一,即所谓:神医、跛霸、痴僧、癫道、狂人之中的‘癫道’。
      “此人乃一旷世奇才,不但武学造诣深不可测,自成一派、独步江湖,且颇多偏才奇能。金石鉴赏,琴棋书画,园艺风水,五行八卦,样样皆通晓精妙,其博学广识,绝非常人可及。

      “这当中,尤以其书画遗作最是世间珍奇瑰宝,曾经被各国的文人墨客争相抢夺收藏。而眼前此画作,虽笔意流畅,技法娴熟,但细细观赏品评之下,终究是少了一些闲趣风流,缺乏那份宗师级书画大家的率真性情,与潇洒飘逸之风骨。
      “极个别处,甚至还有敷衍草率之意。比如这株牡丹花蕊的着色,就稍显得浮华与轻艳,不够典雅大气。还有,那棵素心兰,叶脉优雅中,隐隐透出一丝妖冶,不大像是陌是的风格。也不知,是否仅仅为贫道的误读谬解?”

      未恩认可:“嗯,朕也略有同感。道长的意思是,此图很可能是他人有意模仿的赝品?”

      “非也,只不好就此定论。此图酷似陌是道人真迹,贫道曾有幸鉴赏过陌是的一些字画,对其随性洒脱的风格,构思巧妙的布局,略有些了解、感悟。贫道只是怀疑这幅《七美图》,并非江湖上大家意图争相抢夺的那一幅《七美图》罢了。”思无邪进一步向皇上未恩解释。

      “道长的意思是,陌是道人事先料定身后事,故自己有意仿制出两幅同样的《七美图》?”皇上不无惊异地追问国师,一时间对此事大感好奇,也顾不得先前优雅沉稳的帝王仪态了。

      “这事,仅为贫道推测,并无任何证据。并且,应该还不止这两幅,皆是掩人耳目之作。除去书画技艺上有不小的收藏价值之外,完全没有其它深义可言。只因世人不知此番底细,却为了这几副复制的画作,打得不亦乐乎。陛下明鉴,于书画也颇有见识,对它应早有怀疑。贫道无端揣测,陛下应该,不止收了这一幅吧。”思无邪低眉浅笑,没有抬眼看向皇上的脸,不过,想想也知道,自家皇上会显露出一副什么样的奇异表情。

      皇上略为尴尬地一笑:“嘿嘿!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国师的法眼,确如道长方才所言。我这里统共收了三幅此作。”随即,未恩展开了另外两幅几乎一模一样的,陌是《七美图》。

      “倘若贫道未记错,这第一幅应是十多年前,石门双雄偷袭东岂国皇宫时,私下盗取的。当时他们兄弟奉先皇密令,越境刺杀东岂新皇,结果贼不走空,顺带暗自偷了这幅《七美图》。那兄弟俩事成后,携重赏回到家,没想家中也生变故。石家长兄在为老母和幼女送葬的途中,竟然惨遭灭门之灾,连带他的夫人和两个儿子,无一幸免。同时,石老二一家也一道被诛杀。所以,他们哥儿俩偷盗得手的那幅《七美图》,便从此不知所终。”

      皇帝未恩于此事,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多年前也曾参与局部行动,只是一直都是个绝密。思无邪顿了顿,继续道,“其实,那只不过是江湖传言。他们回国时,早已将这幅《七美图》,暗地里交给了接应他们归来的陛下,即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圣上您。只不过,此事机密异常,外人不得而知罢了。那些前去灭门的匪徒,多半就是冲着《七美图》去的。终因不得而恼怒,遂灭口泄愤,牵连众多无辜的性命。

      “那石门双雄,本是江湖上顶顶大名的冷血杀手,不想最终却惨遭灭门,死在别人手里,且手段更加霸道残忍,绝非一般的平庸小角色所为。只可惜,至今仍是未解开的一宗悬案。”

      “国师慧眼,此事是个天大的秘密,难得国师居然看出些端倪。朕那时也自认得了真品,现在看来,这个陌是道人着实是太狡诈多疑了。本人早死去多年,却在世上留下这许多伏笔,搅合的世人不得安生,不愧是五大奇人之一。”皇上慨叹道。

      “第二幅,应该是几年前淮北镇国公亲自送来的,他在平定祸乱时偶然获得,信以为真。于是,明里高调聘请著名的平安镖局,押运太后的寿礼与其一并送往京城,意在吸引江湖上,众多盗匪的注意。其实,那也不过是两件高级的仿品而已,却不出预料,一路遭人多次算计。
      “实际上,国公爷暗地里已亲自护送这第二幅《七美图》进京献宝,低调入城直抵皇宫,可见诚意匪浅。只可惜,这依然是一幅,陌是真人自造的另一个复制品。”国师继续分析道。

      “那帮栖雾山盗匪抢去的,只不过是国公爷命人仿制的两幅赝品罢了。真真枉费心机,哈哈哈——”皇上嘲笑道,“最后,王道那笨家伙,还白白陪上一条小命,死都不明白所以。这才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呢。区区一群江湖匪类,如何能与我北未朝廷,两相抗衡?”

      “可惜,那个威名远扬的徵四海,为此急火攻心,中风成了个瘫子,不得不将平安镖局,以及各地分部交予年幼的儿子打理。”国师无比感慨,叹息道,“这幅《七美图》美则美矣,却实在是一个江湖之上不小的祸害。时至今日,连那叱咤风云、忠心不二、德高望重的沈家,最终都栽在这幅画上了,可见其业力深重啊。”

      “道长在怀疑:这从沈家搜到的第三幅,依然为陌是自己绘制的伪作?”皇上深感困惑,“可那栖雾山匪贼,从水、陆两条道抢走的,都是现今文人仿制的,绝对是十足的赝品啊!”
      “此事微臣也颇感蹊跷,至今尚未想通。这第三幅最可能是,当初沈家父子奉旨剿匪时,从匪首那里获取的,因误作真迹,便存了私心贪欲,暗自藏匿起来。并谎报称,当时未搜到,于是没有呈献给皇上。这些本也是情理之中,可以想见的。
      “但栖雾山两路人马合力盗走的,明明都是国公爷的仿品,那平安镖局一直是在被利用,蒙在鼓里而已。那两幅比起这一幅,应该差出不止一星半点儿呀,怎会变为如此技艺精湛的,自制‘高仿’之作?这里面,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大秘密,尚未揭开。”思无邪也是大为质疑。

      “依据国师的意思:沈家父子真的是被冤枉了?”连皇上也被自己大胆的揣测吓得一愣,“或者说,还有另一拨人存在,企图——”他本想说出“栽赃陷害”的,却又不便直言打脸,便换了个用词,“嗯,企图混淆视听,搅混一江春水。”

      “贫道思来想去,最大的可能是:那伙山贼本就与东岂有瓜葛,这高仿就出自东岂皇宫,而非那次劫镖抢夺回来之物。倘若,此猜测是真情,沈家果然应罪加一等,并非无辜被冤枉。更何况,还有那只印有‘昭’字的御用药瓶被一起查获,更加坐实了此推断。”国师回应道。

      皇上这才长舒一口气,总算没有危及到先前的决断,影响到自己裁撤沈家势力的信心:“如此说来,王道他们定是早就知道自己手上的七美图并非真品,故而才会再去冒险劫镖。结果,得到的反而更加不真。当今世上还未听说过,有哪个人亲眼看见过《七美图》真迹的。那么,这又奇怪了,如今似这等高仿的伪造品,究竟还有几幅在世流传?这也着实太可怖了。”一念及此,皇上不由一个激灵。

      “依臣推断,应该存在七幅类似的自制赝品。皇上请上眼观看,这三幅画作虽貌似相同,但在每一幅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女子,衣着、妆容比较余者略显暗淡,这幅是金衣菊花仙子,那幅是粉衣百合仙子,还有一幅是素衣兰花仙子。倘若依此规律,贫道断定,理应还有四幅,表面上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只是暗淡的仙子,各不相同而已。这大概是作者故意留下的破绽,只是为了方便知道内情之人鉴别真伪、区分彼此,而有意为之的。”

      “这陌是,果然是个鬼才!人人皆以为《七美图》是一幅画时,却发现世上出现了七幅。这还不算后人仿制的那些低级赝品。当世人收齐七幅之后,又发现这些全部都是自制仿品。那道长又是如何推测,这几幅《七美图》,虽为复制伪作,但又的确出自陌是道长的亲笔呢?”

      “据贫道了解,陌是真人有个鲜为人知的怪癖,他习惯在自己的得意之作里面暗埋署名,有的藏于虫鱼山石,有的匿于亭榭花草。这几幅图中虽有,只是欲擒故纵地很容易便可认出,不似他喜爱捉弄旁人、贩卖才智的傲慢风格。”
      未恩大笑道:“朕要是也有这等智慧和技能,也会到处炫耀的,不然枉费了天纵奇才啊。哈哈哈!”

      “此外我的判断还来源于落款处的印章,陌是道人的真迹里,印章边缘有三处自然破残,而伪品虽然仿得极其相似,但破残的位置和深浅却存在微弱的差异,不留心还真的很难发现。陛下请看这里的朱印,与皇上收藏的那一幅真迹《暗香秋睡图》的落款相比,细看便知端倪。”

      (精彩情节中,未完请待续!)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