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辞别老翁学大道

      穿山越岭开眼界

      在山上修整了三天,遥云子陪着顾儿回到了小鞍村,此刻村里的老少皆忙碌在田坎中,都不曾注意到悄然下山的顾儿和道士。

      顾儿心里既为村里可以春耕了而开心,又为自己不为人挂问而落寞。遥云子看穿了徒弟的心思,便走到他身旁,将瘦小的顾儿护在肩下,顾儿抬头看向师父,心里倍觉温暖。

      来到李阿爷家院门时,遥云子透过稀疏的木柴门,看见一位龙钟老人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吃力地编着草鞋。

      “阿爷!”顾儿推开柴门,老人听得一声熟悉的呼唤,瞬间老泪纵横。

      “小家伙,小家伙!你回来了!”老人搂住扑在怀里的孩子,双手捶打在顾儿身上。

      “你那天问我老山神庙的事我就该猜到你被他们诓骗了去,你这孩子啊,不让人省心啊!”老人呜咽着,李阿爷哭得让遥云子也心下一酸。

      “阿爷,我回来了,我好好的,还有了道长师父。”顾儿抽泣着起身将遥云子引到老人身边。

      “李阿爷,您好。我是顾儿的道长师父。”遥云子看着双眼通红的老人,实感老人对顾儿的祖孙情。

      “道长啊,这孩子命苦,您收下了他,是他的福气。”李阿爷想站起身来,便被遥云子轻轻按下。

      “老爷子,我和这孩子颇有些缘分。自然会善待他。”遥云子安抚老人道。

      “好哇,好哇。有道长这句话,我也对得起他父母的托付了。”李阿爷用衣袖擦着眼泪,皱纹深刻的脸上渐浮现出宽慰之感。

      李阿爷将顾儿的手放在遥云子手里,便向遥云子说起了两家的因缘:原来他和顾家阿爷是从小的玩伴儿又是战友,两家情谊深厚,李阿爷因从军回来后落下病根儿无法生育,便将顾家的后人当做自己的后人。奈何自己年迈不堪,想护住孩子更是越发有心无力,这次求降春更是险事。他也不敢将顾儿留在小鞍村了。

      遥云子点头认可,他观察过村里的风水之像,这个村如玉珠呈瑞,奈何火星破局,以致龙气回首吸阴,制住了人丁贵气,而火星过地气之处便是李家同顾家共用的水井井眼。单丁独子得荣耀,顾儿自然会有两家用人丁换来的富贵,但是这其中的辛酸波折也将伴随一生。

      “老爷子,道士我还算有些本事,这孩子跟着我混一口饭吃是可以的。”遥云子承诺下来。

      “还不知道道长尊姓大名,怎么称呼啊?”李阿爷感激涕零地问到。

      “贫道合都郡三元宫上清下宜,号遥云子。”遥云子郑重介绍着自己。

      “啥?药引子。这名字好啊,道长一定是悬壶济世啊!”李阿爷登时觉得顾儿一生有了盼头可以做郎中,受人敬仰。

      “啊,不是的,阿爷,是遥,遥远的遥,云,白云,子。不是药引子。”顾儿立马替老人家解释着。

      “不用解释顾儿,药引子,好听,老爷子,这个名字我喜欢。”遥云子爽朗接下,心里也觉得切合自己,从此刻看他未尝也不是一副“药引子”。

      “阿爷,我要和我师父去修行学习。就没办法照顾您了。”顾儿,紧贴着老人家,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伤感。

      “好孩子,跟着你师父去吧。你是聪明的,要知道这里不能留了。阿爷老了,好好跟着你师父学,阿爷等你学成回来。给咱们两家长长脸。”老人劝慰着顾儿,自己内心又何尝舍得这长久的分离。

      “阿爷……”顾儿欲言又止,只得向老人家磕头以谢多年来的照顾之恩。

      “起来吧。”李阿爷抽着鼻涕说到,“我去给你收拾一下,吃了午饭就走吧。”他并非赶顾儿,是怕孩子太顾及自己,过会转了心意就不肯走了。

      顾儿起身,也跟着进了内屋,只见桌上放着一把磨的雪亮的□□,一些绳索。还有一只刚编好的草鞋。他明白这是老爷子想自己上山去找他。

      “顾儿啊,跟着你师父,你要肯吃苦,不要意气用事。要听话,知道么?”李阿爷一边替孩子收拾着衣服,一边说着。

      “知道,阿爷。”看着老人颤颤巍巍的背影,顾儿靠在门上眼泪大颗大颗的滚落。

      “别哭了。男子汉一样!我和你爷爷那都是流血不流泪的。”老人家背对着顾儿,自己同样老泪纵横。

      “哈哈,你爷爷那个人,替我挡了一箭,我真是用一辈子还他咯。摊上了老怪物,还有你这小犊子。”老人故作搞笑道。

      “那可不是。我这小犊子,一辈子都是您的小犊子。”顾儿走过去,将包袱接着收拾起来。

      “行,你收着。我去做点饭菜。吃饱了,好好去闯荡。”老人家说罢便向厨房走去。顾儿知道他是躲着自己哭。

      三人饭饱之后也迎来了分别。老人将师徒二人送到村口,便蹒跚离去。看着老人的背影,顾儿心里千转百回。

      “娃娃,人生之中这样的事你以后还会遇见更多,但是也要记得你自己的路也得走下去。”遥云子拍了拍顾儿的肩膀,阔步而行。

      “师父!等等我。”顾儿扛着自己的包袱紧跟在遥云子身后。

      行了三日,过了四五个村镇,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已然打开了这个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好奇。

      “师父,我们是要去合都郡么?”被顾儿各种问题围着的遥云子摇了摇头,回到“我们先去上新郡。”

      “上新郡是哪里呀?”顾儿又来了劲头。

      “那里地处岭南,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遥云子回味起来。

      “哇!”顾儿也被吊起了足够的兴趣。

      “所以我们走水路,一路南下会很快。”言罢遥云子带着自己的徒弟往集云津而去。

      “师父!坐船好玩么?”顾儿气喘吁吁地追问着。

      “好玩儿,能晃起来~”遥云子欢喜道。

      “这样好玩么~师父等等我。”顾儿奋力追着遥云子。

      “哈哈哈,顾儿。为师教你的踏云步,你还得多练习啊。为师在前面的凉茶铺等你。”遥云子纵身一跃,竟然拉开了六七丈之远。

      “师父……”顾儿无力再追,只得扶着旁边的翠竹气喘如牛。

      行至晌午,穿出竹海。顾儿终于见到了凉茶铺。同时也远远见到了云集城。站在竹海的山边,看着山下气势巍峨的城郭,屹立于平原之上,城右侧一条大河,船行不息,一瞬间让山村里的小孩整颗心都震荡起来。

      “过来喝点茶,吃点东西。咱们就可以进城去了。”遥云子说到。他知道眼前小小的集云城已经足够震慑住从未离开过小鞍村的孩子,也知道这个孩子一定会似龙游出海,为这天下带来属于他的浪涛。

      “嗯嗯,累死我了师父。”顾儿一屁股坐在凳上,感觉自己喉咙里都快喷火了。

      “那你可得再练练气力。”遥云子看见自己徒弟蔫了的样子,竟也觉得甚是可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